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4614503
欣赏盆景之美,了解文人树盆景的文化渊源
学习选材、造型、修剪、培育等基本技巧,了解陈设及养护知识
展示十二件大师作品的创作过程、细节和步骤图,探寻盆景艺术的深刻内涵与美妙技艺
文人树是盆景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孤高细瘦的主干、简洁稀疏的枝叶、性格鲜明的线条和淡雅无华的风格,展现出孤高、淡雅且富有表现力的艺术之美。
本书附有制作文人树盆景所需的常见树种的简易参考指南,包括每种树在陈设、浇水、施肥、修剪、换土等方面的详细信息,为盆景爱好者提供了大量实用信息。
技艺精湛的著名盆景大师赵庆泉,用十二件文人树盆景作品,为您演绎由画境、诗境与禅境共同谱写的优雅盆栽艺术。
前言 Thomas S. Elias
自序
章 文人树盆景之美
1、自然之美
2、线条之美
3、空间之美
4、意境之美
第二章 文化渊源
1、艺术渊源——文人画
发展简史
共同特质
2、思想渊源
儒家文化
道家文化
禅宗文化
第三章 制作技艺
1、选材
树材
盆器
盆土
2、工具
栽种工具
造型工具
养护工具
3、操作技术
获得树材
修剪
攀扎
雕刻(制作舍利干)
栽种
4、造型要点
选好正面
主干角度
基本类型
第四章 创作案例
1、《入云》)
2、《出尘》
3、《临虚》
4、《古风》
5、《相依》
6、《逸趣》
7、《天姿》
8、《清影》
9、《奔月》
10、《沧桑》
11、《清秋》
12、《荟萃》
第五章 展览陈设
1、规格
2、几架
3、陈设环境
室内 vs. 室外
背景
空间
几种室内陈设
几种室外陈设
第六章 养护管理
1、放置
2、浇水
3、施肥
4、修剪
5、攀扎
6、换土
7、病虫害防治
8、常用树种养护一览表
附录
中国历朝年代表
索引
序言
在盆景艺术的所有表现形式中,要制作出一件可观的文人树盆景是挑战也是有成就感的。取一根瘦长的枝干,用它表现出其超凡脱俗的意味,殊非易事。文人树盆景的外形特点就是树干瘦长、枝条稀疏、树叶寥寥。这些特点共同呈现出作品的缥缈与超然之感,这种感觉就好像在高耸的黄山之上有一棵松树在岩缝中奋力求生。
从文人树盆景艺术可以感受到作者的隐士情结,这是没有研究过亚洲美学的西方人很难理解并欣赏得到的。观察树木在高山多石之地的自然状态以及它们在恶劣环境中奋力求生的姿态有利于理解这种形式的盆景,也因此推动了文人树盆景的发展。
能运用这些技艺创作出优秀文人树盆景的艺术家很少,有能力和背景正确指导他人制作和全面理解文人树盆景的艺术家更是少数,本书作者赵庆泉大师却能承此重任。
在各国出版的有关文人树盆景的书籍中,本书为出色。这是次有作者从审美和文化背景角度带领读者理解和赏析文人树盆景中所表达的超然脱俗和清新娟丽。他在本书中以清晰的文字和直观的图片来展现盆景制作的基本技巧,一如这位世界盆景和盆栽组织的朋友、艺术家和教师所留给人们的典型印象——技艺精湛、涵养深厚。
我和赵庆泉相识很久了,我钦佩他的艺术技艺,研读他的英语版盆景书籍。他不仅是一位技艺精湛的艺术领袖,也是一名能力杰出的老师,向各国人民有效地传输这门艺术。现在他出版了这本的《文人树盆景》,或许也是他重要的一本著作,我在此祝贺赵庆泉完成此本大作,我想这本书将会被盆景爱好者奉为经典参考书籍。
Tom
Elias
国际盆景协会主席
2014年9月
章 文人树盆景之美
盆景是人和大自然共同创造的作品,它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依照其创作材料、表现对象及造型特征的不同,中国盆景主要分为树木盆景、山水盆景和水旱盆景等类别。
以木本植物为主要材料,在盆中表现自然界树木景观者,称为树木盆景;以自然石头为主要材料,表现自然界山水景观者,称为山水盆景;水旱盆景则是树木盆景与山水盆景的结合,它的材料既有植物和土,又有石头和水,它所表现的是自然界中树木、山石、陆地、水面兼而有之的“完整”景观。文人树盆景则是树木盆景的一种类型。
