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643955丛书名: 缠中说禅中枢理论系列
★走势扩展、扩张、级别等问题的辨别与处理
★高低级别走势的立体分析与当下判断
★板块轮动的技术成因与实际把控
★缠论的渐进路径与操作系统的建立实施
对学习缠论的人,这里将解开你对缠论中枢理论几乎所有的疑惑。
由于缠论原文采用跳跃式的阐述方式,很多人理解起来比较吃力,本书将补充原文中未涉及的分析内容,如第三买点构成不能是盘整加盘整,盘整走势类型与趋势走势类型的完全分类,第三买卖点形态结构的完全分类,比较力度的背驰段的正确取段等。
前一本《图解缠论》主要讲解了缠论的基础运用,本书则系统、详细地阐述了缠论买卖点之间的内在逻辑、操作系统的建立方法以及有关缠论动力学部分的所有细节。
章 简单实用的操作系统
节从走势必完美开始/
第二节走势必完美与均线/
第三节背驰与买点/
第四节一二类买卖点推演/
第五节第二买点与中线持有/
第六节操作细节与总结/
第二章 中枢理论完解
节走势中枢的理论推导/
第二节中枢与走势类型/
第三节中枢级别与走势级别/
第四节缠论原文案例解析/
第五节操作与走势中枢/
第六节中枢与第二买点/
第七节走势级别再分辨/
第八节操作中的走势级别/
第九节走势必完美再分辨/
第三章 围绕中枢的走势变化
节中枢的确立/
第二节中枢的延续与破坏/
第三节第三买卖点分辨/
第四节中枢级别扩展与扩张/
第五节转折的力度与级别详解/
第六节操作中的第三类买点/
第四章 细节问题分辨
节背驰的本质/
第二节复权还是不复权/
第三节走势类型与分解/
第四节中阴身分辨与操作/
第五节走势的多义性/
第六节同级别分解/
第五章辅助的指标与其他
节均线系统/
第二节MACD指标/
第三节布林通道/
第四节时间窗口/
第六章板块轮动
节板块轮动的现实需求/
第二节技术形态的轮动把握/
第三节板块节奏的把握/
第七章 机械化操作系统的建立
节了解自己对理论的掌握程度/
第二节简单的操作系统/
第三节牛市中的追涨/
第四节其他操作系统/
第五节一些细节问题/
第八章 具体盘面的分析
第九章 一些基础问题
节关于炒股/
第二节关于缠论/
第三节缠论的100%盈利性/
第四节盈利的快慢与选股/
第五节关于如何学习缠论/
第六节基础的理论逻辑推导/
第七节笔和线段,以及中枢与走势类型/
后记/
1.读缠论原文有很多东西理不出头绪,感觉一头雾水,看了这本书的讲解,顿觉豁然开朗,非常感谢作者的分享。——金色阳光
2.读了很多分析缠论的书,觉得这本书的解析是透彻的,像在黑暗中指明了一条路,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一定会受益匪浅。——柏熹
3.上一本《图解缠论》我也读过,这一本相比而言*的不同是:上一本书告诉你该怎么做,而这一本让你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对一些关键问题的思路很有启发。——缠徒2016
4.前面的理论推导很详细,后面的操作模式对实战很有帮助,好书!——庞大固埃的脚
《图解缠论2》网上试读
章简单实用的操作系统
节从走势必完美开始
首先提醒一下,在围绕缠论中枢展开的理论分析与买卖系统中,任何不从走势必完美开始的分析,本质上都是错误的。不理解走势必完美,就不会明白走势类型,更不会明白中枢、级别和缠论买卖点的必然性。
缠论有两大系统——能量与几何。其中,几何系统中的笔与线段的定义不存在任何模糊,从而将级别中枢通过线段进行定义。这是严谨的理论系统,但在实际操作中并不适用。从1分钟递归到30分钟,当然精确,但需要时间,这段时间里走势可能已然有了变化,很可能买点已经错过了。股票的操作并不需要的精确,买卖点关注的是一个点,这个点的大小并不影响终结果。扩大点就是个圆,精确到每1分钟的操作毫无必要。在实际操作中,中枢系统用来进行周线级别以下的操作,由于T 1,笔和线段在小级别并没有太大的使用价值,而经常使用在月线及以上级别中以判断大的趋势。
中枢系统,在不涉及笔与线段时,是相对模糊的。但缠论的理论体系是基于完全分类以及走势类型可定义的基础上的,在这样的基础上,与中枢起到类似作用的元素同样可以将走势完全分解,那就是另外一套理论了,只不过理论的发展思路与缠论是一致的。
在缠论中,发挥威力的机械化操作程序,永远在操作级别中面对与该级别近的一个中枢。而中枢的定义是三个连续次级别完成的走势类型的连接,“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连接”几个关键词诠释中枢。
