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7841022
编辑推荐
三十八年的历史里,有两个逆境崛起的男人:一个从无助少年一步一步走向权力*,成为一代权臣;一个从囚徒草根华丽转身登上九五之位,缔造一代明君。“昭宣时代”属于霍光,更属于刘病已。
汉宣帝刘询是一个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帝王,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缔造了“昭宣中兴”的盛世,将汉朝推向了*;也不仅仅是因为他重情重义,留下了“故剑情深”的浪漫帝后爱情故事;更不仅仅是因为他斗败了权臣世家,将权柄稳稳地握在手中;而是因为他的起点非常低,比一般人都低,他的起点是囚徒。从监狱到皇位,如果说他的逆袭来源于他的血统,那么从傀儡到明君,他的逆袭又来源于什么呢?有好的故事,还要有会讲故事的人。令狐马长期研究汉代历史,从刘邦到文景再到汉武,关于霍光和刘病已的前尘往事、前因后果,他信手拈来、如数家珍。所以,看他写的故事,你会发现历史是连续的、有始有终的。而他写的不只是故事,还有对真实历史的还原。历史本身,不仅真实,而且好看。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讲述“昭宣时代”三十八年的历史大事件,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方面全方位展示了被人们称道的“昭宣中兴”时代。汉昭帝继位之初政局不稳,燕王盖主阴谋作乱,霍光铲除异己控制朝政;刘弗陵去世后,霍光力排众议拥立刘贺,然而二十多天后,霍光又废黜刘贺,另立出身奇特的刘病已;新君刘病已上台后,和霍光的关系非常微妙,霍光去世后,刘病已开始和把控朝政十多年的霍家博弈,*终通过一系列手段将霍氏灭门;刘病已真正掌权后,全面出击,将汉帝国的国力推向*。
目 录
章 霍光受遗 帝位不稳 燕盖之乱(1) 燕盖之乱(2) 燕盖之乱(3) 内外相斗 汉使苏武(1) 汉使苏武(2) 汉使苏武(3) 孝昭皇帝第二章 草根皇帝 刘贺进京 大臣密谋 君臣交战 刘据之后 曾孙传奇第三章 掌权之路 故剑情深 定位过高 庙号风波 南园遗爱 一代权臣 霍氏家族 霍家覆灭(1) 霍家覆灭(2) 哀哉海昏 诸侯怨望第四章 外邦风云 度辽将军 五路大军 暗杀行动 西域诸国 诸羌部落 充国屯田 单于来朝第五章 汉宣名臣 生存智慧 帝国神探(1) 帝国神探(2) 知识分子(1) 知识分子(2) 理想主义 京官画眉 魔鬼王爷 厚道之人 丞相黄霸第六章 汉宣大帝 循吏政治 重视吏治 肱股之臣 爱民如子 中兴之主 有情有义 后人争议昭宣时代大事件主要参考书目
前 言
序言:没有讲不好的故事只有讲不好故事的人这本书,主要讲述了汉宣帝刘询(刘病已)和他所在的时代。刘病已前面,是一个只当了 27 天皇帝、在近几年因为墓葬出土而广为人知的海昏侯刘贺。刘贺前面,是那个 8 岁就当了皇帝的刘弗陵。所以,这本书除了“草根皇帝”刘病已,还写了“儿童皇帝”和“顽童皇帝”。说到汉朝,人们习惯性认为强盛的是汉武帝时代,可作者在本书中高度评价了汉宣帝和他执政的时代,他说:
可以这样讲,汉宣帝是汉文帝和汉武帝的合体。他没有像文帝那般过于无为,也没有似武帝般折腾过头;他身上有文帝的亲和与仁慈,也有武帝的刚强和威严。能将这两种风格集于一身,做到宽严相济、恩威并施,避免“不作为、乱作为”,让整个社会安定又有活力,这就是治国天赋的体现。那时候的汉帝国,兼具文景时代的富庶和武帝时代的刚强。它不像文景时代有内乱外侮,也不像武帝时代民怨沸腾、财力告罄。如果说汉朝在什么时候为强盛,我想就是汉宣帝时代了。
