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13076091
国际著名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经典著作全新翻译再版,迈尔斯亲自撰写中文版序。
用科学揭开直觉的真相:直觉到底是什么?我们该不该相信直觉?
美国心理协会前主席罗伯特·斯滕伯格评价:“心理学界*好的著作之一,它将成为这个领域的经典!”
美国心理协会前主席罗伯特·斯滕伯格、美国心理科学协会前主席伊丽莎白·洛夫特斯、盖洛普咨询公司名誉董事长唐纳德·克利夫顿联袂推荐。
随书赠送27张精美直觉卡片,全面总结直觉的潜力与陷阱。
《迈尔斯直觉心理学》绝非迎合猎奇心理的娱乐书籍。它通过很多通俗易懂的事例,以科学的态度,客观地把“直觉”这一神秘莫测的事物解释得非常透彻。
神秘的直觉到底是什么?直觉从何而来?当我们在炒股、寻找配偶、招聘或者评估我们自己的能力时,应依靠直觉本能,还是理性分析?
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却隐藏着我们意识中*的秘密。戴维·迈尔斯运用通俗、幽默的语言对直觉有关领域的研究及其应用*次这么完整地进行综合,为人们揭开直觉神秘的面纱。
[目录]
测一测你的直觉准不准
中文版序 关于直觉,你应该知道的四个观点
前言 向直觉发起挑战
部分 直觉的潜力
1 潜藏在水下的无意识冰山
儿童如何利用直觉学习
左脑和右脑,各自为政还是亲密无间
为什么我们想不起三岁以前的事
哪些事我们不知道自己知道
人类是直觉动物还是理性动物
2 人际交往依赖于社会直觉
能否一眼看穿一个人
越解释反而越糊涂
情商真的比智商更重要吗
该不该听从身体传达的信号
无处不在的社会直觉
女人的直觉是否比男人更敏锐
3 天才的直觉是怎样炼成的
哪些技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直觉是创造力的源泉吗
第二部分 直觉的陷阱
4 该不该相信记忆和预期
为什么说记忆不靠谱
你真的明白自己的心思吗
你能准确预测自己的情绪吗
你能准确预测自己的行为吗
5 该不该相信对自己的评价
后视偏差:事后诸葛亮
自利偏差:好事归自己,坏事怪别人
过度自信偏差:自我欺骗的陷阱
6 该不该相信理性分析
基本归因错误:人的表现到哪儿都一样吗
虚假相关:寻找根本不存在的联系
信念固着:只有支持我的证据我才信
启发式:多快好省的思维捷径
框架效应:朝三暮四还是朝四暮三
总结直觉的潜力与陷阱
第三部分 生活中的直觉
7 体育运动中的直觉
为什么随机序列看起来不随机
该不该把球传给手气正顺的队友
赛场上出现奇迹的概率有多大
体育领域的其他神话
运动天才的惊人直觉
8 投资中的直觉
我们做出的经济决策是理性的吗
随机漫步华尔街
冒险投资和稳定收益哪个更有利
企业家的直觉靠谱吗
9 临床中的直觉
经验说了算还是数据说了算
为什么说临床直觉靠不住
那些违反直觉的治疗方法有效吗
10 面试中的直觉
为什么面试官时常会看错人
决定终生幸福的面试——相亲
结构化面试有什么好处
11 对风险的直觉
哪些因素会影响对风险的直觉
如何更明智地评估风险
12 赌博中的直觉
谁会去赌博
人们为什么要赌博
如何纠正赌徒的直觉
13 超自然直觉
心灵感应真的存在吗
能不能用实验验证超自然直觉
为何我们会相信超自然现象
灵求科学与灵性的和谐
后记 科学探索人类直觉的奇迹
致谢
译者后记
[前言]
向直觉发起挑战
