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5904021
谢冕先生zui完整的回忆性文字首次整理
讲述自己的诗意人生
六十载学术征途上下求索,铸就一代思想者人格风范
思想者自述文丛:
一群当代中国耳熟能详的人文名家;
一部多领域、多声部多重奏的文化交响;
一次思想界活化石般如椽巨笔们的倾情自述;
一场值得期待的群英荟萃的传记盛宴……
昨夜闲潭梦落花(序)——————————————-001
亚热带的花无声飘落
消失的故乡—————————————————
亚热带的花无声飘落——————————————–
母亲的发饰—————————————————
一篇永不忘却的课文——————————————–
悬挂在生命上空的那盏灯—————————————-
难忘的记忆—————————————————
我的梦幻年代————————————————–
无尽的感激—————————————————
初的启迪—————————————————
炮车隆隆向南
我走进了革命的行列——————————————–
从军行——————————————————
福清城里有座小楼———————————————
重返南日岛—————————————————
人生只有一个“六十年”——————————————
相逢一笑—————————————————-
多情是此湖水
初进燕园—————————————————-
依依柳岸—————————————————-
多情是此湖水———————————————–
年年此夜—————————————————-
湖畔的雪泥鸿爪———————————————–
西郊夜话—————————————————-
永远的校园—————————————————
这圣地的魅力————————————————-
一百年的青春————————————————-
这里是新诗的故乡———————————————
开花或不开花的年代——————————————–
难忘的岁月————————————————–
我怕惊动湖畔那些精灵——————————————
流向远方的水
这城市已融入我的生命—————————————-
家住京城—————————————————
东安旧话—————————————————
北京的花季————————————————–
北大的传统精神———————————————–
我所知道的中文系的传统—————————————-
新诗的摇篮和故乡———————————————-
坚守精神的高地———————————————–
治学的根本是勤奋———————————————
流向远方的水————————————————
诗歌是做梦的事业
在新的崛起面前———————————————–
诗歌运动的记忆———————————————–
奇迹没有发生————————————————-
诗歌是做梦的事业———————————————
那些遥远的星星———————————————–
世上美丽的事业———————————————
一般的人只能被时代所塑造—————————————
悲喜人生—————————————————-
我的“反季节写作”———————————————
文学是一种信仰———————————————–
我的读书生活————————————————-
附1:纪梅对话谢冕先生 / 纪梅————————————-
附2:与当代诗歌同行 / 郭九苓、胡士颍——————————
附3:诗歌,为了自由和正义 / 素予———————————-
附4:谢冕:蒲苇韧如丝 / 廖垠雪、李华雨、高嘉敏————————
附5:人与诗:在现实与理想之间 / 张洁宇—————————–
附录
谢冕教授学术年谱———————————————
谢冕著述目录————————————————-
跋 / 刘福春————————————————-
