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1348860
编辑推荐
随着互联网投资、沪港通/深港通的普及,扩大了A股投资者的投资范围。而港股的交易规则、监管与A股均有所不同,导致部分投资者产生这样那样的疑问。
本书作者历经10余年港股实盘操作,不仅熟知交易中的规则,合理利用市场进行套利并收益不菲,而且自建港股交流论坛供港股投资者交流,总结了很多用户的疑难。这里将其多年的投资技巧、用户疑难解答公布于于众,以期给更多想去港股投资的用户给指引。
本书作者历经10余年港股实盘操作,不仅熟知交易中的规则,合理利用市场进行套利并收益不菲,而且自建港股交流论坛供港股投资者交流,总结了很多用户的疑难。这里将其多年的投资技巧、用户疑难解答公布于于众,以期给更多想去港股投资的用户给指引。
内容简介
在A股如鱼得水的很多投资者,都想到美股、港股是展示一下自己的炒股或投资技巧。但到了港股或美股上,同样的方法却屡屡受挫。因为不同的市场规则,以及完全不同的投资人群。因此,才有了本书,这基于作者10多年的港股投资经验,以及其做投资网站时和众多投资者交流分析说得,本书中不仅包含基础入门知识、法规技巧,更有投资策略、市场风险与案例解析,可以帮助用户快速摸清香港市场的特点。
目 录
第1章 港股的历史 1
1.1 港股的过去与发展 1
1.2 港股的股灾与解决方法 4
第2章 港股交易入门与监管 6
2.1 交易规则 7
2.2 交易费用 8
2.3 交易时间 10
2.4 信息查询 12
2.5 停牌与摘牌 15
2.5.1 停牌 15
2.5.2 摘牌 16
第3章 监管体系与投资者保护 19
3.1 监管持牌中介人 19
3.2 投资者保护基金 21
3.3 监管上市公司及相关方 23
第4章 认识港股市场 26
4.1 港股市场与相关板块 27
4.2 港股主要指数 30
4.3 新股注册制 42
4.3.1 公司上市前准备 42
4.3.2 上市打新股 45
4.3.2 新股申购的常见规则 47
4.4 卖空(融券)交易 50
4.5 配售(定向增发) 53
4.6 供股(配股) 59
4.7 股息 61
4.8 ADR 65
4.9 港股通 69
4.10 老千股与白名单 71
4.10.1 老千股 72
4.10.2 白名单 76
第5章 交易所买卖基金 77
5.1 香港ETF简介 77
5.1.1 ETF优劣势 78
5.1.2 ETF分类 79
5.2 多空杠杆ETF 84
第6章 房地产信托基金 86
6.1 香港REITs简介 86
6.2 香港10只REITs漫谈 88
6.2.1 领展房产基金(00823.HK) 89
6.2.2 置富产业信托(00778.HK) 90
6.2.3 泓富产业信托(00808.HK) 90
6.2.4 汇贤产业信托(87001.HK) 91
6.2.5 越秀房产信托基金(00405.HK) 91
6.2.6 富豪产业信托(01881.HK) 92
6.2.7 春泉产业信托(01426.HK) 92
6.2.8 开元产业信托(01275.HK) 92
6.2.9 阳光房地产基金(00435.HK) 93
6.2.10 冠君产业信托(02778.HK) 93
第7章 窝轮和牛熊证 94
7.1 窝轮简介 94
7.2 窝轮的选择技巧 102
7.3 窝轮的风险 107
7.4 窝轮交易实战 111
第8章 牛熊证入门与实战 114
8.1 牛熊证简介 115
8.2 挑选牛熊证技巧 123
8.6 牛熊证的风险 127
8.7 牛熊证、窝轮和期权投资比较 130
8.8 牛熊证操作技巧 133
第9章 期权与港股期货 135
9.1 期权简介 135
9.2 港股期权 138
9.3 合成股票多头策略 143
9.4 巴菲特靠交易期权赚48亿美元 146
9.5 阿克曼的期权策略 147
9.6 港股期货 152
第10章 港股私有化套利 159
10.1 港股私有化的方式与流程 159
10.1.1 港股私有化方式 160
10.1.2 港股的私有化流程 162
10.2 港股私有化套利的3个阶段 163
10.2.1 在私有化阶段——宣布私有化意向时套利 164
10.2.2 在私有化第二阶段——提交私有化要约时套利 165
10.2.3 在私有化第三阶段——投票时套利 166
10.3 港股私有化经典案例 167
10.3.1 高银地产(00283.HK)私有化 168
10.3.2 奇峰化纤(00549.HK)私有化 169
10.3.3 兴发铝业(00098.HK)私有化 169
第11章 港股要约 171
11.1 全面要约 171