作为一名研究型心理学家与心理科学的传播者,我一直在思考主观现实与客观现实、感觉与事实、直觉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我倾向于对不请自来的预感、富有创意的点子以及神灵的启示报以欢迎的态度。十几岁的时候,我曾在刹那间喜欢上一个与我年龄相仿的女孩,如今我和她结婚已经快40年了。当我会见应聘者时,直觉反应有时会在几秒钟内发挥作用,我都来不及用语言说清自己的感觉。爱因斯坦的办公室中的一个牌子上这样写道:“并非所有重要的东西都说得清,也并非所有说得清的东西都重要。”
然而科学和日常生活也让我知道,我的直觉有时是错误的。我的地理直觉告诉我,里诺在洛杉矶的东面,罗马在纽约的南面,亚特兰大在底特律的东面,但是我全弄错了。爱因斯坦的同行、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曾说:“重要的是,千万不要愚弄自己,你是容易被愚弄的人。 ”
在英语字典和这本书中,直觉是指我们可以不加观察或推理,直接并快速地得出认识与洞见的能力。普林斯顿大学的丹尼尔·卡尼曼指出:“直觉思维的形式就像感知的获取,迅速而毫不费力。”与之相反,“审慎的思维就像推理,具有批判性和分析性”。
我们是否都具有未被发掘的直觉潜力?我们是否配得上莎士比亚的赞美——“人类拥有天神般的思想”?在招聘、解雇和投资时,我们是否应该借助“右脑”的预感?我们是否应该效仿《星球大战》中的卢克·天行者,把电脑关掉,完全相信原力?
是否如怀疑论者所说,直觉是我们相信自己是正确的一种内在认知,无论事实是对还是错?我们就像诗人艾略特笔下的“脑袋里塞满稻草的空心人”一样吗?既然聪明人常常相信明显愚蠢的事情,那么我们是不是更需要理性的“左脑”呢?为了更聪明地考虑问题和做事情,我们是不是应该更积极地用现实来检验直觉,让富有创造力的预感更多地接受质疑和审查?
人人都爱谈直觉
2000年在英国广播公司(BBC)的里斯讲座(Reith Lectures)中,查尔斯王子盛赞了心灵的智慧。“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蕴藏着直觉的、由心而生的意识。只要我们愿意,它可以提供可靠的指引,告诉我们某种行为长期来看是否有利于地球以及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在这个经验世界里,智慧、同情和慈悲无处容身,而传统智慧却提醒我们:‘没有它们,我们还算真正的人类吗?’”这位未来的国王说,“我们需要更多地听从发自内心的感觉。”
在这个后现代主义的新时代,查尔斯王子有着许多追随者。学者、畅销书作家和工作坊的导师们都在训练人们就像相信自己的头脑一样相信自己的心灵。如果你想开发直觉,那么你有非常多的选择。阿波罗14号的宇航员和智性科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Noetic ciences)的创始人艾德加·米切尔(Edgar Mitchell)认为,“直觉是一种内在的认知体验,它可以像逻辑思维一样具体明确”。你可以去参加加勒比海直觉巡游(Caribbean Intuition Cruise),在那里“一流的直觉大师会提供全面的计划,使你能够运用直觉来改进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了发掘内在的直觉资源,你可以查询有关直觉的网站,听直觉训练磁带,订阅《直觉》杂志以开发“人人都能获得的自然能力”。你还能在一般杂志上看到大量讲述“如何让直觉引导你”的文章(文中的方法包括“允许自己聆听直觉的声音”以及“学会锻炼你的直觉肌肉”)。
你甚至可以更深入地去研究某一本直觉指导手册,它会承诺能够开发你的第六感,使你能够驾驭内心的智慧,释放潜意识思维的力量。
