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872074丛书名: 当代德国法学名著
中文版序言
德文第17版前言
缩略语目录
编 劳动法的研究对象和基础
章 作为法律领域和法学研究对象的劳动法
节 基础
第二节 (劳动法的)限定
第三节 劳动法的规范构成和法学方法
第四节 学术研究与劳动法文献
第二章 劳动法的内部结构
节 劳动关系法
第二节 劳动保护法
第三节 集体劳动法
第四节 总体概览
第三章 劳动法的历史发展
节 前言
第二节 早期史
第三节 19世纪和20世纪初劳动法的出现和发展
第四节 次世界大战后劳动法的发展
第五节 国家社会主义时期
第六节 1945年之后的时代
第七节 德国统一
第八节 展望与挑战
第四章 劳动法的基本概念
节 劳动关系
第二节 劳动者
第三节 雇主
第四节 工厂、企业与康采恩
第五章 劳动者的不同群体
节 职员和劳工
第二节 高级职员
第三节 根据职业对劳动者的分类
第六章 法律秩序中的劳动法
节 劳动法作为私法的分支
第二节 劳动法与宪法
第三节 劳动法与欧盟
第七章 国内劳动法的法律渊源和建构手段
节 客观法与私人自治性安排
第二节 劳动法上建构手段的顺位
第八章 国家间的劳动法、超国家的劳动法与国际劳动法
节 劳动法的国际视角
第二节 概念
第三节 国家间劳动法
第四节 超国家的欧盟劳动法
第五节 国际劳动法
第二编 劳动关系法
第九章 劳动关系的建立
节 起点性问题
第二节 劳动合同的缔结
第三节 意思瑕疵和无效的理由
第十章 劳动者的义务
节 劳动义务
第二节 其他合同义务
第十一章 雇主的义务
节 报酬支付义务
第二节 其他合同义务
第十二章 劳动关系中的给付障碍
节 给付障碍法与劳动关系
第二节 给付义务的取消
第三节 劳动者的不完全履行
第四节 雇主的不履行
第五节 雇主受领迟延
第六节 雇主的劳动落空风险(经营风险)
第七节 从义务的违反
第十三章 劳动法上责任的特殊性
节 特殊性概览
第二节 劳动者对雇主的责任
第三节 雇主对劳动者的责任
第四节 对第三人的责任
第五节 工伤事故时的责任
第十四章 法定的劳动免除
节 休养休假
第二节 教育假
第三节 节假日
第四节 照顾时间和父母假期
第十五章 劳动关系的终止
节 终止原因
第二节 有期限及附条件劳动关系
第三节 劳动关系终止时的义务
第四节 工厂养老照顾
第十六章 (劳动合同)解除
节 解除作为形成行为
第二节 无效事由
第三节 工厂委员会和人事委员会的参与
第四节 正常解除
第五节 特别解除
第十七章 解雇保护
节 劳动关系的状态保护
第二节 个别劳动法中解雇保护的具体问题
第三节 规模裁员的解雇保护
第十八章 特定劳动者群组的特别解雇保护
节 工厂委员会和人事委员会成员的解雇保护
第二节 孕期、父母假期以及照顾期的解雇保护
第三节 严重残疾人法中的解雇保护
第四节 其他情况下的解雇保护
第十九章 工厂转让
节 概念和规范目的
第二节 前提条件
第三节 法律后果
第四节 因工厂转让而解雇
第二十章 劳动关系的特殊形式
节 职业教育关系
第二节 非全日制劳动关系
第三节 临时工劳动关系
第四节 群组劳动关系
第五节 劳务派遣关系
第六节 试用劳动关系
第三编 劳动保护法
第二十一章 劳动保护法
节 劳动保护法的功能
第二节 劳动者保护与劳动关系
第三节 劳动保护的落实
第二十二章 特定劳动者群组的特别劳动保护
节 母亲保护和父母保护
第二节 青少年劳动者保护
第三节 严重残疾人的保护
第四节 家庭劳动者的保护
第四编 集体劳动法
部分 劳动结社
第二十三章 劳动结社自由
节 劳动结社的概念
第二节 劳动结社自由的发展
第三节 《基本法》第9条第3款的保护范围
第四节 消极的劳动结社自由
第五节 劳动结社强制问题
第二十四章 工会和雇主协会
节 德国工会
第二节 德国雇主协会
第三节 协会的内部结构
第四节 欧盟层面上的协会
第五节 劳动结社的使命和职权
第二部分 团体协议法
第二十五章 团体协议自治与团体协议
节 历史发展
第二节 团体协议
第三节 团体协议效力的法律问题
第四节 团体协议的表现形式
第五节 团体协议中的工资规则
第六节 典型的团体协议条款
第二十六章 团体协议法
节 团体协议能力和团体协议主管
第二节 团体协议的缔结、内容和终结
第三节 团体协议规定的债权效力和规范效力
第四节 团体协议的约束性
第五节 团体协议的效力范围
第二十七章 团体协议自治及团体协议当事人规范设定权限的界限
节 问题
第二节 团体协议自治的界限
第三节 规范设置的界限
第二十八章 国家对劳动条件的影响
节 团体协议的普遍约束宣告
第二节 劳动条件的确定
第三节 财富积攒促进
第三部分 劳动斗争与调解
第二十九章 劳动条件的集体建构与劳动斗争
节 总论
第二节 劳动斗争的概念
第三节 罢工和闭厂
第四节 劳动斗争作为规则争议
第三十章 劳动斗争的合法性判断
节 法律秩序与劳动斗争
第二节 违法的劳动斗争
第三十一章 劳动斗争对劳动合同当事人和第三人的后果
