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9922653
1. 林文月在台湾艺文界是一个*代表性的、标志性的人物。她的求学及学术历程代表了台湾一代知识分子的人生轨迹。可以说,如果她不是刻意保持低调,她在大陆的热度应该可以和叶嘉莹相提并论。大陆读者*熟悉林文月的身份也许是《源氏物语》的译者,其实她还承载着更多传奇。
2. 林文月出生名门,外祖父是“台湾太史公”连横,代表著作是《台湾通史》。连战访问大陆时随行赠礼中就有这套书。林文月毕业于台大中文系,一直受教于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台静农先生。而台大中文系和外文系在一个时期内,为台湾的文学繁荣提供了*丰富的土壤。为大陆读者熟悉的齐邦媛是台大外文系教授,也是林文月的好友。写作过《城南旧事》的林海音女士,是台湾文艺出版的重要推手。她邀约林文月写作《京都一年》,产生巨大影响。孙传芳的儿子、画家孙家勤是林文月从中学时代就相识的好友,后来他成为张大千的关门弟子。还有著名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张爱玲的私交密友宋淇,因译事与林文月相熟。林文月与这些师友的往来交集,都可以在本书中寻迹。
3. 本书是台湾知名学者、译者林文月首次将她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日本文学作品翻译、散文写作三方面的文章做的一本精选集。取名为“文字的魅力”,是因为林文月在研、著、译三方面所获得的成就,均与她个人沉浸文字,对文字有发自内心的喜爱有关。这本书中选入的文章,也反映了她对文字创作的深情。这本书也是首次在大陆引进出版。
本书图片由林文月长子郭思蔚拍摄。随书附赠林文月与一双儿女朗读其作品的光盘。
目录
代序
文字的魅力
辑一 而今现在
初的读者
山笑
记《翡冷翠在下雨》
记一张黑白照片——怀念庄慕陵先生
巨流河到哑口海的水势
画布上的文笔
敬悼塞翁
漫谈京都
辑二 落樱平安朝
祝贺老同学的生日礼物
诸行无常 盛者必衰——郑译《平家物语》读后
平安朝文学的中国语译
中国人の立場より見た白氏文集と平安文学
关于古典文学作品翻译的省思
翻译的再译——读佐復秀樹《ウエイリ一版源氏物语》
译事之局限——谈翻译原始语文的困难
辑三 六朝微雨
八十自述
关于文学史上的指称与断代——以“六朝”为例
潘岳、陆机诗中的“南方”意识
读陶潜《责子》诗
康乐诗的艺术均衡美——以对偶句诗为例
不能忘情吟——白居易与女性
手迹情谊——静农师珍藏的陈独秀先生手迹
《清昼堂诗集》中所显现的诗人的寂寞
我所不认识的刘吶鸥
从《雅堂先生家书》观连雅堂的晚年生活与心境
文字,既无色彩,也无声音气味,更无表情思想;但是我们的祖先发明了文字,把他们所看到的形象与颜色,闻到的声音与味道书写下来,把他们追踪那些文字而再现了他们所经验过的丰富的宇宙世界生命种种,让后代的我们如亲历其境地经验那些种种。几百年、几千年过去了,当初书写那些文字的人们都已亡故不存了;然而,藉由那些留存下来的文字,我们看到、听到、感受到那些喜怒哀乐爱恶欲;于是,透过文字,当初一个人的想法、感情,却变成为千百年后、千万人的感动和记忆了。既不是图画、摄影,也不是唱片、音符,而能够在白纸黑字之间就传达了无所不包括的极丰饶的内容;文字的力量岂不神奇!
