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811110
★带自闭症儿子移居大理的单亲妈妈,深度分享如何战胜育儿焦虑。
★从杂志主编到单亲妈妈,从重庆到大理,看一个妈妈如何涅槃,如何实现自我成长。
★所有妈妈的一切不过是四个维度:我和自己、我和孩子、我们和你们、我们和世界,搞好四个维度,做有力量的妈妈!
★澳大利亚治疗教育专家芭芭拉·鲍德温、青年作家黄佟佟倾力推荐。
本书书名为《看风的孩子,谢谢你成全了我》,其中“看风的孩子”指的就是作者患有自闭症谱系的儿子火娃。说法源自某一天火娃认真地看着窗外,作者问他看到了什么,火娃回复的是“看到风了”——他看到的不是花、不是树,而是风。得知孩子患有自闭症后,作者有过挣扎、痛苦、逃避,但*终,她选择了踮起脚尖直面苦难,由此与孩子得以相互护持。
作为一个妈妈,作者经历了非常多的育儿困境、亲子矛盾、家庭变故,这些焦虑既是因为孩子的自闭症,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当下大多数人尤其是广大女性的育儿困境。作者从我和自己、我和孩子、我们和你们、我们和世界四个维度讲到了广大家长在育儿过程中会遇到的主要方面。同时,读者从书里看不出一丁点的消极悲观,相反,书里处处是幽默、满满的都是笑点。正是通过这种轻松有趣的笔触、笑中带泪的故事,作者不仅贡献了如何在生活中带领特殊孩子成长的具体方案,更探讨了很多不仅在特殊家庭,而是在所有的家庭都会共同遇到的挑战,将为广大在育儿焦虑中穿行的家长提供帮助。
千万别叫我励志妈妈
任何不一样的生活,只是一个不一样的日常
一切为了孩子?不,大人的需求才是应该首先被满足的
只有房间知道
“活在当下”到底是什么意思
未来的困难无法现在根除,但自信可以让我们穿越无数黑夜
原生家庭:和解与重建
第二章我和孩子:我做特殊妈妈的这些年
带一个自闭症的孩子是一种什么体验
教育只能顺势而为,终是孩子成全了大人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没有小孩真的喜欢一个人待着吧
我们对孩子说的“不”太多了
孩子,我知道你想说什么
如何应对孩子的“坏情绪”
你要明白:有些事孩子是真做不到
不严厉,则温柔无意义
如何正确地“殴打”一个孩子
爱好真的可以培养吗
没有哪个孩子是不爱学习的
担心是一种可怕的负能量
没有“连接”的一切关系,都是虚无
变成孩子,才能进入孩子的奇妙世界
第三章我们和你们:这些年,你们过得好吗
那些只能自己穿越的黑暗通道
当“大麻烦”降临,“想得开”就够了吗
生而为人,你不需要“那么”抱歉
当我们在谈“坚强”的时候,证明我们已经被消耗得很惨了
当抱团取暖的时候,我们要警惕的事
给二胎妈妈们的几个建议
第四章我们和世界:世界是所有人的
法器一般的儿童
请不要轻率地给别的家长建议
不看轻也不看重,这样就很好
如果总能看到美好,你的世界就是美好
接纳他人的意义,是不惧怕成为“少数人”
自从遇到你,此后我爱上的所有人都很像你
一切教育的目标,都只是为了让我们“生活”得更好
后记:一封写给自闭症儿子的信
附录:治疗教育笔记分享
戈娅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洞见,用非常个人化的叙述,分享了她作为自闭谱系母亲的旅程。你们将会看到她与特需儿子的生活点滴以及儿子给自己生活带来的治愈。同时她也带着一颗同理心,客观地描述了特需父母们的困境、中国对特需家庭服务的空缺,以及当今社会对特需群体的主流态度。
戈娅代表着一种真正的现代心态。不带一丝自怜,她安定地接受了她的人生使命,将她自己从职场女精英转变为生活中的终生学习者。她有着超前的态度,这些对于父母和老师来说都将是非常宝贵的建议。
这是对当前形势的一个勇敢声明,也是一个明确的呼吁——我们需要从根本上去改变困境。
——BarbaraBaldwin(芭芭拉·鲍德温)
澳大利亚治疗教育专家,语言病理学家,在世界各地的康复村及学校与不同年龄的特需人群工作逾50年
??没有人生来坚强,都是没办法的事。也没有所谓的人生智慧,那只是一场生存之战,也许,这正是戈娅写这本书的意义,她想分享,更想帮助他人,更多的是自我疗愈,像七龙珠*后一集里悟空说的,我们之所以要奋力战斗,是因为只有在战斗里我们才会变得更强大。可不是么,我们一点也不想强大,但当生活需要我们不停地战斗时,我们只能强大。
——黄佟佟
海星 –
很少买这类书,看到封面感觉挺好看的,就凑单用了券,收到后读了感觉不错,很治愈。推荐大家购买!
辐射 –
戈娅的书拿到手两天就读完了。感觉这真的不是一本育儿的书,更像是一本自我疗愈的书。对于一直生活得非常紧绷,效率至上的我非常管用。连我女儿都感受到我的变化。她说妈妈我要跟写这本书的戈娅阿姨说谢谢,你对我态度好了很多。买了三本书送了我眼中非常焦虑的妈妈,希望大家都尽量调整好状态,迂回而坚定、温和而严格地引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