节 出发点
第二节 罢工与劳动关系
第三节 闭厂与劳动关系
第四节 劳动斗争与解雇保护
第五节 违法劳动斗争对劳动关系的影响
第六节 劳动斗争对第三人的后果
第三十二章 调解
节 调解的功能
第二节 合意调解
第三节 国家调解
第四部分 企业组织法
第三十三章 企业组织法的基础和适用范围
节 历史发展
第二节 制定法基础
第三节 劳动者参与经营的基本规则
第四节 工厂组织法的适用范围
第五节 工厂自治
第六节 工厂层面的调解
第七节 劳动者的参与权和异议权
第八节 劳动结社和工厂组织
第九节 欧洲工厂委员会
第三十四章 工厂委员会、工厂大会、总工厂委员会和康采恩工厂委员会
节 工厂委员会及其成员的法律地位
第二节 工厂委员会的组成和选举
第三节 工厂委员会的事务处理
第四节 工厂大会
第五节 总工厂委员会与康采恩工厂委员会
第六节 青年代表机构、学徒代表机构以及严重残疾人代表机构
第七节 经济委员会
第三十五章 工厂委员会的参与权
节 雇主与工厂委员会的合作
第二节 工厂委员会的一般职责
第三节 工厂委员会的参与权
第四节 社会事务的共同决定
第五节 人事事务的参与
第六节 经济事务的参与决定
第七节 参与权的保障
第三十六章 工厂内部的法律设置
节 工厂协议作为法律设置合意
第二节 工厂协议的缔结、内容和终止
第三节 工厂协议与团体协议
第四节 与单个劳动合同的关系
第五节 无效工厂协议的后果
第三十七章 人事代表及其职责
节 人事代表的选任、组成和事务处理
第二节 人事代表的职责
第三十八章 资合公司机构中的劳动者代表
节 基础和目的
第二节 “五金矿业产业参与决定”
第三节 三分之一参与
第四节 大企业中的参与决定
第五节 欧洲公司中的参与决定
第五编 劳动法院的法律保护
第三十九章 劳动法院司法管辖
节 劳动法院司法管辖的历史和功能
第二节 劳动法院司法管辖的结构
第三节 法律途径管辖
第四节 地域管辖
第四十章 劳动法院程序
节 判决程序
第二节 裁定程序
附录
关键词索引
非常荣幸能看到这本由阿尔弗雷德·泽尔纳于1969年奠定基础,由我从第13版(2003)开始续写,目前已出版第17版的教科书能被翻译成中文。衷心感谢德国洪堡基金会联邦总理奖学金获得者,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系副教授沈建峰博士所做的翻译工作,也感谢当代德国法学名著编委会推荐翻译本书。
德国劳动法发端于19世纪,由三个部分构成(边码3,18以下)。其起源于劳动保护法的规范;在普鲁士,1839年禁止在矿山和工厂中雇佣儿童(边码20,28)。19世纪下半叶,工会制度得到了发展(边码21,30,38),这种发展汇入到了1918年的《团体协议法》中;《团体协议法》是集体劳动法的核心在此之外还存在着工厂中的参与决定法。日益精密的劳动关系法形成于20世纪;劳动关系法是当代劳动法发展的重点。
本书对德国劳动法当今状态的介绍植根于历史发展的基础之上。德国劳动法产生于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发端于劳动保护法,而劳动保护法遵循着公法的规则,其解决问题之道在于国家规制和通过行政机关监督对其的遵守。德国的集体劳动法,自19世纪末以来,形成了两个建构层面。首先是面对国家的反对,团体协议自治得到了发展。从1949年开始,工会与雇主协会或雇主之间就劳动条件的谈判得到了宪法(《基本法》第9条第3款)保障。在此之外还存在着工厂层面工厂委员会的参与决定;在公共服务领域人事委员会的参与决定。参与决定首先涉及人事决定和对工厂中日常事务的决定(参见《工厂组织法》第87条)。劳动关系法在“二战”之后得到了发展并修正了私法的一般规则。
在德国,劳动法也处于变动之中。当今,在改变了的劳动世界中,团体协议自治在建构力量上不再像工业社会时代那样极为有效。首先是在服务业劳动中,人们比以前更少地谈论集体模式。同时,在近几年,制定法对劳动关系的规制以及法院(联邦劳动法院、联邦宪法法院、欧洲法院)对劳动关系法问题的解释受到了重视。团体协议自治日渐缩小的规制能力部分为立法所承接,例如法定工资。在劳动关系法中,本书不仅致力于展示当代的法律状态,而且也展示了其在一般民法和教义学中的根基。
本书一方面是劳动法的体系性概要。在德国,它所考虑的是为大学中劳动法必修课的学习以及紧接着大学学业的公务员见习提供劳动法资料。但本书通过深入论证,指出争议问题以及通过(以小字体印刷的)深入阐述也使得有问题意识的学习和复习成为可能。它也可以作为大学中深入的劳动法重点学习的考试准备材料。小字体印刷的部分在初次接触劳动法时可以先放一边。在进一步研究劳动法时,它将有助于问题的理解。
本书第17版所处理的法律截止到2014年7月。感谢波恩大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研究所的同人热心而专业的帮助。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