至于我个人,所认识的文字,是和我的生长背景有很密切的关系的。
我的父母都是台湾人。我们生活在上海的日本租界。那时候在法律上,台湾人都隶属日本公民,所以我的母语是日本话、上海话和一点台湾话。而我初习得的文字是日本文字。从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我在日本租界的小学里,和侨居上海市的日本人子弟一起读书。我的班上,除我以外,都是日籍儿童(应该说,当时我的籍贯也是日本)。我们所受的教育,和日本“内地”的教科书完全相同;我们的老师,无论男女,也都是从“内地”赴上海的日本老师。当时,幼小的我,浑然不知自己不是日本人;我的成绩在全班之中,甚至是居前的。但是,在我读到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中日战争结束了。台湾光复了。我突然变成全班之中与别的同学不同的孩子。他们都是战败国者子弟,只有我一个人变成战胜国的子弟。战败国的日本同学们先后离开上海,回到他们的祖国日本去了。而我们家人,则是回到家乡台湾。
我的兄弟姊妹都出生于上海。台湾虽是我们的家乡,其实是陌生的。我们甚至于也不会讲完整通顺的台湾话。令我特别不自在的是,回到台湾以后,当时读小学六年级的我,却得从注音符号开始学国语——中文。而教育局规定,在教室内不可使用日文,所以老师是用台语解释中文的。这两种语文,是生长于上海日租界的我,所不明白、不习惯的。
不过,现实的困难,总得要克服。事实上,处于这种双语文的过渡期难关,是当时台湾很多人都遭遇到的。有些人已经中学(或大学)毕业了,甚至已经很熟练地用日文写作了,还是必须整个地将使用的语言文字从日文改为中文。我不过是在小学六年级时,忽然又回到一年级(或幼儿园时期)罢了。
但克服困难的痛苦,却意外地带给我想象不到的收获。从小学后的阶段开始学习另一种语文,其实,并不是太不容易,尤其当大环境、大趋势如此时,更有不得不然的推力助使,而前面五年的日本教育,到这个时候也颇具基础,不致随便忘记。生于这样特殊的时、空里,我倒是反而庆幸自己彷佛很“自然”地具备着双语的能力了。
一九六九年,我因为具有中、日双语文的能力,而接受国科会遴选赴日本京都,在人文科学研究所进修一年,撰写比较文学研究的论文《唐代文化对日本平安文坛的影响》。利用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内丰富的藏书,以及和日本学者的意见互研,我完成了计划好的论著,同时也令我能够在既有基础之上更进一步,以日文的立场观察中国文字,又从中文的立场观察日本文字。以前的我虽具备双语文能力,却只是以单方向思考:即以日本的立场看日文;或以中国的立场看中文。撰写唐代与平安朝文化的比较文学论文后,我培养出了以另一角度去观察两种文字的态度,于是增加了一种主观而客观、客观而主观的认知思考方式。
日本在中世纪因与中国隋、唐有密切接触,有意地学习吸收中国文化(遣唐使团内设有遣唐留学生及遣唐留学僧),而造成其文化(包括文学、艺术、法律及宗教等)上的一大进步。其中,以文字而言,即使到今日,日本人所日常使用的文字,就是由直接取用中国文字的“汉字”,由中国文字的草书演变而生的“平假名”及取用中国文字一部分的“片假名”而成。不过,日本文字和中国文字的一大差别是,中国文字是表义的,一字一义;而日本文字(除“汉字”之外),“片假名”和“平假名”都是标音的,一字只代表一音,绝多数不具独立的意义。故而一个汉字,有时需由两个或三个、四个假名字缀成才会具有意义。例如“我”(われ)、“柳”(やなぎ)、“鶯”(うぐいす)。
由于一个汉字可抵三、四个假名字,故而一句五言诗或七言诗,往往可以完成一首日本的古典诗。在平安文坛文士竞相学习、模仿唐诗的当时,甚至有采唐诗句五字或七字为作和歌的参考书:如大江千里所编《句题和歌》。试举其中一例:
莺声诱引来花下。(白居易)《春江》)
鶯の啼つる聲にさそはれて
花のもとにぞ我はきにゆる
日本文字与英文(以及其他欧西国家的文字),属于拼音文字,因而一字只代表一音,读者看拼音文字中的一个字母时,只能辨其音,而不能辨其义;但中国文字则可以让读者既辨其音,又识其义。以上举“莺”字为例:
莺(ING)
うぐいす(U-Gu-I-Su)
NIGHTINGALE(N-A-I-T-I-N-G-A-L-E)
