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5402703丛书名: 小书馆
编辑推荐
民国小书馆:一部中国传统文化的家谱
内容简介
《小书馆》系列丛书,收入20世纪初以来绝版或者版本稀少、至今仍有很高文化价值的文史作品。名为“小”,意味着篇幅小,使读者在短时间内可获得一方面的知识精粹;即便是大论题,也会找小的切入口,具体而微,从小处着眼谈大问题,使阅读饶有趣味。本系列拟出版100多种,首辑收入十本。《中国人文小史》可谓是一部中国文化的家谱。它以细致的笔触勾勒出中国文化清晰的文脉,为每一个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提供完整精要的文化版图。读这样的书,如风之入松、鱼之进水,能让你感受到天地之间的人,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精气和神韵。
目 录
第一章文字
第一节文字的起源及其沿革
第二节文字的构造与六书
第二章书籍
第一节书籍的目录
第二节书籍的部类
第三节书籍的印刷
第三章书道
第一节书体
第二节书法
第三节书学
第四节书品
第五节书家传与短评
第四章宋以前的绘画
第一节画体
第二节画法
第三节画学
第四节画品
第五节画家传与短评
第五章宋以后的绘画
第一节宋后绘画演化的大势
第二节宋后的山水花鸟画
第六章文学的变迁
第一节文学创始的时代
第二节词藻流行的时代
第三节理论文流行的时代
第四节词藻与理论文并行的时代
第七章小说与戏曲
第一节小说的演进
第二节戏曲的变迁
第八章史学的变迁
第一节春秋战国的史学
第二节两汉及三国时代之史学
第三节两晋及南北朝时代的史学
第四节唐宋两代的史学
第五节元明两代的史学
第六节清朝一代的史学
第九章经学的变迁
第一节今文学派的经书编纂说
第二节经学传统的功劳者
第三节汉武帝经学的采用
第四节古文学派兴起
第五节郑玄的今古文学统一
第六节南学与北学
第七节唐太宗的经学统一
第八节宋代经书注释的交迭
第九节明成祖五经大全的敕修
第十节清朝经学的复兴及其四变
主要参考书
前 言
写在前面
《中国人文小史》初版于八十年前,它的作者,是一位名为叶鋆生的民国宿儒,由于年代久远、人事漫漶,其人其行已不为人所知。从地方史志零星的文字中,或可推测他是福建建瓯人,曾做过当地中学的两任校长。福建多出才子,建瓯更是“八闽首府”,朱熹老夫子与建瓯渊源颇深,人文荟萃极盛。先生长于斯,亦必有这里的河山人物之润。所以他也写了两本书,一本是眼下这册《中国人文小史》,另一本是《中国历代文学变迁的鸟瞰》。
叶先生的交游师友里,有一位卢锡荣先生,即是作者自序里说的:“又本书脱稿之后,承大夏文学院长卢锡荣先生校阅一过,多所指示,特并志数言,以表感佩。”卢锡荣是云南人,哥伦比亚大学留学,政治学博士,做过云南教育厅长和中央大学法学院院长。卢锡荣先生是他的学长师长,为他的书校阅勘误,这种师友间的风仪熏染,以及平日里的相交往还,想必都让叶举生先生感受到一种坚定和追慕。
叶举生先生的这本书未必让人惊艳,但他作为一介书生和人师,能有这样著书的心思和宏远大志,倒令人且敬且佩。他如同揣着一份鲜活的用心在故纸堆里游走,发前人之未发未见,把偌大的一部中国文化梳理出清晰的文脉,为每一个学子和读书人,提供了完整精要的文化版图。
翻开已经纸脆泛黄的、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上海华通书局出版的这本小书,我读起来,就像是读中国文化的一本家谱。在书中,他从文字、书法而始,经画、文学和史学,再及经学,为中国文化造了一幅小像,栩栩如生而纤毫毕现,像中人不在神坛上,望之虽严,即之也温,仿佛一位可亲可近的乡间老先生。他的每一寸肌肤和衣服的褶皱,你都可以摸可以触,是有温度和心跳的。
读文字的起源,有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和假借,就像是我身在造字的仓颉旁边,看着他一笔一划地在泥土上画;读书法的变迁,王羲之曲水流觞后带着微醉的闲散执笔,颜真卿祭奠侄子时的思念之情和忠义之气,苏东坡寒食节里的寒苦之心和孤独惆怅,也都如在眼前,我几乎能看到那蘸满浓墨的狼毫在粗糙泛黄的纸张上婉转游走,能闻到砚台里溢出来的墨香。
而看到他笔下宋代的山水花鸟画、小说和戏曲的流变、经学的南北之别,你都能看到这背后不但站着范宽、黄公望和赵佶,站着罗贯中、施耐庵和关汉卿,站着刘歆、郑玄、王夫之、顾炎武和黄宗羲,还站着用自己的角度、温情、语调为我们讲述的叶举生,他咀嚼、寻味、吐纳过的中国文化史带着他自己的台阶和足痕,供我们拾级而上。
有一副古联说得好,“庭有余香,谢草郑兰燕桂树;家无别况,唐诗晋字汉文章”。这本《中国人文小史》,就像中国古代乡野里的耕读之家,在庭院里种的兰草和桂树,在中堂里挂的书法和文章,跟每个人每一天的生活起居都连在一起,没有与圣贤的距离感,也没有与庙堂的疏远感,它就是那些乡野里的士,为市井坊间写的闲读之书。
读这样的书,如风之入松、鱼之进水,能让你感受到天地之中的人,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精气和神韵!
