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8256322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展现了我国空间科学技术的众多原创性科研成果。
2.反映“互联网 ”与航天技术的融合发展。
3.体现我国空间探索和空间应用的科技创新能力。
4.丛书由叶培建院士领衔,孙家栋、闵桂荣、王希季三位院士联袂推荐。
5.力图为研究和设计的人员提供新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2.反映“互联网 ”与航天技术的融合发展。
3.体现我国空间探索和空间应用的科技创新能力。
4.丛书由叶培建院士领衔,孙家栋、闵桂荣、王希季三位院士联袂推荐。
5.力图为研究和设计的人员提供新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全面介绍了航天器产品保证理论、技术、程序和方法,包括宇航企业产品保证工作体系建设内容和组织管理模式,国内外航天器产品保证技术发展成果,特别是可靠性与安全性,空间环境适应性,电气、电子和机电元器件,材料、机械零件和工艺,软件等方面的产品保证技术和方法,以及产品保证工作中广泛开展的15项专题活动程序,结合航天器型号任务实施及单机产品开发与生产过程,介绍了产品保证技术与方法的综合运用。
目 录
第 1 章 绪论 001
1.1 航天器及研制管理模式 002
1.1.1 航天器系统组成与任务特点 002
1.1.2 航天器系统研制管理模式 004
1.1.3 航天器单机产品研制管理模式 007
1.2 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 009
1.2.1 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 009
1.2.2 我国航天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 010
1.3 产品保证的发展历程 012
1.3.1 国外产品保证的发展历程 012
1.3.2 我国航天器产品保证的发展历程 013
1.4 产品保证的思想与特点 014
1.4.1 产品保证的思想 014
1.4.2 产品保证的内容 015
1.4.3 产品保证工作的特点 017
1.5 基于风险管理的产品保证方法 019
1.5.1 航天器产品风险技术特性 019
1.5.2 产品保证过程与风险控制程序 021
1.5.3 风险管理工作的特点和方法 022
1.6 产品保证与传统质量管理模式的区别 024
1.6.1 工作理念 024
1.6.2 工作程序与方法 025
1.6.3 对组织和人员的要求 025
1.7 产品保证与质量管理体系的关系 026
1.7.1 工作定位与侧重点 027
1.7.2 管理对象与责任主体 027
1.7.3 工作程序与方法 028
第 2 章 产品保证工作体系 029
2.1 概述 030
2.2 产品保证组织 032
2.2.1 产品保证部门 032
2.2.2 产品保证组织体系 033
2.3 产品保证队伍 035
2.3.1 产品保证队伍的性质 035
2.3.2 产品保证队伍的岗位设置及职责 036
2.3.3 产品保证队伍的培养和管理 039
2.4 产品保证文件 040
2.4.1 产品保证文件的作用和分类 040
2.4.2 产品保证策划类文件 040
2.4.3 产品保证过程类文件 042
2.4.4 产品保证总结类文件 044
2.5 产品保证标准 045
2.5.1 产品保证标准体系建设的原则 045
2.5.2 航天器产品保证标准体系的结构 046
2.6 产品保证专业技术机构 048
2.6.1 产品保证专业技术机构的定位和作用 048
2.6.2 产品保证专业技术机构的组建 049
2.6.3 专业技术机构对航天器项目的支持模式 049
第3 章 产品保证技术 051
3.1 质量保证 053
3.1.1 质量保证概述 053
3.1.2 航天器项目开展的专题质量保证工作 054
3.1.3 航天器项目依靠组织开展的共性质量保证工作 056
3.1.4 洁净度与污染控制 057
3.1.5 静电防护控制 059
3.1.6 产品极性控制 060
3.1.7 型号研制各阶段质量保证工作的重点 061
3.1.8 质量保证需要注意的有关问题 062
3.2 可靠性保证 063
3.2.1 可靠性保证概述 063
3.2.2 可靠性保证工作流程及工作项目 064