如果你想利用直觉来疗愈身体,那么《直觉治疗法》(The Intuitive Healer)会告诉你,直觉思维中的“个人化药品箱”能够如何帮助你消除疾病。你也可以在《朱迪斯·欧洛芙博士的直觉疗愈指南》(Dr. Judith Orloff’s Guide to Intuitive Healing)中找到“获得身体、情绪及性健康的5个步骤”,还可以在《直觉之心》(The Intuitive Heart)中学会“如何相信直觉,让它引导你、治愈你”。甚至还有专门为厨师和节食者打造的《直觉烹饪》
(Intuitive Cooking)和《吃饭靠直觉》(Intuitive Eating)这样的书籍。
你想让孩子体验“全脑”学习吗?建议他们学校的管理者读一读《直觉校长》(The Intuitive Principal),老师们读一读《理解、教授直觉思维》(Understanding and Teaching
the Intuitive Mind)。如果你的孩子在学业上遇到了困难,你可以考虑看一看《提高阅读与学习能力的直觉法》(The Intuitive Approach to
Reading and Learning Abilities)。对于家庭教育,《明智的孩子》(The Wise Child)是你现成的选择。
你是一位商人、经理或投资者吗?如果是,那么《直觉管理者》(The Intuitive Manager)、 《直觉交易者》(The Intuitive Trader)或《获得成功的实用直觉》(Practical Intuition for
Success)会对你有所帮助。
想去扩展自己的灵性意识吗?那么你也有很多书可选,其中包括《灵性之路上的直觉思维》(Intuitive Thinking as a
Spiritual Path)、《神圣的直觉》(Divine Intuition)和《直觉生活:一条神圣的道路》(Intuitive Living: A Sacred Path)。
如果你只是对智慧和高效率的生活感兴趣,推荐你看一看《直觉的优势》(The Intuitive Edge)或《日常生活中的直觉》(Practical Intuition)。如果你想进行更深入的探究,那么仔细研读《直觉:内心的故事》(Intuition: The Inside Story)吧。人们应该从什么书开始读呢?如果你是一个直觉很强的人,那么我觉得《你已经知道该去做什么》(Your Already Know What to
Do)肯定适合你,作者是莎伦·弗朗克曼德(Sharon Franquemont),他是一位讨人喜欢的直觉训练者,他在书中宣称“直觉就是我的激情”。
直觉的潜力
《优涅读者》(Utne Reader)杂志调查发现“直觉很受追捧”,这是个难以否认的事实。然而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个作坊式的产业?直觉作者和培训师似乎完全不在意心理学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新研究。他们对直觉的直觉是正确的吗?不请自来的真相随时可能到来,是不是只要我们去聆听它那微弱的声音,便会注意到它?或者市面上的直觉作品对于认知科学来说,就像职业摔跤之于竞技体育?他们是否只是提供了一个虚假的世界,用虚幻现实替代了真相?
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当下人们对直觉的理解具有两面性。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Niels
