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236003
王居易教授在海外广负盛名,《王居易经络医学讲演录》,由学生Jason根据其讲稿用英文出版,现已被翻译成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本书为王居易教授*次完整、系统整理的学术专著,出版的*部中文“经络医学”专著,是一部学术价值极高的开创性著作。
本书共分9章,系统阐述了经络医学理论。第一章导论,介绍了经络理论的历史沿革、经络医学概念的提出及研究方法、经络医学理论的价值和名词界定。第二章经络本意及经络系统的构成、第三章经络气化,详细介绍了作者对经络及经络功能的认识。第四章腧穴,介绍了作者常用的100多个腧穴的定位和循摸方法。第五章症候结构,详细介绍了作者对症候的认识。第六章经络诊察,详细介绍了在临床中经络诊察的具体操作方法。第七章辨经,详细介绍了以经络诊察为基础如何判断病变经脉;第八章选经,承接上一章介绍在临床上如何选择治疗经脉;第九章选穴配穴,重点介绍了在临床选择治疗腧穴的原则,及作者有心得的对穴。
第一章 导论… 12
第一节 经络理论的历史沿革… 13
一、经络理论的起源… 13
二、古代传统经络理论的发展… 13
三、近代经络理论的停滞与发展… 14
四、现代经络理论的研究状况… 15
第二节 经络医学概念的提出及研究内容和方法… 16
一、经络医学概念的提出… 16
二、经络医学的研究内容… 16
三、经络医学的研究方法… 18
第三节 经络医学理论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 19
一、经络医学理论的价值… 20
二、经络医学临床应用的前景… 21
第四节 经络医学重要名词的界定… 23
一、经络… 23
二、五体… 23
三、节… 25
四、膜和膜原… 25
五、膏肓… 26
六、六经和六气… 27
七、开阖枢… 27
第二章 经络本意及经络系统的构成… 29
第一节 经络本意… 29
一、经络探源… 29
二、经络本意… 31
第二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33
一、十二经脉… 33
二、十二经别… 35
三、络脉… 36
四、十二经筋… 36
五、十二皮部… 37
六、奇经八脉… 38
第三节 十四经经络结构… 41
一、手太阴肺经… 41
二、手阳明大肠经… 42
三、足阳明胃经… 42
四、足太阴脾经… 43
五、手少阴心经… 44
六、手太阳小肠经… 45
七、足太阳膀胱经… 45
八、足少阴肾经… 46
九、手厥阴心包经… 47
十、手少阳三焦经… 47
十一、足少阳胆经… 48
十二、足厥阴肝经… 49
十三、任脉… 50
十四、督脉… 50
第三章 经络气化… 54
第一节 经络气化概要… 54
一、经络气化的基本内容… 54
二、经络气化的临床意义… 57
三、经络的疲劳和紊乱… 59
第二节 十二经的气化特点… 62
一、手太阴肺经… 62
二、手阳明大肠经… 64
三、足阳明胃经… 65
四、足太阴脾经… 66
五、手少阴心经… 69
六、手太阳小肠经… 70
七、足太阳膀胱经… 71
八、足少阴肾经… 72
九、手厥阴心包经… 76
十、手少阳三焦经… 79
十一、足少阳胆经… 81
十二、足厥阴肝经… 82
第三节 十二经的互补、增效、协同… 85
一、表里经… 85
二、同名经… 88
三、开阖枢与五脏旁通… 92
第四章 腧穴… 96
第一节 腧穴概念与腧穴结构… 96
一、腧穴的基本概念… 96
二、腧穴结构… 97
第二节 腧穴的功能与特性… 99
一、腧穴的功能… 99
二、腧穴的特性… 100
第三节 特定穴… 101
一、原穴… 101
二、五输穴… 111
三、络穴… 138
四、郄穴… 147
五、俞穴、募穴… 156
六、八脉交会穴… 170
七、下合穴… 173
八、八会穴… 175
第四节 其他腧穴… 176
一、头颈部… 176
二、胸腹部… 183
三、腰背部… 186
四、四肢部… 191
五、奇穴… 193
第五章 症候结构… 195
第一节 症候与症候结构… 195
一、症候与症候结构的含义… 195
二、症候结构的特性… 196
第二节 症候分析的思维要点… 200
一、思维程序… 200
二、常见思维误区… 202
第三节 常见病症的症候结构… 203
一、常见主症的症候结构… 203
二、症候结构的经典证型… 214
第六章 经络诊察… 217
第一节 经络诊察的基本方法… 217
一、审(视)… 217
二、切(候)… 221
三、扪(抚)… 225
四、按(压)… 226
五、循推… 228
第二节 经络诊察之循推法… 229
一、循推手法的操作要求… 229
二、循推中常见的经络异常变化… 230
第三节 十四经经络诊察… 234
一、手太阴肺经… 234
二、手阳明大肠经… 238
三、足阳明胃经… 240
四、足太阴脾经… 243
五、手少阴心经… 245
六、手太阳小肠经… 248
七、足太阳膀胱经… 250
八、足少阴肾经… 253
九、手厥阴心包经… 256