3.2.3 可靠性建模、预计与分配 069
3.2.4 可靠性分析 070
3.2.5 可靠性设计 078
3.2.6 可靠性试验验证 102
3.2.7 可靠性评估 106
3.2.8 在轨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106
3.2.9 可靠性管理 107
3.3 安全性保证 110
3.3.1 安全性保证概述 110
3.3.2 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关系 111
3.3.3 安全性保证工作流程及工作项目 112
3.3.4 安全性设计 112
3.3.5 安全性验证 120
3.3.6 安全性评估 122
3.3.7 安全性管理 123
3.4 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保证 125
3.4.1 维修性保证概述 125
3.4.2 维修性保证工作流程及工作项目 126
3.4.3 维修性设计 126
3.4.4 维修性分析 130
3.4.5 维修性验证 131
3.4.6 测试性保证概述 131
3.4.7 测试性保证工作流程及工作项目 131
3.4.8 测试性设计 134
3.4.9 测试性分析 134
3.4.10 测试性验证 135
3.4.11 保障性保证概述 135
3.4.12 保障性保证工作流程及工作项目 135
3.4.13 保障性设计 138
3.4.14 保障性规划 138
3.5 空间环境适应性保证 140
3.5.1 空间环境概述 140
3.5.2 空间环境效应 147
3.5.3 空间环境适应性保证工作流程及工作项目 158
3.5.4 空间环境适应性保证设计 162
3.5.5 空间环境适应性保证管理 176
3.6 电气、电子和机电(EEE) 元器件保证 178
3.6.1 元器件保证概述 178
3.6.2 元器件保证工作流程及工作项目 179
3.6.3 元器件保证策划 179
3.6.4 需求分析和选用控制 184
3.6.5 新型元器件应用验证 190
3.6.6 元器件采购 192
3.6.7 元器件复验 193
3.6.8 元器件贮存、运输和发放 196
3.6.9 元器件使用控制 196
3.6.10 元器件信息管理 198
3.7 材料、机械零件和工艺保证 199
3.7.1 材料选用控制 199
3.7.2 材料采购控制 201
3.7.3 材料使用风险控制 202
3.7.4 材料失效分析 208
3.7.5 机械零件选用控制 209
3.7.6 机械零件采购控制 211
3.7.7 机械零件失效分析 212
3.7.8 工艺保证 212
3.7.9 工艺选用控制 215
3.7.10 工艺使用控制 215
3.7.11 工艺过程控制 218
3.8 软件产品保证 221
3.8.1 软件产品保证概述 221
3.8.2 软件产品保证能力建设 222
3.8.3 软件产品保证通用要求 223
3.8.4 软件研制各阶段产品保证 228
3.8.5 FPGA 研制各阶段产品保证 234
3.8.6 外协外购软件产品保证 238
3.9 地面支持设备保证 240
3.9.1 地面支持设备保证概述 240
3.9.2 地面支持设备保证工作流程与工作项目 241
3.9.3 地面支持设备通用保证要求 245
3.9.4 地面电气支持设备保证 249
3.9.5 地面机械支持设备保证 251
3.9.6 发射场用地面支持设备保证 252
3.9.7 地面支持设备保证数据包 254
第4 章 产品保证专题活动 256
4.1 技术状态管理 257
4.1.1 技术状态的定义 257
4.1.2 技术状态管理程序与方法 257
4.1.3 技术状态更改控制原则和要求 262
4.2 鉴定状态管理 265
4.2.1 鉴定状态的定义 265
4.2.2 鉴定状态管理程序与方法 267
4.2.3 鉴定状态评审 270
4.3 产品特性管理 273
4.3.1 产品特性的定义 273
4.3.2 关键件与重要件的识别与控制 274
4.3.3 三类风险特性的识别与控制 275
4.4 关键项目管理 277
4.4.1 关键项目 277
4.4.2 关键项目管理程序与方法 278
4.4.3 关键项目管理原则与要求 280
4.5 风险表单管理 281
4.5.1 风险表单管理的目的与内容 281
4.5.2 风险表单管理程序与方法 281
4.5.3 风险表单管理原则与要求 285
4.6 评审 288