中文的“莺”,是完整的一个方块字。读者看到这个字,都能认识此字代表鸟类中的莺,既非雀,亦非鹰;而此字的发音就是“ING”。字的笔划和发音皆是整体、不可拆散的。
日文“うぐいす”,若不用汉字“莺”,則需由“う”、“ ぐ”、“ い”、“ す”四个假名缀成。うぐいす四字的任何一字抽取出來单独呈现,都不会具备任何意义。
英文的“NIGHTINGALE”,也和日文“うぐいす”的情况大致是相同。必要这十一个字母串联在一起,才能代表“莺”的意义,而且所有发出的声,才会有所指涉。否则,其中任何一个字母单独呈现,也都不具备任何意义的。
中国文字的每一个字都具单音语、具有其本身独立意义,而且在形象上又有引发辨识或联想的功能。先祖们造字时,对于物象已经给予分类,例如“岑”、“岳”、“崎”、“峰”;“汆”、“淼”、“清”、“湍”;“栗”、“森”、“松”、“樵”;“萍”、“蔓”、“芜”、“萎”……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凡字典、辞典里所容无数的字,皆能从偏旁显示其物性类别,不仅名词如此,动词、形容词或副词亦然。又由于绝多数的字都具有声母和韵母,所以也可以造成听觉上的关联和整齐的效果。例如“彷佛”、“袅娜”,其上、下二字的声母相同,故而读起来有整齐美的感受,而上、下之间又属同一偏旁的形体,所以无论听觉上或视觉上都有经营安排的美感。再如“沉深”、“逍遥”,其上、下二字属同一韵,且字形也属同一偏旁,同中有别,但其为造成艺术均衡美感的道理则相同。
中国的文字,在表达感情思想之外,不是绘画,但有形象视觉的美;不是音乐,却富抑扬听觉之胜,是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字所不及的。身为日常接触中文的文学研究者和写作者,有时并不太觉察。在京都撰写中日文学的比较研究论文,使我有一个反省深思的机会,而得以站在外语文的立场来观察中国文字。缀连视觉与听觉兼备的方块文字,我们体会古人的感情和思想,而我们自己也把各自的感受与体会藉字与字的缀连成文保存,希望后代的人能够看到。
然而,和外国的文字接触、相比较,同时也让我们发现平日习以为常的中国文字之间所具有的另一个特色─暧昧。多年前,我在台大讲授“陶渊明诗”《归鸟》的课堂上,有一个美籍留学生突然举手发问:“这首诗里面有几只鸟?”初听这样的问题有点意外,班上许多中国学生甚至笑了起来。但是,以英文去了解这首由四章组成的四言诗时,所出现的“鸟”这个字,的确并不单纯(以“鸟”隐喻的此诗中,有时候是指作者陶潜自身,有时候是指包括作者以及退隐以后田园生活中的邻人)。在中文里一只鸟是“鸟”,两只以上也是“鸟”。字形和音声都不必改,而且也无从改。如果把单数的鸟写成“鸟”,而复数的鸟写成“鸟们”,倒是反而显得造作了。但在汉学界英译本中,确实有不同的译法:(一)“Homing birds”(James Robert Hightower)(二)“The bird which has come home”(Burton Watson)。Hightower和Watson都是西方近代的著名汉学家。前者译《归鸟》此题目中的“鸟”为“birds”,后者则译为“bird”,可见得二人视陶诗中的鸟,有多数与单数之别。在文法比较严谨的英文中,二人对主词“鸟”的数目的不同选择结果,单数、多数,不仅影响四章四言诗不同的解读法,并且也必然会造成其动词、受词的不同书写法了。我们中国人读现代诗或古典诗,通常都不会”计较”这个问题的,甚至于中国的作者也恐怕不是太”在意”这个问题;而外国人遇到这种情形,如果没有”弄清楚”,他们就无法下笔了。难怪我那一位美国学生会提出那样子”奇怪”,其实是””很重要”的问题了。