在几个关键词中,“三个”“连续”“次级别”“连接”都好理解,关键在于对走势类型的判断。而走势类型是在基于走势必完美的基础上才可以被定义的,这就是讲缠论首先要讲走势必完美的原因。
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都可以分解为上涨、下跌、盘整三种走势形态的连接。这句话的另外一层意思就是:任何股票的任何级别的K线图中,只有三种走势——向上、向下、向右。
向上、向下、向右,是基于时间不可逆基础的股市中走势的完全分类,不存在第四种方向。这就是缠论所有理论的推导基础。就像欧式几何中,从点、线、面开始推导。
此外,任何一种走势类型都必然结束,这是毋庸置疑的。不管上涨、下跌还是盘整,都有结束的时候,而结束则意味着一段走势告一段落,其后的演化只能是转变为其他两种走势类型中的一种。比如,某级别图中的一段上涨结束了,后面只能跟着下跌或者盘整;如果后面还是上涨,则说明这段上涨并没有结束,这就与上涨结束矛盾了。
我们把上涨、下跌、盘整简称为上、下、平。由于任何股票的任何级别走势图都是由这三种走势相互连接而成,所以将这几种走势的连接次序完全分类,就能组合任何股票的任何级别走势图。因为上 上还是上,所以不存在相邻两段走势方向一致的情况,在分类中被剔除。把上、下、平分别设为字母S、X、P,分类表格如表1-1所示:
表1-1走势分类
上面的表格展示了三段走势相互连接的所有可能。用图形表示则为(如图1-1所示):
图1-1
其中,S1、X1、S4、X3属于盘整;S3、X4属于标准的上涨与下跌。而其他六种走势组合,在段前,加上另外两种走势,都必然可以将其中的三段演变为盘整、下跌、上涨。以S2为例,其他的类型可以自己画(如图1-2所示):
图1-2
这样就可以把任何级别的任何K线图分解为S1、X1、S4、X3、S3、X4六种组合类型。这些组合类型有两大类,分别是盘整与趋势,其中趋势又分为上涨与下跌。
所以,无论是盘整还是趋势,在图形中终都要完成,且完成的盘整与趋势都一定由三段走势类型组成。
如图1-3所示:
图1-3
另外,K线图是按时间周期分类的,分为1分钟、5分钟、15分钟、30分钟、60分钟、日线、周线、月线、季线、年线等。比如日线,就相当于4根60分钟K线的合并、8根30分钟K线的合并、16根15分钟K线的合并、48根5分钟K线的合并、240根1分钟K线的合并。这是一个将整体不断细分的过程。就K线图而言,日K线只有一根,但在这一天内,细化到每1分钟的走势,就是当天走势的1分钟K线图。
以上涨为例,当天的上涨是240分钟中,每1分钟收盘价的点所连成的线。反映在K线图中,就日线而言只有一根,就1分钟而言则有240根。
一般的,缠论中采用1分钟、5分钟、30分钟、日线、周线、月线、季线的级别分类,1分钟走势是5分钟的次级别,5分钟是30分钟的次级别,以此类推。
那么,回到上面的盘整与下跌,就可以梳理一下定义:
,在任意级别中,走势形态分为盘整与趋势,其中趋势又分为上涨与下跌。
第二,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形态,在图中终都要完成,且完成后只能演化为其他两种走势形态中的一种。
第三,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形态,都至少由连续三段完成的次级别走势类型连接而成。
第三条定义中,涉及的关键词有“连续”“三段”“完成的”“次级别”“走势类型”“连接”。其中,“连续”“三段”“次级别”“走势类型”“连接”这几个关键词在上文中已经提及,应该很好理解,不好理解的只有一个:完成。
什么样的走势类型是完成的走势类型?这是绝大部分学习缠论的人没有理解的地方。更有很多人把走势什么时候结束与走势必完美混为一谈,结果陷入背驰的桎梏中。
走势必完美是整个缠论体系的定理,所有基于缠论的买卖点、买卖方法、操作系统都由走势必完美推论而来。可以说,没有走势必完美的发现,就不会有缠论体系的形成。这也是本书在章阐述走势必完美的原因。
走势必完美是走势图形的必然结构,从基本的上涨、下跌、横盘推论而来;而走势类型是否结束涉及走势动力的内容,两者并不是一回事。任何级别中的任何走势类型,都必然由至少三段连续的次级别走势类型连接,三段走出来之后随时可以完美。对于上涨与下跌形态而言,完美的标志可能是第三段的背驰;但对于盘整而言就不是了,盘整的结束只能通过盘整走势类型被破坏来判断。这涉及后面的中枢知识,先按下不提。
