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0474911
◎全球“不抱怨”运动独家指定用书!
◎一本风靡世界的励志巨作!改善沟通与人际关系的智慧之书!
◎不抱怨的关系:世界500强当下推崇的管理理念。本书荣登世界500强企业团购率前列!
◎美国总统奥巴马、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商业领袖兼青年导师冯仑、深具影响力身心灵作家张德芬感动推荐!
◎美国亚马逊、台湾金石堂、诚品书店心灵励志类书销量前列! 影响力遍及全球106个国家和地区,1100万只手环,21天改变人生!
◎随书附赠“不抱怨”运动深紫手环和21天不抱怨实践手册!
为什么“关系决定命运”
人是关系中的难题
抱怨是所有不愉快关系的共同特点
所有财富,都能从关系中获得
你有能力改善一切关系
Part1
你决定着“关系”的走向
改变关系的途径
人无所谓好坏,思想使然
一切改变,由你开始
正向评价,打造愉快关系
你的评价只对自己有效
分辨和评价的差异
改善关系的秘密
Part2
当不同世界碰撞时
向自己的内心提问
别把“不同”视为“不一致”
永远不要为现实争辩
开心或愤怒,精彩二选一
释放你心中的仇恨
宽恕就是给予
制定标准,才能避免分歧
成功沟通“三步法”
关系中的“吸引力法则”
Part3
如何让自我得到满足
区分陈述和抱怨
您可能不知道……
询问的惊人力量
你付出多少,就会收获多少
帮助别人,你的心灵才会富足
以包容之心,回馈这个世界
Part4
我们为何会抱怨
抱怨的动机
Get Attention:寻找关注
Remove Responsibility:推卸责任
Inspire Envy:引人艳羡
Power:操纵力
Excuse Poor Performance:为欠佳的表现找借口
Part5
释放和“处理”抱怨
“处理”愤怒才能驱走负能量
Venting 释放
Processing 处理
找到的方法,赶走抱怨
Complaint Free 不抱怨
About me 我的事
Neutral 不偏不倚
Part6
与自己和解
“关系”存在的目的
人的痛苦多半是自找的
疗愈与自己的关系
你如何描述自己
切勿混淆癖好与缺点
忘掉伤痛,重新上路
采取宽恕的态度,秉持良善的意向
如何做到不抱怨
Part7
用爱疗愈抱怨
抱怨的东西会回到我们身上
人们为何经常以怨还怨
别总把抱怨当作人身攻击
一切可怕之事都需要爱
◆结 语◆
你拥有无尽的潜能
关系是人生的一部分
你掌握着关系的主动权
在关系中学会成长
改变自己是的途径
爱永远与关系同在
坚持不抱怨,需要勇气
为什么“关系决定命运”
他人即地狱。
——萨特
人是关系中的难题
他人是上天赐予我们好的礼物,但也可能成为我们的挑战。你可以给自己做个问卷调查,拿出一张纸,把你正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都写下来,只要是让你产生负面情绪、担忧、困扰的事都可以写在这张纸上。
然后,问自己:“里面有多少问题是和别人有关的呢?”这时你会发现,你所面临的困扰,多半与他人有关。不论是要和你的爱人有更深层次的交流;还是要说服某个同事,让他认同你的看法;或是让你的孩子收拾他们的房间;或是让商店导购了解你的需要……生活中的大部分问题,都能通过与别人建立成功的、有价值的关系得以解决。即使是那些大规模、全球性的问题也不
例外。
我们同他人的各种关系,可以提高自身的生活品质,也能带来无尽的压力;既能给我们带来欢乐,也能带来痛苦;既能带来安逸、和谐,也能带来矛盾、冲突;既能带来喜乐、平和,也能带来不安、挣扎。
或许你觉得自己是关系中的受害者,无力去改善它们;或许你觉得自己正被困在消极、不快的关系当中,无法解脱。但事实并非如此,你既非受害者,也没有被困,你完全可以改变你与家人、朋友、同事,甚至是萍水相逢之人的关系,并从中享受到极大的乐趣。
你学习这些新技巧的过程,就会有很多人为你所吸引,他们会觉得你热情、无私、乐于助人、讨人欢喜等,在别人眼里,你具备很多高贵的品质。同样,你也能在现有关系中,将对方身上的这些美好品质引导出来。不要再去抱怨别人如何对待你了,这样你就会创造出很多正向的经历,给自己带来神奇的
转化。
你从本书中学到的理念和方法,都来自我在一次教会上的演讲。我是密苏里州堪萨斯市基督教会联盟的主任牧师。我向会众们讲解一些观点,告诉他们如何才能成功,并借助一个紫手环,把它作为一种工具,以帮助人们根治“抱怨”这一顽疾。