Bohr)说过:“世间存在平凡的真理和伟大的真理。平凡的真理的反面只是普通的错误,而伟大的真理的反面还是真理。”人类的直觉也是如此,它具有惊人的力量,也具有惊人的危险性。一方面,认知科学近揭示出了引人注目的无意识思维(另一种后台思维),这绝非弗洛伊德所说的潜意识。与十多年前我们对思维的认识相比,思维更多地发生在幕后,而不是台前。
正如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中看到的,有关自动化加工、阈下启动、内隐记忆、启发式策略、自发特质推理、右脑加工、即时情绪、非言语沟通和创造力的研究揭示了我们的直觉能力。思维、记忆和态度都是在两个层面上运作的(有意识、蓄意而为的和无意识、自动的),这是一种双重加工。我们知道的比我们认为自己所知的要多得多。
想一想以下各种情况。
盲视
因为手术或中风而使部分大脑视觉皮层受损的病人,在意识上知道自己有一部分视野是盲的。在他们的盲区里呈现一些小棍,他们会说自己什么也看不见。但是如果让他们猜小棍是垂直的还是水平的,他们却可以说出准确无误的答案。当告诉他们“你猜对了”时,他们会大吃一惊。这些人实际知道的显然比他们以为自己知道的更多。他们会伸手握住对方伸过来的手,即便他们看不见这只手。这些人的大脑中似乎存在着对自己看不见的视觉进行加工的脑区,即平行加工系统。
英国杜伦大学的心理学家戴维·米尔纳(David Milner)正是用“看不见的视觉”来描绘大脑的两种视觉系统的。其中一套系统给予我们有意识的感知,引导着我们的行为。另一套被他称为“头脑中的僵尸”。米尔纳讲述了一位大脑受损的女性的故事。这位女性能够看到手背上的毛发,但辨认不出手。让她用拇指和食指来估计一个物体的大小,她做不到,但当她去拿物体的时候,拇指和食指却能够准确地放在物体上。她知道的事比她能意识到的事更多。
面孔失认症
病人患上这种疾病是因为大脑中与识别人脸有关的部分受损了。颞叶部分的相关脑区受损后,病人的感觉是完备的,但知觉存在缺陷。他们能够感觉到视觉信息,能够描述出一张面孔的各种特征,但认不出整张面孔。当看到不熟悉的面孔时,他们会毫无反应。然而当看到一个他们所爱的人的面孔时,他们的身体会显示出他们认出那个人了。患者们的自主神经系统会做出反应,出汗增多,脉搏加快。意识不知道的事情,心灵却感受得到。
日常知觉
通过直觉辨认出一张脸是一种理所当然的能力。在看照片的时候,你的大脑就像一台进行多任务处理的计算机。它将视觉信息分解成各个子维度,比如颜色、深度、运动和形式,并运用不同的神经网络同时对各个维度进行加工,然后将它们组合起来(如果某个相关的神经网络受到破坏,你便无法感知对应的子维度,比如运动)。后,大脑将重新构建的图像与以前存储的图像进行比较。瞧,你在一瞬间毫不费力地认出了5年未见面的人。
神经冲动运行的速度比计算机内部信息运行的速度慢100万倍,然而它的瞬间识别能力让任何计算机都望尘莫及。“你可以买到能打败象棋大师的机器,”视觉研究者唐纳德·霍夫曼(Donald Hoffman)说,“但你买不到一台视觉能力能胜过学步幼儿的机器。”如果直觉意味着不需要理性的分析就可以立即知晓一件事,那么感知就是卓越的直觉。
人类智能是不是也可以超越逻辑性?思维是否不止包含用语言说得出的部分?理解力是否不止包括有意识的认知?当然如此。认知心理学家乔治·米勒(George Miller)通过一个故事来具体展现了这一事实:两名乘客靠在轮船的围栏上,眺望大海。其中一个人说:“海洋里一定有很多很多水。”“是啊,我们只看到了它的表面。”他的朋友回答道。
直觉的陷阱
确实,直觉不仅很受追捧,而且也是人类决策的一部分。不过需要补充一点事实,那就是直觉经常出错。
