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1092509丛书名: 中华汇通检
☆ 以“鲜活”为原则,收录成语近万条,可满足中等及以上文化程度读者需要。
☆ 释义尊重本义,着眼发展,对近半数常用成语的新用提供了规范。
☆ 主条全部有现当代名作佳句为使用范例,并力求文体完备。
☆ 有关联词条组成成语群,利于举一反三,了解词形变化。
☆ 融音序排列、任意字索引、按义分类索引为一体的独有体例,便于全方位查阅、选用成语。
《成语通检词典》据现当代文本成语频次调查结果立目,收成语9592条,约150万字。不仅就成语形、音、义、用等进行释义、解说,同时配以首字音序索引、任意字索引和类编词条索引,方便使用。
《成语通检词典》序
凡例
首字音序索引
词典正文
任意字索引
类编目录
类编词条索引
部分引书表
编者的话
《成语通检词典》序
杜飞进
在中国几乎没人不与成语打交道,各种各样的成语词典可以说琳琅满目,不胜枚举。这些成语词典对于成语的学习、普及与应用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其美中不足也常常使人感到遗憾与无奈。比如,想了解一个成语,一旦记不清其词形、特别是其首字时,再多再厚的成语词典也是无可奈何;再如,对于某个方面的成语,由于我们掌握有限,想挑一个来用,我们面对词典同样是望洋兴叹!特别是读到一个成语,从词典翻查其释义时,往往仅有本义和个别引申义,与现代用法相距甚远,更令人啼笑皆非。所以,当占锋同志将其《成语通检词典》书稿送给我,并告诉我这部词典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时,自然激起我很大兴趣,一睹为快。
这部词典的特点很多,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词目鲜活可亲。我们从词目的选收可以看出编者尊古不泥古,厚今而不俗的良苦用心。中国究竟有多少成语?恐怕没人能够说得清楚。就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而言,即使收录10万条也难免遗漏。但这部词典的编者在选收词目上,既没有想当然,也没有盲目追求“大而全”,而是十分明智地把目光盯在了“鲜活”二字上。他翻阅了现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名著、全国性文学获奖作品近200部(集),共有6万多个成语书证,然后对其使用频率进行统计,发现被用于两处以上的成语仅有5000多条。于是,这个频率也就成了这部词典收录成语条目主词条的基本依据。同时,为避免遗珠之憾,编者在这个基础上,一方面适当增加了一些语义明确、富有哲理和教育意义的成语条目,另一方面对建国以来约定俗成并被广泛应用的新词语也适量收录。如:“近亲繁殖”。这部词典在对其生物特点加以表述基础上,明确了两个比喻义:“借喻领导人在自己职权范围内大量任用自己亲属的行为”、“比喻由于条块分割而形成的人事壁垒导致就业、提拔只能在一个小圈子里完成的状况”。又如:“拔地而起”。这是一个被广泛使用、而很多词典都未收录的成语。“百度百科”就有多人询问“拔地”是什么意思。这部词典则从源流两个方面进行释义:“形容山峰或建筑物耸出地面,挺然而起。”语本“唐?吴融《赴阙次留献荆南成相公三十韵》:‘拔地孤峰秀,当天一鹗雄。’”其他收录的还有生机勃勃、老少边穷、敲诈勒索、亲临其境、时不我待、与时俱进等等。
二、释义尊古重今。编者力求正本清源,着眼发展变化,对成语在现代环境下的各种义项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表述。在词典收录的9588条成语中,有1370条为多义项成语,其中义项为三个以上的334条,多的为8个义项。如“半壁江山”。大多词典释义为:“指国家遭到外敌入侵后,保存下来的或丧失掉的那部分国土”。这部词典为其增加了一个引申义:“形容某人或某事物在全局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又如“天马行空”。这部词典就从“比喻才情奔放,任意驰骋”“比喻书法气势豪放,不受拘束”“比喻诗文创作纵横捭阖,挥洒自如”“泛指摆脱羁绊,自由的发展或行动”“比喻夸夸其谈,脱离实际”“形容谈话无拘无束,漫无目的”等六个方面作了释义。又如“鬼斧神工”,就有“形容技艺高超神妙,非人工所能达到”“形容物品妙趣天成”“形容文学作品构思极为精巧”三个释义。这些新增释义,每个义项都有经典书证或使用范例。
编者在努力发掘成语今义的同时,还十分重视对成语本质涵义的表述。如:得鱼忘筌。单看这四个字,可以解释为捕到了鱼就忘掉了筌。这个出自《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的成语,本义十分明确:得其精神不必拘泥形式。这应是本质意义的一个义项。而大多词典释义,要么是“比喻取得成功或达到目的后,就忘了本”,要么是“比喻事成之后便忘掉了赖以成功的手段和工具”,独缺其本质的义项。这部词典则为之增加了“形容得其精神不必拘泥形式”的义项。又如:不上不下。这个成语在不少成语词典中都没有收录。大概是觉得它太过通俗。虽有个别词典收录,但其释义则是:“谓处于正中。以形容进退两难,事情不好办。”这部词典则明确《庄子?达生》中的“上而不下,则使人善怒;下而不上,则使人善忘。不上不下,中身当心,则为病”为语源,上、下:原指中医所谓人体内“气”的上通下达。不上不下:指“气”上不去,下不来,郁结内心就会生病。随后是两个引申义:“形容事情无着落,处境为难”、“指不好不坏”。