我们用思维创造了生活,而语言又反映了我们的思维和想法。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积极、乐观,可事实上并非如此。有时,人们觉得自己已经努力朝好的方面想了,可实际上,大多数人依旧悲观、沮丧,他们不断地抱怨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种消极思考的倾向,终导致了各种令人不快的关系。
多产的推理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曾如此写道:“人们从不知道自己有何不寻常的东西或习惯。”正如她所说,很多事情,尤其是人们习惯性抱怨之事,从未被引起足够重视。据我从那些接受了“不抱怨挑战”的人们了解的信息看,一般人平均每天要抱怨15~30次,但他们毫无察觉。而我们的“不抱怨”紫手环,正是帮人们设置了一个陷阱,以“逮住”自己的抱怨。
方法很简单:先把紫手环戴在一只手腕上,当(不是“如果”)你发觉自己在大声抱怨时,就把手环换手。这样,每次抱怨,手环都会被你从一只手移到另一只手上。在此过程中,你就能觉知自己的消极情绪。坚持数个月,你的抱怨次数就会越来越少。
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到连续21天不抱怨。科学家认为,将一种新的行为变成一种习惯需要21天的时间。所以当你实现了这一目标,就会重获新生,这种“不抱怨”的行为会成为一种持久的习惯。
一开始,我只给我的会众们分发了250只手环,可是随着“不抱怨”理念在全世界的广泛传播,它发展成一场全球性的运动。我们已向全世界105个国家寄出了几百万只手环。数以百万计的个人、家庭、教堂、学校、监狱、诊所、医院、戒毒中心以及很多企业都加入了这场运动,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不抱怨运动”是一场蓬勃发展的、非盈利性的活动,旨在为个人和组织机构提供资源,帮助人们摆脱抱怨,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我们曾登上《奥普拉脱口秀》的舞台、美国各大主流电视、网络以及世界各地的重量级媒体。国内、国际几百家报刊都报道了我们的故事。许多出版社在他们发行的图书中附上紫手环,将其赠送给读者。这一做法,不仅帮助我们更广泛地传播了“不抱怨”的理念,分发了更多的手环,也让他们图书的销量大增。
很多公司同我们接洽,想用他们的产品帮我们分发紫手环。也有很多公司无偿提供他们的场地,用来举行“不抱怨运动”。很多人给我写信或发邮件,向我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撰写了一本书《不抱怨的世界》,现在它已成为的畅销书,在全球出版和发行。
每天我都会从谷歌收到很多提示,告诉我又有人开设了博客,讲述自己在接受“不抱怨”挑战后的各种经历。我受邀到很多会议和活动中,为各类集团发表主题演讲,从联邦机构、世界20强企业,到学校、教堂、医院以及各类民间组织。虽然这一切出乎我的意料,但取得的成绩让我十分感动和荣幸。
让我感到满足的是,看到有那么多人都敢接受这个挑战(这真是个很大的挑战),坚持连续21天不抱怨。我们的网站www.AcomplaintFreeWorld.org上有一个链接,参与者通过它就能让我们知道,他们已经成功完成21天不抱怨的挑战。我们收到世界各地的消息,证明很多人已经将“不抱怨”变成了一种习惯。
抱怨是所有不愉快关系的共同特点
有一天,我乘坐飞机去给几百名企业领导者做一个有关“不抱怨团体”建设的演讲。飞机还没起飞,我正好利用这段时间思考我的“不抱怨”计划。就在那一刻,我好似灵光闪现,突然想明白了一件事:几乎所有的抱怨都建立在关系之上。
抱怨大部分都是针对其他人的——一个和你有某种关系的人。这种关系可以很正式,例如,婚姻关系和工作关系;它也可以不太正式,例如,和你隔壁房客之间的关系;它可以很短暂,比如,与萍水相逢之人的关系;也可以延续数十年,比如,我们同家人的血脉关系。
因为我是个牧师,所以经常会有人向我寻求建议。而每次他们所面临的几乎都是关系的问题。在这些咨询、探讨的过程中,我发现抱怨和自己有关系的人,不但能引发各种矛盾,还会使已有的问题进一步恶化。随着对这一主题更深入地探索,我发现人们就抱怨对关系的负面影响已经做了很多调查和研究了。