试着做一做书前的测试题,在“感觉直觉”部分,你做对了几题?这只是几十幅同类图片中的一小部分,它们说明了人类大脑感知世界的规则是什么样的。这些规则大多数时间能形成正确的直觉,有时却会把我们带到沟里去,正如许多受伤的司机和飞行员(以及那些已经丢掉性命、无法出来作证的司机和飞行员)所证明的那样。事情可能看起来是一个样,但实际却完全是另一种样子。继续往下做,你会发现直觉的错误不仅限于感知错觉。
啊!我们是不是应该像某些后现代主义者那样,认为直觉性的事实是不证自明的,或者我们不应该用西方的逻辑规则来评判它?不应该这样。对于这些脑筋急转弯式的问题,真相来自理性的分析。对于感知问题,尺子说了算,尺子能够测量出客观现实。在小小的赌博游戏中,极少数遵从逻辑的人能够从赌桌上赢到请朋友们吃龙虾大餐的钱,而旁边桌上的直觉大师和他们的朋友只吃得起意大利面。
当然以上这些比赛是在理性的主场上进行的。任何人都会赞同逻辑和测量非常适合完成这类任务。那么想一想直觉与理性在更重要的领域中的紧张关系吧。
科学的历史就是对我们的直觉提出一个接一个挑战的故事。我们的心灵曾告诉我们,心脏是产生思维与情绪的地方。如今心脏仍是爱的象征,但科学在这个问题上早已经替代了直觉。坠入爱河的是你的大脑,而不是心脏。
在人类历史中,我们的祖先每天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对此至少存在两种貌似合理的解释:,太阳围着地球转;第二,太阳静止不动,地球在旋转。直觉倾向于前者。而伽利略的科学观察认为第二种解释才是正确的。
在我所研究的心理学领域,流行的直觉有时会被证明是对的。持久、忠诚的婚姻对成年人的幸福、孩子的茁壮成长是有利的。媒体描绘的暴力行为及性冲动行为确实会影响观众的态度和行为(尽管在同一个研究中也否定了人们的另一个直觉,即认为只有其他人会受到影响。感到自由和有控制力有利于人们获得幸福与成就。然而与此同时直觉也会告诉我们,熟悉会引发轻视,梦境能够预测未来,高自尊一定是有益的。但是目前并没有证据能够证明这些想法。甚至美国加州促进自尊特别小组(California Task Force to Promote Self-Esteem)在报告中都承认,直觉上认为是正确的假定,即高自尊能够带来令人满意的行为,其实证据不足。高自尊的人患抑郁症的风险确实比较低,但高自尊也有阴暗面。很多暴力事件都是因为膨胀的自我受到了一点点冒犯而导致的。
近的研究还将一些看似正确的流行心理学准则扔进了垃圾箱。
遗传倾向、同伴及媒体都会影响儿童的发展,但令人奇怪的是,父母的直接教养对孩子人格及品位的发展几乎没有影响(收养的孩子并不会因为在同一个家庭中长大,就形成与其他兄弟姐妹相似的性格)。
人们通常不会抑制极度痛苦或极度令人难过的经历。大屠杀幸存者、见证父母被谋杀的孩子或者强奸受害者能够非常清楚地记得那些可怕的事件。
相信水晶能够提升灵性的人们可能要失望了,因为实验结果否定了这种直觉。其他不靠谱的直觉包括,阈下自助磁带能够重新调整人们的潜意识思维,以及“治疗性触摸”具有治疗效果(其实使用假水晶或令人信以为真的阈下磁带也能产生同样的结果)。
理查德·费曼说: “科学是学会如何不自我愚弄的漫长历史。”
我们为什么要研究直觉
了解直觉的力量和危险性重要吗?我认为这非常重要。
法官和陪审团的直觉关系到某些人的命运:她说的是实话吗?如果被释放,他会再次违法吗?判处死刑能够震慑住杀人犯吗?
投资者的直觉会影响到财富:股市已经到底了吗?技术股会出现下一次下跌吗?是时候转向债券了吗?
教练的直觉让他决定由谁上场比赛:今晚她能打出好球吗?他的球技正在退步吗?
临床医生的直觉操纵着他们的行医实践:他有自杀的危险吗?她受到性虐待了吗?