4.6.1 评审分类 288
4.6.2 评审程序与方法 289
4.6.3 评审原则与要求 290
4.7 检验 291
4.7.1 检验的定义 291
4.7.2 检验的分类 291
4.7.3 关键检验 292
4.7.4 强制检验 296
4.8 测试覆盖性管理 300
4.8.1 测试覆盖性定义 300
4.8.2 测试覆盖性管理程序与方法 301
4.8.3 测试覆盖性管理原则与要求 304
4.9 研制试验 305
4.9.1 研制试验目的 305
4.9.2 研制试验类型及内容 306
4.9.3 研制试验程序与方法 310
4.9.4 研制试验原则与要求 312
4.10 鉴定试验 314
4.10.1 鉴定试验目的与内容 314
4.10.2 鉴定试验程序与方法 315
4.10.3 鉴定试验原则与要求 317
4.11 验收试验 319
4.11.1 验收试验目的与内容 319
4.11.2 验收试验程序与方法 320
4.11.3 验收试验原则与要求 320
4.12 不合格管理 322
4.12.1 不合格定义 322
4.12.2 不合格管理程序与方法 322
4.12.3 航天器项目严重不合格管理 327
4.12.4 不合格管理原则与要求 328
4.13 质量问题归零与举一反三 329
4.13.1 质量问题归零与举一反三的目的与内容 329
4.13.2 质量问题归零与举一反三的程序与方法 330
4.13.3 质量问题归零管理原则与要求 333
4.14 产品保证信息与产品数据包管理 335
4.14.1 产品保证信息与产品数据包管理目的与内容 335
4.14.2 产品数据包管理程序与方法 336
4.14.3 产品保证信息与产品数据包管理原则和要求 338
4.15 外协供方管理 341
4.15.1 外协供方管理目的与风险特点 341
4.15.2 外协供方管理程序 343
4.15.3 外协过程风险管理方法 345
4.15.4 外协供方管理原则与要求 346
第5 章 航天器研制过程保证 348
5.1 航天器研制过程保证综述 349
5.1.1 航天器研制过程 349
5.1.2 产品保证工作原则与要求 350
5.2 方案设计阶段产品保证 351
5.2.1 方案设计阶段产品保证目标与特点 351
5.2.2 产品保证策划与工作准备 352
5.2.3 方案设计正确性保证 355
5.2.4 关键技术攻关保证 357
5.2.5 方案设计阶段产品保证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358
5.3 初样研制阶段产品保证 360
5.3.1 初样研制阶段产品保证目标与特点 360
5.3.2 产品保证策划 361
5.3.3 初样设计正确性保证 363
5.3.4 设计验证充分性保证 368
5.3.5 产品鉴定充分性保证 370
5.3.6 初样研制阶段产品保证应注意的问题 371
5.4 正样研制阶段产品保证 373
5.4.1 正样研制阶段产品保证目标与特点 373
5.4.2 产品保证策划 374
5.4.3 技术状态管理 374
5.4.4 质量符合性保证 377
5.4.5 可靠性增长 379
5.4.6 安全性保证 380
5.4.7 残余风险管理与故障预案制定 381
5.4.8 飞控准备 381
5.4.9 正样产品保证应注意的问题 381
5.5 发射与飞行控制阶段产品保证 383
5.5.1 发射保证 383
5.5.2 飞行控制保证 385
5.6 航天器产品贮存保证 387
5.6.1 航天器贮存概述 387
5.6.2 航天器产品贮存保证目标 387
5.6.3 贮存保证工作原则 388
5.6.4 航天器贮存状态设置 388
5.6.5 贮存环境设置及环境监测 389
5.6.6 贮存期测试 390
5.6.7 贮存后测试、试验及评价 390
第6 章 航天器单机产品开发与生产过程保证 392
6.1 航天器单机产品保证工作要求与模式 393
6.1.1 航天器单机产品保证综述 393
6.1.2 单机产品保证工作模式 394
6.2 单机产品开发阶段产品保证 399
6.2.1 产品保证目标和特点 399
6.2.2 产品保证工作程序和内容 400
6.2.3 产品保证策划 401
6.2.4 设计正确性保证 402
6.2.5 验证充分性保证 410
6.2.6 鉴定充分性保证 416
6.3 单机产品生产阶段产品保证 418
6.3.1 产品保证目标与特点 418
6.3.2 产品保证策划 418
6.3.3 技术状态管理 419
6.3.4 质量符合性保证 423
