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2110810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结合历史的和现存的古典园林实例,对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作理论探索以及必要的文化透视:从理论上说明我国园林艺术产生、形成、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体现我国人民独创的智慧、高贵的精神;结合典型实例。分析我国古典园林的艺术创作规律和特征,包括诸如园林的相地、立意、构思、选材、造型、形象和意境塑造等艺术创作范畴以及与中国文学、画学、书学等学科交互渗透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总结性地阐述园林艺术观念形态所反映的社会的、历史的、哲学的原因,即中国古典园林的民族特质;用事实阐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永久魅力以及对人类的独特贡献。
目 录
导论
第一章 中国园林艺术史论
第一节 先秦:从“娱天神”到“娱人王”
一、原始思维中的“昆仑神山”和“蓬莱仙岛”
二、殷商“丘台”、“囿圆”的双重内涵
三、两周“高台榭,美宫室”以“娱人王”
第二节 秦汉:“体象天地”、“模山范水”
一、体象天地,侣友神仙
二、效法帝皇宫苑的王侯达官私园
三、模山范水的巨商大贾私园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静念园林好”、“山水有清音”
一、“聚石引水,有若自然”——士人山水园
二、“肥遁”和皇家园林的雅化
三、“游心玄虚,托情道味”——寺观园林
第四节 隋至盛唐:“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一、气势磅礴的隋唐山水宫苑
二、清旷裕如、诗画兼融的文人自然山水园
三、浑然一体的名胜与寺观
第五节 中唐至两宋:“壶中日月长”
一、文人写意山水园及主题园名的出现
二、写意山水园集大成者——艮岳
三、南宋西湖的园林群一古今难画亦难诗
第六节 元明清:“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一、“狮子林”——中国早期禅寺的艺术范本
二、写意咫尺山水园——江南私家园林
三、“天上人间诸景备”的元明清皇家园林
四、中国园林艺术理论的发展
小结
第二章 中国园林艺术创作论
第一节 相地合宜,意在笔先
一、“殊有识鉴”的“能主之人”
二、相地合宜
三、构园得体
第二节 园林掇山置石艺术
一、“深意画图,余情丘壑”
二、“依皴合掇”,峰峦秀古
三、棋列星布,景石特置
第三节 园林理水艺术
一、水体得天然之趣
二、大分小聚,水有源头
三、山因水活,水随山转
第四节 园林建筑艺术
一、中国园林建筑的功用价值
二、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审美价值
第五节 “精而合宜”、“巧而得体”
一、建筑装饰艺术
二、园林室内家具与陈设艺术
第六节 园林植物的选配艺术
一、园林花木的功用价值
二、园林花木的内在价值
三、园林花木的配置
小结
第三章 中国园林综合艺术论
第一节 中国古典诗文与园林艺术
一、构园之本——中国诗文
二、园林景观的诗化——文学品题
三、园借文存,园借文传
第二节 中国文学名著与古典园林
一、山林皋壤,文思奥府
二、纸上谈园——构园理论的文学化
三、园林风花雪月——陶铸人物性格的典型环境
第三节 中国画与园林艺术
一、中国画家与园林
二、绘画之道与构园之理
三、“南北宗”的国画与中国南北园林
第四节 中国书学与园林艺术
一、中国园林中的名家墨宝
二、园林墨宝的文化美学意义
三、园林墨宝的价值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园林艺术风格论
第一节 “天人合一”的哲学命题与中国园林类型
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与自然山水园
二、“外适内和”的生活观与中国园林的“可居可游”
三、“返璞归真”的审美境界
四、人文精神与中国园林的隐逸主题
第二节 中国传统思维与园林的艺术个陛
一、中国园林缘情的艺术个性
二、中国园林的写意手法
三、中国园林含蓄蕴藉的美学特色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园林艺术持续发展论
第一节 中国园林艺术的当代魅力
一、私家宅园的当代复苏
二、古典园林艺术符号成为当代装饰新宠
三、园林艺术向公共生活领域的渗透
第二节 中国园林艺术的世界性魅力
一、中国园林艺术对邻邦的直接影响
二、18世纪欧洲的“中国园林热”
第三节 当代方兴未艾的世界“中国园林热”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章 中国园林艺术史论
第一节 先秦:从“娱天神”到“娱人王”
一、原始思维中的“昆仑神山”和“蓬莱仙岛”
二、殷商“丘台”、“囿圆”的双重内涵
三、两周“高台榭,美宫室”以“娱人王”
第二节 秦汉:“体象天地”、“模山范水”
一、体象天地,侣友神仙
二、效法帝皇宫苑的王侯达官私园
三、模山范水的巨商大贾私园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静念园林好”、“山水有清音”
一、“聚石引水,有若自然”——士人山水园
二、“肥遁”和皇家园林的雅化
三、“游心玄虚,托情道味”——寺观园林
第四节 隋至盛唐:“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一、气势磅礴的隋唐山水宫苑
二、清旷裕如、诗画兼融的文人自然山水园
三、浑然一体的名胜与寺观
第五节 中唐至两宋:“壶中日月长”
一、文人写意山水园及主题园名的出现
二、写意山水园集大成者——艮岳
三、南宋西湖的园林群一古今难画亦难诗
