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7902294
1918-1982),置身的时代背景大不相同。十八岁正好是人生一个过渡性的时段,因为还未跨入社会,还
未被世界浸染得失去原来的颜色,但是体验人生和观看世界的方式却是大局已定。这是艺术家的个人断代史,也是时代的变迁史。其中有艺术家
1. 对自己十八岁的讲述
2. 自我描述
3. 自画像
4. 十八岁照片
5. 现在的个人照片
6. 作品图片。
1936–1948 年
闵希文(1918-2013)
杨 筠(1919-)
邹佩珠(1920-)
靳之林(1928-)
杨先让 (1930-)
1949-1965 年
方增先 (1931-)
张得蒂 (1932-)
水天中(1935-)
广 军 (1938-)
贾方舟(1940-)
张祖英 (1940-)
王劼音 (1941-)
薛永年 (1941-)
龚云表 (1942-)
李 山 (1942-)
尚 扬 (1942-)
余友涵 (1943-)
1966–1978 年
何多苓 (1948-)
王 林 (1949-)
阮义忠 (1950-)
陆蓉之(1951-)
申 凡 (1952-)
郑在东(1953-)
曹 力 (1954-)
费大为 (1954-)
萧长正(1954-)
杨飞云(1954-)
谷文达(1955-)
王沂东(1955-)
徐 冰 (1955-)
周春芽(1955-)
丁 方 (1956-)
吕 澎 (1956-)
隋建国(1956-)
王璜生 (1956-)
王向明 (1956-)
肖小兰(1956-)
朝 戈(1957-)
孙 良(1957-)
王广义 (1957-)
杨小彦 (1957-)
张培力 (1957-)
朱青生(1957-)
段正渠 (1958-)
叶永青 (1958-)
张晓刚 (1958-)
计文于 (1959-)
杨 千 (1959-)
陈 平 (1960-)
洪 磊 (1960-)
井士剑 (1960-)
1979–2000 年
段建伟(1961-)
管怀宾 (1961-)
刘庆和(1961-)
刘大鸿 (1962-)
孟禄丁(1962-)
裴 晶 (1962-)
王 凯 (1962-)
王玉平 (1962-)
展 望(1962-)
张永和 (1962-)
方力钧 (1963-)
黄渊青(1963-)
李晓峰 (1963-)
庞茂琨(1963-)
杨少斌 (1963-)
杨志超 (1963-)
刘 野 (1964-)
缪晓春 (1964-)
申 玲 (1965-)
张恩利 (1965-)
黄 晔 (1966-)
曲丰国(1966-)
宋永红(1966-)
朱 其 (1966-)
何云昌 (1967-)
向 京 (1968-)
李占洋 (1969-)
瞿广慈(1969-)
杨 卫 (1969-)
何汶玦(1970-)
尹朝阳 (1970-)
于艾君 (1970-)
噶 德(1970-)
李大方 (1971-)
张 平 (1971-)
张 勇(1971-)
朱卫兵 (1971-)
马 良 (1972-)
邱黯雄(1972-)
李继开(1975-)
李 洋 (1976-)
徐 震 (1977-)
李储会 (1978-)
杨 晨 (1979-)
孙 逊 (1980-)
迟 群 (1981-)
黎 薇(1981-)
卢征远 (1982)
本书以18 岁为人生截面,以作者自述的方式,展现了每位艺术家的个人艺术史和生活史的片段。这是当代人关于18 岁的青春记忆,未能呈现出来的自然是青春的遗忘与遮蔽。遮蔽也包括“主动的遗忘”。这些青春记忆里包含着不同时段的社会变革、战乱、政治运动和日常生活,每一段记忆里都堆积着复杂的感受。总体看来,这些回忆的文字更像是断章,具有18 岁的不完整性。然而这些断章也突显了记忆背后生命的力量。
由于每个人18 岁的记忆发生在不同地域、不同时段,因此他们更像被时间蚕食而幸存的地方史和编年史,但性质是个人的。18 岁的年龄其同一性可以显现出个人史的多样性,这就是本书的价值所在。本书所收录的作者年龄的是生于1918 年的闵希文先生,他的18 岁是公元1936 年。年龄小的是卢远征,生于1982 年,与闵希文先生相差64 岁,他的18 岁是1999 年。本书几乎纵贯了将近整个20 世纪。叶永青18 岁的记忆是在昆明展开的,朝戈的18 岁则是关于北方城市呼和浩特的,王广义的18 岁是在东北的哈尔滨度过的。而方增先则在18 岁时从浙江中部山区来到杭州,时间是1949 年,经历了更大的社会变动。
同时这又不是普通人的个人断代史,而是艺术家的个人断代史,这就是本书的重点。其中更多的话题关涉艺术生活和艺术创作。这里的很多人都是中国现当代非常重要的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
几代人关于18 岁青春的记忆、遗忘或遮蔽同处一堂,耐人寻味。作为读者,总会不自觉地与每个叙述者的18 岁记忆进行对比或联想。我的18 岁处在中学(当时是九年学制,大略相当于今天的高中)毕业前后, 不久当了工人。这一年,周恩来、朱德、相继去世,“文化大革命”也结束了。
再见,18 岁!大家都在记忆里穿越,相聚。每个人因为18 岁而停顿,或幽暗或明亮,是为序。
尹吉男
2014 年10 月16 日
于中央美术学院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