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8410101
2004年本书的di一版在国内翻译出版,十多年一直是国内格式塔疗法的经典学习教材。本次引进该书的第三版,相较于di一版,内容增加了三分之一,包括如何应对常见的临床挑战(例如创伤治疗、危机评估、抑郁和焦虑治疗等),以及格式塔治疗在特定情形下的应用(例如跨文化咨询、短程咨询等)。
格式塔治疗是一种以现象学为指导的存在主义治疗,由Fritz Perls在20世纪40年代创建。此后,经过半个世纪的理论探索和临床实践,格式塔治疗已成为主要的心理治疗流派之一。
格式塔心理治疗的许多概念与传统心理治疗迥然不同,却被许多心理治疗流派所接受。格式塔治疗的总体目标是认识自我、外在世界以及自我与外在世界的联系,终促进个体全身心地投入到此时此地的生活,并能根据当前的需要创造性地做出调整,增进个体健康和活力。格式塔治疗的治疗理念概括如下:首先,人都有能力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心理治疗鼓励来访者主动承担责任,发掘个人资源和潜能;其次,人应该将注意力聚焦在此时此地,而不应僵化地固守过去不再有效的的适应模式;后,使人积极面对现实并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帮助他完成未完成的事件,以排除过去未完成事件对此时此地的他的干扰。格式塔的干预技术可谓是独具特色、灵活细腻,颇富创造力,例如现象学探索、觉察力提升、躯体工作、试验、梦的工作、接触调整,等等。
译序
关于作者
序言
部分 格式塔治疗技术
章 治疗的准备
第二章 现象学与场理论
第三章 觉察
第四章 治疗关系的建立
第五章 评估与诊断
第六章 治疗注意事项
第七章 加强支持
第八章 羞愧
第九章 实验
第十章 接触风格:接触和极性的调整
第十一章 未完成事件
第十二章 移情与反移情
第十三章 躯体过程
第十四章 梦的工作
第十五章 自我督导
第十六章 治疗旅程的终结
第二部分 应对挑战
第十七章 风险评估与应对
第十八章 发展优势资源
第十九章 抑郁与焦虑
第二十章 创伤(上):评估与稳定
第二十一章 创伤(下):加工与整合
第三部分 格式塔治疗技术在特定背景下的运用
第二十二章 短程治疗
第二十三章 反思:格式塔治疗的研究
第二十四章 文化和伦理的差异
第二十五章 灵性咨询
参考文献
格式塔咨询与治疗技术——概述
这是一本实践用书。1999年,我们在准备本书版本的时候,这样写道:
我们意识到,用于格式塔治疗培训和督导的经典理论及哲学著作汗牛充栋,而关于格式塔临床实践技术的著作却是凤毛麟角。即便有一些技术和技巧的泛泛描述,也犹如隔靴搔痒,没能为求知欲旺盛的读者提供系统全面的论述。不管是初学者还是老学员,当他们面对临床实践的困境时,对格式塔治疗的诸多概念仍感到困惑迷茫。他们往往无法确定对一场成功的格式塔治疗而言,其基本要领是什么,比如如何进行初始访谈,如何评估来访者的自杀风险,如何作出诊断,如何对躯体进行干预,如何处理伦理道德上的难题和如何进行结束访谈,等等。我们的目的则在于论述作为格式塔治疗师所需的特定技术,以便完成上述任务。比如,如何处理未完成事件,如何觉察躯体反应,如何“消除”内射或如何形成诊断。当然,我们也意识到片面强调技术的危险性。公众和某些专业人士往往对格式塔治疗存在刻板印象,认为它只不过是一些技术的简单拼凑,甚至认为仅仅有两项技术(击打软垫和空椅技术)。因此,我们特别强调,首先,格式塔咨询与治疗完全以生活理念和生活实践的整体哲学为依据。其次,格式塔治疗确实拥有自己特定的技术和技巧。
当准备本书第三版本时,我们发现上述描述依然非常适用。只是与之前版本相比,本书在如下诸方面还是有着显著的不同的。
◆近十年,神经科学和发展心理学的大量实证研究结果为格式塔理论和临床实践提供了生理学证据。这些研究结果中,首要的重大发现便是人类大脑早期发育与自我意识的重要联系,以及人际关系与人际接纳对个体健康的深远影响。这一重大发现促使心理治疗更多地关注治疗中主体间关系以及共同创建的治疗关系——这也是格式塔治疗始终关注的焦点。另一重大发现是成人大脑的持续可塑性(或学习能力)。研究证明,贯穿人生始终的任何实验(格式塔的另一个核心概念)都有助于行为的改变和塑造。
◆如今,神经科学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觉察(格式塔的核心概念)的价值,它作为正念技术而被整合入许多现代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中。