三、注重学习应用。这是这部词典突出的一个特色。无论是书证的选择,还是体例的安排,学习与应用都是首要因素。在对书证的选择上,编者坚持了如下原则:一是重在提供示范。鉴于我国林林总总的成语词典早已用大量书证证明了这些成语的词形与义项,这部词典没有强调这些书证的“证明”属性,而是重在为读者提供“使用”范例,书证力求信达雅。这些使用范例全部是从现当代大量优秀作品中的6万多个书证中精心挑选出来的,拉近了读者与这些成语的距离,有利于他们在现代语境中体味、学习。二是力求文体完备。一般成语词典所用书证大多数选自文学作品,而这部词典则力求所选书证和使用范例在文体上的广泛和学科上的完备。在文体上,其不仅来自小说、散文、诗歌、戏曲,而且理论、评论,甚至新闻消息也应有尽有;在学科上,不仅涉及文学艺术,而且还有大量来自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领域。这样,读者既能看到成语在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中的具体语境,还能了解其在社会科学领域甚至当代生活中的运用,这对于提高适应现代社会能力、实现全面发展,都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融任意字检索、义项分类检索、汉语拼音排序为一体,有效克服了现有成语词典编排上的体例缺陷。这是编者的独有的奉献。目前我国的成语词典绝大部分是汉语拼音排序,其优点是符合读者阅读习惯、可以快速查阅;但这只能解决读者对不了解的成语求解问题,而不能解决读者根据需要选择成语的问题。于是,近几年又陆续有少数按照义项分类排列的词典问世。但按照义项分类排列的缺陷同样是显而易见的。一是与大多数读者的喜欢音序排列的阅读习惯相悖,不便查找;二是有不少成语,读者很难确定其“义项”归属,不易查找;三是不少成语在实际运用中约定俗成多种用法,而按照义项分类排列却只能将每个成语放置于一个类别,这又必然将多义项成语在诸多义项中缺位。这也是这种词典不易推广的原因。另外,上述两种排列体例还有一个共同的体例缺陷,就是无法解决读者记不全、记不准成语词形而难以查到的问题。而这部词典独有的编排体例,正是针对目前大多成语词典的上述缺陷所作的努力与探索。
这种编排体例,正文仍为大家所熟知的音序排列,使读者遇到成语能够快速查阅;所附任意字检索,可以解决读者记不全或记不准某个成语词形而难以查到的问题。同时,由于这种任意字检索方法是通过把每条成语的每一个字都作为字头而实现的,对字头又分别根据古汉语的特点作了注音和释义,不仅基本涵盖了古汉语中绝大部分常用字的一般用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近似类书和古汉语构词字典功能。分类检索是把9587条成语1.4万多种用法分别归入6大类30个分类367个小类,供读者按照义项查找成语的检索方法。多义项成语,也依其义项分别归入各处。读者在任何一个具体义项里,都可以查到多条甚至几十条、百余条成语以供选择。有了这种检索方法,将极大地方便人们在工作和学习中对成语的掌握和应用。
这部词典的特点还有不少,这里不再一一列举。我想说的是,这部词典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它为什么不是率先由我们的辞书专家编纂而成?我看这与我们的辞书编纂者大都是各方面的专家、学者有关。他们对所编成语烂熟于心,一般不会遇到学习运用上的尴尬,往往缺乏变革传统编纂思路的动力。而这部词典的编者既从事过机关干部、新闻记者、图书发行企业管理者等职业,同时又在社会科学、文学艺术、语言文字和出版发行等领域有着一定造诣,这在运用成语和名言佳句时就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与尴尬。从读者需要出发,就自然成了他变革辞书编写体例的不懈追求。
作为编者的老友,我见证了他这方面长达二十年多的探索与努力。2001年,编者历时16年编纂的《中华语汇通检》(四卷本)结束了我国大型工具书没有任意字检索的历史,曾引起极大的社会反响。著名学者季羡林、张岱年分别题词:“通览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开创便捷高效检索系统”;“检五千年中华经典,通十万卷人生智慧”。郭预衡、龚书铎、邓绍基、李修生、徐通锵等十多位著名学者称其很有价值、很有必要、功德无量。人民日报发表通讯,称其“为亟待规范的图书出版提供了一个范例”;新华社称该书“不仅为现有众多辞书的充分利用提供了便捷的工具,而且也是一把打开中华文化宝库的钥匙。同时又为现代辞书的编纂如何增强使用功能、提高利用效率作出了有益的启示。”这部《成语通检词典》的问世,正是编者这一编纂思想的继续与发展:让辞书由注重“考证”向注重“学习与应用”转变,回归其“工具”属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进入信息时代,读书人群正逐步成为社会的主流群体,掌握丰富的语汇,并能够在各种场合准确、适当地运用,愈来愈成为人们一种高尚的文化追求。同时,紧张的社会节奏和为适应新的时代所必须了解和掌握的知识和信息量愈来愈庞大愈繁杂,又迫使人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由过去的熟读典籍向对传统文化知识“知其意、有印象、能使用”转变,就是把它们作为一种印象保留在脑子这个“资料库”里,需用时能够随手拈来。而能够使读者在需要时随手拈来,正是工具书的境界。所以,工具书的本义就是为读者工作、学习提供方便,方便的程度就在于它的“工具”性能是否强大,而不是单单地为读者提供一个使用规范。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发挥文化的作用,提升公众对于民族文化的集体认同感,弘扬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不单是一个政治思想教育的命题,也不是一个单向度的宣传舆论问题,而是一个涉及社会文化心理、媒体文化传播、大众文化消费、国家文化安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领域的文化战略命题。历史证明,支撑一个国家与民族长久、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并不只是靠知识精英的超前意识,更是要靠大众普遍敬守的精神信仰。”语文工具书是开发民族文化资源的工具,在这个文化战略中举足轻重,任重而道远。语文工具书由重“考证查阅”轻“学习应用”转变是一个既迫切又必须的重大课题。《成语通检词典》开了一个好头,我相信更多更好的工具书也一定能够在不远的将来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出来。
2012年金秋于北京涵虚斋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