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6636619
一部具有深刻预见性和洞察力的论述人类文明冲突及其根源的经典力作,作者的观点开辟了一个从文明的角度思考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崭新视角。
中文版出版20年,发行数量超过35万册,是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的国际政治类经典畅销书。
本书作者塞缪尔•亨廷顿是国际政治研究领域著名学者,曾任美国哈佛大学国际和地区问题研究所所长。1993年夏,他在美国《外交》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文明的冲突?》的文章,引起国际学术界普遍关注和争论。
作者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
本书所持观点及其论述颇有争议,但作为一部具有深刻预见性和洞察力的经典著作,书中对现今世界各种文明的研究和剖析,将会持续带给读者深入思考和启迪。
中文版序言……………………………………………………………………………… 1
前言……………………………………………………………………………………… 4
部分 一个多文明的世界
章 世界政治的新时代…………………………………………………………… 3
引论:旗帜与文化认同………………………………………………………………… 3
一个多极和多文明的世界……………………………………………………………… 5
其他世界?……………………………………………………………………………… 9
不同世界的比较:现实主义、简化和预测…………………………………………… 17
第二章 历史上的文明和今天的文明 …………………………………………………24
文明的性质……………………………………………………………………………… 24
文明之间的关系………………………………………………………………………… 35
第三章 普世文明?现代化与西方化………………………………………………… 45
普世文明:含义………………………………………………………………………… 45
普世文明:来源………………………………………………………………………… 58
西方与现代化…………………………………………………………………………… 60
对西方和现代化的回应………………………………………………………………… 66
第二部分 变动中的各文明力量对比
第四章 西方的衰落:力量、文化和本土化 …………………………………………77
西方的力量:支配和衰落……………………………………………………………… 77
本土化:非西方文化的复兴…………………………………………………………… 90
上帝的报复……………………………………………………………………………… 95
第五章 经济、人口和挑战者文明…………………………………………………… 104
亚洲的自我肯定………………………………………………………………………… 105
伊斯兰教的复兴………………………………………………………………………… 113
挑战的变化……………………………………………………………………………… 126
第三部分 正在形成的文明秩序
第六章 全球政治的文化重构………………………………………………………… 131
寻求结盟:认同的政治………………………………………………………………… 131
文化与经济合作………………………………………………………………………… 138
文明的结构……………………………………………………………………………… 143
无所适从的国家:文明转变的失败…………………………………………………… 149
第七章 核心国家、同心圆和文明秩序……………………………………………… 171
文明和秩序……………………………………………………………………………… 171
西方边界的形成………………………………………………………………………… 173
俄罗斯及其近邻………………………………………………………………………… 180
大中华及其共荣圈……………………………………………………………………… 186
伊斯兰:没有凝聚力的意识…………………………………………………………… 194
第四部分 文明的冲突
第八章 西方和非西方:文明间的问题……………………………………………… 203
西方的普世主义………………………………………………………………………… 203
武器扩散………………………………………………………………………………… 207
人权和民主……………………………………………………………………………… 215
移民……………………………………………………………………………………… 222
第九章 多文明的全球政治…………………………………………………………… 232
核心国家与断层线冲突………………………………………………………………… 232
伊斯兰与西方…………………………………………………………………………… 234
亚洲:中国和美国……………………………………………………………………… 246
文明与核心国家:正在形成的联盟…………………………………………………… 272
第十章 从过渡战争到断层线战争…………………………………………………… 281
过渡战争:阿富汗战争和海湾战争…………………………………………………… 281
断层线战争的特性……………………………………………………………………… 289
发生频率:血腥的伊斯兰边界………………………………………………………… 292
原因:历史、人口和政治……………………………………………………………… 298
第十一章 断层线战争的动力………………………………………………………… 308
认同:文明意识的增强………………………………………………………………… 308
文明的集结:亲缘国家和在外散居者………………………………………………… 316
终止断层线战争………………………………………………………………………… 341
第五部分 文明的未来
第十二章 西方、各种文明和全球文明……………………………………………… 355
西方的复兴?…………………………………………………………………………… 355
世界之中的西方………………………………………………………………………… 364
文明间战争与秩序……………………………………………………………………… 369
文明的共性……………………………………………………………………………… 376
附录
注释……………………………………………………………………………………… 382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导读 …………………………………… 潘忠岐 436
数量优势下的恐惧 …………………………………………………………… 李慎之 440
编后记 ……………………………………………………………………………………450
