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23798774丛书名: 刘慈欣少年科幻科学小说系列
本系列图书每册书中均涉及一部分科学知识或猜想,由理论物理专家李淼加以通俗易懂的精彩解读,让小读者能够更为深入地了解作者的所思所想,了解作者塑造出的科幻世界,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体会到科学之伟力,科学之美丽。
地核中的奇特生物,经过十万年的文明探索,终于突破了宇宙的屏障,却发现身处另一个更大的宇宙!
天文学家研究出星星的运行规律,却发现星空与人类大脑的运行方式惊人一致!
人类科学家即将发现宇宙的终极秘密,却被外星生命告知宇宙的真理必须用自己的生命来交换!
本书蕴藏了作者对宇宙运行规律的许多奇思妙想,并向人类中那些孜孜不倦追求真理的人们表达了深深敬意。
《第三次拯救未来世界》
一个肥皂泡,竟然挽救了一个因干旱即将消失的荒漠城市!
一个引出了地下魔鬼的恐怖技术,却能在百年后解决人类的巨大能源危机!
一个接到未来电话的人,三次改变了未来历史,却又三次将未来回归原状!
本书将对现实的思索与未来的想象相融合,去探讨人类解决发展问题的另一种可能。
《动物园里的救世主》
为了阻止恐龙文明毁灭地球,蚂蚁文明一夜间毁灭了恐龙文明,然而,恐龙文明留下的神秘武器却让蚂蚁们魂飞魄散!
一颗飞向地球的陨石被路过的宇宙飞船击碎,然而,当宇航员们回到地球,却发现巨大的生物取代人类统治了地球!
外星的艺术家造访地球,要创作史无前例的太空冰雕,人类必须阻止它偷走地球海洋的可怕计划!
本书讲述了因细节导致历史扭转的几个奇异故事,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类生存命运的想象与遐思。
《孤独的进化者》
因为地质情况突变,地层飞船坠入几千公里的熔流,地核中却传来人类的歌声!
“糖衣”技术让人类打通了地球隧道,然而,恐怖的地狱之门也就此打开!
星际战争让人类面临灭顶之灾,生存还是毁灭,竟取决于一座小山村里的*后一堂物理课!
本书中,作者在宇宙战争、地心探索等宏大命题中,探索了个人命运与人类命运的关系。
《十亿分之一的文明》
来自宇宙的神秘晶体,带来了“吞食星”将要吞食地球的可怕消息,处于技术劣势的人类只能启动*疯狂的作战计划!
几首人类的古典诗歌,让“神族”遭遇了*的挫折,为了突破“作诗”这一技术难题,神族竟要毁灭整个太阳系!
地球资源即将耗尽,“方舟号”飞向宇宙寻找适居星球,然而,重返地球时,却发现人类已被“细菌人”取代!
本书将视角跳出地球,望向浩淼宇宙,探讨了地球文明面对更强外星文明该如何生存的问题。
《第三次拯救未来世界》
《动物园里的救世主》
《孤独的进化者》
《十亿分之一的文明》
2013年12月,我前往西昌航天基地,去看“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在飞往西昌的航班上,我遇到了一群五年级的孩子们,他们也是去现场看发射。发射结束后,我又在停车场遇到一群更小的孩子,看上去只有一年级的样子。从这些大孩子、小孩子的眼中,我看到了兴奋、好奇,还有一种对未来、对新世界的向往。
时光回到1970年4月,也有一个小孩,他站在河南省罗山县的一个村庄前,和一群大人小孩一起仰望着晴朗的夜空。漆黑天幕上,一颗亮晶晶的小星星缓缓飞过,那是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看到那颗飞翔的卫星,小孩心里充满不可名状的感觉,他觉得它是在星星间飞行,甚至担心它会撞到其他星星上。直到几年之后,他才从一本科普书中知道这颗卫星和其他星星的距离,知道无论怎样也不会发生“太空撞车事件”。这个“杞人忧天”的小孩,就是我。
时代不同了,现在的孩子们可以坐飞机去看卫星发射,而当时站在我旁边的小伙伴大部分连鞋子都没有。但相同的是,他们眼中同样充满对新世界的向往,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和对未来的期望。这种对未来充满期望的眼神,跨越了历史和时间。现在的孩子们可能无法想象几十年前乡村生活的闭塞贫乏,我所居住的村子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还没有通上电。在上初中之前,除了从父亲的床下翻出的一箱子书,我几乎没有读过什么课外书。那箱书中有几本科幻小说和科普作品,有凡尔纳的《地心游记》,还有《十万个为什么》。正是这些尘封在床下的书籍,给我的童年生活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的想象飞出了乡村,飞出了中国,甚至飞出了太阳系。也是这些书籍让我喜欢上了科学,喜欢上了科幻,后来走上科幻创作的道路。