任何希望在缠论中学到实用技术的投资者,在没有理解走势必完美的情况下,对缠论的整个理论体系都是模糊的,至于中枢、三类买卖点,也就只能盲人摸象了。
如果从纯理论的角度来分析,走势必完美会陷入无限分解的陷阱。某级别走势类型需要至少三段次级别走势类型构成,次级别走势类型又需要该次级别的次级别三段走势类型构成。由于一般的行情软件中只能显示1分钟K线图或者分时图中的闪电图,这样的持续细分到每一笔成交是不可能的。这时就需要其他指标来辅助判断,同时对级别做出规定,比如均线。
第二节 走势必完美与均线
根据走势必完美,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类型都至少由三段次级别走势类型连接而成。下面的分析分为两类。
盘整:分为N型与U型两种,U型先放着不谈,来看常见的N型。打开走势图就知道,任何这种呈N型的盘整走势,在高点与低点,5日均线与10日均线必然是交叉的。
上涨与下跌:根据走势必完美,无论是上涨还是下跌,都必然在次级别形成至少三段走势类型的连接。那么对于基本的上涨形态而言,只有两种情况:次级别上涨 次级别盘整 次级别上涨或者次级别上涨 次级别下跌 次级别上涨。其中,第二种情况里段次级别上涨的低点一定比次级别下跌的低点更低,且第二段次级别上涨的高点一定比段次级别上涨的高点要高;下跌情况反之。如图1-4所示:
图1-4
由于走势必完美的必然性,某级别的上涨与下跌必然在次级别中至少呈现三段走势类型。以上涨为例,这三段走势类型中,段与第三段是上涨,第二段是盘整或下跌;以下跌为例,这三段走势类型中,段与第三段是下跌,第二段是盘整或上涨。对比发现,第二段一定是次级别盘整形态或者与走势逆向的次级别走势类型。这个次级别盘整或逆向的次级别走势类型会造成5日均线与10日均线的靠近,甚至交叉。比如,30分钟的第二段走势会使日线图中相应位置产生均线的靠近或交叉,这就是缠论原文中所谓的吻。
当然,5日均线与10日均线只是其中一种可以设定的情况,因为大多数软件的默认值就是5和10,也可以改成其他的值,统称为长短均线。
长短均线的靠近乃至交叉,分为四种情况:
种,短均线稍微靠近长均线后,继续保持原有方向。
第二种,短均线走平,贴近长均线,甚至相连,但并不交叉,然后保持原方向。
第三种,短均线与长均线交叉后,再回来保持原有方向。
第四种,短均线与长均线反复缠绕,在走势图上表现为横盘。
上面的前三种情况分别对应缠论原文中的飞吻、唇吻、湿吻,第四种是不断湿吻的缠绕类型。可以看出,所谓的吻,也就是长短均线的交叉,意味着对应的次级别走势对原走势形态方向的反抗力度。而某级别一段走势的完成,根据走势必完美与均线指标的特点,当次级别出现三段走势时,某级别的上涨、下跌中长短均线至少交叉或贴近一次。短均线略微走平的情况,有些是次级别走势类型造成的,有些是次次级别走势类型造成的,并不是必然的,但长短均线黏合或交叉,基本上都是由于次级别走势类型造成的。例如,三段走势中,中间一段如果是盘整,根据走势必完美一定在次级别图形中出现W形或者M形走势,从而使本级别图形中出现长短均线的缠绕,进而使长短均线交叉;而如果是下跌,就会使短期均线靠近长期均线乃至黏合、交叉。
四种情况如图1-5、1-6所示:
图1-5
图1-6
下面三幅图展示了高一级别的交叉与低一级别的三段走势类型连接。选用缠论原文中贵州茅台的案例(原文中缺少两个级别走势体现走势必完美的分析)(如图1-7~1-9所示):
图1-7贵州茅台20020628—20030930月线
图1-8月线图对应的周线图
?
图1-9周线图对应的日线图
从上面贵州茅台的三幅图中,可以看出:
月线图,中间有一次长短均线的靠近,表现在周线图中是长短均线的缠绕,因为走势必完美和均线的对应关系,把周线图中的缠绕作为区分级别的依据,这个下跌定义为周线级别下跌走势形态。
周线图,前后两次下跌过程中,均线没有任何交叉,甚至连靠近都没有,那么这两段下跌,只能是次级别或者次级别以下级别图形,也即多是日线级别。
日线图,可以从图中清晰地看到三段日线级别走势,分别是日线级别下跌、日线级别盘整、日线级别下跌,三段完成的走势连接。
这就是走势必完美在K线图中的典型——周线级别下跌至少由三段完成的日线级别走势类型连接而成。
狸猫 –
对缠论的学习很有帮助,以前不太明白的问题也清楚了一些,物有所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