早在1938年,心理学家路易斯?特曼(Lewis Terman)就在他的研究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幸福的夫妻和不幸的夫妻的区别就在于,不幸的夫妻更多地将伴侣形容为爱争辩的、尖刻的、爱唠叨的,也就是说,不幸的夫妻更爱抱怨。而抱怨是各种不愉快关系的共同特点。
你或许会想:“有些关系真的很让人苦恼,所以为什么不抱怨呢?”这样可以让我们把不良情绪都释放出来,不用再把愤怒都憋在心里,这不是很好吗?可事实正相反,抱怨并不能带给我们安宁和解脱。在本书里,我们会详细地讨论关于“释放”的
故事。
或许,为了不让自己在某种关系中苦苦挣扎,我们可以放弃它们——让自己一个人自力更生、孑然一身不也很好吗?起码不用再忍受萨特所说的“他人即地狱”了。
很遗憾,我们没有这个选项。我们需要同他人建立关系,关系不是件可有可无的东西,它是一种“必需品”。
我们不但想要和他人建立关系,更渴望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如果儿童在性格形成时期缺乏关爱,就会造成他们的生长迟滞(Failure to thrive,简称FTT)。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身体就很难以正常、健康的方式生长发育。据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University of Maryland Medical Center)的研究显示,情感缺失是引发这种生长迟滞现象的主要原因。
其实,这种关系缺失影响身体状况的现象,在各个年龄段都会出现。调查表明,老人要比年轻人更常去看医生,身体的衰老是原因之一,但一个更重要原因是:可以同他人交流并得到照顾和关注。这些老人同时代的亲人、朋友大部分已故,他们的生活就成了全无人际关联的情感荒原。而医生和理疗师,为老年人提供了他们一直非常渴求的关系刺激。
人类经常会研究黑猩猩,试图通过对这些进化近亲的研究,更深入地了解人类的本性。在类人猿的世界里,关系的必要性更为明显。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的研究发现,黑猩猩之间也需要进行社会性互动,并且建立关系。科学家们总结说:“虽然野生的黑猩猩会在一天的某个时段独处,但它们从本质上来说还是一种社会性动物,长时间与其他同类分离,对它们来说是一种折磨。”
关系是一种需要,可以让我们有机会同他人分享自己的经历,享受其中单纯的乐趣。除此之外,关系还能带给我们很多东西。
不久前,沃尔特里德陆军医院(Walter Reed Army Hospital)的医生们研究发现,在参加了战争,但并未受伤的士兵中,大约有17%的人患上了创后心理压力综合征(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简称PTSD),可令人惊奇的是,在那些参加了战争,并受了重伤(失去一只手臂或一条腿,严重烧伤、瘫痪等)的士兵中,只有4%的人患上了此病。
这些数据让医生们感觉很意外,因为他们本以为那些经历了战争的残酷,并遭受重伤的士兵患病的概率要大得多,为何竟然比根本没受伤的士兵低十几个百分点呢?
研究者终发现,原因都在于“治疗”的差异。不过我们指的不是心理疗法,而是物理治疗,特别是沃尔特里德陆军医院物理治疗的安排,在这一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受伤士兵会聚在一个很大的房间里,努力地同伤痛做斗争,希望自己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他们在接受日常治疗时发现,很多人的伤势比他们的还要严重。那种想要恢复健康的愿望,会使病人产生一种强烈的共鸣。他们相互鼓励,为彼此加油打气,并会为别人的一个小小进步而兴奋不已。这种在身体恢复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关系,会帮助他们治愈精神上的创伤。
所有财富,都能从关系中获得
关系也是我们获取物质性资源的一种渠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希望和梦想。你可以花上几分钟,去想一想你企盼的那些东西,问问自己:“如果有机会让我实现愿望,我会先实现哪一个呢?”
