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922913
◆掌握并灵活运用博弈技巧,学会优化自身利益,扭转不利局面
◆每个博弈案例背后,都有一个可以运用的策略帮你解决人生难题!
◆掌握博弈论,成为人生赢家,你只需要读这本书!
生活中随时随地需要做出判断决定,无论是人际关系的处理、工作的选择还是投资理财,这些或大或小的决策中既有无法避免的冲突,也有促成合作的可能。掌握博弈的艺术,学习成功人士在博弈中擅长的思维模式和惯用的操作手法,让你在人生博弈中脱颖而出。
本书帮你找到了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地学习博弈论的好方法。全书用有趣的故事和生活中的实例来解释深奥的博弈原理,通过简洁明了、幽默风趣的语言将高深的博弈论讲解透彻,帮你轻松构建制胜策略思维,让你在工作、生活、学习中得心应手,从而拥有更好的结局。
第一章 博弈是生活的一种基本形态
为什么我们常常做出了最好的选择,却产生了最坏的结果?
囚徒困境:这不是一个人的游戏
纳什均衡:利己主义者的优先策略
经典博弈论和行为博弈论
了解博弈的类型,才能更好地了解博弈的结构
内容延伸 博弈有时是一场控制与反控制的游戏
第二章 生活中那些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博弈现象
哈丁公用地悲剧
华盛顿合作定律:三个和尚没水吃
人们会花更多钱买一张低面值的钱吗?
租赁划算还是出售划算?
破窗效应与人性大讨论
谁会是给猫拴上铃铛的老鼠?
想要卖出产品,为什么需要抬价而不是降价呢?
为什么很多企业不喜欢打广告?
傻瓜、骗子和精明者之间的博弈
内容延伸 把握生活中的群体思维与个人思维
第三章 博弈的好坏往往取决于人们做出了何种选择
麦穗理论下的选择性失策
单独评价和比较评价带来的影响
鲜花为什么常常插在牛粪上?
不要做爱情的囚徒
再亲密的关系也需要一定的私人空间
生活中的斗鸡模型
爱的承诺:必须先付出更多的代价
最优策略就是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内容延伸 合理选择优势策略与劣势策略
第四章 博弈的两种常见模式:竞争或者合作
低价策略也会传染
很多时候只要跑赢你的对手即可
领先者的跟随策略
展开合作项目,需要做到诚实
增大对未来的预期
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攻防博弈
如何阻挠新的挑战者进入市场?
资源多的人会得到更多的,资源少的人将会失去仅有的
内容延伸 合作有时候需要把握竞争因素
第五章 把握规律,玩好一个人与一群人的游戏
投资就是一人对多人的博弈
博傻理论:找一个比自己更傻的人接盘
庄家和散户的游戏套路
庄家与庄家之间的利益之争
协和谬误下的不良投资
价值投资领域内的进化稳定策略
作追求稳定型的投资者,还是当一个风险偏好者?
内容延伸 博弈是不是一种赌博呢?
第六章 巧妙谈判,主动改变被动的局面
“红白脸”策略:引导对方做出最优的选择
时间是获得策略优势的重要资源
必要的时候可以下达“最后的通牒”
是坚持主动辞职,还是等着被辞退?
先满足别人的要求,以此来增加他们做出反抗的成本
从简单的小要求开始,逐步提出更高的要求
人事管理的贝勃定律
积极利用权威来提升自己的影响力
把握博弈中的配套效应
内容延伸 博弈者是否具有窥探心理的能力
第七章 善用规则,才能为自己赢得更多的优势
熟练运用田忌赛马的博弈风格
强盗分钻石的博弈
多人博弈模式本身就是一种相互制约和平衡
最弱的人,往往拥有最大的优势
有趣的木桶理论和斜木桶理论
智猪博弈下的角色定位和利益分配
分汤制度与公平博弈
寻求一个与事件相互匹配的威胁和惩罚措施
对少数人进行奖励,而不是全部
内容延伸 博弈究竟适不适用于现实生活
第八章 信息的正向搜集和反向运用
打破信息不对称引发的博弈劣势
倾听是最柔和的一种博弈方式
剪刀石头布的博弈法则
博弈游戏中的归纳法则
想要达到目标,有时候需要设定一些诱饵
反向进行博弈:化被动为主动
一次性灌输大量信息会引发思维混乱
有效信息的甄别与提炼
内容延伸 不要用中立思维计算概率
附录:博弈论与博弈树
钱是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东西之一,有了钱,人们就可以购买各种想要获得的东西,可以满足各种各样的需求,从最简单的食物、穿衣、住宿、出行,再到阅读、游戏、社交等活动,都离不开钱。可以说钱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成为了维系和推动整个社会关系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
不过,在使用钱的时候,人们都希望购买到“值钱”的东西,所谓的“值钱”即购买的商品价值等同或者高于手里的钱,这种交换往往是心理上的满足,即人们觉得这是值钱的。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会拿着钱去购买或者交换一些自己认为不值的东西,但有时候人们也会犯下错误,其中就包括花更多的钱购买一张低面值的钱币。