11.2 部分要约 175
11.2.1 要约套利案例1:广汇宝信 176
11.2.2 要约套利案例2:电视广播 179
第12章 港股套利 182
12.1 套利高息股 182
12.2 隐蔽资产股套利 187
12.2.1 案例1:朗生医药 188
12.2.2 案例2:中国动向 190
12.3 分拆上市套利 191
12.3.1 案例1:中国海外发展 192
12.3.2 案例2:信义玻璃 193
12.4 港股供股权套利 193
12.4.1 中国电力供股方案 194
12.4.2 套利过程 194
12.4.3 供股时间顺序和注意事项 195
12.5 H/A股统计套利 197
12.6 回购股套利 200
第13章 港股财务分析 203
13.1 上市公司对于大股东和小股东的意义 203
13.1.1 信息不对称的意义 204
13.1.2 精神和感情层面的意义 205
13.2 机构投资者不等于专业投资者 206
13.3 事为先,人为重 209
13.4 躲开价格战 212
13.5 内房股的资本化利息和物业重估收益 215
13.6 发现行业和公司的拐点 220
13.7 某地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多 222
13.8 一个消费品公司的资本支出 230
13.9 我与审计师的对话 234
13.10 从坏行业中寻找好公司 249
13.11 商誉与“洗大澡”的游戏 255
第14章 联系汇率制 269
后记 273
1.1 港股的过去与发展 1
1.2 港股的股灾与解决方法 4
第2章 港股交易入门与监管 6
2.1 交易规则 7
2.2 交易费用 8
2.3 交易时间 10
2.4 信息查询 12
2.5 停牌与摘牌 15
2.5.1 停牌 15
2.5.2 摘牌 16
第3章 监管体系与投资者保护 19
3.1 监管持牌中介人 19
3.2 投资者保护基金 21
3.3 监管上市公司及相关方 23
第4章 认识港股市场 26
4.1 港股市场与相关板块 27
4.2 港股主要指数 30
4.3 新股注册制 42
4.3.1 公司上市前准备 42
4.3.2 上市打新股 45
4.3.2 新股申购的常见规则 47
4.4 卖空(融券)交易 50
4.5 配售(定向增发) 53
4.6 供股(配股) 59
4.7 股息 61
4.8 ADR 65
4.9 港股通 69
4.10 老千股与白名单 71
4.10.1 老千股 72
4.10.2 白名单 76
第5章 交易所买卖基金 77
5.1 香港ETF简介 77
5.1.1 ETF优劣势 78
5.1.2 ETF分类 79
5.2 多空杠杆ETF 84
第6章 房地产信托基金 86
6.1 香港REITs简介 86
6.2 香港10只REITs漫谈 88
6.2.1 领展房产基金(00823.HK) 89
6.2.2 置富产业信托(00778.HK) 90
6.2.3 泓富产业信托(00808.HK) 90
6.2.4 汇贤产业信托(87001.HK) 91
6.2.5 越秀房产信托基金(00405.HK) 91
6.2.6 富豪产业信托(01881.HK) 92
6.2.7 春泉产业信托(01426.HK) 92
6.2.8 开元产业信托(01275.HK) 92
6.2.9 阳光房地产基金(00435.HK) 93
6.2.10 冠君产业信托(02778.HK) 93
第7章 窝轮和牛熊证 94
7.1 窝轮简介 94
7.2 窝轮的选择技巧 102
7.3 窝轮的风险 107
7.4 窝轮交易实战 111
第8章 牛熊证入门与实战 114
8.1 牛熊证简介 115
8.2 挑选牛熊证技巧 123
8.6 牛熊证的风险 127
8.7 牛熊证、窝轮和期权投资比较 130
8.8 牛熊证操作技巧 133
第9章 期权与港股期货 135
9.1 期权简介 135
9.2 港股期权 138
9.3 合成股票多头策略 143
9.4 巴菲特靠交易期权赚48亿美元 146
9.5 阿克曼的期权策略 147
9.6 港股期货 152
第10章 港股私有化套利 159
10.1 港股私有化的方式与流程 159
10.1.1 港股私有化方式 160
10.1.2 港股的私有化流程 162
10.2 港股私有化套利的3个阶段 163
10.2.1 在私有化阶段——宣布私有化意向时套利 164
10.2.2 在私有化第二阶段——提交私有化要约时套利 165
10.2.3 在私有化第三阶段——投票时套利 166
10.3 港股私有化经典案例 167
