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3048146
内容简介
袁禾主编的《中国舞蹈通史(精撰版)》是国内第 一部从远古到21世纪初中国舞蹈通史专*。该专*从 历史人文的视角,梳理中国舞蹈发展的历史轨迹,探 究其文化特点和艺术精神,既保证了通史研究的纵向 完整性,又具备断代史研究的阶段概括性。此外,在 注重知识的准确性、系统性和学术的严谨性的同时, 兼顾可读性、趣味性,深入浅出,明白易懂,不仅可 作为舞蹈研究的参考书籍,亦可作为大学教材,一周 一讲,春、秋学期分别完成全书上、下编的内容,有 利于教师把控教学进度以及学生适时掌握规定课时内 的重点知识,促使课程教学规范化。
目 录
古代编 学习导入 讲 亘古的舞蹈文明(原始时代) 一、生存诉求 生命见证 二、拊石击石 鸟兽苍苍 第二讲 乐舞的功能三分(夏商西周) 一、女乐侈漫 巫舞通灵 二、舞祭乐教 以和邦国 第三讲 “紫”夺“朱”的时代新风(春秋战国) 一、三家雍彻 庭舞八佾 二、不绩其麻 市也婆娑 第四讲 俗舞的斑斓景象(秦汉上) 一、角抵主观 娱目乐心 二、倡讴伎乐 列乎深堂 第五讲 礼乐的旧制新貌(秦汉下) 一、灵星立祠 教田象功 二、汉乐四品 别类殊用 第六讲 士族的清商之韵(魏晋南北朝上) 一、抒情言志 飘逸闲雅 二、情以物感 恣性任意 第七讲 胡汉的交融互化(魏晋南北朝下) 一、女伎杂乐 备尽羌胡 二、梵音巫乐 舞扑殿庭 第八讲 宫廷的典礼乐舞(隋唐五代上) 一、功成作乐 伎纳中外 二、舞乐歌戏 绚丽缤纷 第九讲 日常的舞蹈活动(隋唐五代中) 一、歌彻云霄 剑动四方 二、红袖香飞 雪逐舞衣 第十讲 世俗的宗教乐舞(隋唐五代下) 一、崇道尚巫 思仙祀神 二、礼佛献乐 心驰天宫 第十一讲 城乡的舞蹈表演(宋辽西夏金上) 一、舞旋抹跄 瓦舍献伎 二、箫鼓振作 舞队次第 第十二讲 王室的新型歌舞(宋辽西夏金下) 一、起子“竹竿” 终于“后行” 二、事奇韵雅 哲思理趣 第十三讲 朝野的多元趣味(元代) 一、姿弄汉舞 乐演菩萨 二、艺献诸神 剧纳舞蹈 第十四讲 雅俗的流变兴衰(明清上) 一、社歌缭绕 叠鼓喧场 二、三舞式微 夷音殊风 第十五讲 舞蹈的古韵新范(明清下) 一、”科”、“介” 表意 婆娑演曲 二、《莽式》《如意》 宴舞余绪 近现当代编 学习导入 讲 传统舞蹈的流变 一、世俗风情都市新貌 二、戏舞流变 古舞新韵 第二讲 西方舞蹈的传入 一、郡主舞姿 婆娑御前 二、西舞东渐 世风流变 第三讲 学堂歌舞的兴起 一、教育救国 舞艺启蒙 二、学堂歌舞 平民之乐 第四讲 新型歌舞的出现 一、都市霓虹 摩登歌舞 二、黎派歌舞 走进民众 第五讲 新舞蹈艺术的旗帜 一、人生之舞 晓邦之悟 二、边疆舞蹈 爱莲绽放 第六讲 红色歌舞的创建 一、革命歌舞 星火燎原 二、赤色明星 巾帼之志 三、载歌载舞 革命指向 第七讲 秧歌运动的传播 一、延安整风秧歌率行 二、红色秧歌 国民振奋 第八讲 新中国舞蹈的起步 一、舞蹈表演 人才辈出 二、舞蹈教育 神州共举 第九讲 中国古典舞的当代创建 一、戏曲寻变 古舞新韵 二、敦煌寻古 飞天婆娑 三、汉唐寻源 古貌欢颜 第十讲 民族民间舞蹈的空间转换 一、采风学舞 抢救遗产 二、苏联模式 洋为中用 三、时代精神 吐故纳新 第十一讲 中国芭蕾的民族化探索 一、跨越时空 演绎经典 二、立足民族 创造经典 第十二讲 方兴未艾的中国现代舞 一、现实主义 当代延续 二、民族风格 日益彰显 第十三讲 从“新舞蹈”到“当代舞” 一、军旅舞蹈 别样风采 二、当代题材 多元风貌 第十四讲 都市舞蹈的全民动员(上) 一、道德传扬 寓教于乐 二、政治教化 舞以载道 第十五讲 都市舞蹈的全民动员(下) 一、娱乐健身 大众之舞 二、市场经济 艺术消费 三、普及教育 美育之舞 近现当代编参考书目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