这样一个时代却不能被人们准确认识和了解,不得不说是个极大的遗憾。讲述汉宣帝的作品其实已经有一些了,但我至今没发现哪个作品能够将“好看”和“真实”结合得很好。一些作品看上去挺有趣,可文风油滑,为了幽默而幽默,作者遇到不好讲的历史事件,干脆甩开史料,另起炉灶,自己编段子,如此不仅误导了许多读者,还美其名曰是“幽默的”“轻松的”“通俗的”“接地气的”历史,对历史的深入分析、理性思考少得可怜,读者看过之后顶多是过了把瘾,遑论“以史为鉴”;有些作品,倒是和正史保持一致,可是你必须逼自己才能读完,因为它们实在晦涩无趣,读者好不容易读完,甚至都记不清书中说了什么。我以为,没有讲不好的故事,只有讲不好故事的人,那些不好讲的历史事件,不用编故事也能写得很有意思,比如这本书。人们对这段历史的人物或多或少都有了解了。比如一些影视剧,就是以这个时代为背景的,这两年海昏侯墓也闹得沸沸扬扬,于是人们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的同时,对主要人物如刘弗陵、刘病已、刘贺、霍光等产生了兴趣,但文艺作品毕竟有演绎的成分,考古的领域呢,又只围绕刘贺,无法看到时代全貌,所以要想对这个时代的人和事进行深入了解,必须选择好的读本。这本书在讲述汉宣帝时代的同时,追溯到汉昭帝时代,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名人等方面全方位展示了被后人称道的“昭宣中兴”时代。汉昭帝继位之初政局不稳,燕王盖主阴谋作乱,霍光铲除异己控制朝政;刘弗陵去世后,霍光力排众议拥立刘贺,然而二十多天后,霍光又废黜刘贺,另立出身传奇的刘病已;新君刘病已上台后,和霍光的关系非常微妙,霍光去世后,刘病已开始和把控朝政十多年的霍家博弈,终通过一系列手段将霍氏灭门;刘病已真正掌权后,全面出击,将汉帝国的国力推向;汉匈战争、汉匈关系,设立西域都护府,征服西羌、乌桓以及汉宣帝在经济和文化领域的改革也在书中一一展开……但这本书并不仅仅讲述了以上故事,它还探讨了许多更深层的东西。比如,霍光是怎样一个辅臣?他的能力究竟如何?该如何评价霍光?刘贺真的像世人所说,愚顽不化,当皇帝 27 天就做了 1127 件错事?他被废黜,到底有什么深层原因?刘病已如何平衡和霍光之间的关系,用什么手段进行夺权,是什么原因让他把对自己有天大恩情的霍家灭门?刘病已是怎样一个君王,他治下的汉帝国,国力究竟如何?如何评价刘病已的时代?他和汉武帝刘彻、汉文帝刘恒相比,有哪些为人称道处,又有哪些为人诟病处?另外,作者以史为鉴,带大家走近了许多历史人物。如走近汉使苏武,从他身上感受信仰的力量和爱国精神;走近田延年,体会上下级之间的相处之道,以及在职场中个人定位的重要性;走近张安世,看看这个会当官的人如何在官场中既建立功业,又保全自身,还能赢得赞誉;走近赵广汉,感受“汉代福尔摩斯”的魅力;走近盖宽饶,看看当一个人的能力和素质撑不起野心时会有怎样的后果;从杨恽的结局,思考欲经世济民的知识分子有什么出路;走近韩延寿,思考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体会社会道德的整个提升需要循序渐进的道理;对比丙吉、黄霸,体会如何当一个高明的管理者……历史上的悲剧人物本书亦有陈述。有思念祖国却无法回家的李陵,有未及成年就开始守寡的上官姑娘,有为失去皇位而终生痛苦的刘贺,有韶华之年即殒命的刘病已初恋许平君,还有因为政治斗争而令刘病已哀怜叹惋的霍成君……阅读他们的悲剧人生,从而让人们学会悲悯和宽容。