十、手少阳三焦经… 257
十一、足少阳胆经… 259
十二、足厥阴肝经… 261
十三、督脉… 263
十四、任脉… 264
第七章 辨经… 267
第一节 辨经的思维程序… 267
一、主症及其症候结构的分析和确定… 267
二、主症及其症候结构与病变经脉的对接… 267
三、症候结构、经络诊察、经络病候之间的反复校正… 269
第二节 经络病候… 269
一、“是动”病候的含义… 270
二、经络病候各论… 270
第三节 临床辨经实例… 281
一、逐一筛选… 282
二、主症对接… 282
三、全面对接… 283
四、对接不全或无法对接… 286
第八章 选经… 288
第一节 选经的依据… 288
一、依据经脉间的联系… 288
二、依据器官、组织所属… 289
三、依据脏腑所主… 289
四、依据十二经是主症… 289
第二节 选经方法… 292
一、选择病变经脉作为治疗经脉… 292
二、选择表里经作为治疗经脉… 294
三、选择同名经作为治疗经脉… 297
四、根据五行生克制化关系选经… 300
五、开、枢、阖相配的选经方法… 303
六、奇经八脉的选经方法… 306
第九章 选穴配穴… 312
第一节 选穴配穴的理论依据和配伍原则… 312
一、选穴的理论依据… 312
二、腧穴配伍原则… 313
第二节 常用配穴法… 314
一、本经配穴… 314
二、表里经(阴阳经)配穴… 316
三、同名经配穴法… 318
四、奇经八脉配穴法… 319
第三节 临床常用对穴解析… 322
一、对穴的涵义… 322
二、对穴的理论基础… 322
三、对穴的特点… 323
四、常用对穴解析… 324
五、临床注意事项… 335
自 序
吾于1956年考入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自此踏上了中医理论及临床工作之路,特别是对经络理论的研究并验之于临床,迄今已一甲子矣!
回想大学期间,我曾参加了刘国隆老师组织的课题组,进行经络电阻实验研究,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1962年大学毕业后的近20年针灸临床过程中,越来越感到针灸在经络理论上的薄弱和缺失。我曾热衷于学习、应用文献记载的和其他针灸从业人员总结的经验穴、特效穴、“绝招”,但通过大量的临床治疗病例的实验观察,发现并不能得到无条件特效的结果。20世纪70年代国际针灸热兴起后,我也曾时刻关注对经络“实质”的现代研究,也为一些研究成果而兴奋过,但始终没有人能回答经络到底是什么。通过对经典的回归和再学习再认识,我得到了极大的启发。《灵枢·经脉》指出:“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这就明确告诉我们经络是指人体肌肉的“缝隙”,那么腧穴就是经络中的“气节”之处。我又从《灵枢·刺节真邪》的记载“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得到启示,结合临床应用,总结出了经络诊察方法,并逐步形成了察经、辨经、选经、配穴较为系统并能切实指导针灸临床实践的理论体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不断地临床验证及大量的国内外教学,使这一理论体系日趋完善。
近年来,随着个人体悟和认识的不断加深,我越发地感觉到,经络理论不仅是针灸的理论核心,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它不仅直接指导着针灸临床实践,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加深,它也必将在对推拿、中医各科的临床指导上,特别是对《伤寒论》的解读和临床运用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今已是耄耋之年,若蒙上天垂爱,多假我以时日,当以“不用扬鞭自奋蹄”之精神,为经络医学的传播再尽微力。
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经络医学,我于2015年收柳学俭(澳大利亚)、李秀明、王红民、张侨文(加拿大)、李玮、张伏震为入室弟子,而且明确告知弟子们,对经络医学的研究,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承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热心支持及张侨文、王红民、张伏震、李玮等人的努力协助,画家杨希瑶女士根据腧穴位置和特定体位而绘制的经络腧穴解剖图为本书增了色,梁亚奇先生为本书的统稿做了许多工作,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北京护国寺医院(北京针灸医院)王居易经络研究室对本书的出版也给予了大力帮助,在《经络医学概论》即将付梓之际,向他们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并就正于同道!