6.4 单机产品可靠性增长 431
6.4.1 故障及隐患的确定与分析 431
6.4.2 产品改进与验证 432
第7 章 航天器产品保证发展展望 433
7.1 发展产品保证理论 434
7.2 创新产品保证工作模式 436
7.3 发展产品保证技术 438
7.4 推进技术风险量化分析和评价 439
7.5 完善航天器产品保证标准体系 441
7.6 健全航天器研制协作配套体系 442
7.7 推进信息化技术应用 443
7.8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444
参考文献 445
索引 447
1.1 航天器及研制管理模式 002
1.1.1 航天器系统组成与任务特点 002
1.1.2 航天器系统研制管理模式 004
1.1.3 航天器单机产品研制管理模式 007
1.2 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 009
1.2.1 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 009
1.2.2 我国航天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 010
1.3 产品保证的发展历程 012
1.3.1 国外产品保证的发展历程 012
1.3.2 我国航天器产品保证的发展历程 013
1.4 产品保证的思想与特点 014
1.4.1 产品保证的思想 014
1.4.2 产品保证的内容 015
1.4.3 产品保证工作的特点 017
1.5 基于风险管理的产品保证方法 019
1.5.1 航天器产品风险技术特性 019
1.5.2 产品保证过程与风险控制程序 021
1.5.3 风险管理工作的特点和方法 022
1.6 产品保证与传统质量管理模式的区别 024
1.6.1 工作理念 024
1.6.2 工作程序与方法 025
1.6.3 对组织和人员的要求 025
1.7 产品保证与质量管理体系的关系 026
1.7.1 工作定位与侧重点 027
1.7.2 管理对象与责任主体 027
1.7.3 工作程序与方法 028
第 2 章 产品保证工作体系 029
2.1 概述 030
2.2 产品保证组织 032
2.2.1 产品保证部门 032
2.2.2 产品保证组织体系 033
2.3 产品保证队伍 035
2.3.1 产品保证队伍的性质 035
2.3.2 产品保证队伍的岗位设置及职责 036
2.3.3 产品保证队伍的培养和管理 039
2.4 产品保证文件 040
2.4.1 产品保证文件的作用和分类 040
2.4.2 产品保证策划类文件 040
2.4.3 产品保证过程类文件 042
2.4.4 产品保证总结类文件 044
2.5 产品保证标准 045
2.5.1 产品保证标准体系建设的原则 045
2.5.2 航天器产品保证标准体系的结构 046
2.6 产品保证专业技术机构 048
2.6.1 产品保证专业技术机构的定位和作用 048
2.6.2 产品保证专业技术机构的组建 049
2.6.3 专业技术机构对航天器项目的支持模式 049
第3 章 产品保证技术 051
3.1 质量保证 053
3.1.1 质量保证概述 053
3.1.2 航天器项目开展的专题质量保证工作 054
3.1.3 航天器项目依靠组织开展的共性质量保证工作 056
3.1.4 洁净度与污染控制 057
3.1.5 静电防护控制 059
3.1.6 产品极性控制 060
3.1.7 型号研制各阶段质量保证工作的重点 061
3.1.8 质量保证需要注意的有关问题 062
3.2 可靠性保证 063
3.2.1 可靠性保证概述 063
3.2.2 可靠性保证工作流程及工作项目 064
3.2.3 可靠性建模、预计与分配 069
3.2.4 可靠性分析 070
3.2.5 可靠性设计 078
3.2.6 可靠性试验验证 102
3.2.7 可靠性评估 106
3.2.8 在轨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106
3.2.9 可靠性管理 107
3.3 安全性保证 110
3.3.1 安全性保证概述 110
3.3.2 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关系 111
3.3.3 安全性保证工作流程及工作项目 112
3.3.4 安全性设计 112
3.3.5 安全性验证 120
3.3.6 安全性评估 122