本书讲述的所有内容,都出自正史,没有为了吸引眼球而凭空杜撰的章节,其中讲述的所有故事,所依凭的史料的准确性经得起考验。这本书虽说在讲述汉朝 38 年的历史,却没有局限在这 38 年,而是放眼整个汉代,甚至整个中国历史,来客观评价这个时代的人物和事件。亲爱的读者朋友,这本书可以用很好看的方式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汉宣帝和他的时代。翻开它,我相信你能完整地了解那段被人遗忘的历史,以及那些被人遗忘的传奇。令狐马 2017年9月
可以这样讲,汉宣帝是汉文帝和汉武帝的合体。他没有像文帝那般过于无为,也没有似武帝般折腾过头;他身上有文帝的亲和与仁慈,也有武帝的刚强和威严。能将这两种风格集于一身,做到宽严相济、恩威并施,避免“不作为、乱作为”,让整个社会安定又有活力,这就是治国天赋的体现。那时候的汉帝国,兼具文景时代的富庶和武帝时代的刚强。它不像文景时代有内乱外侮,也不像武帝时代民怨沸腾、财力告罄。如果说汉朝在什么时候为强盛,我想就是汉宣帝时代了。
这样一个时代却不能被人们准确认识和了解,不得不说是个极大的遗憾。讲述汉宣帝的作品其实已经有一些了,但我至今没发现哪个作品能够将“好看”和“真实”结合得很好。一些作品看上去挺有趣,可文风油滑,为了幽默而幽默,作者遇到不好讲的历史事件,干脆甩开史料,另起炉灶,自己编段子,如此不仅误导了许多读者,还美其名曰是“幽默的”“轻松的”“通俗的”“接地气的”历史,对历史的深入分析、理性思考少得可怜,读者看过之后顶多是过了把瘾,遑论“以史为鉴”;有些作品,倒是和正史保持一致,可是你必须逼自己才能读完,因为它们实在晦涩无趣,读者好不容易读完,甚至都记不清书中说了什么。我以为,没有讲不好的故事,只有讲不好故事的人,那些不好讲的历史事件,不用编故事也能写得很有意思,比如这本书。人们对这段历史的人物或多或少都有了解了。比如一些影视剧,就是以这个时代为背景的,这两年海昏侯墓也闹得沸沸扬扬,于是人们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的同时,对主要人物如刘弗陵、刘病已、刘贺、霍光等产生了兴趣,但文艺作品毕竟有演绎的成分,考古的领域呢,又只围绕刘贺,无法看到时代全貌,所以要想对这个时代的人和事进行深入了解,必须选择好的读本。这本书在讲述汉宣帝时代的同时,追溯到汉昭帝时代,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名人等方面全方位展示了被后人称道的“昭宣中兴”时代。汉昭帝继位之初政局不稳,燕王盖主阴谋作乱,霍光铲除异己控制朝政;刘弗陵去世后,霍光力排众议拥立刘贺,然而二十多天后,霍光又废黜刘贺,另立出身传奇的刘病已;新君刘病已上台后,和霍光的关系非常微妙,霍光去世后,刘病已开始和把控朝政十多年的霍家博弈,终通过一系列手段将霍氏灭门;刘病已真正掌权后,全面出击,将汉帝国的国力推向;汉匈战争、汉匈关系,设立西域都护府,征服西羌、乌桓以及汉宣帝在经济和文化领域的改革也在书中一一展开……但这本书并不仅仅讲述了以上故事,它还探讨了许多更深层的东西。比如,霍光是怎样一个辅臣?他的能力究竟如何?该如何评价霍光?刘贺真的像世人所说,愚顽不化,当皇帝 27 天就做了 1127 件错事?他被废黜,到底有什么深层原因?刘病已如何平衡和霍光之间的关系,用什么手段进行夺权,是什么原因让他把对自己有天大恩情的霍家灭门?