欣赏盆景主要从自然美、造型美、意境美三个方面去考虑。文人树盆景与其他类型的盆景在审美上有许多共通之处,但同时,它特别注重线条之美与空间之美,并由此表现文人的风骨、神韵、心境和趣味,同时也创造了画境、诗境和禅境。
1、自然之美
盆景的主要材料具有天然的神韵,无论是树木还是小花、小草、苔藓,本身就具备一定的自然形态和色彩,显出一派生机,而且随着时间推移、树龄增加、季节更替,植物还会呈现不同面貌,使得盆景更具生命的特征。
自然美是一切盆景美的基础,文人树盆景也不例外。欣赏盆景的自然美主要从根、干、枝、叶、花、果、自然姿态和季节变化等八个角度出发。
根之美。树木盆景的根部形态多种多样,有的向四面张开,有的高高提起,有的数株根连,还有的扎进石缝,各具其美。文人树盆景的根一般不向四面均匀地张开,也鲜有向上提起,它表现的是另一种稳固,是一种与主干形态相匹配的变化之美(图14)。
干之美。文人树盆景的主干虽然清瘦,但很讲究古拙,其基部一般不宜过粗,也不必呈现厚重感,稳固即可。树种不同,其干形各不相同。直干刚劲挺拔,曲干遒劲多姿。不同树种的干皮和色彩也各具特色。松树鳞片森然(图15),真柏光滑红润,老鸦柿灰白如水墨画。树干的色彩则有青绿色(图13)、黑色、灰褐色、红色、黄褐色、紫黑色等。此外,有些半枯的树干(舍利干)与欣欣向荣的枝与叶形成强烈对比,表现出树木与恶劣环境抗争的历程(图16)。
枝之美。文人树盆景的枝条稀疏,但特别讲究线条,非常耐看。因树种和树形的不同,通过造型后,枝条的风格也有区别:有的粗疏,有的细密;有的似“鹿角”,有的似“蟹爪”(图17、19);有的苍劲,有的柔曲;有的还讲究一波三折,富有节奏和韵律感(图18)。
叶之美。文人树盆景多用松柏类树种,也有一部分细叶树种。叶形有针状、鳞状、卵形、掌形、扇形等多种。叶子的质地有硬有软,有厚有薄。色彩有浅绿、深绿、黄绿;有些为花叶;有些则镶红边等,丰富多样(图20)。
花之美。文人树一般不以观花为主,但也有一些采用观花类树种。花的形态和色泽因树种不同而有多种变化(图21)。
果之美。文人树也会采用观果类树种,以果小和稀疏为美。果实象征着生命的延续,有多种形状和色彩,也有着不同的意味(图22)。
自然姿态之美。虽然文人树盆景在树木盆景中较为鲜见,但其树形符合自然界植物的生长法则。在生长过程中,树木为适应自然环境或抵御自然灾害必须舍去一些枝条,尤其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不得不尽可能多地舍去枝叶,而存活下来的大多集中于主干或随大枝下垂,主干基部很少有枝。文人树盆景的姿态同自然界的树木一样(图23),有着稀疏、简约的特色,有孤寂之美,同时也暗示了一种与自然抗争的精神(图24)。随着树龄的增长,树木还会显出越来越苍古的姿态(图25)。
季节变化之美。文人树和其它盆景中的树木一样,其色彩和风韵会随着季节的更替不断变化。特别是杂木类树种,春季新芽吐翠,夏季叶色转深,秋季叶色渐黄,冬季寒枝苍劲。在观赏树木的季节变化中,我们再结合文人树所表现的人文精神,就不仅可以获得美的享受,还能感悟到人生的哲理(图26)。
2、线条之美
中国绘画,以及书法、篆刻、园林等艺术门类中,线条均有体现。它们不仅是单纯的线条,也是塑造作品的元素,还是作者表达意志、思想、个性、感情的手段。
文人树盆景的主干细瘦、枝简叶疏、结构清晰,线条的细微变化都能显现出来,因此是重要审美特征(图27)。多了解一些中国艺术,可以更好地认识文人树盆景的线条之美。
中国的书法和篆刻是抽象的线条艺术。书法的字形结构由线条组成,能充分体现书法家的个性,没有相同的书写笔迹。同样的字由不同的人写出有不同的个性,尤其是草书的线条,恣肆放纵,如天马行空,其中注入了更多的情感、精神和生命意味(图28)。齐白石的篆刻则大刀阔斧,横冲斜插,线条淋漓酣畅。类似中国书法和篆刻,也许是因为文人树盆景的线条因素较为明晰,作者的个性也表现得较为明晰。