王居易
2016年8月10日
中医守望人
(代前言)
中医,这是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为使之不断得到传承与发扬而怀抱梦想,倾尽毕生心血与情感,矢志不渝为之奋斗的名字,而他们中的佼佼者更因中医济世扶危的情怀、妙手回春的仁德而流芳百世;它也是近代以来被许多打着所谓科学旗号的人所否定和诋毁的名字。在我国,本无所谓中医之名,就是医、大夫、郎中,只是因为近代西方医学的进入,为了区别而有了中医的称谓。就是这进入中国仅有百多年历史的西方医学,自有了中西医之争起,其主导地位和话语权就从未旁落,这让已有数千年发展传承历史,并曾拥有世界上最完备医学体系和最多从业人员的中医情何以堪。
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它们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解决人体疾病、维护人类的健康,都属于人体生命科学范畴。但从认识论而言,它们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西医是以分析还原论为指导,中医集人体生物属性、社会人文属性于一体,是以天人合一、整体观为核心。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西医是治人的病,中医是治病的人。对于不同的体系,又怎么能有一个标准来判断孰优孰劣、谁科学谁不科学呢?国外学者已提出“用社会学的评价方法来评价传统医学的疗法”,而恰恰在我们国内,有许多人和现行的许多制度正是以西医的标准来衡量评价中医,这能不令人叹息吗?西方医学不过几百年的历史,但是它总是与科技进步紧密结合,特别是现代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在医学领域的不断应用,才使得现代医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此,我们必须澄清一个概念,技术进步体现了科学的发展,但科学绝不等同于技术。现代医学正是意识到了其理论的局限,才有了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转变。尽管如此,我们依然能够清晰地感知它与中医学所认识的人体自身的整体观和人与自然的统一观的巨大差异。随着人们对生命健康关注的提高和对化学药物对人体伤害认识的加深,世界各国对中医学的理念、方法越来越认识和接受。
应该说,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现在都是中医药发展的最好机遇期。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代领导人都对中医高度评价并做出重要批示。毛泽东主席曾说:“中国对世界的三大贡献,第一是中医……”“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挖掘,加以提高。”“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还写入了1982年宪法,在国际上首次对传统医学予以法律保护。2007年,党的十七大首次将发展中医药事业写入报告,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2015年,刘延东副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纪念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中医药五大资源理念,即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重要的生态资源。习*总书记致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贺信中说:“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这些指示及举措,既阐明了中医药的重要地位,也为中医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我国与外国政府及国际组织签订的中医合作协议达85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已有9个国家建立了中医药中心,越来越多的国家通过中医药认识了中国,了解了中国文化。特别是2015年屠呦呦研究员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再一次在国内外掀起了一股中医热,我国中医药立法也正式进入全国人大审议阶段,这都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条件。但是,滞碍中医发展的许多问题依然需要我们认真面对和解决。一是中西并重的政策没有落到实处。建国初期,我们中医从业人员近百万人,但到2015年,全国临床医师西医是156万人,中医是27万人,而中医中能用传统中医理论和方法来诊治疾病的人恐怕为数更少。还有数据表明,我们国内每万人中针灸医师比例已远低于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是我们不能按照中医自身的规律去认识发展中医,加之没有卫生政策的细化,更遑论执行和落实了。二是中医西化问题没有根本改变。1962年,原北京中医学院秦伯未、于道济、陈慎吾、任应秋、李重人五位教授对高等中医教育出现的西化现象,联名向卫生部党组递交了一份意见书,呼吁中医教育要坚持中医主体,中医学院要培养高级中医师,应当强化中医和传统文化教育。这就是中医史上著名的“五老上书”。这五位先生每位都堪称中医界之翘楚,他们的意见也引起了教育界、中医界的热烈反响,但遗憾的是,时至今日,这一问题非但没有真正解决,而是更加严重了。现在,高学历高职称的人越来越多,但用中医能看病、会看病、看好病的人却少了。