刘病已是怎样一个君王,他治下的汉帝国,国力究竟如何?如何评价刘病已的时代?他和汉武帝刘彻、汉文帝刘恒相比,有哪些为人称道处,又有哪些为人诟病处?另外,作者以史为鉴,带大家走近了许多历史人物。如走近汉使苏武,从他身上感受信仰的力量和爱国精神;走近田延年,体会上下级之间的相处之道,以及在职场中个人定位的重要性;走近张安世,看看这个会当官的人如何在官场中既建立功业,又保全自身,还能赢得赞誉;走近赵广汉,感受“汉代福尔摩斯”的魅力;走近盖宽饶,看看当一个人的能力和素质撑不起野心时会有怎样的后果;从杨恽的结局,思考欲经世济民的知识分子有什么出路;走近韩延寿,思考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体会社会道德的整个提升需要循序渐进的道理;对比丙吉、黄霸,体会如何当一个高明的管理者……历史上的悲剧人物本书亦有陈述。有思念祖国却无法回家的李陵,有未及成年就开始守寡的上官姑娘,有为失去皇位而终生痛苦的刘贺,有韶华之年即殒命的刘病已初恋许平君,还有因为政治斗争而令刘病已哀怜叹惋的霍成君……阅读他们的悲剧人生,从而让人们学会悲悯和宽容。本书讲述的所有内容,都出自正史,没有为了吸引眼球而凭空杜撰的章节,其中讲述的所有故事,所依凭的史料的准确性经得起考验。这本书虽说在讲述汉朝 38 年的历史,却没有局限在这 38 年,而是放眼整个汉代,甚至整个中国历史,来客观评价这个时代的人物和事件。亲爱的读者朋友,这本书可以用很好看的方式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汉宣帝和他的时代。翻开它,我相信你能完整地了解那段被人遗忘的历史,以及那些被人遗忘的传奇。令狐马 2017年9月
在线试读
刘彻有六子,长子刘据被满门抄斩,次子刘闳早夭无后,三子刘旦谋反自杀,其儿孙肯定不能为帝,四子刘胥被排除,他的儿子就更没可能,五子刘髆早死,刘髆的儿子刘贺被废,六子刘弗陵已死,没有子嗣。算来算去,刘彻的子辈和孙子辈都没有人了。霍光陷入了困境。刘贺荒唐也好,淫乱也罢,他的存在至少还起了个象征作用,至少让这个国家不缺元首,如今什么都没有了,这还像个什么国家呢?你霍光权力大,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你要废皇帝,大家跟着废,可你要是找不到新皇帝,过不了多久国家就会乱。因为到那时所有人都会问:霍光不立皇帝,是想自己当皇帝吗?谋朝篡位,这罪名可大了。臣子的权力不论多大,不论怎么乱政、怎么专权,篡位这条红线都是绝不能碰的,刘氏政权掌管天下一百多年,百姓已经接受了这个政权,现在好好的时候,突然改姓霍,霍光肯定就是人们眼中的乱臣贼子,那时他将成为众矢之的,遗臭万年。而且霍光也没那么大的野心。当时霍光只想着如何废掉刘贺,却没想过废了刘贺之后该怎么办。现在霍光很焦急,他在竭力搜索一个能当皇帝的人。关键时刻,一个叫丙吉的人上书一封,给霍光推荐了一个人:刘病已。刘病已,一听名字都土里土气,此人是谁呢?他出身民间,此时很少有人知道他。汉武帝五十年(征和二年,前 91),汉武帝刘彻听信江充之言,以为自己之所以久病不愈,皆因歹人施展巫蛊之术诅咒自己,遂委派江充搜捕歹徒。江充曾得罪过皇太子刘据,担心刘据当了皇帝之后自己就不得好死,便想办法构陷刘据,声称在刘据的太子宫挖到了许多桐木人和写着大逆不道言语的帛书。其时刘彻在甘泉宫(今陕西省淳化县西北),刘据知道父亲对巫蛊之事深信不疑,他担心父亲怀疑自己,就在长安动用武装力量,杀了江充等调查骨干。