现在,请思考一下,其实你想要的东西不是需要他人辅佐,而是掌握在别人手里。或许你想要一个关心你、支持你的人和你共度一生,而这就是一种关系;或许你想要辆新车、一间大房子,或者其他什么奢侈品,你就要为他人服务赚到足够的金钱去买这些东西,这也是一种关系。与他人的关系可以让我们拥有自己一直在追寻、渴望的东西,而我们必须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在《百万富翁的智慧》(The Millionaire Mind)一书中,作者托马斯?史丹利(Thomas Stanley)告诉我们,他曾采访了数千名白手起家的百万富翁。当问起这些人,什么才是积累财富重要的技能时,94%的富翁都会把与他人融洽相处的能力看得极为重要。事实上,他们觉得,从创造财富而言,能够与他人融洽相处比拥有过人的智慧更重要。你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将会产生各种关系,这些关系本身要比金钱更有价值。
你有能力改善一切关系
抱怨会扭曲、削弱,有时甚至会破坏那些对我们的幸福和安宁至关重要的关系。当我们开始抱怨时,就会忽略对方曾吸引我们的品格,转而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方的缺点上面。
我妻子桂儿曾就职于一家公司,她办公室的女员工们每月都要举行聚会,用她们的话说,是在实施一种“群体疗法”。所谓的“群体疗法”,就是在附近找家墨西哥餐馆,喝上几杯玛格丽特,然后借着酒劲,大声地抱怨形形色色的男人们。主题只有一个——男人都是狗。不用说,这些女人都没能和某个男人维持快乐、持久的关系。
现在,你可能会想,她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抱怨,是因为和男人间的关系有些不尽如人意。她们只注意到了关系中的消极面,女人相互间的“同情”,只会将问题夸大。在花了一晚上去抱怨生活中的“狗男人”之后,这些女人回到家里,禁不住就会把那个正坐在La-Z-Boy(一个沙发品牌)沙发上的男人看作一条“老黄狗”。她们的预期,都建立在头脑中的偏见上,认为男人就是狗,而这些女人的丈夫或男朋友,也会感觉到她们的不满,真的会像她们预期的那样(有时比预期的更糟糕)对待她们。
我曾认识过一位非常有名的牧师,他跟我说:“要是不用与人打交道,牧师还是个很棒的职业。”和别人打交道,可能会是一种充满了痛苦和悲伤的斗争,但也可以不是这样。法国杰出的哲学家、剧作家萨特曾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那就是——他人即地狱。这句话虽有些悲观,但萨特却因此为大家所熟知。他在晚年时,曾做过如此解释:“大家都以为,我想用这句话说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有害的,如地狱一般,人们都在钩心斗角。其实,我想传递的是一种完全不同的观念,如果你同他人的关系遭到歪曲和损害,那么他人就会变成,也只能变成生活在地狱里的人。”
你能够纠正所有扭曲的关系,将其置于一个更稳固的基础之上,你有这个能力。只要你能接受新的观念,并愿意用这些观念去创造新的经历,就可以做到这一点。这本书里每一章结尾的地方,都会有一部分以“不抱怨行动”为题的文字,我会设置一些练习,以助你更深入地思考从书中学到的知识。如果你能花上几分钟,把答案认真地写下并践行,肯定会大有所获。
如果你已准备好,要把那些地狱般的关系变成和谐的关系,把互相侮辱的关系变成一种“不抱怨的关系”,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吧!