甚至近来还出现了以后学中医要到国外学的声音,因为在国外只要是准许中医执业,只能用中医的方法,不准许用西医西药,这反倒促使你只能深研中医。但愿这不是危言耸听。三是只重经验学习,忽视中医理论的传承与创新。中医药理论博大精深,数千年来实行的都是个体化诊疗模式。历代无数从医者在其数十年的临床实践中,对理论的认知无不本源于灵素,通过大量临床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积累,中医理论的感悟得以升华,使之在某一方面的认识有所深入和发展。这一方面说明中医临床经验是学习传承中医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医理论蕴藏着深奥的内涵,需要后人不断丰富和发展。将中医定义为经验医学是以现象掩盖了本质。对中医而言,只有在正确理论指导下的经验才是有生命力的。四是对中医的不当认识和限制。“简、便、廉、验”曾经是中医引以为傲的评价,但却把人们对中医的认识带入了误区。简只是中医诊疗的形式,但其背后所蕴含的知识价值,却因为廉而荡然无存。扎一次针4元钱,骨折手法复位60元钱,这在早已进入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自身价值知识价值都无法体现,还有谁愿意去学中医用中医?有一家北京三甲中医医院,曾经院内制剂达500多种,这都是中医知名专家针对专病有确切疗效、价格便宜的临床用药,但药监部门以药品审批检验的规定,要求到指定机构每种药物缴纳数万元检测费检测后才准许使用,因此,到目前还在使用的院内制剂只剩不到50种。这是促进还是限制了中医的发展?五是中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缺失。发达国家对中医药传统知识的不当侵害,使处于“公知领域”的中医药传统知识面临流失,潜藏着可能损害中医药可持续发展并威胁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严重隐患。面对这些“生物海盗”的行为,目前却没有哪种明确的法律或制度对其予以限制或制裁。日本人已获得《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中的210个古方专利;一以色列人获得组方来源于《中华本草》英文版“治疗消化性溃疡和痔疮的中药组方”的美国专利;美国50个州中已有44个批准颁发针灸*,针灸治疗也被逐步纳入医疗保险系统(摘自中国生物技术网)。这些问题的解决,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而是要靠各级政府正确政策的持续推进和落实,还要靠广大关心、爱护、支持中医的有识之士大力参与和协助,更要靠我们每一位中医人的团结和不懈努力。
中医的灵魂是中医思维。没有中医思维,也就没有中医,也不是中医。中医对人体生命状态的把握,就是看它是否符合天地之道。《易经》中曰:“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其中蕴含了中国文化的精髓,也就是说,要看人体阴阳的变化是否与自然界阴阳变化相一致,相一致就是正常状态,相悖就是异常状态,就要用取象比类的方法,以药物之偏去纠正人体之偏,使人体阴阳重新恢复平衡。中医的传承就是要传承中医的理念、思维、方法和技术,就要靠那些热爱中医、献身中医,既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有卓越的临床疗效的坚定的中医守望者。王老居易就可称是这样的人。
王老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医高等教育的首批毕业生。在他幼年时,外祖母因患“羊毛疔”误治而离世,这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心灵创伤,这也是他立志把学习医学作为人生方向最初的动因。1956年高中毕业后,在填报高考志愿的过程中,他先后三次前往北京医学院了解医疗专业和公共卫生专业,甚至去了北京大学了解生物专业,但这和他希望学习的医学都有差距。正在他感到迷惘之时,在报纸上看到了国家刚成立了4所中医学院,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北京中医学院,并在高考志愿书3个志愿上都填写的是北京中医学院,最终他如愿成为了北京中医学院第一批本科生。因为是新成立的学校,又是首都,国家从全国抽调了大批名医名师任教,如秦伯未、于道济、陈慎吾、任应秋、李重人、王玉川、刘渡舟、王绵之、印会和、杨甲三、颜正华等,能够亲耳聆听这些大师们的教诲,这为他打下了坚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学习期间,他还参加了刘国隆老师组织的经络电阻实验研究,对经络现象留下了深刻印象。1962年大学毕业以后,他被分配到了北京市中医研究所经络研究室,不久又转至中医院针灸科,自此,他与针灸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在最初几年的针灸临床中,他逐渐发现,在对患者进行辨证分析时,套用的是中医内科的概念,对针灸选穴配穴根本没有实际的指导意义,而真正对针灸临床应该有最直接最有效指导作用的经络理论,也早已变成了一个机械的概念和名词,实际上针灸已变成了一种简单的经验和技术。这使他陷入了深思。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随着针刺麻醉技术引起的轰动,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对经络实质的研究热潮,不断出现了各种假说,王老也曾为此心潮澎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归于了沉寂。王老也曾热衷于对各种经验穴、特效穴的学习,如果称为针对某病的特效穴,就应该不分男女老幼、时间地点都有效,但临床实际却是有效无效并存,这又是什么原因?