昨夜闲潭梦落花(序)
之所以写下这“花落无声”四个字,是由于我记起早先的一篇文章的篇名“亚热带的花无声飘落”。那是一个遥远的记忆:母亲绾着发髻,身着白色的夏布衣裙,她在树下,在树下的井边洗衣。那是一座古老宅第幽深的院子,母亲的身子一起一伏。她的身前身后落满花瓣。那些花是细小的,龙眼花、荔枝花,都很细小,淡淡的黄色,淡淡的清香。荔枝花时早一些,龙眼花时晚一些,再就是柚子花了。柚子花的香气很浓,熏得人醉。母亲就这样,搓着、浣着,伴随母亲的是静静院落的静静的亭午,近处有蝶影,远处是蝉鸣。日光透过浓密的树荫,花瓣雨也似的洒下来,花影,日影,搅成了我的迷蒙的童年。岁月就这样无声地流逝,正如亚热带的花无声地飘落。
花落无声,花落有情。有时不再无声,而是风雨做伴,是另一番情景。花落了一地,既不温柔,也不缠绵——是一种被摧残的零落和伤害。这也是童年的家乡的记忆。福州地处东南海滨,清明过后,入了雨季,台风时起。夜间风雨过后,凌晨推门一看,竟是落红遍地,花瓣沾着雨水,也搅着撕碎的叶,拌着泥污。夜来风雨,记载着花的零落、叶的飘零,那情景好比是芳华遭了蹂躏。少年不解世事,心头竟也浮上无端的落寞与哀伤。后来经历多了,知道那是一种伤悼,伤悼时光的消逝,伤悼静谧与安宁的消逝。故而在我,花落无声不单是享受无声的、梦境般的美,也曾是承受着无声的疼痛。
岁月就这样静静地流逝,如同流向东海的闽江水,不再回头。经历中有过惊涛,有过骇浪,也有过难以忍受的艰难,但都被我平静地“放下”了。我生在一场持久的战乱中,伴随着童年的是朝不虑夕的生存环境,为了“安全”,不断地逃难、搬家,也不断地变换小学。动荡,忧患,还有望不到头的饥饿。童年无梦,没有欢乐,小小的年纪就懂得人生的艰辛。少年是在动乱中度过,求学交不起学费,千辛万苦,年复一年,日子是无边的苦难,犹如风雨中纷纷的落花。花落无声,内心疼痛。
我自信我有相当的心理承受能力。我知道我周围的人们如何在受苦,较之他们,我庆幸我还活着,我不愿渲染苦难,尽管我未曾逃脱过任何一次。坚持,挣扎,隐忍,吞咽,遗忘并且学会“放下”。记得那年,我因言获罪,陷入一场个人无法抵御的“文案”之中,风刀雪剑,叶败花残,一时心事苍茫。那时我任教于家乡的华侨大学,那里的冬季仍然有明亮的阳光,刺桐在开花,三角梅井喷般地垂挂下来,激情的花的瀑布把巍峨的校门淹没在花海之中。那座校园的美丽和温馨让我忘了北方冬季的风沙与霜冻。一位写书法的朋友默默中赠我一副对联:
偶因风雨惊花落
再起楼台待月明
字是娟秀温婉的,遒劲,蕴含着内在的坚韧,不张扬,却是优美地内敛着。他说的是“花落”的故事,但是他写出了宁静平和的心境:尽管有风有雨,但在人生途中乃是寻常,正如月圆月缺,潮涨潮落,是一种“偶因”,却也是必然。重要的是自身的化解能力,一次又一次的心惊风雨,期待着一次又一次的“再起”,再起于楼台之上,为的是迎接缓缓升起于天边的那一轮皎洁的月华。这位朋友深知我当日的处境,他是在用诗句慰藉并激励我。及今思来,竟是一种博大的温馨与爱意。就这样,我度过了一场“偶因风雨惊花落”的危境。
花落无声,原是为纪念母亲而写,那些在母亲身边的日子是多么短暂,那些接受无边的母爱的日子,随着母亲的青春年华而远逝了。岁月无痕,花落满地,留下的,是无边的怅惘和永久的思念。岁月咬啮着我的肉体,却未能磨灭我的记忆,那种花落无声的感觉,愈是遥远却愈是深沉。“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现在轮到我自己了,我经历了人生的长途跋涉,一步一步,不苟且,不畏缩,也不漫不经心,矜持地、持重地望着脚下的路,绕过陡峭,踩过荆棘,疼痛、红肿、瘀血,但不停步,只是一径地坚持着前行。日子如花,花瓣却雪片也似的落满了一地。
2015年6月26日于北京大学