——美国总统 奥巴马
关系需要成长,需要向前发展。你只有无畏地跨过去,才能抵达光明。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李开复
把坏事当喜事办,人生就只有快乐,没有抱怨。
——商业领袖、青年导师 冯仑
一本让你变得喜乐、平和的书,转化你对生命的觉知。
——华语世界首席身心灵作家 张德芬
不抱怨是这个世界*有力量的法则。
——美国前国务卿 希拉里
你拥有无尽的潜能,不抱怨才能迎来成功。
——高盛集团首席执行官 布兰克费恩”
改变关系的途径
人无所谓好坏,思想使然
一切改变,由你开始
正向评价,打造愉快关系
你的评价只对自己有效
分辨和评价的差异
改善关系的秘密
个人观点总有一定的局限性。
——维特根斯坦
改变关系的途径
Relationship(关系)一词来源于relate,而relate则来自拉丁语relatus,意思是“重述、再现”。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我们同他人的关系,都建立在自己对别人的描述和再现基础之上。也就是说,我们在内心如何向自己描述对方,给其下了什么定义,对彼此间的关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从小我就有个梦想,要成为一名DJ。大学一年级时,我在家乡南卡罗来纳州哥伦比亚市的一家电台找了份工作。我十分热爱它。经过几年的努力,我被提拔为台里的制作指导。而我的主要工作,就是为一些知名DJ播放的商业广告做合成音效。
就在这个时候,我认识了DJ菲尔。他比我大二十多岁,有着一副深沉又极富磁性的嗓音。在上司安排我做制作指导之前,一直都是他在担任这一职务。菲尔的嗓音真叫人难以置信,听他的节目就像欣赏一场管弦乐演奏——性感,却又如此铿锵有力。他对制作广告也很拿手,似乎有什么秘诀,总能为那些广告挑选合适的音乐。但无论如何,属于菲尔的调幅广播时代已经结束了。那时我们台里开始使用调频设备,而菲尔却不懂这门新技术。他的广告在调幅广播里听起来很好,可是到了声音更丰富、音域更广的调频广播里,就变得干瘪无力。
一开始,我还在为能够给儿时的偶像制作节目而兴奋,可是没过多久,我和菲尔的合作就开始出现了问题。他总是告诉我,甚至是告诉任何能够听他抱怨的人,说我的作品粗制滥造,不合乎要求。他不喜欢我挑的音乐,不喜欢我制作的拷贝,不喜欢这,不喜欢那,看上去我做什么他都不喜欢。
时间一长,我对这位偶像的欣赏就彻底变成了愤恨。一开始,菲尔批评我时,我还能低下头,小声说句“对不起”,可到了后来,我就奋起反抗了。我会坚持自己的观点,并且指出他的不足。很快,我们的争吵就升级成了一场互相批评、侮辱的“竞赛”。我们的制作室四周都是玻璃墙,并且隔音效果超级好,这样一来,每次我们吵架都成了无声的“现场直播”。其他员工都能看到我们站在那里,脸红脖子粗,而那些极尽侮辱的言语只有我俩能听到,现在想想真是滑稽啊。
一天,我们又开始了一场“竞赛”。就在我们争论不休时,菲尔瞥了一眼墙上的钟,说:“我没时间跟你在这儿废话!现在,我要去和朋友共享午餐!”他气呼呼地大步走出制作室。我的目光却没有离开他,透过玻璃墙,我看到他去了楼下的大厅,一个和他年纪相仿、但我从没见过的男人正在那儿等候。那人看见菲尔,脸上立刻洋溢出热情的微笑,快步走过去给了他一个
拥抱。
当我看着他们一起走出电台大门时,我有些愣了,呆呆地坐在那里。我简直大吃一惊:“菲尔居然会有朋友?他那么古怪,怎么可能有朋友!”这么说可能有点奇怪、刻薄,或许还有些自大,可是我真的从来没想过他会有朋友。什么人会喜欢他啊?
晚上我躺在床上还思考着这件事。为什么别人见到菲尔就眉开眼笑,而我却只会发怒呢?嗯,菲尔是个古怪的家伙!就是这样,不用再想了。但我还是忍不住想:“如果菲尔真是个古怪的人,那为什么在别人眼里他魅力十足呢?”