最终,王老还是静下心来,回到了对经典的学习和研究中。当他看到《灵枢·经脉》之“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及《灵枢·经水》之“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这两句话时,他的灵感被触发了出来。结合自身多年的针灸临床经验,他提出了“经络就是人体皮、脉、肉、筋、骨之间的缝隙”的理论,而且认为经络和腧穴是可以通过切按循推感知到的,并由此创造出了经络诊察法。又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理性的思考,他又提出了经络气化学说和症候结构学说。他认为,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路,脏腑的气化功能是通过经络实现的,也即是说经络的气化功能是脏腑功能的体现。通过经络诊察辨识经络有无异常,结合患者的症候表现,综合判断疾病位于脏腑经络的具体部位,进而确定病经,再根据经络理论选定治疗的穴位。根据这一理论和方法,针灸临床辨证论治得到了真正意义的实现,脏腑经络理论也不再是空泛的,而是有着丰富理论内涵和现实指导意义的理论体系。至此,王老明确提出了“经络医学”的概念,这是对中医理论极大的丰富和完善,它使针灸学术有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并实现了理与法的相映、道与术的统一,其学术价值和对中医学的贡献必将为历史所证明。
提到王居易就不得不说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屠志涛局长命名的“王居易现象”。那就是学习经络医学的外国人遍布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上千人。每年到北京跟随王老学习的外国人有50多人,500多人次。王老的第一本专著《王居易经络医学讲演录》是他的美国学生Jason根据他的讲稿用英文出版的,现已被翻译成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有许多学生是看了这本书后到中国来跟随王老学习的。迄今为止,中医学术著作没花国家的一分钱而被翻译成这么多种语言出版的,恐怕仅此一种。然而国内跟随王老学习经络医学的人却屈指可数,这一现象是值得我们反思的。中医走向国际已有半个世纪之久,外国人学习是讲究实用主义的,一定是原汁原味、容易接受、好用、有效的才会去学。而王老创立的经络医学是他按照中医本来的面貌去认识、理解、学习中医的理论与实践的具体体现,这就是传承不离宗;又从困扰针灸临床的理论缺失入手,勤求古训,精勤不倦,实质性恢复、还原了经络作为中医理论核心之一的地位,特别是他对于临床对穴的总结,使临床疗效显著提高,而且以前不会治的病也会治了,这就是发扬创新。
在这里很有必要对几个概念的关系进行厘清,就是脏腑、经络、针灸之间的关系。首先讲,它们都属于中医范畴的概念,但是层面不同,脏腑、经络属于“道”的层面,针灸属于“术”的层面。其次,脏腑经络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脏腑离不开经络,失去了经络,脏腑就成为了信息的孤岛,人体机能的整体性和生命力就无法体现;经络离不开脏腑,没有脏腑,经络就成为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王老经过多年的理性思考和临床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五脏育精而主命,经络灌渗而主生”的脏腑经络关系理论,这是对中医理论的重要补充。再有,大家对脏腑经络理论是针灸临床实践的理论基础这一论述都不会持异议,特别是经络,它是针灸术存在的根本,没有经络何来针灸?几千年来,针灸以确切临床疗效得到传承和发展,也证明了经络是实实在在的存在。但是,自《黄帝内经》以降,脏腑理论历代都有阐述和发明,而经络理论何在?什么是经络?如何感知经络?这本应是经络理论最应该回答也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也是早已存在于经典论述中的问题,却被忽略了,以致使经络成了悬而未决的千古之谜!中医发展的滞后,根本上是理论认识的缺失和滞后。历代针灸专著实际上是针灸经验的汇集和总结,我们许多中医人因此自己都默认了中医学是经验医学的结论。由此看出,失去了对理论的思考和感悟、探索和追求是多么的可怕和可悲。
那么,什么是经络医学呢?经络医学就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指导,以经络诊察和症候结构分析为方法,运用针灸、推拿和方药进行临床诊疗活动的一门学科。它的内容包括脏腑经络整体相关性、经络的气化、经络的状态、经络腧穴的结构和功能、经络的是动病和是主病、针灸推拿临床应用和经验的总结、经络与六经辨证的相关性等,它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老经常说两句话,一句是:“古人诚不我欺。”这强调的是对经典一定要抱有虔诚的态度去学习、理解和体会,特别是对许多我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而无法理解的经典论述,我们一定不能以自己现有的学识去简单地否定或丢弃,而要在临床中多留心、多思考,一定会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幡然醒悟之喜悦和收获。所以,“认祖寻根”就是学习中医的重要途径。另一句话是:“我没有绝招。”这一方面是王老求实精神的体现,只要扎扎实实掌握了经络医学,将医理与医术融会贯通,自然会在临床上游刃有余;另一方面是告诉我们不要简单盲目追求所谓绝招秘方,而要首先了解掌握其使用的前提和条件。比如王老用后顶穴治疗经筋病腰腿疼痛,用关元、三阴交治疗脾肾阳虚更年期烦躁、烘热汗出,用气海、照海治疗老年人气虚便秘,用尺泽、阴陵泉治疗湿邪阻滞引起的皮肤湿疹、哮喘,用太渊、太白治疗脾气虚弱引起的疲劳、便溏、肿胀、咳嗽气短等,如果不以经络医学之理论加以辨析,效果自然会打折扣。