这样的事情似乎有些难以理解,人们甚至会觉得购买者一定是脑子坏掉了,但在充满博弈的现实世界中,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出现。有人曾经拿出一张面值5元的纸币进行竞价拍卖,需要注意的是出价的人一旦给出的价格不如对方,他将会失去这笔钱。拍卖开始后,这张钱的起价为0.1元(也许有人会担心拍卖的人会亏得血本无归,但拍卖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价的过程),很快有人会将价格抬高到0.2元,然后很快就有人抬高到0.3元、0.5元、1元、2元、3元、4元、4.7元,甚至是4.9元。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提价比较积极,而推动这种积极性的原因在于出价仍旧低于5元,这即意味着有利可图。但是当出价达到4.9元甚至是5元时,会发生一些奇怪的现象。
通常情况下人们会放弃抬价,或者说这个竞价活动应该停止了,毕竟当价格出到4.9元或者5元时,竞价的意义已经不大了,考虑到人们在竞价中尽可能追求更多的利益,这时候即便赢得了竞价,所获得的盈利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了。所以按照常规思维来理解,人们往往会放弃竞投,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由于人们担心其他人会高于自己的出价,导致自己的钱打水漂,只能千方百计往上抬价。
当价格高于5元时,竞价各方都知道这是一场稳赔不赚的买卖时,却无法停止自己抬价,这个时候所有人都会这样去想,“当我将价钱抬到7元时,充其量只是损失了2元钱,而出价6.8元的人则会损失6.8元。反过来,一旦对方出价达到7元而自己出价只有6.8元时,那么自己会损失6.8元”。
在这个时候,由于所有人都卷入这场竞价式的“赌局”中,大家的竞价都不再以5元为标准,而以其他人的出价为标准。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超过对方的报价。而这种竞价模式最终会产生一个结果,那就是大家在竞价中的出价会高于“5元”。
其实在竞价的过程中,一开始很多人都会觉得自己的价码会是最后的价码,可是随着竞价过程的推进,局面会逐渐失控,因为其他竞争对手也会抱着同样的想法,这个时候竞价会脱离个人的期望。而在整个竞价过程中,参与者普遍存在两种情感,一种是明算经济账,即为了不让自己亏损更多,只能试图通过抬价来压过别人的价格。另一种是面子问题,当个人在竞价中不断受到他人的挑战(抬价)时,心理波动会很大,情绪也会受到影响,在这个博弈过程中,人的理性认知几乎消失了,反而充斥着盲目冲动和意气用事,他们会不断抬高价格,为的就是给竞争对手一点惩罚,或者说为了挽回面子。
整个博弈过程就像是一个陷阱,一旦人们参与其中就发现自己很有可能难以全身而退,他们会陷入恶性循环之中:期待着能够通过抬高价格来摆脱困境,却发现自己在困境中越陷越深,然后寄希望于进一步抬高价格脱离困境。从低于5元到等于5元,再到出价高于5元,每一个参与竞价的人都会感到越来越烦躁,并为自己的愚蠢行为而后悔,但是为了避免自己面临更大的损失,他们只能不断增加筹码将这个游戏继续下去,当然为之增加的成本和面临的风险都在不断增加。
每个人一开始都希望能够获得最大的利益,但是当所有人都这么去想的时候,大家都会感觉到骑虎难下。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或者脱离这种困境呢?及早退出是一个非常合理的决策,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比如一开始当别人出价比自己高一点时,就要意识到这是一个一直循环下去的游戏,自己赢不起也输不起。或者人们可以选择观望,看看别人是如何参与竞价的,而当大家都乐此不疲地抬高价格时,就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个博弈游戏的本质而拒绝加入其中。但是多数人都做不到这一点,首先当出价还低于5元时,人们会在贪婪心理的作用下不断竞价,随着价钱不断升高甚至超过5元时,人们就会意识到自己已经骑虎难下了,一方面他们会意识到自己正在做亏本买卖,另一方面却要担心自己将会承受更大的损失。
另一种解决方案是竞价各方形成默契,当第一个人提出价格时,其他人不进行抬价,那么这张5元面值的钱将会以0.1元的价格成交,然后参与者会平分盈利。如果将整个竞价提高到1万元甚至是10万元,那么利润将会非常可观。但问题在于,举办竞价活动的人肯定会禁止这类事情发生,而且不同的参与者也很难进行沟通或者形成类似的默契。
这种骑虎难下的现象在生活中经常会出现,有人投资某项业务时,亏掉了一笔钱,接下来他肯定希望自己将亏掉的钱挣回来,于是继续追加投资,结果亏掉更多的钱。这个时候,他会陷入矛盾之中:究竟是继续追加投资,还是就此止损?
事实上,对于多数亏损的投资者来说,都会选择继续投资,而当亏损越来越多的时候,他们越是难以下定决心退出,毕竟投资的高额成本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不甘,最后他们会发现自己投入的成本已经远远超出这项投资所能获得的最大回报。
因此,人们在面对这一类游戏的时候,应该保持理性,且应该拿出坚决的态度,当面临亏损时,不要总是想着能够在下一局赢得胜利,这样做可能只会让自己越陷越深。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