如果说,新诗写作是文坛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的话,那么,谢冕堪称风景中之风景。这“风景”体现在——谢冕是一位有代表作的评论家。有人写了一辈子,个人文集出了皇皇几大卷,可就没有留下一篇文章被后人记得。丁玲曾提倡一本书主义,其实对评论家来说,写一篇有历史穿透力、能入文学史家法眼的文章足矣。回顾中国大陆当代文学史,秦兆阳有《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巴人有《论人情》、钱谷融有《论文学是人学》。谢冕是继秦兆阳等人之后,以一篇文章影响后世的评论家。
——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台港文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古远清
消失的故乡
这座曾经长满古榕的城市是我的出生地,我在那里度过难忘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可是如今,我却在日夜思念的家乡迷了路:它变得让我辨认不出来了。通常,人们在说“认不出”某地时,总暗含着“变化真大”的那份欢喜,我不是,我只是失望和遗憾。
我认不出我们熟悉的城市了,不是因为那里盖起了许多过去没有的大楼,也不是因为那里出现了什么新鲜和豪华,而是,我昔时熟悉并引以为傲的东西已经消失。
我家后面那一片梅林消失了,那迎着南国凛冽的风霜绽放的梅花消失了。那里变成了嘈杂的市集和杂沓的民居。我在由童年走向青年的熟悉的小径上迷了路。我没有喜悦,也不是悲哀,我似是随着年华的失去而一起失去了什么。
为了不迷路,那天我特意约请了一位年轻的朋友陪我走。那里有梦中时常出现的三口并排的水井,母亲总在井台边上忙碌,她洗菜或洗衣的手总是在冬天的水里冻得通红。井台上边,几棵茂密的龙眼树,春天总开着米粒般的小花,树下总卧着农家的水牛。水牛的反刍描写着漫长中午的寂静。
那里蜿蜒着长满水草的河渠,有一片碧绿的稻田。我们家坐落在一片乡村景色中。而这里又是城市,而且是一座弥漫着欧陆风情的中国海滨城市。转过龙眼树,便是一条由西式楼房组成的街巷,紫红色的三角梅从院落的墙上垂挂下来。再往前行,是一座遍植高大柠檬桉的山坡,我穿行在遮蔽了天空和阳光的树荫下,透过林间迷蒙的雾气望去,那影影绰绰的院落内植满了鲜花。
那里有一座教堂,有绘着宗教故事的彩色的窗棂,窗内传出圣洁的音乐。这一切,如今只在我的想象中活着,与我同行的年轻的同伴全然不知。失去了的一切,只属于我,而我,又似是只拥有一个依稀的梦。
我依然顽强地寻找。我记得这鲜花和丛林之中有一条路,从仓前山通往闽江边那条由数百级石阶组成的下山坡道。我记得在斜坡的高处,可以望见闽江的帆影,以及远处传来的轮渡起航的汽笛声。那年北上求学,有人就在那渡口送我,那一声汽笛至今尚在耳畔响着,悠长而缠绵,不知是惆怅还是伤感。可是,可是,我再也找不到那通往江边的路和石阶,以及汽笛的声音了!
这城市被闽江所切割,闽江流过城市的中心。闽都古城的三坊七巷弥漫着浓郁的传统氛围,那里诞生过林则徐和严复,也诞生过林琴南和冰心。在遍植古榕的街巷深处,埋藏着飘着书香墨韵的深宅大院。而在城市的另一边,闽江深情地拍打着南台岛,那是一座放大了的鼓浪屿,那里荡漾着内地罕见的异域情调。那里有伴我度过童年的并不幸福,却又深深萦念怀想的如今已经消失在苍茫风烟中的家。
我的家乡是开放的沿海名城,也是重要的港口之一。基督教文化曾以新潮的姿态加入并融汇进原有的佛、儒文化传统中,经历近百年的共生并存,造成了这城市有异于内地的文化形态,也构造了我童年的梦境。然而,那梦境消失在另一种文化改造中。人们按照习惯,清除花园和草坪,用水泥封糊了过去种植花卉和街树的地面。把所有的西式建筑物加以千篇一律的改装,草坪和树林腾出的地方,耸起了那些刻板的房屋。人们以自己的方式改变他们所不适应的文化形态,留给我此刻面对的是无边的消失。
我在我熟悉的故乡迷了路,我迷失了我早年的梦幻,包括我至亲至爱的故乡。我拥有的怅惘和哀伤是说不清的。
