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0025172
诗词的美丽是永恒的。
正像亿万年动听如初的雨声,是梧桐上的细雨,
是暗香醉人的花荫,是小楼微凉的东风,
是月光下闪过的雀影,是稻花香里的鸣蛙,
是云涛与晓雾的相连,是落红与芳草的呓语。
诗词是古典时期绚烂的烟花,虽然短暂,却从未黯淡……
中国*美古诗词,每一首都是经典!
它们是每一个生命都不容错过的经典文字
惊艳时光的古风诗词,流传百代依然至纯至美的感情
不读诗词,不足以知春秋历史;
不读诗词,不足以品文化精粹;
不读诗词,不足以感天地草木之灵;
不读诗词,不足以见流彩华章之美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极为珍贵的一部分。令人陶醉的优美古诗词,饱含着人性的温暖,承载着令人感动的美。
《中国*美古诗词》精选近两百首优美古诗词,选中的经典诗词蓄积了古代伟大之诗人和词人的所有心灵、智慧、品格、情感、襟抱和修养。本书可以提升读者的心灵品质,培养读者的修养和细腻感情。古诗词是穿越千年依然至美的风景,是中华民族永远的情感库藏,是历代中国人灵魂深处的挚爱。
辑一 每逢佳节倍思亲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002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004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006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008
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 010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012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014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016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019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021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02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026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029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031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033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036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038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040
辑二 何人不起故园情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044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046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048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050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052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054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056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058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060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 062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064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066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068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070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072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 074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076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078
辑三 只愿君心似我心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082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084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086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088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090
世情薄,人情恶。 092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094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096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098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00
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102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104
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106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108
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 110
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干独自愁。 112
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 114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116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119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121
辑四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124
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 126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128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30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32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134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36
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 138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140
心绪万端书两纸,欲封重读意迟迟。 142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144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46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149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151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153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155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157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159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161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164
辑五 稻花香里说丰年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68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170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172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174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177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179
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 181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183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186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188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190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192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194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196
园林幽鸟啭,渚泽新泉清。 198
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 201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203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205
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 207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09
辑六 多情自古伤离别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212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215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17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19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221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223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25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227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229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231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 233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 235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 237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239
离多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241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243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245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247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249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251
辑七 不及林间自在啼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54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256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258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60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262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264
但得众生皆得饱,何辞羸病卧残阳。 266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268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270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272
烦君相警,我亦举家清。 274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76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278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280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282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284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286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88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291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93
辑八 春风不度玉门关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96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298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00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302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304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306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309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312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314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316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319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322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度临洮。 324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326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29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331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33
忆昔霍将军,连年此征讨。 335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337
《游子吟》
唐•孟郊
【原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
1. 游子:在古时候泛指远游旅居的人。
2. 意恐:担心。
3. 寸草心:寸草,比喻子女;心,指小草的茎干,也暗指子女的心意。
4. 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此处比喻慈母的恩情。
【译文】
慈爱的母亲用手中的针线,为外出远行的儿子缝制衣裳。 在他临行之前,一针一线密密地缝制着,只因为担心儿子迟迟不能归来。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一样微弱的孝心,可以报答慈母像春晖一 样温暖的恩情呢?