很显然,菲尔跟其他人的关系和跟我之间的关系完全不一样。这是因为,菲尔在心里对我的“再现和描述”是“与众不同”的。对于其他人,菲尔会在心里再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而他的朋友们也会在心里描述他积极的一面。可我却正好相反,经过这么多次争吵,每当我一想起他,头脑里就有个持续、消极、指责的声音在向我大喊:“菲尔是个讨厌的老顽固,是个彻头彻尾的古怪家伙!”我就是这样向自己描述他,结果在我眼里,菲尔就真的成了这样的人。
我经常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我该如何去改变别人?”我同菲尔的这段经历给了我答案。很多年之后,我见到了诺姆?海德尔(Norm Heyder)先生,我很崇拜他,因为他好像天生就知道如何去改变别人,这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本领。就算在激烈争吵的情况下,他依然能冷静地陈述自己的观点。而且,当别人强调自己的想法时,他也能平心静气地仔细倾听。虽然诺姆和其他人不是总能达成一致,甚至都没有共同的立场,但到后他们却能成为朋友。有些人怒气冲冲地来找他,离开时却已经心平气和、满意而归。就算遇到十分顽固、甚至有些刻薄的人,他也能发现那些人理智而善解人意的一面,并把这种信息传递给对方。我曾经问过诺姆,为什么他能做到这些。他却告诉我:“要想改变一个人,首先,你就要改变自己对他的看法——这是改变别人的途径。”
关系或沟通,不仅仅是指两个人之间表面上的简单互动,它更为复杂和深奥。沟通为我们提供了描述他人的初“素材”。而他人也会感觉到我们对他的看法,进而根据我们的看法做出相应的反馈,这些都是在潜意识里一瞬间完成的。我们一直都在重复着这种行为。
首先,想想你十分欣赏的一个人,这个人什么地方吸引你?当你看见他或者想起他时,心里会如何描述这个人呢?一些美好的词汇,比如,真诚、乐于奉献、善良、谦虚、乐观、无私、快乐、博爱等,是否会在你脑海里出现呢?
接下来,再去想一个让你十分厌烦、听到他的名字就恨得牙痒痒的人。他可以是任何人:前配偶、老板、邻居、政治领袖、某个名人,或者是同事,反正是你不喜欢的人就行。然后问你自己:“我是如何向自己描述这个人的呢?”要坦诚一些,不管答案是什么,都不要刻意地去检查或评价它们,让这些想法自由地从头脑中迸发出来。这时你再问自己,讨厌他们什么呢?是他们很粗鲁,还是坏心眼、自私、武断、冷漠、不道德、自以为是、愚蠢、痴呆或者懒惰?
现在,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会不会你珍惜、喜欢的那个人,却是其他某个人心里讨厌的呢?而你心里的那个讨厌鬼却是别人珍惜的好朋友呢?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为何会出现这种状况呢?
人无所谓好坏,思想使然
近,我参加了一个为期数天的大型研讨会。在我发言时,有一位女士一会儿向我提问,一会儿又针对我的演讲指手画脚。要知道,我只有六分钟的时间,这样一来,根本不能把准备的东西都展示出来。而且,每次被她打断后,我都想不起刚才自己讲到哪里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不管谁来发言,这位女士都是这样,随意打断别人。而这些发言者也都跟我一样,被弄得心烦意乱、精神沮丧。我发现,自己已经不知不觉地这样描述她了:没礼貌、自私而且令人气愤。
研讨会结束后,我来到机场,并在机场的外卖店买了些食物,准备在上飞机前把晚餐解决掉。可是那时所有的桌子上都有人,我有点傻眼。一位女士看见我站在那里,就邀请我到她身旁的一个空位上坐下。我当时没认出她是谁,但她告诉我,作为她好朋友的嘉宾,她也参加了这次研讨会。她用了好长时间来描述她那位好朋友是多么慷慨、善解人意、关心他人……她给我讲了很多那人的感人故事,告诉我她朋友做的工作是多么无私和
博爱。
啊!你无论如何想象不到,我这位晚餐伙伴所说的好的朋友,居然就是那个老是打断我发言、让我觉得她很没礼貌、自私又让人气愤的女士!听了她朋友的一番话,我真的对这位女士有了新的认识。我开始重新在脑海里构建她的形象,渐渐地,我对她的抵触情绪也不那么严重了。其实,如果当时我(或者别的演讲者)能悄悄地告诉她自身的感受,并让她在随后的问答时间再提问或发表评论,问题可能早就解决了。