10.3.1 高银地产(00283.HK)私有化 168
10.3.2 奇峰化纤(00549.HK)私有化 169
10.3.3 兴发铝业(00098.HK)私有化 169
第11章 港股要约 171
11.1 全面要约 171
11.2 部分要约 175
11.2.1 要约套利案例1:广汇宝信 176
11.2.2 要约套利案例2:电视广播 179
第12章 港股套利 182
12.1 套利高息股 182
12.2 隐蔽资产股套利 187
12.2.1 案例1:朗生医药 188
12.2.2 案例2:中国动向 190
12.3 分拆上市套利 191
12.3.1 案例1:中国海外发展 192
12.3.2 案例2:信义玻璃 193
12.4 港股供股权套利 193
12.4.1 中国电力供股方案 194
12.4.2 套利过程 194
12.4.3 供股时间顺序和注意事项 195
12.5 H/A股统计套利 197
12.6 回购股套利 200
第13章 港股财务分析 203
13.1 上市公司对于大股东和小股东的意义 203
13.1.1 信息不对称的意义 204
13.1.2 精神和感情层面的意义 205
13.2 机构投资者不等于专业投资者 206
13.3 事为先,人为重 209
13.4 躲开价格战 212
13.5 内房股的资本化利息和物业重估收益 215
13.6 发现行业和公司的拐点 220
13.7 某地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多 222
13.8 一个消费品公司的资本支出 230
13.9 我与审计师的对话 234
13.10 从坏行业中寻找好公司 249
13.11 商誉与“洗大澡”的游戏 255
第14章 联系汇率制 269
后记 273
前 言
我进入港股市场,是一个非常偶然的事情。凡是经历过2007年A股牛市的人都知道,A股当时有一个奇特的品种——权证,准确地说是因为股权分置改革,由上市公司发行的权证,其中部分是认沽权证,也就是看跌股票的衍生产品,当股票下跌时,认沽权证上涨。A股权证继承了海外市场权证的优点,一是免印花税,二是T 0交易。
2007年5月30日半夜,财政部发布加征股票印花税的消息,第二天A股暴跌,此时具有看跌功能的认沽权证大受市场欢迎,在权证市场疯狂的时候,招商银行一只权证的交易金额相当于上交所全部股票的成交金额,权证疯狂程度可见一斑。而我正是在2007年3月开始参与A股的权证交易,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发现A股认沽权证的走势完全与正股的走势无关,只要用简单的量价分析即可获得暴利。
到了2007年10月左右,A股的认沽权证全部到了后交易日,带着胜利果实想继续参与权证交易,后来得知香港是全球的权证市场,于是迅速开户转钱开始参与港股的权证交易。刚好又遇上港股牛市,加上当时内地拟开通港股直通车,恒生指数在2007年11月1日创新高。牛市当中,赚钱容易,尤其是自带杠杆的权证。
2007年,内地还没有像样的港股网站,也没有免费的港股实时行情,当时门户网站港股频道的内容可以用“单薄”和“不专业”来形容。于是我当时就专门建了一个港股网站:港股权证网,一是收集信息,二是找同好交流。
随后不久,美国次贷危机来了,港股直通车也未能成行,港股随后大跌,在风高浪急的行情中,作为港股韭菜的下场可想而知。2009年之后我关闭网站,开始抛弃投机思想学习价值投资,2014年加入到低风险投资社区:集思录。在集思录的工作经历让我再度重新认识市场,低风险投资的精髓在于下有保底上不封顶,在不亏损或亏损有限的情况下进行交易。
经过十多年对香港市场的观察和摸索,我认为香港市场是非常值得内地投资者参与的,香港证券市场的优势和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低估值。相比于A股,港股非常便宜,以2017年12月14日为例,当日恒生国企指数收报11531点,从年初至当日国企指数涨幅达21%,即使如此,国企指数市盈率仅8.5倍,市净率仅0.96倍。恒生AH溢价指数报130点,A股相比H股平均溢价30%。
第二,香港上市公司具有高分红的传统,派息比率及股息率较高,2015年主板整体市场的股息率约为3.7%,恒生指数的10年平均派息比率达35%。
第三,获取信息便捷。随着大量内地公司在港股上市,相比于国际投资者,内地居民更了解这些上市公司的业务和商业模式,具有相对信息优势,随着近年来港股通的开通,内地媒体对港股的报道加深,通过各大网站获取港股信息更为便捷。
第四,法律制度保障。中国香港有英国遗留下来的完善的英美法体系,独立的司法体系保证了市场的稳定发展。
