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7856942
u 作者对杨绛多有美言和维护,但她并非没有看到其缺陷。本书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作者与杨绛进行的是平等的对话,是对一些问题的实实在在的探讨。
u 在书中,作者与杨绛讨论哲学,讨论人性、命运、灵与肉等问题,借杨绛的作品发表了一系列自己的见解,显示了作为批评家和学者的主体性。其中的论辩不乏精彩之处。
u 这是一本研究杨绛的书。关于杨绛,报刊上的零星文章很多,但真正的研究较少,系统而全面的研究就更少。本书作者深入杨绛的方方面面,对她进行了比较全面而系统的研究。相信,对杨绛感兴趣的读者,应该能够从这里得到帮助和启发。作者对杨绛的解读是深入的,也是细致的。通过深入的解读,她形成了一些论断。
序言 001
引言 001
章 不停地冶炼自己 001
第二章 戏剧中的精神游牧 049
第三章 散文中的诗意还乡 095
第四章 小说中的反抗与解蔽 131
第五章 在翻译中扼住时代的咽喉 185
第六章 人生边上的总结 219
后记 263
当下对你的评说不尽滔滔。
读你、知你、论你的人固然有,不读你不知你却妄加议论者显然更多。
有人尊奉你为人生的楷模,引导自己的人生走向;有人拿你当鸡汤,滋补营养不良的精神;有人信口说你“无品”,以此来证明自己“有品”。胡适主张论人须持平,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方是持平。可惜,论人持平如胡适者,人间不常有,多的是爱而不知其恶,恶而不见其美,却认为只有自己认识全面的人们。倘若是建立在通读过你的全集、真的懂你的基础之上的持平之论,无论是礼赞还是指责,都是你的运气,有人懂,毕竟是件珍贵的事。然而,如果礼赞是出于无知的跟风,那便是妄赞,无异于萎靡敷衍的附庸风雅;如果指责是出于存心的妒意,那便是妄批,无异于无聊的人身攻击。在这两种情况下,无论礼赞还是指责都远离对话精神,皆在该批驳之列。
好在,你并不太在意这些。毫不夸张地说,如果用一件事来概括你的一辈子,无非是兢兢业业地冶炼自己,写作和翻译都是你修身的必经之路。对你而言,超越一些无端的评论算不上一件难度很大的事。
歌德说:
急躁没有用,
不停地冶炼自己
后悔更没用;
急躁增加罪过,
后悔给你新罪过。
你从不急躁。在同时懂歌德、海涅和你的人们中,即使那些认为歌德和海涅比你伟大得多的人们,也不得不承认:在戒“躁”、戒“悔”两个方面,你表现得比歌德高明;你也从来不曾像海涅那样悲哀地仰望高空,看着千万颗眨眼的星星,困惑于找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颗,你更不曾像星星迷失于天空一样“迷失在 / 混乱的人间”。你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呢?
古罗马的“哲学王”马可·奥勒留说:“那种在生活中没有一个始终一贯的目标的人,不可能在他的毕生中是统一和一致的。” 你曾熟读他的《沉思录》,不论这句话是否打动过你,如果说你和马克·奥勒留在哲学中的相遇并非纯属偶然,你们至少在精神世界有一个契合点,即都“有一个始终一贯的目标”。感谢马可·奥勒留将这一点说破,帮我看到你“统一和一致的”一生背后恒久不变的思想支点——读书写书,以书为伴;千事万事,冶炼灵魂。
你的文学精神和斯多噶学派的哲学精神有很深的默契,都有意识地抵抗社会环境的牵制而致力于构建纯净有德的个人生活,这其中无疑蕴含着巨大的力量,但是在面对社会生活时,在本质上却有清静无为而又无力的一面。从社会实用主义的角度衡量,很容易得出一个价值判断,即你的文学是无意义的。作为一个以研究胡风派为学术起点的年轻人,我也曾下意识地在很长的时间内与不重视社会功用的文学保持距离,也自然与你这样的知识分子保持距离。
文学的相遇需要机缘,思想生长和人生境遇都是重要因素。当我跳脱外界的重重束缚,回到自身,重新思考个人存在的方式和意义,发现你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了。你方向明确,锲而不舍,从不好新骛奇;你不卑不亢,几乎在所有的事上都保持着坚定的清醒,“心中没有任何奴性,没有任何矫饰”,既不太多地受外在事物的束缚,也不同它们隔绝,几乎“无所指责,亦无所逃避”
;你“一方面能足够强健地承受,另一方面又能保持清醒的品质,正是一个拥有完善的、不可战胜的灵魂的人的标志” 2 。这样的人是怎样炼成的?是不是只要不断地磨炼和净化心灵,就可以远离任何腐朽,避免留下难以愈合的伤口,即使像命运迫使演员在剧终前离开舞台一样夺走他的肉体,也破坏不了他完整的生命?你像极了这种人。
我被你吸引,对话自然继续——何以修身呢?