刘彻不在长安,听了丞相长史和一个不知名的使者的话,认为刘据造反,遂驾临长安城,亲自督战,和皇太子刘据在城内大战五天五夜,终以刘据败北告终,刘据在湖县自杀。刘据死后,膝下三男一女及诸位姬妾,全被诛杀。然而,有一个小婴儿活了下来,他是刘据的孙子。所以,刘病已是刘彻的曾孙,按辈分也是刘弗陵的孙子辈,刘贺的儿子辈。在巫蛊之案中,刘彻那么严厉,刘病已是怎么活下来的呢?刘病已能活下来,是上天的眷顾。上天眷顾,是指他遇到了好多贵人;当然,也幸亏刘彻心软,手下留情。到巫蛊之祸那年(征和二年,前 91),皇太子刘据 37 岁,已经和一个姓史的良娣生下一个叫刘进的儿子,刘进也和家人子王翁须生下一个儿子刘病已。巫蛊之祸时,刘病已还只有几个月大,当时,刘据的妻子、夫人、儿子、儿媳等成年人全都被诛,可能是执法人员见刘病已尚在襁褓,也可能其他原因,刘病已没有被当场格杀,但也没人敢释放他,所以他仍然被投进了监狱。刘病已所在的监狱,由廷尉监丙吉主管。丙吉心知刘据谋反是一桩冤案,再看到狱中婴儿无辜的眼神,不忍心刘病已在监狱中自生自灭,就手下留情,找了两个女犯人胡组和郭徵卿给刘病已当奶妈。为了刘病已的生活环境能稍好点儿,丙吉还把奶妈和刘病已安排在安静干燥宽敞的监室,丙吉也经常去探望刘病已。但监狱的条件毕竟很差,且刘病已是个小婴孩,抵抗力差,有好几次都得了重病,差点儿死掉,后幸亏丙吉允许胡组和郭徵卿到外边给刘病已买药,刘病已才活了下来。总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丙吉给刘病已创造了条件。刘病已 5 岁那年,遭到了一次大难。那是刘彻驾崩的当年,刘彻已经病重了,有望气者告诉他:长安的监狱上空有天子之气。这句话引起了刘彻的警觉:有天子之气,莫非有人要夺我皇位,我身体每况愈下,肯定和此事有关。刘彻立即下令,将京城地区所有监狱中的罪犯统统杀掉。丙吉是廷尉监,首先得知这一命令,他二话不说,就往刘病已所在的监狱赶去。他也不知道赶去监狱有什么用,但总觉得去了比不去强。丙吉刚到不久,宫里的谒者令郭穰就已赶到。就在郭穰准备进去将刘病已、胡组、郭徵卿抓出去正法的时候,丙吉拦在了门口,不让郭穰进门。“为什么拦我,你想抗旨吗?”“因为皇曾孙在里头!其他无辜的人都不能冤死,更何况陛下的亲曾孙呢?”刘据都能死,刘病已怎么能活,他哪里无辜了?可丙吉拦在门口,他是朝廷命官,郭穰不敢对他动粗。于是郭穰就和丙吉对峙,一个不走,一个不离开,而在监室里的刘病已等三人,早已吓得瑟瑟发抖。丙吉和郭穰僵持了一个晚上,到天明时分,郭穰见丙吉铁了心要维护刘病已,只好恨恨离开。三个人听到其他监室中被拖出去即将斩首的犯人的号哭声,都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郭穰是天子使者,执行天子命令时还被一个廷尉监阻挠,非常生气,回去就将丙吉狠狠地告了一状。只是所有人都想错了,当刘彻听说那一股天子之气的产生之地居然住着刘据的孙子,突然沉默了。他早就后悔把刘据逼死了,也许他还曾不止一次地祈祷过刘据能留下后人,如今得知刘据的后人尚存,且其所居之处竟然有天子之气,而自己想杀他居然还有人冒死相护,这难道不是老天爷眷顾刘据吗?这难道不是老天爷不让自己再犯错误吗?刘彻长长地叹了口气道:“这一切都是天意啊!”( 天使之也。 )也许在刘彻的内心里,还是希望刘据来继承皇位的。他容忍了那一股天子之气,除了对刘据的怜悯,还有一种可能是他隐隐希望大汉天子终由刘据的后人来当,虽然在当时他也觉得这种希望非常渺茫,但留下刘病已,总是为实现这个希望留下了可能。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