直觉会影响我们的恐惧(我们害怕的是该害怕的事物吗)、印象(我们的刻板印象准确吗)和人际关系(她喜欢我吗)。直觉影响着处于危机中的总统、赌桌上的赌徒、面试中的人事主管。正如得克萨斯州一位高级官员对用死刑来震慑杀人犯的理论的看法:“我从直觉上感到它肯定会有效。”直觉能够帮助我们避免不幸,但有时它也会将我们引向不幸。“没有人能主宰我的行为,”英国王妃戴安娜在发生车祸前接受后一次采访时说,“我靠直觉做事,直觉是我好的顾问。”
此,花些时间来探究人类直觉的力量与危险性,分清幻觉与事实,获得智慧,是非常值得的。或许我们可以将宁静祷文稍加改编(请雷茵霍尔德·尼布尔原谅):
主啊!请赐予我宁静,
去接受真实的事情;
请赐予我勇气,去质疑不真实的事情;
请赐予我智慧,去分辨这两者的不同……
《迈尔斯直觉心理学》是一本非常独特的书,它的作者是心理学界*棒的作者。这本书引用了*的研究数据,是一部充满理性、值得信赖的作品。它有潜力成为心理学领域的经典之作,令我爱不释手。
罗伯特•斯滕伯格
美国心理协会前主席
直觉强烈而有力,但常常会引发危险的错误。戴维•迈尔斯对经典认知心理学和现代认知心理学进行了梳理,巧妙地告诉读者为什么直觉很危险。
伊丽莎白•洛夫特斯
美国心理科学协会前主席
这是一本了不起的著作。它使我更加意识到人类思维令人惊叹的能力,也对分析性思维提出了警告。
唐纳德•克利夫顿
盖洛普咨询公司名誉董事长
[精彩样章]
女人的直觉是否比男人更敏锐
1995 年 5 月 15 日,
一则新闻故事让我亲身感受到我们多么容易相信谎言。不久之前,我和新时代慈善基金会(Foundation New Era Philanthropy)的创始人约翰·本内特(John Bennett)有过一次令人着迷的谈话。我们都效力于另一家基金会的咨询委员会。在茶歇时他跟我说,他的基金会由7位超级富豪提供资金。“类似于约翰·邓普顿和劳伦斯·洛克菲勒这样的人物,”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指着在房间另一头的两个人,“不过不是他们。”为了促使其他人捐款,这些捐款人会匿名捐出与其他人捐款额相等的捐款。其中一些捐款人被近400家组织请求捐款,这些组织包括宾夕法尼亚大学、费城管弦乐团和一些基督教慈善机构,比如世界宣明会(World Vision)和福乐神学院(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机构可以将它们新筹集到的资金寄存在新时代慈善基金会6个月并得到双倍返还,利息便足够支付新时代慈善基金会日常的运营成本。6个月的资金托管期过后,其他个人捐款者(其中包括前财政部长威廉·西蒙和歌手帕特·布恩)就可以把翻倍的善款捐给慈善机构了。
亲耳听到这个故事后,我为他们的崇高德行而感动。回到家后,我把这个惊人的故事讲给妻子和朋友们听,结果更令我吃惊的是,我成了被约翰·本内特的谎言欺骗的人之一。根本就没有什么匿名捐赠者。多亏大学会计的怀疑和勤劳,在吸纳了近3.56亿美元后,这个有史以来的庞氏骗局被揭穿了。
人们不禁会想,是什么导致他编造出了这个注定会露馅的谎言,使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一塌糊涂(骗局金字塔中的赢家和输家同意进行合作,因此大多数钱被归还,而本内特也进了监狱)。
人们也会疑惑,为什么那么多人会被直觉误导。事后我开玩笑地说,如果他邀请我加入,我应该会起疑心的。不过我心里很清楚他本可以骗到我的。
本章开篇故事中看穿克里斯托弗·博诺谎言的是一位女性,而大多数被约翰·本内特骗的是男性(或者他只试图欺骗掌握金钱的男性),难道这只是一个巧合吗?是否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女性的直觉确实比男性强?从我的经历来看,这个问题是被问到多的有关直觉的问题。
性别与共情