第六节 元明清:“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一、“狮子林”——中国早期禅寺的艺术范本
二、写意咫尺山水园——江南私家园林
三、“天上人间诸景备”的元明清皇家园林
四、中国园林艺术理论的发展
小结
第二章 中国园林艺术创作论
第一节 相地合宜,意在笔先
一、“殊有识鉴”的“能主之人”
二、相地合宜
三、构园得体
第二节 园林掇山置石艺术
一、“深意画图,余情丘壑”
二、“依皴合掇”,峰峦秀古
三、棋列星布,景石特置
第三节 园林理水艺术
一、水体得天然之趣
二、大分小聚,水有源头
三、山因水活,水随山转
第四节 园林建筑艺术
一、中国园林建筑的功用价值
二、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审美价值
第五节 “精而合宜”、“巧而得体”
一、建筑装饰艺术
二、园林室内家具与陈设艺术
第六节 园林植物的选配艺术
一、园林花木的功用价值
二、园林花木的内在价值
三、园林花木的配置
小结
第三章 中国园林综合艺术论
第一节 中国古典诗文与园林艺术
一、构园之本——中国诗文
二、园林景观的诗化——文学品题
三、园借文存,园借文传
第二节 中国文学名著与古典园林
一、山林皋壤,文思奥府
二、纸上谈园——构园理论的文学化
三、园林风花雪月——陶铸人物性格的典型环境
第三节 中国画与园林艺术
一、中国画家与园林
二、绘画之道与构园之理
三、“南北宗”的国画与中国南北园林
第四节 中国书学与园林艺术
一、中国园林中的名家墨宝
二、园林墨宝的文化美学意义
三、园林墨宝的价值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园林艺术风格论
第一节 “天人合一”的哲学命题与中国园林类型
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与自然山水园
二、“外适内和”的生活观与中国园林的“可居可游”
三、“返璞归真”的审美境界
四、人文精神与中国园林的隐逸主题
第二节 中国传统思维与园林的艺术个陛
一、中国园林缘情的艺术个性
二、中国园林的写意手法
三、中国园林含蓄蕴藉的美学特色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园林艺术持续发展论
第一节 中国园林艺术的当代魅力
一、私家宅园的当代复苏
二、古典园林艺术符号成为当代装饰新宠
三、园林艺术向公共生活领域的渗透
第二节 中国园林艺术的世界性魅力
一、中国园林艺术对邻邦的直接影响
二、18世纪欧洲的“中国园林热”
第三节 当代方兴未艾的世界“中国园林热”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免费在线读
第一章 中国园林艺术史论
第一节 先秦:从“娱天神”到“娱人王”
先秦是中华民族的孕育时代,也是中华文明孕育的时代。尽管原始先民的思维经历了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相同的历程,但是植根于中华大地的华夏文明,早在先秦时代就呈现出人本主义的奇光异彩。在鬼神权威至上的殷商时代,透过“恒舞于宫,酣歌于室”、“北里之舞,靡靡之乐”的巫风,我们看到了神君共乐的兆头;敬天事神的西周时代,祭祀之后,是对人主的祈寿颂祷,他们“或献或酢,或燔或炙”,安乐暇逸;东周更重人事,不向鬼神乞怜,已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如子产不听裨灶禳火,晏子反对禳祭彗星等。伴随着对天人关系认识的提高,中华先人在世界上最早将幻想中的“昆仑神山”、“蓬莱仙岛”等仙境,建到了人间,逐渐完成了从“娱神”到“娱人”的艺术观念的嬗变。
一、原始思维中的“昆仑神山”和“蓬莱仙岛”
中华原始先民对世界的认识和解释,是他们的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体系,又是他们愿望和要求的表达,他们心目中的世界起源、宇宙模式、万物关系,乃至对日常生活知识的理解,往往是通过原始宗教和神话表现出来,虽然,原始初民还没有脱掉“自然发生的共同体的脐带”,但是他们创造的宗教和神话,反映了原始先民的综合意识形态,表现出先民蒙昧的、幼稚而天真的思维方式,它充满了幻觉的作用,反映了先民不自觉的艺术创造力,从中也可看出,他们已经开始对自然现象进行思考,把自然物拟人化,并把自然物视为有生命的实体。
……
第一节 先秦:从“娱天神”到“娱人王”
先秦是中华民族的孕育时代,也是中华文明孕育的时代。尽管原始先民的思维经历了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相同的历程,但是植根于中华大地的华夏文明,早在先秦时代就呈现出人本主义的奇光异彩。在鬼神权威至上的殷商时代,透过“恒舞于宫,酣歌于室”、“北里之舞,靡靡之乐”的巫风,我们看到了神君共乐的兆头;敬天事神的西周时代,祭祀之后,是对人主的祈寿颂祷,他们“或献或酢,或燔或炙”,安乐暇逸;东周更重人事,不向鬼神乞怜,已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如子产不听裨灶禳火,晏子反对禳祭彗星等。伴随着对天人关系认识的提高,中华先人在世界上最早将幻想中的“昆仑神山”、“蓬莱仙岛”等仙境,建到了人间,逐渐完成了从“娱神”到“娱人”的艺术观念的嬗变。
一、原始思维中的“昆仑神山”和“蓬莱仙岛”
中华原始先民对世界的认识和解释,是他们的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体系,又是他们愿望和要求的表达,他们心目中的世界起源、宇宙模式、万物关系,乃至对日常生活知识的理解,往往是通过原始宗教和神话表现出来,虽然,原始初民还没有脱掉“自然发生的共同体的脐带”,但是他们创造的宗教和神话,反映了原始先民的综合意识形态,表现出先民蒙昧的、幼稚而天真的思维方式,它充满了幻觉的作用,反映了先民不自觉的艺术创造力,从中也可看出,他们已经开始对自然现象进行思考,把自然物拟人化,并把自然物视为有生命的实体。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