一部具有深刻预见性和洞察力的论述人类文明冲突及其根源的经典力作
一个多极和多文明的世界
在冷战后的世界中,全球政治在历史上次成为多极的和多文明的。在人类生存的大部分时期,文明之间的交往是间断的或根本不存在。然后,随着近代时期的起始,大约在公元1500 年,全球政治呈现出两个方面。在400 多年里,西方的民族国家——英国、法国、西班牙、奥地利、普鲁士、德国和美国以及其他国家在西方文明内构成了一个多极的国际体系,并且彼此相互影响、竞争和开战。同时,西方民族也扩张、征服、殖民,或决定性地影响所有其他文明。冷战时期,全球政治成为两极化的,世界被分裂为三个部分。一个由美国领导的富裕的和民主的社会集团,同一个与苏联联合和受它领导的略贫穷一些的集团展开了竞争,这是一个无所不在的意识形态的、政治的、经济的,有时是军事的竞争。许多这样的冲突发生在这两个阵营以外的由下述国家组成的第三世界里:它们常常是贫穷的,缺少政治稳定性的,新近独立的, 宣称是不结盟的。
20 世纪80 年代末,随着共产主义世界的崩溃,冷战的国际体系成为历史。在冷战后的世界中,人民之间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人民和民族正试图回答人类可能面对的基本的问题:我们是谁?他们用人类曾经用来回答这个问题的传统方式来回答它,即提到对于他们来说有意义的事物。人们用祖先、宗教、语言、历史、价值观、习俗和体制来界定自己。他们认同于部落、种族集团、宗教社团、民族,以及在广泛的层面上认同于文明。人们不仅使用政治来促进他们的利益,而且还用它来界定自己的认同。我们只有在了解我们不是谁、并常常只有在了解我们反对谁时,才了解我们是谁。
民族国家仍然是世界事务中的主要因素。它们的行为像过去一样受对权力和财富的追求的影响,但也受文化偏好、文化共性和文化差异的影响。对国家重要的分类不再是冷战中的三个集团,而是世界上的七八个主要文明。非西方社会,特别是东亚社会,正在发展自己的经济财富,创造提高军事力量和政治影响力的基础。随着权力和自信心的增长,非西方社会越来越伸张自己的文化价值,并拒绝那些由西方“强加” 给它们的文化价值。亨利·基辛格曾注意到:“21 世纪的国际体系…… 将至少包括六个主要的强大力量——美国、欧洲、中国、日本、俄罗斯, 也许还有印度——以及大量中等国家和小国。” 基辛格提到的六个主要强大力量属于五个十分不同的文明,此外,还存在着一些重要的伊斯兰国家,它们的战略位置、庞大的人口和(或)石油资源,使得它们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影响力。在这个新世界中,区域政治是种族的政治, 全球政治是文明的政治。文明的冲突取代了超级大国的竞争。
在这个新的世界里,普遍的、重要的和危险的冲突不是社会阶级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或其他以经济来划分的集团之间的冲突,而是属于不同文化实体的人民之间的冲突。部落战争和种族冲突将发生在文明之内。然而,当来自不同文明的其他国家和集团集结起来支持它们的“亲缘国家”时,这些不同文明的国家和集团之间的暴力就带有逐步升级的潜力。 索马里部族的流血冲突没有造成更广泛的冲突威胁。卢旺达部落的流血冲突波及了乌干达、扎伊尔、布隆迪,但是没有广泛地蔓延。波黑、高加索、中亚,或克什米尔境内的文明之间的流血冲突, 可能演化为更大的战争。在南斯拉夫的冲突中,俄罗斯向塞尔维亚人提供外交支持,而沙特阿拉伯、土耳其、伊朗和利比亚向波斯尼亚人提供资金和武器,但它们这样做不是由于意识形态,或者权力政治或经济利益的缘故,而是由于文化亲缘关系。瓦茨拉夫·哈韦尔注意到,“文化的冲突正在增长,而且如今比以往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危险”,雅克·德洛尔也认为,“未来的冲突将由文化因素而不是经济或意识形态所引起”。 而危险的文化冲突是沿着文明的断层线发生的那些冲突。
在冷战后的世界,文化既是分裂的力量,又是统一的力量。人民被意识形态所分离,却又被文化统一在一起,如两个德国所经历的那样, 也如两个朝鲜和几个中国正开始经历的那样。社会被意识形态或历史环境统一在一起,却又被文明所分裂,它们或者像苏联、南斯拉夫和波斯尼亚那样分裂开来,或者像乌克兰、尼日利亚、苏丹、印度、斯里兰卡和许多其他国家的情况那样,陷于激烈的紧张状态。具有文化亲缘关系的国家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相互合作。建立在具有文化共同性的国家基础之上的国际组织,如欧洲联盟,远比那些试图超越文化的国际组织成功。在45 年里,“铁幕”是欧洲的主要分裂线。这条线已东移了几百英里。现在,它是一条一方面把西方基督教民族分离于穆斯林,另一方面把它分离于东正教的界线。
哲学假定、基本价值、社会关系、习俗以及全面的生活观在各文明之间有重大的差异。遍及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宗教复兴正在加强这些文化差异。文化可以改变,它们的性质对政治和经济的影响可能随时期的不同而不同。但是,文明之间在政治和经济发展方面的重大差异显然植根于它们不同的文化之中。东亚经济的成功有其东亚文化的根源,正如在取得稳定的民主政治制度方面东亚社会所遇到的困难有其文化根源一样。伊斯兰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民主未能在大部分伊斯兰世界中出现。后共产主义的东欧社会和苏联的发展受到了其文明认同的影响。那些具有西方基督教遗产的国家正在取得经济发展和民主政治的进步;东正教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发展前景尚不明朗;而各穆斯林共和国的前景则很暗淡。
西方是而且在未来的若干年里仍将是强大的文明。然而,它的权力相对于其他文明正在下降。当西方试图伸张它的价值并保护它的利益时,非西方社会正面临着一个选择。其中一些试图竭力仿效和加入西方,或者“搭车”。其他儒教社会和伊斯兰社会则试图扩大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力量以抵制和“用均势来平衡”西方。因此,冷战后时代世界政治的一个主轴是西方的力量和文化与非西方的力量和文化的相互作用。
总而言之,冷战后时代的世界是一个包含了七个或八个主要文明的世界。文化的共性和差异影响了国家的利益、对抗和联合。世界上·重要的国家绝大多数来自不同的文明。可能逐步升级为更大规模的战争的地区冲突是那些来自不同文明的集团和国家之间的冲突。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主导模式因文明的不同而不同。国际议题中的关键争论问题包含文明之间的差异。权力正在从长期以来占支配地位的西方向非西方的各文明转移。全球政治已变成多极的和多文明的。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