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1131222
平议汉宋今古,通儒著作至高峰。
风行百十馀年,经学教育里程碑。
校雠集乎大成,标点精妙堪细玩。
点校说明
自 序
易 经
书 经
诗 经
三 礼
春 秋
附 录
自 序
经学不明,则孔子不尊。孔子不得位,无功业表见,晚定六经以教万世,尊之者以为万世师表。自天子以至于士庶,莫不读孔子之书,奉孔子之教。天子得之以治天下,士庶得之以治一身,有舍此而无以自立者。此孔子所以贤于尧、舜,为生民所未有,其功皆在删定六经。孟子称孔子作《春秋》,比禹与周公,为天下一治,其明证矣。汉初诸儒,深识此义,以六经为孔子所作,且谓孔子为汉定道。太史公谓:“言六艺者折衷于孔子,可谓至圣。”董仲舒奏武帝表章六经,抑黜百家,“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勿使并进”。故其时上无异教,下无异学。君之诏旨,臣之章奏,无不先引经义。所用之士,必取经明行修。此汉代人才所以极盛而治法近古,由明经术而实行孔教之效也。后汉以降,始有异议,不尽以经为孔子作。《易》,则以为文王作卦辞,周公作爻辞。《春秋》,则以凡例为出周公。《周礼》、《仪礼》,皆以为周公手定。《诗》、《书》二经,亦谓孔子无删定事。于是孔子无一书传世,世之尊孔子,特名焉而已,不知所以为万世师表者安在!唐时乃尊周公为先圣,降孔子为先师,配享从祀,与汉《韩勑》、《史晨》诸碑所言大异,岂非经学不明、孔子不尊之过欤?近世异说滋多,非圣无法,至欲以祖龙之一炬,施之圣经。在廷儒臣上言尊孔,恭奉谕旨,升孔子为大祀,尊崇盛典,远轶百王。锡瑞窃以为,尊孔必先明经。前编《经学历史》以授生徒,犹恐语焉不详,学者未能窥治经之门径,更纂《经学通论》,以备参考。大旨以为:一、当知经为孔子所定,孔子以前不得有经;二、当知汉初去古未远,以为孔子作经说必有据;三、当知后汉古文说出,乃尊周公以抑孔子;四、当知晋、宋以下,专信古文《尚书》、《毛诗》、《周官》、《左传》,而大义微言不彰;五、当知宋、元经学虽衰,而不信古文诸书,亦有特见;六、当知国朝经学复盛,乾、嘉以后,治今文者尤能窥见圣经微旨。执此六义,以治诸经,乃知孔子为万世师表之尊,正以其有万世不易之经。经之大义微言,亦甚易明。治经者当先去其支离不足辨,及其琐细无大关系,而用汉人存大体、玩经文之法,勉为汉时通经致用之才,斯不至以博而寡要与迂而无用疑经矣。锡瑞思殚炳烛之明,用捄燔经之祸,钻仰既竭,不知所裁,尚冀达者谅其僭愚而匡所不逮,则幸甚!
光绪丁未,善化皮锡瑞自序。
初为《经学历史》以授诸生,犹恐语焉不详,学者未能窥治经门径,更纂《经学通论》。
——吴承仕
锡瑞著述,故当以此书为zui云。
——江 瀚
如《经学历史》、《五经通论》(即《经学通论》)等书,对于初学者,真可称为“循循善诱”。
——周予同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