林东林
《中国人文小史》初版于八十年前,它的作者,是一位名为叶鋆生的民国宿儒,由于年代久远、人事漫漶,其人其行已不为人所知。从地方史志零星的文字中,或可推测他是福建建瓯人,曾做过当地中学的两任校长。福建多出才子,建瓯更是“八闽首府”,朱熹老夫子与建瓯渊源颇深,人文荟萃极盛。先生长于斯,亦必有这里的河山人物之润。所以他也写了两本书,一本是眼下这册《中国人文小史》,另一本是《中国历代文学变迁的鸟瞰》。
叶先生的交游师友里,有一位卢锡荣先生,即是作者自序里说的:“又本书脱稿之后,承大夏文学院长卢锡荣先生校阅一过,多所指示,特并志数言,以表感佩。”卢锡荣是云南人,哥伦比亚大学留学,政治学博士,做过云南教育厅长和中央大学法学院院长。卢锡荣先生是他的学长师长,为他的书校阅勘误,这种师友间的风仪熏染,以及平日里的相交往还,想必都让叶举生先生感受到一种坚定和追慕。
叶举生先生的这本书未必让人惊艳,但他作为一介书生和人师,能有这样著书的心思和宏远大志,倒令人且敬且佩。他如同揣着一份鲜活的用心在故纸堆里游走,发前人之未发未见,把偌大的一部中国文化梳理出清晰的文脉,为每一个学子和读书人,提供了完整精要的文化版图。
翻开已经纸脆泛黄的、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上海华通书局出版的这本小书,我读起来,就像是读中国文化的一本家谱。在书中,他从文字、书法而始,经画、文学和史学,再及经学,为中国文化造了一幅小像,栩栩如生而纤毫毕现,像中人不在神坛上,望之虽严,即之也温,仿佛一位可亲可近的乡间老先生。他的每一寸肌肤和衣服的褶皱,你都可以摸可以触,是有温度和心跳的。
读文字的起源,有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和假借,就像是我身在造字的仓颉旁边,看着他一笔一划地在泥土上画;读书法的变迁,王羲之曲水流觞后带着微醉的闲散执笔,颜真卿祭奠侄子时的思念之情和忠义之气,苏东坡寒食节里的寒苦之心和孤独惆怅,也都如在眼前,我几乎能看到那蘸满浓墨的狼毫在粗糙泛黄的纸张上婉转游走,能闻到砚台里溢出来的墨香。
而看到他笔下宋代的山水花鸟画、小说和戏曲的流变、经学的南北之别,你都能看到这背后不但站着范宽、黄公望和赵佶,站着罗贯中、施耐庵和关汉卿,站着刘歆、郑玄、王夫之、顾炎武和黄宗羲,还站着用自己的角度、温情、语调为我们讲述的叶举生,他咀嚼、寻味、吐纳过的中国文化史带着他自己的台阶和足痕,供我们拾级而上。
有一副古联说得好,“庭有余香,谢草郑兰燕桂树;家无别况,唐诗晋字汉文章”。这本《中国人文小史》,就像中国古代乡野里的耕读之家,在庭院里种的兰草和桂树,在中堂里挂的书法和文章,跟每个人每一天的生活起居都连在一起,没有与圣贤的距离感,也没有与庙堂的疏远感,它就是那些乡野里的士,为市井坊间写的闲读之书。
读这样的书,如风之入松、鱼之进水,能让你感受到天地之中的人,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精气和神韵!
林东林
在线试读
凡欲研究一国的事情,必先诵读其书籍,而欲诵读其书籍,尤非先知其文字不可。若对文字尚不明了,则无论任何方法,势必无从着手。所以在研究本国人文史的开始,须从文字方面来考察,便是这个道理。而求知本国的文字,第一应知其形音与义,换句话说,就是须合知其意义的各方面。
盖我国史学,原为官名而渐假借为“历史”的“史”。迨到汉魏以降,史官的制度虽间有改革,而史官的华贵不替,所谓“文学侍从之臣”历代皆精选人才以充其职。每当易姓之后,修前代的史,则更网罗一时学者,不遗余力;因此三千年史籍,常以此等史官的著述为中心。虽不无流弊,然以专才供职,卒致史学形式上的完备;为世界各国冠。
盖我国史学,原为官名而渐假借为“历史”的“史”。迨到汉魏以降,史官的制度虽间有改革,而史官的华贵不替,所谓“文学侍从之臣”历代皆精选人才以充其职。每当易姓之后,修前代的史,则更网罗一时学者,不遗余力;因此三千年史籍,常以此等史官的著述为中心。虽不无流弊,然以专才供职,卒致史学形式上的完备;为世界各国冠。
书摘插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