二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格物的途径有两个,一个是实践,比实践更迅捷的是读书。你说三天没书看就觉得日子不好过,一星期没书读就感觉简直白活了,把读书放在和食物、水同等重要的位置。不知者以为你夸大其词,知你者方能懂你的文学和你文学中的哲学,我努力向这个方向靠拢。
人生而有涯,一个人本来只能活一辈子,读书时入乎其中,与写书人和书中人同呼吸共命运,相当于按他们的轨迹逐个活一遍,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一生知多世,如同活了好几辈子。你正是如此,博闻强记,极大地丰富了自己知人论事的智慧。人思而无涯,你扣上书,出乎其外,再回到生活现场时,想象力和实际承受力都与此前大不相同。
书是经验真理的重要集散地。“一个人必须学许多东西,以便他能够对另一个人的行为做出正确的判断。”读书的过程也是阅人的过程,读书破万卷,阅人过万千,从而无限地接近知人知命之明。
知人知命反过来有利于加深对自己的认识。“认识自己”正是你冶炼自己的必要前提,也是形而上学问题中重要的问题,苏格拉底将之奉为终生的事业。正如一句古老的谚语所言,人难索解的秘密是自己本身,你曾在长篇小说《洗澡》新版前言中感叹:
假如说,人是有灵性、有良知的动物,那么,人生一世,无非是认识自己,洗练自己,自觉自愿地改造自己,除非甘心与禽兽无异。但是这又谈何容易呢。
你一向很重视老话成语,认为古无虚谚。诚然,若论天下大势,普通大众或许没有知识分子们看得透彻,但对于日常人生的把握却未必比知识分子们逊色,有时还要胜出一筹,因为比之知识分子,他们承受着世上更多的残酷,也因此对人间事看得分外明白。中国有句俗话就叫“人贵有自知之明”。既然称之为“贵”,必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至于“做自己”,坚持不懈地洗练自己,有意识地改变自己,就更难了,是足以贯穿人一辈子的事。为了和你对话,我重读《论语》,心情归于平静,一边不由地想象你读《论语》时的心境和收获。
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那么,怎样才算得上是君子呢?
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知命之后应该怎样对待“命”呢?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
按照孔子的思想,天命的重要性,甚于权威之人和权威话语,而君子和小人的一大区别正在于君子知命,看得懂吉凶顺逆,对不可逆转的命数,心存敬畏。说得直白一点,君子知道什么该拿,并能拿得起来,也知道什么该放下,并能释怀不留杂念。由于洞晓这一切,君子心中坦荡天地宽阔,不汲汲于事功,不戚戚于沦落。
想象的东西没有确凿的证据,实在不足论。但是,“坦荡荡”确实是你的常态,只有念及父母亡故之际自己都不在身边这些旧事的时候才“心有戚戚焉”,别的事很少有让你感到哀戚的,你努力使自己“适应于命运注定要使你同它们在一起的事物,以及你注定要和他们生活在一起的那些人,要爱他们,真正地,忠实地这样做。”
你努力地包容他们有心的和无意识的过错,堪称“知命”君子。
知命当如何呢?罗马奴隶哲学家爱比克泰德的看法是:“它所关涉的是我们自己力量之内的事物(指我们的思想、意志等——原书编者注),还是不在我们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那些事物(指我们的身体、财产、名誉、地位等——原书编者注)?如果它关涉到任何超出我们自己能力范围的事物,那就打算好承认它对你是不相干的。”
说得通俗一点,对那些阻碍我们按照自己的预期前进的事物应该辨别其不同的本质,有区别地对待。爱比克泰德还有一段很有趣的话,在谈到人的病时说,“任何人由于忧虑而脸色发白,正如医生根据面色断定这个病人的脾有毛病,另外一个病人的肝有毛病一样,你也可以说,这个人的欲望和厌恶的意志有毛病。” 3 在前一段话中,爱比克泰德讲的是承认的智慧,是认知命运的另一种说法,后一段则谈意志的力量,是如何面对真假命运的问题。
按照爱比克泰德的标准来判断,你也是“知命”的,你知道躲开不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事物,同时又不随意放大“命”的范畴,不把自己力所能及之事推诿给无可奈何的多舛之命,好好地运用自己能力范围以内的东西。
你知道哪些事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并且一一做好。你以理性精神包容别人非理性的言行,忍受不公正地责备你的人而丝毫不反过来责备他们,从不把任何发生的事情视为一种恶,不让任何恶、任何欲望或任何纷扰进入你的灵魂,以此保护其免受伤害,保持灵魂的安宁和平静。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