学习经络医学一定要关注王老提出的经络疲劳和紊乱现象。经络疲劳和紊乱一是由于患者因疾病导致的体质虚衰,二是由于过度治疗所造成。正是由于关注到了这一现象,才形成了王老针灸临床取穴少而精的特色。而且他反对重刺激手法,强调针刺时得气即止。
学习经络医学更应该学习王老的做人与治学精神。正是源于对中医学人文社会属性的深刻感悟,王老总告诫弟子们:“做人要知足,做事要不知足,做学问要知不足。”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是我国人民两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及大自然关系的准则,王老是真正的践行者。他是一个襟怀坦白、坚持原则的人,他也是淡泊名利、专心学问的人,他还是重情重义、心地善良的人,他更是待人谦和、胸怀广博的人。王老曾被委派到北京市一家区级医院任院长,不到两年,他自认为不善于行政管理工作,因辞职未获同意,他给后来成为国家领导人的某同志写了封言辞恳切的信表明心迹,终获回复并调至学校从事普通教师的工作。王老自大学毕业后就与贺普仁老同处一诊室20年,经常为讨论针灸学术而就寝于诊室中,因志同道合而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王老视贺老亦师亦友,贺老也常常挂念王老,就在贺老去世前不久,贺老还相请王老小聚并亲自安排餐食,还叮嘱王老要多吃肉,还与王老相商帮助整理他的针灸经验,并表达了对北京针灸医院建设和发展的关注。闻听贺老离世的消息,王老失声痛哭,为失去这样一位老师和挚友而痛心不已。王老从不以权威自居,还常常称呼与他同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比其子女还小的人为师弟师妹,这使晚辈学生们深感温暖和亲切,也更加由衷地钦佩王老。王老把自己用几十年心血创立的经络医学毫无保留地讲授传播出来,为促进中医学术的发展而殚精竭虑,这不正是大医精诚精神的写照吗?最能体现王老治学精神的就是求实和执著。对于不了解不懂的问题,王老始终秉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绝不遮掩,不懂装懂。对一些自己没有研究也没有把握的疾病,但患者慕名前来求治的,王老总是据实相告,这是对患者也是对自己的负责。王老在刚毕业不久的一次门诊时,给一个患者取环跳穴,扎了几次都没有针感,患者很客气地说:“王大夫,你换个大夫给我扎吧。”这对王老刺激很大。回到家里,他在自己身上取穴,最终摸索出仰卧、俯卧、侧卧、站立、坐位五种不同体位环跳穴取穴并得气的方法,以适应不同患者临床取穴的需求。王老对新知识新理论总是如饥似渴地去学习、了解和掌握,几十年如一日,如今已80高龄依然学习思考不辍,这实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在对中西医的认识上,王老强调必须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现代医学对人体和疾病认识的细致深入是中医不具备的,特别是现代医学不断与现代科技成果相结合促进医学研究深入发展的模式也是中医欠缺的,但中医认识论的先进性也是现代医学无法比拟的。在中医临证中,坚持中医思维的主体性毫不动摇,是必须牢牢把握的。作为中医人,在传承传统中医理论和方法的同时,必须深入学习把握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如果能够运用现代科学的语言完整精确地阐释中医理论,中医必将迎来真正的大发展。
还必须指出的是,经络医学从提出至今只有20多年的历史,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它依然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热忱期盼广大有志于经络医学发展的有识之士,共同努力,共同求索。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副社长
李秀明
2016年9月
第二章 经络本意及经络系统的构成
第一节 经络本意
经络是否存在?存在的形式是什么?经络具有怎样的结构,这些结构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具备怎样的功能?这些关于经络的基本问题是经络理论的根基,如果这些基本问题得不到明确的回答,难免引起人们对经络理论的质疑。而要回答这些问题,则需要我们追溯经络的本源,从最早出现这一名词的古代医籍中去找寻答案。
一、经络探源
分析探究古代人们认识并形成经络理论的源头可以发现,经络理论的形成有三大来源:一是古代解剖学的实践与发现;二是临床实践验证所积累的大量经验;三是古代哲学对于人们认识生命现象的影响。
(一)古代解剖学的启示
解剖这门学科,人们总以为是现代科学的产物,其实它在中国的起源很早。远在新石器时代,人体结构的秘密已经开始吸引着人们的注意。他们对人体的一些生理现象常不能理解,而一些病理现象又使他们感到恐惧,从而普遍形成神的观念。但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却常用石刀、石斧剖开动物的体腔,或在部落间发生战争时,会看到残肢断体和开肠剖肚所呈现的人体内部构造,进而初步了解动物和人体的解剖知识,这为古代解剖学的形成提供了生动的材料。这些古代中国人的解剖实践在考古学史上留下了许多确切的证据。比如三千年以前刻在甲骨上的象形文字中,有不少与人体结构和医学有关:如“儿”字,象征小儿头囟未合;“孕”字为人大腹之形,且有子在腹中;“蛊”字为肚子里有寄生虫的意思。这些象形文字的创造是以当时人们对人体的正确认识为前提的。