当被问及时,女性更有可能把自己描述为富有共情能力的,能够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在某种程度上,两性在共情方面的差异会延伸到行为中。女性更有可能为他人的悲痛而落泪,感同身受。共情能力上的差异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认为自己与女性的友谊更亲密、更令人愉快、更能带来抚慰。当寻求同情与理解时,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往往都会求助于女性。
性别与情绪解读
对于两性在共情能力上差异的一种解释是,女性更擅长领会他人的情绪。朱迪丝·霍尔(Judith Hall)分析了125项针对非言语线索敏感性的研究,她发现女性在解读情绪信息方面通常优于男性。让被试观看一段两秒钟的无声电影短片,短片中显示的是一个烦躁不安的女性的面孔。女性能够更准确地猜出她是在批评某人还是在谈论自己的离婚。尽管男孩在SAT数学考试的分数上平均比女孩高45分(换算为200~800分的终成绩后),但女孩在解读面部表情上技压男孩。在其他实验中,女性的非言语敏感性使她们在识破谎言方面独具优势。女性在识别一对男女是真正的情侣还是假装的情侣方面也胜过男性。女性还更善于分辨出照片中的两个人,哪个是另一个的上司。
女性的敏感性有助于解释无论在令人沮丧的情境中,还是在令人高兴的情境中,她们的情绪反应都会更强烈。埃里克·科茨(Erick Coats)和罗伯特·费尔德曼(Robert Feldman)报告称,这种敏感性还使女性更擅长用非言语的方式来表达情绪,尤其是积极的情绪。让女性和男性分别回忆自己感到高兴、难过和愤怒的时刻,将他们的表达录制成无声短片。给观察者观看5秒钟这样的短片,结果发现女性的快乐更容易被识别出来。
性别与认知方式
两性在直觉上的差异很容易被夸大。有些男性对非言语信息的敏感性和共情能力甚至超过了普通女性。不过差异确实存在,这被有些女权主义者标榜为一种女性认知方式。据说与男性相比,女性的知识往往建立在直觉和亲身经历的基础上。《怀疑探索者》(Skeptical Inquirer)评选出的10位20世纪杰出的理性主义怀疑论者全都是男性,而且在这个排名中接下来的14位杰出的怀疑论者也全都是男性。在普罗米修斯出版社(Prometheus Books)2001年春夏图书目录的“科学与超自然现象”部分中,有110位男性作者,女性作者仅有4人。
为了进行比较,我的助理和我查看了以直觉为主题的图书作者的性别,包括在前言中提到直觉的图书,发现52%的作者是女性。然后我们查看了当地巴诺书店(Barnes and Noble)中两个类别图书的作者。这两个类别中包含了253册新时代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其中女性作者占37%。怀疑论似乎是男性的天下,而直觉与灵性主题的书籍作者则更多是女性。“转向柔和与安静后,直觉便会开始被激活。”彭尼·皮尔斯(Penney Peirce)在《直觉杂志》 (Intuition Magzine)中这样解释道。她鼓励读者们“调低”男性思维。
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为了得到具体有形的结果,男性思维都是必然要使用的一种意识。我们经常处于线性的、男性化的左脑思维状态中,以至于以为这才是正常的。我们忘记了同样强有力的另一种意识状态,这种状态是安静的、不慌不忙的,没有压力与紧张,它就是女性思维。女性思维不以目标为导向,它只是在观察,包括欣赏,无论注意到的是什么,它都会关注当下。
“哇!”其他学者(包括一些女性主义者)惊叹道。这种性别差异真的是与生俱来吗?或者只有处于社会从属地位的人才具有这种社会敏感性?在社会权力等级中地位较低的人(无论女性还是男性)学会了观察老板微妙的表情。当他们成为老板后,同样的这些人就不会去理会下属微妙的情绪变化了。说话的风格也体现出类似的现象:男性更有可能表现出有权势的人常会有的风格——说话很自信,打断对方,插入谈话,用手触碰对方,较多地盯着对方,较少微笑。女性的影响风格更间接,她们较少打断对方,更敏感,更礼貌,较少过分自信。因此女性是不是应该不再假装微笑,不再转移目光、容忍打断,不再留心细微的信息,而应该直视对方的眼睛、非常自信地说话并对他人的话信以为真呢?朱迪丝·霍尔认为不应该这样。她非常重视女性不那么专横的交流风格,并指出:“只要人们认为女性的非言语行为是不可取的,那么另一个谎言就会永远存在下去,那就是男性行为才是正常的,女性行为偏离了正轨,需要解释才能让人理解。”