◆人们越来越关注心理健康的生活及其过程,尤其是积极心理学倡导的心理复原力、感恩、乐观等价值观念。这促使我们把寻求优势资源作为应对困难或保持适应的重要条件(参见第七章、第八章)。
◆无论是关注费用的医疗保险机构,还是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的指导手册,都不断要求评估心理治疗的疗效应具有实证依据。
◆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儿童创伤以及各种精神疾病,其发病率呈整体上升趋势。
观念转变
新版本尤为关注格式塔治疗与其他心理治疗方法之间的联系与差异。近二十年,不管是社会政治领域,还是整个心理治疗领域都正在产生变革。这种变革被称为“关系转变”,或是从初把人类看成具有生物需要和本能冲动(驱力理论)的单独个体发展到目前被看成与环境相互依存的生命体。这一转变也促使心理治疗师,包括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和发展关系理念(这一理念与两人互动的观点较为一致)。
然而,在探索提高治疗技术的效率时,还必须关注其实际操作性。来访者的问题——往往在咨访二人的互动过程中被激发——但常常是其内心被扰动的结果,治疗师不应该忽视从咨访互动的视角去理解来访者的问题。来访者问题的初形成无疑与环境有关,但是,在咨访互动中,他的问题无疑又反映出其自身问题。这在创伤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分析将在第二十章、第二十一章阐述。
换言之,治疗师或治疗过程会激起来访者的某些特定反应,这些特定反应也许与治疗师本身并无直接关系,在治疗中所唤醒的是与来访者早年创伤经历或生活环境相关的体验。
在这一版中,我们希望在上述两种时间状态之间架起方法学的桥梁,整本书我们都会在当前和过去的两种状态中来回穿梭,尤其是在本书的第二部分,我们将着重阐述来访者在创伤和冲突过程中的自我形成与发展。
用词说明
首先,整本书我们将交替使用“她”“他”以及令人费解的“他们”来指代来访者,在案例中,我们通常会选择让咨询师和来访者呈现不同的性别。这纯粹是为了使表述更为清晰。此外,我们还会混合使用咨询/治疗、咨询师/治疗师来泛指治疗场景,因为我们认为本书所指的技术广泛适用于各种治疗情形,也可用于各种培训项目。通常,治疗形式的不同只存在于治疗合同的差异、会谈的频率和疗程的差别。
其次,正如我们先前提到的,片面强调技术具有危险性,过度缜密的技术可能导致读者对格式塔治疗的误解。大多数格式塔概念聚焦于生命个体与其自身或他人(包括环境)“保持接触”的方式。之所以在保持接触上加引号,是提醒读者:一旦运用语言来描述体验,就势难避免在体验与体验者之间造成对立。而我们想表达的是,个体都生活于其体验中并“拥有”自己的体验。格式塔治疗关注体验的性质——是否完整、是否被充分觉察、是否强烈,或是否无意识、或被割裂,或一知半解?对某一时刻的格式塔技术和方法的描述难免会误导读者把瞬息万变的基本体验过程误读成一成不变的状态;为此,我们提前致歉。
为讲解格式塔治疗的技术和技巧,我们汲取了许多格式塔先驱者(接下来的章节我们会陆续提到他们)多年的培训和指导经验。在讲解课程的发展过程中(这与格式塔所倡导的实践出真知的传统一致),我们必然会从格式塔同行那里吸收与整合一些新观点和新技术。因此,我们提到的技术与观点很可能来源于其他格式塔治疗师或培训师。在本书中我们难免会疏忽而没有提及这些富有影响力的人,在此,我们也深表歉意,同时,我们诚挚地感谢所有格式塔治疗师为本书提供的丰富灵感与宝贵资源。
后,我们要感谢SAGE出版社的工作团队以及丛书编辑Francesca Inskipp的辛勤工作。当然,我们还要特别感谢所有参加我们培训与督导的学员所给予我们的反馈与挑战,我们还要感谢所有的来访者,感谢他们毫不保留地让我们分享他们的经历和痛苦。
全书汇集众多著名的格式塔治疗师和培训师多年的实践经验,全面系统地讲解了格式塔治疗的基本理念和特定技术。此外,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格式塔治疗技术,本书每个章节都穿插了各类体验练习和案例。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