3.3.7 安全性管理 123
3.4 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保证 125
3.4.1 维修性保证概述 125
3.4.2 维修性保证工作流程及工作项目 126
3.4.3 维修性设计 126
3.4.4 维修性分析 130
3.4.5 维修性验证 131
3.4.6 测试性保证概述 131
3.4.7 测试性保证工作流程及工作项目 131
3.4.8 测试性设计 134
3.4.9 测试性分析 134
3.4.10 测试性验证 135
3.4.11 保障性保证概述 135
3.4.12 保障性保证工作流程及工作项目 135
3.4.13 保障性设计 138
3.4.14 保障性规划 138
3.5 空间环境适应性保证 140
3.5.1 空间环境概述 140
3.5.2 空间环境效应 147
3.5.3 空间环境适应性保证工作流程及工作项目 158
3.5.4 空间环境适应性保证设计 162
3.5.5 空间环境适应性保证管理 176
3.6 电气、电子和机电(EEE) 元器件保证 178
3.6.1 元器件保证概述 178
3.6.2 元器件保证工作流程及工作项目 179
3.6.3 元器件保证策划 179
3.6.4 需求分析和选用控制 184
3.6.5 新型元器件应用验证 190
3.6.6 元器件采购 192
3.6.7 元器件复验 193
3.6.8 元器件贮存、运输和发放 196
3.6.9 元器件使用控制 196
3.6.10 元器件信息管理 198
3.7 材料、机械零件和工艺保证 199
3.7.1 材料选用控制 199
3.7.2 材料采购控制 201
3.7.3 材料使用风险控制 202
3.7.4 材料失效分析 208
3.7.5 机械零件选用控制 209
3.7.6 机械零件采购控制 211
3.7.7 机械零件失效分析 212
3.7.8 工艺保证 212
3.7.9 工艺选用控制 215
3.7.10 工艺使用控制 215
3.7.11 工艺过程控制 218
3.8 软件产品保证 221
3.8.1 软件产品保证概述 221
3.8.2 软件产品保证能力建设 222
3.8.3 软件产品保证通用要求 223
3.8.4 软件研制各阶段产品保证 228
3.8.5 FPGA 研制各阶段产品保证 234
3.8.6 外协外购软件产品保证 238
3.9 地面支持设备保证 240
3.9.1 地面支持设备保证概述 240
3.9.2 地面支持设备保证工作流程与工作项目 241
3.9.3 地面支持设备通用保证要求 245
3.9.4 地面电气支持设备保证 249
3.9.5 地面机械支持设备保证 251
3.9.6 发射场用地面支持设备保证 252
3.9.7 地面支持设备保证数据包 254
第4 章 产品保证专题活动 256
4.1 技术状态管理 257
4.1.1 技术状态的定义 257
4.1.2 技术状态管理程序与方法 257
4.1.3 技术状态更改控制原则和要求 262
4.2 鉴定状态管理 265
4.2.1 鉴定状态的定义 265
4.2.2 鉴定状态管理程序与方法 267
4.2.3 鉴定状态评审 270
4.3 产品特性管理 273
4.3.1 产品特性的定义 273
4.3.2 关键件与重要件的识别与控制 274
4.3.3 三类风险特性的识别与控制 275
4.4 关键项目管理 277
4.4.1 关键项目 277
4.4.2 关键项目管理程序与方法 278
4.4.3 关键项目管理原则与要求 280
4.5 风险表单管理 281
4.5.1 风险表单管理的目的与内容 281
4.5.2 风险表单管理程序与方法 281
4.5.3 风险表单管理原则与要求 285
4.6 评审 288
4.6.1 评审分类 288
4.6.2 评审程序与方法 289
4.6.3 评审原则与要求 290
4.7 检验 291
4.7.1 检验的定义 291
4.7.2 检验的分类 291
4.7.3 关键检验 292
4.7.4 强制检验 296
4.8 测试覆盖性管理 300
4.8.1 测试覆盖性定义 300
4.8.2 测试覆盖性管理程序与方法 301
4.8.3 测试覆盖性管理原则与要求 304
4.9 研制试验 305
4.9.1 研制试验目的 305
4.9.2 研制试验类型及内容 306
4.9.3 研制试验程序与方法 310
4.9.4 研制试验原则与要求 312
4.10 鉴定试验 314
4.10.1 鉴定试验目的与内容 314
4.10.2 鉴定试验程序与方法 315
4.10.3 鉴定试验原则与要求 317