中国绘画与中国书法同源,也特别注重线条的造型。在东晋(317–420),顾恺之(约345–409)奠定了用线的基础,之后历代画家通过自身的实践不断地完善了线条的艺术表现手法。唐代(618–907)画圣吴道子所画人物的衣纹犹如被风吹扬,被称为“吴带当风”(图29);南宋(1127–1279)画家马远画中的松树,主干刚劲,枝如屈铁;清代(1644–1911)郑板桥(1693–1765)画兰竹,线条恣意纵横,无拘无束(图30)。
正因如此,中西方的传统绘画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风格,西方传统绘画以“块面结构”为主,中国传统绘画则以“线点结构”为主。和中国画一样,文人树盆景主要通过线条来表现画意。每种线条都有其性格特征:直线的挺拔、有力和静穆,曲线的柔和、流畅和抒情(图31);粗线的厚重、刚强,细线的轻盈、飘逸等等。盆景创作时注入的感情和意趣使树木的线条产生了鲜明的个性,而不同线条的组合不仅让作品呈现韵律之美,还可表现个人的人格和气质(图32)。
文人树盆景变化多样的线条对其造型来说非常重要,有的刚劲挺拔,有的柔曲流畅,有的则刚柔相济;直线与曲线结合,阳刚与阴柔互衬,清秀与雄壮兼具,既有对比变化,又有协调统一。这些线条经过了高度提炼和过滤,既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它们表达了情感,个性差异分明,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观一致(图33)。
3、空间之美
文人树盆景以清瘦为基本格调,以简约为主要特征,以空灵为审美境界。如果将文人树盆景看作立体的中国画,其“画面”上就有着较其它盆景类别更多的空白。
通过虚空留白、简洁造型、疏密聚散等几个方面来达到虚实相生的空间之美。这种空白在中国画中叫“留白”或“计白当黑”,意为画处重要,无画处也同样重要,“白”与“黑”相依相生,相映成趣。
正如清代画家戴熙(1801–1860)所说,“画在有笔墨处,画之妙在无笔墨处。”留白所形成的虚空可以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著名的例子就是南宋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图34)。现代画家齐白石画虾但不画水,画面上的空白不仅是布局的需要,更可以突出主题(图35)。
虚空显示了一种空白的充实,一种静默的力量;虚空不是无话可说,不是可有可无;虚空中可见物外之景、空间之美,犹如音乐中的“此时无声胜有声”;虚空中可听到言外之言,了解到作者的胸襟和人品(图36、37)。
文人树盆景的造型均十分简洁。盆景上的枝叶总是少之又少,直至不可再少,不仅主干的中下部极少出枝,即便是枝叶也较一般盆景稀疏,大有“清高绝伦,一尘不染”的味道(图38)。
简洁与简单绝不一样,它是以一种洗练的方式提炼物象,去粗取精,化繁为简,在看似简单随意的外表下,包含了饱满而丰富的内涵,简单之中蕴含复杂,简单之中体现品位。这种品位来源于对每一个细节的把握,对客观真实形象的高度概括,是一种不易达到的艺术效果。因此要创出高品位的作品,不仅要掌握过硬的技术手段,精工细作,更要具备敏锐的艺术眼光和深厚的文化修养,创作难度较大。
文人树的空间之美,主要通过枝叶的取舍和疏密、聚散的处理来实现。过密聚而无疏散,会令人有窒息感,失掉文人树的空灵;过疏散而无密聚,又会显得松弛无力,缺乏精神。疏密得当、聚散适宜的盆景作品,树木各部分形态对比鲜明而富有生气,具有音乐般的节奏变化,以少胜多。
至于何处该疏,何处宜密,疏到什么程度,密到何种地步,是无法具体规定的。这种分寸的把握,除了自然的法则,终还须凭作者的感觉而定,这也是文人树盆景个性鲜明的原因之一。但从总体来讲,文人树还是宜疏不宜密,宁疏勿密。
中国古典哲学认为宇宙是虚和实的结合,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相生。在中国传统艺术中,虚实关系的运用范围很广,从诗歌、文学、戏曲、舞蹈、音乐,到绘画、书法、园林等等,不一而足。