除此之外,古人的解剖技术成就也在一些史学资料中有非常详细的记载。在导论中我们曾经提到《史记》中记载了俞跗的神奇医术,这些记载中有一系列关于人体结构的专业解剖词汇,就此而知当时对人体的皮、肌(肉)、脉、筋、骨等组织已经有清楚的认识;对胃肠、五脏的正常状态也有了明确的论述。如果在《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所处的时代没有与此相当的人体解剖学成就,是不可能出现这样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的关于人体结构的描述的。实际上,在汉代,我国的解剖知识已经相当丰富了。《汉书·王莽传》中有对囚犯进行解剖的记载,并且有医生和画家在场做记录,对身体结构进行绘画,用竹签在组织间隙进行探测。
《内经》中已经正式记载人体解剖的有关内容。“解剖”两字最先出现在《灵枢·经水》,曰:“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皆有大数。”此外,《肠胃》《经筋》《骨度》《脉度》等篇,都是记述解剖学的专门篇目,其中对人体骨骼、脏腑、血管等,均有长度、重量、体积、容量的详细记载。书中一些解剖学的名称,主要脏腑的命名,到现代还在应用。例如,《灵枢·肠胃》叙述了消化道中各个器官的长度并对胃肠道的形状进行了十分细致的描绘。
古人对血液与心脏的关系已有所认识,“诸血者,皆属于心”指出血液是受心脏控制的。“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这段记载表明当时人们已认识到血液的流动是周而复始,如环之无端,已经包含有血液循环的概念。
由上述史料可以看出,中医学的理论在奠基时期就有着解剖实践的基础,尽管这种解剖在今天看来不够精确。古人在认识论上受到古代朴素的哲学思想影响,尤其是阴阳学说的影响,在解剖实践中除了发现脏腑器官等有形结构的状态,并加以详细研究之外,更加注意到在这些器官、组织之间还存在大量的缝隙结构,而且注意到这些缝隙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沟通,形成丰富而庞大的遍布周身的网络。《灵枢·经脉》将其描述为“伏行于分肉之间”,称之为“十二经脉”。
正是基于《灵枢·经脉》中“十二经脉,伏行于分肉之间”的论述,经络医学提出经络是皮、脉、肉、筋、骨等有形组织所形成的缝隙结构,而不是皮脉肉筋骨本身。所谓十二经脉所在,乃是经过长期临床实践观察,明确了十二经脉主干路径的缝隙结构是固定在特定的肌肉缝隙之间的。许多关于经络结构的研究成果已经证明了这种观点的正确性。
(二)临床实践的验证
与解剖实践相比,古代医者的临床实践更加丰富,《内经》等古典医籍对经络的认识便是从大量的临床观察中得来的。近年来,有关专家在马王堆帛书、张家山竹简和绵阳木人经络模型等出土文物中逐渐找到一些记载有关经络临床观察的早期文献。这些文献主要描述了经脉系统的循行路线,并涉及三种古老的医疗手段,一种是灸法,一种是砭术(即用石器治病的医术),另一种就是导引术(一种古老的气功),而经脉就是施用这三种医术时借助的治疗部位和途径。古人在长期的临床观察中既积累了一定的治疗经验,也发现了人体某些体表部位被刺激后会发生沿着一定路线感觉传导的现象,现代人称之为“循经感传”。在古人当时的临床实践中,同样也发现砭石刺激、艾灸可以引起经络感传。《后汉书·华佗传》中记载:“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可以看出,当时针灸临床已经将出现循经感传作为一个产生针灸疗效的必要条件了。
另一方面,经络理论与藏象理论“有诸内者形诸外”具有相同的研究思路。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古代医者逐渐发现任何临床症候的出现一定与某条经络运行气血功能异常存在特定联系,如临床出现“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的症候,而前臂肺经路线也相应出现酸胀疼痛的经脉异常现象,自然将肺系的病症与肺经异常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了经络病候的内容。后又逐渐增加相应组织、器官、情志等功能的异常,同时还区别虚实症候;这些内容经过分析归纳形成了十二经“是动病”“是主病”及络脉病症、经筋病症、奇经八脉病症等内容(见《灵枢·经脉》)。经络病症理论的丰富完善对临床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古代哲学的影响
中国古代哲学在几千年的发展中既造就了中国哲学的性格,也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个性。中国哲人“推天道以明人事”“天人相应”的观点,代表了东方文明高度发达的境界,比之后出现的西方哲学更加关注到自然界的统一性,以及自然规律对人体的影响。人是自然进化的产物,自然界一切变化的规律都会在人体重演,人体生命现象中包含大量自然界运动变化的过程。认识人体的同时在认识自然,反之亦然。人体所有的组织构造都可以在自然界找到类似的表现,同样也可以用自然界的一些自然现象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机制。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世间各物皆有法度。天有四季六气之变,人体亦有与自然相应的时间节律,脏腑功能随时间节律各有所旺之时。人体经络亦是如此,必要遵循自然的发生发展规则。经络是自然界产生的,是物种在长时间进化过程中的产物,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生命现象。
二、经络本意