你经常会向自己描述不同的人。明白这一点,就能帮你把很多复杂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关系分解开来。
想想某个你很讨厌的人,问问自己:这个人会不会有爱他、欣赏他,甚至是珍惜他的朋友和家人呢?如果你是个诚实的人,那答案肯定是“有”;再问问你自己:那这个人的妈妈/爸爸/爱人/姐妹/兄弟会怎么形容他呢?在你的头脑里勾画一位这个人的支持者,再设想一下对方会怎么跟自己描述你很讨厌的这个人。
哦!这真的很困难。我们的头脑和思维一点也不愿意往那儿去想,迫不及待地要把这个人直接抹去。他们是“坏人”,我们是“好人”,这么分类方能让我们感觉舒服一点。
但是为了拥有一种“不抱怨的关系”,我们就必须明白,我们与他人的关系,终取决于自己心里给对方的评价。不过你不必非要从描述对方开始,你只要记得将那些复杂的关系拆解开来,并且经常审视自己对关系对象的看法就可以了。
在《哈姆雷特》一书中,莎士比亚写道:“世上本无所谓好与坏,思想使然。”你可以想象一下,其实别人怎么样,都是你一厢情愿的看法。一个人并没有什么好坏之分,只是我们的思想让他们变成了好人或坏人。
所以,我意识到菲尔就是菲尔,也无所谓好与坏。我和他朋友所认识的菲尔是同一个人的不同“版本”罢了。
带着这种新的认识,我敲开了菲尔办公室的门。他从打印机上抬起头,轻蔑地看着我。我先开了口:“菲尔,你像我这么大时就开始干电台这一行了,是吧?”
“这还用问……”他不耐烦地说,“我做这行的时候你还没出生呢。”
“哼!他在讽刺我没经验!”我在心里对自己说。但转念一想,那个“好人”菲尔是不会说这种不友善的话的,我是来见“好人”菲尔的。我深吸了一口气,问道:“那你刚开始做这行时是什么样的呢?”
菲尔疑惑地看着我,想搞清楚我是不是来找碴儿的。
没等菲尔邀请,我就自己坐到他对面的椅子上了,并且努力给了他一个微笑。嗯,好像他也对我微笑了呀!慢慢地,他开始跟我分享那些“逝去的好时光”,给我讲了那么一两件过去的趣事。
一开始还有点像冰川在融化,速度缓慢,可是没过多久,我就迎来“春天”了。话题一旦打开,还真有些停不下来。菲尔接着给我讲了很多非常有趣的故事。他告诉我,他工作过的家电台连录音带都没有,只能用一卷一卷的录音线。如果想要对哪部分录音做修改,就得用香烟把线熔化,把不满意的部分弄掉,然后趁热再把线接起来。“我想这也是我一直戒不掉烟的原因吧。”他一边说着一边摆了摆手,那只手里似乎总夹着一根点燃的云斯顿(Winston),“知道了吧?香烟和电台是密不可分的!”
四个半小时——我在菲尔的办公室里待了整整四个半小时!他给我讲了很多著名DJ的幕后故事,他们可都是我儿时的偶像啊!我并没有假装很感兴趣的样子,那根本没必要,我是真的被那些故事给钩住了;我也并非为了让菲尔高兴,而是发自内心地为那些故事所吸引。我发现和菲尔之间多了一座“桥梁”,那就是电台——我们都深爱着的事业。将近晚上十点,我和他才想起看看时间,原来我们竟然聊了这么久!第二天还有工作要做,得去准备一下了。
在我们的对话里,我不仅修补了与同事之间的关系,还让自己心中的偶像免遭毁损。
从那以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我才发现,每次菲尔给我提建议,都不是在怀疑我的能力。有时他的语气会有些说教的意味,但我的态度却不一样了。我会有些同情他,知道他只是沉浸在过去的时光中,一时无法自拔。结果,我发现我不需要再为自己辩护,证明自己的实力,取而代之的,我会询问他的意见和看法,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倾听。我改变了对他的看法,结果可想而知,我们的关系也改善了。
你想改变别人吗?你做得到的。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我们能不能改变别人,而在于我们愿不愿意做一些积极的沟通。健康、愉快的关系不是利用各种手段去操纵别人,这种靠耍心机、玩手段得来的东西是不会长久的。
想要建立一种“不抱怨的关系”,不在于你学习如何去做这样的事,而在于学习如何去成为这样的人。
想要改变别人,你先得改变你自己心里对他的看法,一切转变都要从这里开始。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