4.11 验收试验 319
4.11.1 验收试验目的与内容 319
4.11.2 验收试验程序与方法 320
4.11.3 验收试验原则与要求 320
4.12 不合格管理 322
4.12.1 不合格定义 322
4.12.2 不合格管理程序与方法 322
4.12.3 航天器项目严重不合格管理 327
4.12.4 不合格管理原则与要求 328
4.13 质量问题归零与举一反三 329
4.13.1 质量问题归零与举一反三的目的与内容 329
4.13.2 质量问题归零与举一反三的程序与方法 330
4.13.3 质量问题归零管理原则与要求 333
4.14 产品保证信息与产品数据包管理 335
4.14.1 产品保证信息与产品数据包管理目的与内容 335
4.14.2 产品数据包管理程序与方法 336
4.14.3 产品保证信息与产品数据包管理原则和要求 338
4.15 外协供方管理 341
4.15.1 外协供方管理目的与风险特点 341
4.15.2 外协供方管理程序 343
4.15.3 外协过程风险管理方法 345
4.15.4 外协供方管理原则与要求 346
第5 章 航天器研制过程保证 348
5.1 航天器研制过程保证综述 349
5.1.1 航天器研制过程 349
5.1.2 产品保证工作原则与要求 350
5.2 方案设计阶段产品保证 351
5.2.1 方案设计阶段产品保证目标与特点 351
5.2.2 产品保证策划与工作准备 352
5.2.3 方案设计正确性保证 355
5.2.4 关键技术攻关保证 357
5.2.5 方案设计阶段产品保证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358
5.3 初样研制阶段产品保证 360
5.3.1 初样研制阶段产品保证目标与特点 360
5.3.2 产品保证策划 361
5.3.3 初样设计正确性保证 363
5.3.4 设计验证充分性保证 368
5.3.5 产品鉴定充分性保证 370
5.3.6 初样研制阶段产品保证应注意的问题 371
5.4 正样研制阶段产品保证 373
5.4.1 正样研制阶段产品保证目标与特点 373
5.4.2 产品保证策划 374
5.4.3 技术状态管理 374
5.4.4 质量符合性保证 377
5.4.5 可靠性增长 379
5.4.6 安全性保证 380
5.4.7 残余风险管理与故障预案制定 381
5.4.8 飞控准备 381
5.4.9 正样产品保证应注意的问题 381
5.5 发射与飞行控制阶段产品保证 383
5.5.1 发射保证 383
5.5.2 飞行控制保证 385
5.6 航天器产品贮存保证 387
5.6.1 航天器贮存概述 387
5.6.2 航天器产品贮存保证目标 387
5.6.3 贮存保证工作原则 388
5.6.4 航天器贮存状态设置 388
5.6.5 贮存环境设置及环境监测 389
5.6.6 贮存期测试 390
5.6.7 贮存后测试、试验及评价 390
第6 章 航天器单机产品开发与生产过程保证 392
6.1 航天器单机产品保证工作要求与模式 393
6.1.1 航天器单机产品保证综述 393
6.1.2 单机产品保证工作模式 394
6.2 单机产品开发阶段产品保证 399
6.2.1 产品保证目标和特点 399
6.2.2 产品保证工作程序和内容 400
6.2.3 产品保证策划 401
6.2.4 设计正确性保证 402
6.2.5 验证充分性保证 410
6.2.6 鉴定充分性保证 416
6.3 单机产品生产阶段产品保证 418
6.3.1 产品保证目标与特点 418
6.3.2 产品保证策划 418
6.3.3 技术状态管理 419
6.3.4 质量符合性保证 423
6.4 单机产品可靠性增长 431
6.4.1 故障及隐患的确定与分析 431
6.4.2 产品改进与验证 432
第7 章 航天器产品保证发展展望 433
7.1 发展产品保证理论 434
7.2 创新产品保证工作模式 436
7.3 发展产品保证技术 438
7.4 推进技术风险量化分析和评价 439
7.5 完善航天器产品保证标准体系 441
7.6 健全航天器研制协作配套体系 442
7.7 推进信息化技术应用 443
7.8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444
参考文献 445
索引 447
前 言
媒体评论
免费在线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