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法律 Legal法律与综合学科法律与新金融(2016年第1辑)

法律与新金融(2016年第1辑)

作者:彭冰 主编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4月 

ISBN: 9787519722258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38.99

类别: 法律与综合学科 SKU:5c23a98c421aa985877a95a6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722258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金融的商业业态也在发生变化,变得更为精准、更为普惠、更为智能,出现了所谓”金融科技”(FinTech)的概念。金融业态的变化,对相关的金融法律提出了挑战:新金融是否意味着我们也需要新的金融法律?

  北京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多年来专注于金融法相关领域的研究,自2016年开始设立专门的新金融课题组,持续追踪和研究金融领域的新发展及其对法律提出的挑战。《法律与新金融》即为此项研究的成果展现,以后将每年出版两辑。

 

作者简介

  彭冰,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北京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金融法、证券法和公司法。

 

目  录

卷首语 
“小而美”和“大而强”吴志攀 001
金融新实践 001
彩票断网,明媚还是忧伤?孙天驰 003
是“馅饼”还是“陷阱”?
——试析“团购理财”中的法律问题莫壮弥 021
虚幻的财产转让与资产证券化的风险王 涌 039
建立全国性信托登记平台研究周颖博 044
循环贸易的商业逻辑、交易形式与合同效力
——以人民法院(2014)民二终字第56号
判决为例旷涵潇059
中美银行业信息技术安全之争
——棱镜门后的信息安全与WTO规则姜丽勇 张 博 075
中国互联网征信发展与监管问题研究李 真 088
资本市场新发展 105
蚂蚁金服与内蒙君正增资纠纷案分析
——浅谈有限责任公司增资的法律问题张双根 107
直接规范发展步 但长征才刚刚开始
——评《区域性股权市场监督管理试行
办法(征求意见稿)》荣 浩117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注册制研究沈祺超 141
华锐演义孙天驰 154
ETF运行逻辑与现金替代制度王志宇 173
公司越权担保合同效力及债权人审查义务
——基于公报案例振邦股份担保案的分析张桐源 189
他山之石 209
台湾地区电子支付管理“法制”概说谢孟珊 211

 

在线试读

  卷首语

  ”小而美”和”大而强”

  吴志攀

  (北京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

  《互联网金融与法律》要改版,彭冰老师嘱我写个卷首语。具体的出版思路以及未来的计划等,完全交给彭冰他们去考虑,我压根儿没想过去操这个心。我也相信,在这样一个互联网的时代、创新创业的时代,年轻人一定会比我们强。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曾经有一论断:”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那么,在法学领域,也是一代有一代之学问,潮流不断在变化。我读博士的时候,研究香港地区的银行法,就是新得不得了的题目了,而今则必须要研究互联网金融,必须要有”互联网思维”,否则,大概是跟不上时代了。

  借写卷首语的机会,我谈一点点自己近的感想。这两年互联网金融火爆,为避免被淘汰,我也投入其中,在校友和学生们的帮助下,做了一点调研工作。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带着研究生,每周都去现场访问一家互联网企业,其中也有几家做餐饮的企业,但他们均自称不仅仅是做餐饮,其”本质上”是互联网企业。看了这些,我就在想一个问题,金融资本怎样进入传统中餐馆?注意,这个问题和”互联网思维””互联网经济”有关。

  曾经在投行工作多年的台湾地区的钟先生告诉我,外国的金融资本对快餐行业是很感兴趣的,比如美国的那几家连锁快餐,表面上人家卖炸鸡薯条,背后实际上有强大的金融的力量,经营的模式和发展链条很清楚。餐品简单,不讲究口味和食材,可复制、标准化、流水线生产,形成规模效益,质量可控,遍地开花之后,很快就可以做上市。

  但是,对于讲究”色香味形”的传统中餐,就不好办了。菜品质量和效益依赖大厨、依赖食材,甚至依赖气候和风水。一家店开成功了,很好,但不太可能大量复制,而且受到地域限制,广州的馆子再火,到了东北,也会水土不服。金融资本不会青睐这样的发展模式,投行的精英当然喜欢吃高水平的中餐,越小众越好,可要是谁说能让一家私房菜馆做到上市,恐怕就是在忽悠了。

  如何在”小而美”和”大而强”之间寻找结合点呢?