综合经络理论形成的三大来源,我们可以从脉的字形作为认识的起点。“脉”的篆文异体字为,是由代表身体的(肉)加代表水系的(永)组成。从字形来看分叉较多,水流呈迂回状态,水流不畅。而“永”的甲骨文写作,其本意是形容自然界水流的状态,从字形来看,它代表的是水流分叉、汇集、交流的状态,分叉较少,相对来说水流顺畅。因此可以认为,早期“脉”字不仅有通道之意,还是对人体气血运行状态的概括;而后期古代医者对人体的解剖实践,为“脉”的认识提供了大量形态学的基础。“脉”字的含义随着历史发展,有了更多的扩展,不再局限于人,而是延伸至对动植物脉络体系的认识,矿物及水系的概括,甚至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复杂联系。
人体“脉”的特质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指其为具有特定关联性的通道,二指其中有丰富的能量物质在流动、交换、灌渗,并发生代谢变化。这是古人阐释经络概念的重要观点,也是经络气化作用产生的物质基础。
脉可以分为经脉和血脉两类,经脉的含义要比血脉广。
在理解经络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河流的形成及其结构来做比喻,较为形象地认识经络的本来含义。
1.河底及河岸两边的山石树木
河岸及河底乃自然形成,绝非平整光滑的结构。水草有苹、蘩、蕴、藻之分,树木亦有松、柏、梓、杉之不同,山石泥土之成分更是千差万别,以此可喻构成经络的皮、肉、脉、筋、骨等各类人体组织结构。
2.河道
河道喻为经络通道,为皮、肉、脉、筋、骨等人体组织结构之间的缝隙。由于其周围组织的形态不同,所形成的缝隙亦有高下宽窄、浅深曲直、平坦崎岖之变化,形成了河、涧、溪、沼、滩等不同形态。
3.河流
河流即河道中运行的水流。河流由于其来源的不同(或来自雪山,或来自地下泉水,或来自天上雨水),成分的不同(所含矿物质、氧含量及离子的种类),洁净程度的不同(或清或浊),以及河流蓄积的势能的差别,而形成不同的流速、流量和流向。以此比喻经络通道中运行的气血,包括身体内各种体液(包括组织液、淋巴液、细胞间液等),其复杂性更在河流之上。
4.码头
码头即河岸特殊地理位置所形成的可以进行客运或货运停靠的部位。可喻为能够输注经络气血的腧穴,与周围组织器官进行物质交换。凡是腧穴部位,解剖结构必然有其相应的特点。
通过以上比喻,便不难理解经络、腧穴的原本含义了:经络就是由构成人体的基本组织皮、肉、脉、筋、骨所构成的缝隙,腧穴则是其中具有特殊构造的点位。经络、腧穴并非皮脉肉筋骨本身,这正像自然界的河流一样,如果挖掉河两岸的岩石树木就根本寻找不到所谓的河道了。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所云:“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综上所述,经络理论的形成有着非常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有着自己独特完整的思想体系,包括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先进性的古代认识论和方法论。可以说,经络理论的产生高度融合了解剖、临床及古代“天人相应”的哲学观,确定了中医认识人体的独特视角,是古人对于东方文明发展的一份巨大贡献。
第三节
十四经经络结构
经络的实质结构是当代科学界的一大命题。本节所讨论的经络结构命题,是从《内经》等古籍中对于经络产生及经络系统构成的论述入手,运用现代解剖学的观察方法,解决关于经络通道的形态、走向及关联路径等问题。
本节所讨论的有关经络结构的内容包含十四经循行路径及经脉在体腔内外循行和气血输注部位的特定结构,其基础为《内经》等典籍中记载的经络循行路线所联系的解剖部位,以及临床大量病例的观察总结。在表述上使用易为现代人所理解的现代医学名词,以便读者对于经络结构的定位及内部结构的认识更加清晰。
传统经络循行路线分为体腔和体表两部分,经络气血输注的部位是在体表循行路线上。在体腔,经络缝隙由胸腔、腹腔和脏腑表面的浆膜缝隙构成,在体表肢体,则是由皮、肉、脉、筋、骨之间的筋膜间隙构成。下面我们分析十四经经络结构时按照体腔内路线和体表路线分别表述。
一、手太阴肺经
1.《灵枢·经脉》原文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2.经脉循行结构定位
(1)体内循行路线:手太阴肺经,起于脾胃中焦之间的腹膜间隙,向下联络大肠,返回向上循着胃的上口(贲门),向上穿过横膈裂孔,联属肺与纵隔之间的胸膜腔隙。在与肺相连的呼吸道(气管、支气管)的胸膜腔隙横行从腋下出于体表。
(2)体表循行缝隙:(上臂部)行于肱二头肌桡侧与肱肌、喙肱肌之间的肌肉缝隙处,行于手少阴、手厥阴之前,下行肘中;(前臂部)沿着桡骨下缘的肱桡肌与桡侧腕屈肌之间的缝隙至腕后寸口;(手掌部)沿着大鱼际与第一掌骨之间的缝隙到大指桡侧指甲角。其支脉:从腕后分出,沿拇、食指之间的缝隙到食指桡侧指甲角。
图2-3 手太阴经路线解剖
二、手阳明大肠经
1.《灵枢·经脉》原文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夹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夹鼻孔。
2.经脉循行结构定位
(1)体表循行缝隙:手阳明大肠经,(手掌部)起于食指桡侧指甲角,循食指桡侧第一、二掌骨之间,向上到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的间隙;(前臂部)循桡骨桡侧缘肱桡肌与桡侧腕长、短伸肌之间的缝隙,进入肱骨外上髁桡侧的间隙;(上臂部)肱肌、喙肱肌与肱三头肌外侧头之间的缝隙,上行到肩部三角肌肌束与中部肌束之间的间隙,与颈椎部位的大椎穴交会后,向前下入锁骨上窝,进入体腔循行。
(2)体内循行路线:联络肺部胸膜间隙,穿过膈肌的裂隙,向下联属大肠部位的腹膜间隙。
(3)支脉体表循行缝隙:(头颈部)从锁骨上窝处分出,向上行于颊肌的缝隙间,进入下牙龈与牙床缝隙间。沿口唇内绕口一圈,左右交叉于人中穴处,止于鼻唇沟处的迎香穴。
图2-4 手阳明经路线解剖
紫嫣 –
王居易老先生的大作,帮助与启发,推荐给大家哦,针灸学值得收藏一本,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