进化心理学家补充道,造成性别差异的基因及文化因素,即先天与后天的共同作用,导致女性进化出了她们的行为特点。进化压力决定了女性具有解读孩子和潜在伴侣的非言语表达的能力;而体内流动着睾酮的男性则外出打猎,供养家人。蒂法尼·格雷厄姆(Tiffany Graham)和威廉·伊克斯推测,经过世世代代之后,“这种细微但切实的两性差异变得越来越显著”,它被纳入了有关男女差别的民间智慧中。在这种基因与文化共同进化的尾声,“女性不仅被认为更有可能比男性擅长解读非言语信息,而且被期望、被假定、被隐含地认为确实是更好的非言语信息解读者”。
主张男女平等的历史学家伊夫琳·凯勒(Evelyn Fox Keller)指出,无论因为什么原因,西方传统长期以来将理性思维看成是男性特征,而直觉是女性特征。玛丽·贝伦基(Mary Belenky)和她的同事认为,女性的认知方式在获得个人知识、主观知识和听取直觉的内在声音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她认为女性在鉴别相互矛盾的观点时不是采用具有敌意的仔细审查,而是在友好的交谈中进入对方的内心,因此女性能够了解并体会对方的思维方式。贝伦基和她的支持者或许夸大了两性之间的差异,但两性在非言语敏感性和自我报告的共情能力上的差距多少为他们的论点提供了一些支持。另外,罗斯玛丽·帕西尼(Rosemary Pacini)和西摩·爱泼斯坦发现,在用量表评估理性(例如“我喜欢智力挑战”
)和经验性(例如“我喜欢依靠自己的直觉印象”)时,两性之间也存在着差异。他们报告称:“男性比女性更有可能认为自己具有理性能力,而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认为自己擅长经验性的加工。”与之类似,在迈尔斯–布里格斯测试中,10个男性中有近6个的评分结果为“思维型”(运用逻辑客观地做出决策),而4个女性中有3个的评分结果为“情感型”(基于感觉主观地做出决策)。
在我即将写完这本书的时候,我的朋友玛丽·皮弗(Mary Pipher)征询我对她的新书《天涯为家处处家》(The Middle of Everywhere)的手稿的看法。我了解美国难民的方式可能会是收集相关研究,理解相关的调查,研究移民、就业和健康方面的数据。而玛丽的方式是深入来自东欧、非洲、美洲和亚洲的难民家庭,成为他们的朋友,表达他们的情感和经历。通过做这些难民的教学助理和辅导老师,通过一起用餐、一起参加露营并拜访移民服务中心,她理解了难民们的遭遇,对之感同身受,而且使我们也产生同感。按照贝伦基的理论,玛丽·皮弗的主要读者是女性也就不足为奇了。如果不解释或夸大两性的差异(女性也可以是对抗性的怀疑论者,男性也可以是敏感的、凭直觉行事的),那么两种认知方式或许可以相互借鉴。也许理想主义的怀疑论者应该对另一种认知方式持有开放的态度,而凭直觉做事的人或许应该加强自己的批判性思维。
两性在对待非理性认知方式的开放程度上存在着差异,我很好奇这种差异是否会表现在参与信仰活动上。我分析了从1972年起美国民意研究中心(National
Opinion Research Center)对四万多人进行调查的数据,发现23%的男性和33%的女性声称自己至少每周会参加一次宗教活动。我还在想,两性在怀疑精神和灵性上的差异是否在某种程度上与女性自我报告了较强的共情能力和与他人较紧密的连接有关。女性会花费较多时间照顾学龄前的孩子和年老的父母。女性购买的礼物和贺卡是男性的三倍,写的私人信件是男性的两到四倍,给家人和朋友打的长途电话比男性多10%~20%。如果让女性提供能够表现出她们是怎样的人的照片,她们提供的照片中会有比较多父母的照片以及她们与朋友在一起的照片。女性与男性之间的相似之处多于不同之处。然而正是这些小小的差异令我们非常着迷,其中一个差异就是女性似乎更具共情能力、对非言语线索更敏感并且更注重人际关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