在文人树盆景的创作中,必须得遵循虚实相生的规律,主要体现在枝叶与主干、树木与空间、树木与盆、土等方面。一般以空间为虚,树干为实;疏散处为虚,密聚处为实;枝叶相对于主干为虚,而相对于空间则又为实。这样才能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相生”的效果(图39、44)。
所以人们总说文人树盆景如诗歌一般,虽枝叶寥寥,却能以一当十。艺术不同于科学,无须将一切都说清楚,点到为止即好,余下的让观赏者自己去想象。
4、意境之美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实境,即客观范畴的“境”,是形与神的统一;二是虚境,即主观范畴的“意”,是情与理的统一。意境不是客观物象的简单描摹,也不是主观意念的随意拼合,而是主﹑客观世界的统一。
在意境中,虚境是实境的升华,体现着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但必须以实境为载体,通过实境来表现;实境又必须在虚境的统领下营造。因此意境的结构特征就是虚实相生。
中国盆景是一种文人艺术,它与其它的文人艺术形式一样,都以意境为追求目标。在盆景创作中,作者将自己的主观感受注入其中,化自然景物为情思,观赏者不仅看到了盆中之景,而且通过此景领受到景外之情,达到情景交融、景有尽而意无穷的境地,并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赏心者为上,悦目者为下。”正如宋代(960-1279)苏东坡(1037-1101)所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意即“评论画的好不好,以形似为标准,这样的见识跟小孩子差不多。作诗作的象本诗一样,一看就不是诗人。”不在意境上下功夫,就没有“言外之意”、“弦外之响”。意境美对人们的感染是很强烈的,它可使作品耐人寻味,具有百看不厌的魅力。
景物是有形的,情感是无形的,以情入景,就能以形写神。在有限的空间里表现出无限的艺术景象,这就是盆景的意境美,且具有多种多样的风格:雄浑、豪放、婉约、清秀,不一而足。文人树盆景大多经过了高度的抽象和提炼,那种孤高、清瘦、简洁、淡雅的风格,在宁静中蕴藏动的韵味,在简单中涵盖丰富的内容,具有艺术魅力(图41)。
要创造出盆景的意境美,必须表现对象的本质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个性,舍弃次要的、表面的、繁琐的东西。为了加强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有时可以做一定的夸张和变形,如树木可以更瘦,枝叶可以更少,盆钵可以更浅。虚实相生是创造意境的重要表现手法。精心留出的空间,能传达出作者高雅的审美趣味,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图42)。
象征和联想也是创造意境的常用手法。中国历代文人赋予某些景物以特定的象征意义,如文人画中常见的题材“岁寒三友”(松、竹、梅),是要借它们的象征意义,表现文人的理想人格:松是常绿乔木,不畏严寒霜雪,表达坚毅不屈的精神(图43);竹是清高气节的象征;梅花傲雪凌霜,也被视作高尚人格的象征。从总体来讲,文人树盆景象征的是文人的志趣和品格,但具体到不同树种、不同造型,其象征意义略有不同。恰当借助不同树木的象征意义,可以丰富观赏者的联想,加深作品的意境。
作品的题名也有助于意境的表现。中国文人画讲究题咏,中国园林离不了园名及题匾、楹联等,中国盆景也不例外。一般在作品完成以后,根据主题和意境题以恰当的题名,可提高作品的欣赏价值,有助于观赏者更好地理解作品。对于文人树盆景来说题名更为重要,题名的文字要精炼,宜简不宜繁,宜藏不宜露,能具有画意、诗意、禅意则更好。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