亚热带的花无声飘落
——我的童年
童年对于我既不快乐也不幸福,开始的感觉是日子很艰难,后来则隐隐地有了忧患。
福州城里有一座古宅,白墙青瓦,院落深深。母亲一袭白衣,把手浸在木盆里搓衣。整个的对母亲的印象,就是她在水井边不停地搓衣。
那宅院有许多树,亚热带的花无声地飘落,不知不觉地更换着季节,而我则不知不觉地长大。
听说这院子里有狐仙,但我没有看见。一次发高烧,看见有矮人在墙头上走动,那些母亲和姐姐晾晒的衣服都变成了花花绿绿的鬼怪,很可怖。但那是热昏了的幻象,我终于没有看见狐仙。
到了30年代后半期,我长大一些了,便开始躲飞机、“跑反”——跑反在福州语里是逃难的意思。换一个房子,再换一个房子,目的是寻找安全。一直跑到了福州南台的程埔头——那是一个城乡接合地,以为会安全一些,殊不知那里依然没有安全。
那时外患已经深入国土。整个中国都在危难之中,何况个人命运,何况我这个本来就贫困的家!我不仅一再换房子,而且一再换学校。记不清是什么原因,也许是选择安全的可以躲避轰炸的角落,另外就是交不起昂贵的学费。梅坞小学、麦园小学、独青小学,后是仓山中心小学——我如今还和这所小学的李兆雄老师和李仙根同学保持着联系——我终于艰难地读完了小学的课程。
正当我结束小学阶段即将开始中学生涯的时候,炮火终于燃到了这座滨海沿江的花园一般的城市。父亲失业,爷爷逃往内地,我断绝了一切经费来源。不仅交纳不起学费,战乱和沦亡的日子也不允许我升学。
我开始在田里捡稻穗,上山拾柴火,家里开始变卖和典当。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困苦和灾难漫长得如无边的暗夜。死亡线上的挣扎,加上家园沦丧之痛,造成我童年身心的重压。艰难也培养了我坚韧的性格。
我当时以为,苦难是与生俱来的。生命的核一开始就被无边的悲怆所包裹,因此我倾力于生命的自我完全,使之有坚强的力量冲破那一层厚厚的外壳。苦难是我童年生命的暗夜,我在这黑暗的囚室中锻炼并充溢生命的活力。除此之外,我别无他途可寻,我毫无外助之力。
那时,谈我缺乏营养还太奢侈,我缺乏能够维持生命的热量。半饥饿是我童年生活的常态,空心菜和晒干的番薯曾伴随我度过饥饿的岁月。
在小学,那时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贫困。春天里,同学们在老师的组织下都郊游去了,我因为没有零钱和像样的衣服而把自己关在家里。
我并不悲苦,我忍受贫穷给我的特殊恩泽——孤寂。我利用这样的机会读课外读物:唐诗、“五四”新文学作品,还有报纸文艺副刊。那时我依靠自学能够完整地背诵白居易的《长恨歌》和《琵琶行》,也能够理解冰心的温情和巴金的激扬。我只能在精神上幻想属于我的丰满的童年——尽管在物质上我是那样的贫乏。
现实人生的遭遇催我早熟。我承认了命运对我的不公。我不幻想幸福,也不期待奇迹。我默默忍受那一切。我希望从自己的内心生发出击退厄运的力,我于是很早便拥有了独立精神。
环境的逼迫使我在幼年便有了时代的忧患感,我为民族苦难、社会动荡、家国衰危而激愤。这忧患本来不属于无邪天真的童年,但我在危亡时世面前却不幸地拥有了。
我头顶没有一片爱的天空,可是我幻想着去创造那一缕风、一片云。我因自己的不幸而思及他人,我要把同情和温暖给予那些和我一样受苦的人。现实的遭遇使我坚强。我抗争命运,并以不妥协的态度站在它面前——尽管我是那样的弱小。
我曾说过冰心教我爱、巴金教我反抗。是这两位文学大师为我的童年铸魂。他们的精神激励且陪伴我走过充满苦痛的坎坷的路途,以至鬓发斑白的今日。
1945年,我十三岁。那一年抗战胜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礼花影里,我告别了我的童年。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