中文字里的名词,非仅单数、多数不区别,有时候动词的主动与被动也不怎么分明。同样举一个陶诗中很有名的”悠然见南山”为例。通常我们读这句诗,都会觉得境界高,令人向往,但是不太会去注意怎么没有主词?主词是谁?这句的上面是:“采菊东篱下”,也不着主词;其实这首题为〈饮酒〉二十首诗的第五首,全篇都没有一个主词,然而省略主词的写法,在中文里很多,尤其诗词更常见。在这里,“被省略的主词”为作者陶潜,应该是没有争论的(这种省略主词的笔法,日文也往往有之)。不过,名句“悠然见南山”,究竟“悠然”是指作者?还是南山?则也许有不同的说法,英文的翻译,因为必须得补上原来省略的主词“ I ”,所以悠然必定关系到“我”而成为“我悠然地看见南山”。关于这个问题,已故日本汉学家吉川幸次郎说得好:“……‘悠然见南山’句,既可读为:悠然地看南山;亦可读为:看到南山的悠然。可是进一步想,或许在呈现着两者皆可吧。看山的渊明是悠然的,而被渊明看到的南山也是悠然的。主客合一,难以分割,这种浑沌的状态,不正是‘悠然见南山’吗?在中国话里,这是可能的。人们往往带着嘲讽之意说中国话的暧昧性,却不明白这正是作者诗的语言的绝妙之处。现实世界往往是浑沌而多面的,设若诗也者,是要将那多面性保留其多面性,使之定型于语言中,那么,中国话便是适宜作诗的语言了。……”
由于研究中古时代中、日两国文学,也间接促成了我翻译日本古典文学的原因。其实,在大学时期我就翻译过近代日文的书,但是日本的古典文学却始终未敢尝试。在我撰写的论文范围内,包括了平安时代女性作家紫式部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此着成于一○○八年的书,已经受全球文学界公认为世界文学里早的小说,而其书却明显地受到中国文学的影响,尤其白居易的诗篇更为作者紫式部所喜爱而频频引用;《长恨歌》遂成为全书帖《桐壶》所成立的骨干。
从京都回来以后的第三年,我就开始译注《源氏物语》,逐月在台大文学院的《中外文学》月刊连载。一九七八年十二月,费时五年半,刊载六十六期,百余万言的中文译注本《源氏物语》终于完成。前年(二○○八)岁暮,京都大学为了庆祝《源氏物语》诞生一千年,举办了国际研讨会议:“世界之中的《源氏物语》─其普遍性与现代性”,我受邀参加了该会议,发表演讲:“关于《源氏物语》的中文翻译”。《源氏物语》的翻译包括中、英、法、德、义、捷……等等,已经有近二十种的外国文字译本。我在会议中谈到,自己如何把千年前的日本古文字翻译成现代的中国文字,其困难以及其心得。也听到其他外国语文翻译此书时的种种问题。日本与中国两国的文化和文学,自中世纪以来有极密切的关系,而两国的文字虽称“同文同种”,实则亦大有不同。翻译《源氏物语》百万言的巨着,不容逃避地须要面对其中的一字一句,我深深体会到什么叫做“同文同种”之中的“不同”;也尽力把自己所体会辨认的“同”与“不同”,用中国文字传达出来了。
《源氏物语》之后,我又陆续翻译了《枕草子》《和泉式部日记》《伊势物语》等,均为千年或千年以上的日本古典文学重要作品。另有一本近世著作《十三夜》。作者樋口一叶为明治时代女作家,虽以二十四岁年华早逝,但日本政府于二○○四年以其肖像印制于五千円日币上,以志其百岁冥诞,表彰其成就。这几本书都是日本文学史上(甚至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著作,有必要介绍给我国读者,这是我当初翻译之目的;不过,这些书的内容十分动人,而文字非常有魅力,也是吸引我动笔的原因。
五种日本古典文学作品之中,除《伊势物语》的作者在原业平为男性之外,余四人皆是女性作家,但每个人的文章风格不同,设字敷辞有别。做为译者,我学会了先做一个细腻的读者。不但那些缀连而成的文字所表达的内容,须得完整掌握,其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也要意会。这种阅读的方式,不只是“看”字、领会其意义而已,同时也是“听”字,赏识其音。成为作者文字的知己,然后把体悟所得,转译成为中文;不是自己习惯使用、喜爱使用的中文,而是衷心地贴近原著的文字。
文字的魅力在文字本身,更是在它们“被使用”的领域内所展现的特色和功能。以我个人的经验而言,常写作的对象有:文学研究、文学翻译及散文创作三种。每一种工作都以文字为基本,然而在“使用”文字的态度上确有分别的:文学研究的文字,务求其顺畅达意,避免迂回晦涩,以读者能够清楚掌握其旨为宗;散文创作的文字,视其内容而定清约或华饰之匹配准则,不妨彰显作者的个性特质;文学的翻译,则恰与创作相反,须得看文字且听文字,尽量抑制自我,唯原著之风格特性是遵循。
回首自己的大半生,日日所关心喜爱的无非是文字的掌握。文字的魅力多么大!
二○○九年初夏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