第五,香港市场流通量充足。虽然香港市场的日均交易量低于A股市场,但是因为属于国际金融中心,众多国际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驻扎当地,完全可以承接巨量交易金额。以2018年腾讯大股东配售百亿美元股票为例,该配售在一日之内即告完成,效率极高。
第六,港交所投资产品极为丰富,可以满足各类投资者的需求。港交所不但有股票可供交易,而且包括众多金融衍生产品可供投资者交易,包括权证、牛熊证、股票期权、股票期货等。
第七,香港实行联系汇率制度,港元与美元挂钩,汇率波动在极小范围内,有利于投资者管理汇率波动。
第八,香港有完善的投资者保护体系。香港证监会负责监督持牌券商,并设立投资者保护基金。香港证监会下设投资者赔偿有限公司,专门负责赔偿基金运作。
当然,香港证券市场并非完美,也有很多令人诟病之处,如香港的银行和证券基础设施落后,涉嫌财务造假的“老千股”横行等。
2007年5月30日半夜,财政部发布加征股票印花税的消息,第二天A股暴跌,此时具有看跌功能的认沽权证大受市场欢迎,在权证市场疯狂的时候,招商银行一只权证的交易金额相当于上交所全部股票的成交金额,权证疯狂程度可见一斑。而我正是在2007年3月开始参与A股的权证交易,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发现A股认沽权证的走势完全与正股的走势无关,只要用简单的量价分析即可获得暴利。
到了2007年10月左右,A股的认沽权证全部到了后交易日,带着胜利果实想继续参与权证交易,后来得知香港是全球的权证市场,于是迅速开户转钱开始参与港股的权证交易。刚好又遇上港股牛市,加上当时内地拟开通港股直通车,恒生指数在2007年11月1日创新高。牛市当中,赚钱容易,尤其是自带杠杆的权证。
2007年,内地还没有像样的港股网站,也没有免费的港股实时行情,当时门户网站港股频道的内容可以用“单薄”和“不专业”来形容。于是我当时就专门建了一个港股网站:港股权证网,一是收集信息,二是找同好交流。
随后不久,美国次贷危机来了,港股直通车也未能成行,港股随后大跌,在风高浪急的行情中,作为港股韭菜的下场可想而知。2009年之后我关闭网站,开始抛弃投机思想学习价值投资,2014年加入到低风险投资社区:集思录。在集思录的工作经历让我再度重新认识市场,低风险投资的精髓在于下有保底上不封顶,在不亏损或亏损有限的情况下进行交易。
经过十多年对香港市场的观察和摸索,我认为香港市场是非常值得内地投资者参与的,香港证券市场的优势和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低估值。相比于A股,港股非常便宜,以2017年12月14日为例,当日恒生国企指数收报11531点,从年初至当日国企指数涨幅达21%,即使如此,国企指数市盈率仅8.5倍,市净率仅0.96倍。恒生AH溢价指数报130点,A股相比H股平均溢价30%。
第二,香港上市公司具有高分红的传统,派息比率及股息率较高,2015年主板整体市场的股息率约为3.7%,恒生指数的10年平均派息比率达35%。
第三,获取信息便捷。随着大量内地公司在港股上市,相比于国际投资者,内地居民更了解这些上市公司的业务和商业模式,具有相对信息优势,随着近年来港股通的开通,内地媒体对港股的报道加深,通过各大网站获取港股信息更为便捷。
第四,法律制度保障。中国香港有英国遗留下来的完善的英美法体系,独立的司法体系保证了市场的稳定发展。
第五,香港市场流通量充足。虽然香港市场的日均交易量低于A股市场,但是因为属于国际金融中心,众多国际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驻扎当地,完全可以承接巨量交易金额。以2018年腾讯大股东配售百亿美元股票为例,该配售在一日之内即告完成,效率极高。
第六,港交所投资产品极为丰富,可以满足各类投资者的需求。港交所不但有股票可供交易,而且包括众多金融衍生产品可供投资者交易,包括权证、牛熊证、股票期权、股票期货等。
第七,香港实行联系汇率制度,港元与美元挂钩,汇率波动在极小范围内,有利于投资者管理汇率波动。
第八,香港有完善的投资者保护体系。香港证监会负责监督持牌券商,并设立投资者保护基金。香港证监会下设投资者赔偿有限公司,专门负责赔偿基金运作。
当然,香港证券市场并非完美,也有很多令人诟病之处,如香港的银行和证券基础设施落后,涉嫌财务造假的“老千股”横行等。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