  在调研中我发现,”小而美”的传统中餐馆,要突破各种限制,做成”大而强”的连锁店,既要保持菜品口味,又要规模效益,那就必须想办法克服”人的因素”,也就是要变农业、手工业的生产为工业生产。

  类似的成功例子已经有过,有的中式餐饮企业就成功上市了。但也有问题,走高档餐饮路线,遇到政策变化,迅速就现出了原形,日子难过。

  因此,能够走流水线、标准化生产路子的中餐馆,一定要大众化。而互联网信息技术为这类餐馆提供了快速扩张的可能。举个例子,”上海小南国”这个公司上市了,它在内地有90多家分店,在香港和澳门也开了好几家分店,而且仍在继续扩张。小南国董事长杨慧敏女士告诉我,内地的中餐厅要在香港开一家门店其实很不容易,因为地价高、人工贵,港澳客人口味”刁”,质量控制的难度也大。她的公司很早就采用了香港开发的一款餐厅管理系统,实现了从”食材采购”到”顾客点菜”的电子信息化整合。后来,她的公司又采用系统集成度更高的北京奥琦玮公司开发的互联网管理系统,建立了自己的中央厨房。此后,公司的所有管理行为都建立在互联网平台上。此举不但提高了效率,还进一步降低了从采购员到大厨等所有”人为因素”对菜品质量的影响。

  我又去了北京奥琦玮公司,董事长孔令博先生告诉我,采用互联网技术重新打造餐饮业的供应链,近几年非常流行。现在由奥琦玮公司提供的”餐行健”互联网管理平台,已经被数千家餐饮企业所采用。如果客人在采用”餐行健”系统的中餐厅点菜,相关数据信息同时会传递到该餐饮集团管理总部的终端,高管们可实时监控的数据。这样能够监控从采购环节到中央厨房再到店面日常管理的全过程。

  此外,中餐的复杂程度高、种类繁多、口味也多,这是很麻烦的事情。而美国快餐店主要就5种食品,汉堡、薯条、炸鸡、沙拉和可乐就是大头,没多少口味变化。现在中餐馆,特别是那些立志做大做强的中餐馆,这种趋势也开始显现了。原来我特别喜欢去西贝莜面村,它过去走的是粗犷西北菜路线,现在它把更多的店开到了大商场里,店铺越来越精致,而且菜品越来越少,只保留了那些叫座、有代表性的菜。我推断西贝莜面村的经营者就是在动这个脑筋。

  我和学生们还访问了位于燕郊的福成五丰食品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上市公司,也是北京餐饮业的”中央厨房”。总经理王晓阳告诉我,他们不仅为快餐业提供成品或半成品,也为传统中餐厅提供菜品。随着用餐观念的改变,依靠”大厨”的中餐馆,会越来越贵,门店也越来越少,而选择中央厨房加工的中餐馆会越来越便宜,规模也越来越大。我们通过布满电视屏幕的总监控室观看了中央厨房的生产工作情况:依靠电脑程序控制的现代化大型厨房设备,正在将食品源源不断地传送到包装车间,然后速冻,后装车发运。

  我很感慨,传统中餐也许会受到巨大的冲击,情调会越来越少,可工业化的力量太大了,这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只有面对。

  好几位从事风险投资的校友认为,现在风投很喜欢餐饮业,很喜欢跟那些流行的中餐馆老板打交道。不用再说”海底捞”这样的明星企业了,类似的品牌层出不穷,中国这么大,民以食为天,将来有几百家餐饮类上市企业不算什么稀奇事。

  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变化?当然,原因很多很多。社会在急剧变化,生活节奏在加快,吃饭的模式当然也会变。但实现这种变化的是互联网技术与互联网思维,而加速这种变化的是金融资本的力量。资本的力量太大了。

  我也想到马克思早就论述过的一个道理,划分社会阶段的不是看生产什么,而是怎样生产。我们所处的时代,确实是一个全新的时代,生产方式、生产工具在变,将来也一定会带动生产关系的变化。

  我就将上述一点粗浅的体会与大家分享,并以此为卷首语,祝愿本书改版成功,祝愿新时代的年轻学者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抢先评论了 “法律与新金融(2016年第1辑)”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法和经济学(第六版)(影印版)

EUR €35.99
加入购物车

客观归责体系中允许风险的教义学重构

EUR €32.99
加入购物车

法律逻辑学(修订本)

EUR €16.99
加入购物车

证据法的理论面孔

EUR €43.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