作为一个科幻迷,科幻塑造了我的生活和人生。所以,我相信,那些去看卫星发射的孩子们,这一次体验在他们的人生中不会只是走马观花,那震撼人心的火箭发射场景,代表了中国最高精尖科技的月球探测工程,一定会在他们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再过十几年、二十年,也许其中会有几个孩子会走上科研道路,甚至还会去宇宙探索,去别的星球建立人类文明。包括正在阅读这套书的孩子们,也可能因为这些科幻故事而对科学产生兴趣,像当年的我一样,进入一个超出日常生活的有趣世界。
坦率讲,我之前都是写的成人科幻,没有写过面向少年儿童的科幻作品。出版社的老师们建议我出少儿科幻时,我感到肩头有一些压力,因为给孩子读的科幻,要了解孩子的阅读心理和倾向,而我在这方面没有太多的创作经验。检点以前的作品,我发现有一些比较适合孩子阅读的,于是挑选出来,重新做了一些修订和调整,作为第一次“少儿科幻”的尝试。这次,很荣幸地能请到李淼教授来讲解书中的科学知识,让我很感激,也诚惶诚恐。出版这套书,主要的目的是作为科学的“引子”,做一些科普工作,但科幻故事中的科学都是经过艺术变形的,不是真正严谨的科学知识,这一点我心知肚明。李淼教授是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有他的热心助力,给这套书增加了许多真正专业权威的内容,相信小读者们能够从中了解更多我们所处的世界、所处的宇宙。
楼下的那人是个年轻人,穿着现在很流行的尼龙夹克。老人一眼就看出他是在听他的音乐。后来的三天,每当老人在傍晚开始拉琴时,那人总是准时到来,静静地站在普林斯顿渐渐消失的晚霞中,一直到夜里九点左右老人放下琴要休息时,他才慢慢地离去。这人可能是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个学生,也许听过老人的讲课或某次演讲。老人早已厌倦了从国王到家庭主妇的数不清的崇拜者,但楼下这个陌生的知音却给了他一种安慰。
第四天傍晚,老人的琴声刚刚响起,外面下起雨来。从窗口看下去,年轻人站到了这里唯一能避雨的一棵梧桐树下。后来雨大了,那棵在秋天已很稀疏的树挡不住雨了。老人停下了琴,想让他早些走,但年轻人似乎知道这不是音乐结束的时间,仍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浸透了雨水的夹克在路灯下发亮。老人放下提琴,迈着不灵便的步子走下楼,穿过雨雾走到年轻人面前。
“你如果,哦,喜欢听,就到楼上去听吧。”
没等年轻人回答,老人转身走回去。年轻人呆呆地站在那儿,双眼望着无限远处,仿佛刚才发生的是一场梦。后来,音乐又在楼上响了起来,他慢慢转过身,恍惚地走进门,走上楼去,好像被那乐声牵着魂一样。楼上老人房间的门半开着,他走了进去。老人面对着窗外的雨夜拉琴,没有回头,但感觉到了年轻人的到来。对于如此迷恋于自己琴声的这个人,老人心中有一丝谦意。他拉的不好,特别是今天这首他最喜欢的莫扎特的回旋曲,拉得常常走调,有时,他忘记了一个段落,就用自己的想象来补上。还有那把价格低廉的小提琴,很旧了,音也不准。但年轻人在静静地听着,他们俩很快就沉浸在这不完美但充满想象力的琴声中。
这是二十世纪中叶一个普通的夜晚,这时,东西方的铁幕已经落下,在刚刚出现的核阴影下,人类的未来就像这秋天的夜雨一样阴暗而迷蒙。就在这夜、这雨中,莫扎特的回旋曲从普林斯顿这座小楼的窗口飘出……
时间过得似乎比往常快,又到九点了。老人停下了琴,想起了那个年轻人,抬头见他正向自己鞠躬,然后转身向门口走去。
“哦,你明天还来听吧。”老人说。
年轻人站住,但没有转身,“不了,教授,您明天有客人。”他拉开门,又像想起了什么,“哦对,客人八点十分就会走的,那时您还拉琴吗?”
老人点点头。并没有仔细领会这话的含义。
“好,那我还会来的,谢谢。”
第二天雨没停,但晚上真有客人来,是以色列大使。老人一直在祝福那个遥远的新生的自已民族的国家,并用卖手稿的钱支援过它。但这次大使带来的请求让他哭笑不得,他们想让他担任以色列总统!他坚决拒绝了。他送大使到外面的雨中,大使上车前掏出怀表看,路灯下老人看到表上的时间是八点十分。他突然想起了什么。
“您,哦,您来的事情还有人知道吗?”他问大使。
“请放心教授,这是严格保密的,没有任何人知道。”
也许那个年轻人知道,但他还知道……老人又问了一个很可奇怪的问题,“那么,您来之前就打算八点十分离开吗?”
“嗯……不,我想同您谈很长时间的,但既然您拒绝了,我就不想再打扰了,我们都会理解的,教授。”
老人困惑地回到楼上,但当他拿起小提琴时,就把这困惑忘记了。琴声刚刚响起,年轻人就出现了。
十点钟,两个人的音乐会结束了。老人又对将要离去的年轻人说了昨天的话:“你明天还来听吧。”他想了想又说:“我觉得这很好。”
“不,明天我还在下面听。”
“明天好像还会下雨,这是连阴天。”
“是的,明天会下雨,但在您拉琴的时候不下;后来还会下一天,您拉琴时也下,我会上来听;雨要一直要下到大后天上午十一点才会停。”
老人笑了,觉得年轻人很幽默,但看着他离去的背影,他突然预感到这未必是幽默。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