【创作赏析】
《游子吟》是孟郊在溧阳时写下的。早年时期的他四处漂泊,无所 依靠,过着十分清贫的日子。直到五十岁时,他才就任溧阳县尉,却也 只是个聊胜于无的卑微小官。当他在溧阳定居后便将母亲接来一同生 活。由于孟郊官场失意,所以经历了人情世故的冷暖,他此时更加明白 亲情的弥足珍贵。因此,孟郊作此诗后特别于诗下面注了“迎母溧上作” 几个字。
本诗的前四句没有任何华丽的修辞手法,用朴素的文笔描绘出了慈 母的形象,感人肺腑。其中,前两句把“线”和“衣”同“慈母”和“游 子”紧密结合在一起,将母亲和孩子相互依靠的血肉亲情进行生动刻画。
后两句则描写了母亲为即将分别的孩子缝制衣裳的日常小事和心理,体 现出了慈母对游子的爱,使血肉亲情进一步加深。诗人在后两句的对 比和比喻,衬托出了儿子对母亲发自内心的爱,诗人对此极尽抒情描绘, 使人读来为之动容。
苏轼在《读孟郊诗》中写道:“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此 一语可见孟诗用情之深。孟郊一生穷困,官场不得志,尝遍人情冷暖, 他歌颂母爱源于他珍视和母亲的这种亲情。
由于这首诗体现了人性质朴又伟大的感情,所以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父书空满筐,母 线萦我襦”和“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都是后人受到这首诗的影 响而写下的。
《春望》
唐•杜甫
【原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
1. 国:指国都长安。
2. 城:即长安城。
3. 搔:用手轻轻抓。
4. 浑:简直。
【译文】
国家破碎只剩山河依旧,春天的长安城草木旺盛。 伤感国事时不由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只让离愁更加深厚。 持续不断的战火已经有三个月之久,家书难以通寄,一封信可值一万两金子。
愁绪不绝,抬手搔头,花白的头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没办法用簪子绾住了。
【创作赏析】
杜甫一直心系国家,素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伟大情怀,其作多以忧虑国家为基调。但这一首《春望》不但被他 寄予了深厚的忧国之情,更极深地赋予了思家之念。当然,这与当时 的时代背景以及诗人的处境是分不开的。
原来,公元 755 年的冬天,安史之乱让大唐天下离乱,而唐玄宗带 着人离开国都长安去了四川。唐玄宗的儿子见父亲逃走,于是马上在宁 夏登基,改年号至德。很多爱国将士纷纷前往宁夏投奔,杜甫将自己 的家人安排好之后,便想去宁夏。可是,他在赶赴宁夏的途中不幸被 安禄山的叛军抓获,直接送去了长安城。好在当时杜甫的官职非常卑微, 所以才免去一死,只是被囚禁了起来。
这首诗便作于公元 757 年春天, 当时杜甫正苦苦等候朝廷平定叛军。可以说他每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热 之中,尤其是看到昔日繁华的长安,因为战乱而变得一片萧条,那种忧国、思家的情绪便萦绕不去。于是,他在国破家亡的现实触动之下, 写成了这首名垂千古的《春望》。
整首诗不但用情至深,而且言简意赅,能体现杜甫的“沉郁顿 挫”之风。“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更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 后人评价这首诗为:“字字沉著,意境直似《离骚》。”
《醉花阴》
南宋•李清照
【原文】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释】
1. 永昼:永远的白天,形容白天的时间很长。
2. 瑞脑:一种香料,又称作“龙脑”。
3. 金兽:用铜制作的兽形香炉。
4. 玉枕纱厨:瓷枕和纱帐。
【译文】
薄雾在空中弥漫,云层厚重,愁绪难以消解,白天真是太漫长了。 香料在兽形的香炉中慢慢地燃烧。转眼间又到了重阳佳节,即便躺在 瓷枕上,被纱帐围绕着,半夜里依然感觉到阵阵凉意袭来。
在东篱边喝酒,直到黄昏以后,菊花飘来的清香充满了宽大的衣袖。 别说秋天不会令人伤神难过,西风卷起帘子,帘子里的人因为过于思念, 比黄花更消瘦。
【创作赏析】
这首《醉花阴》是李清照在丈夫赵明诚去外地做官时写的,夫妻短暂 别离,到了这一年的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时,李清照想到唐朝诗 人王维的诗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于是更加思念丈夫,她写了一首《醉 花阴》寄给远在外地的赵明诚,表达她对夫君的思念。
词的前两句表现出词人的孤独、苦闷之情绪,接下来的三句则点 明她会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重阳节赏菊饮酒,原本是一件愉快的事, 我却因为与丈夫分离而感到忧伤。“半夜凉初透”一语双关,既表天 气晚来秋的清凉之意,又有孤独无人相伴的凄凉之情。此为前句寂寞 的加深,于深寂之中烘托自身孤独。
而下阕中的“暗香盈袖”这一现象非常贴切地表现出主人公因为身 形消瘦而显得衣袖十分宽敞,从而让“人比黄花瘦”之语顺理成章。当然, 在“人比黄花瘦”中,词人运用了夸张的比喻,如此新颖巧妙的比喻, 将当时上层妇女多愁善感的形象塑造得鲜活有感。词中没有写她如此消瘦的原因,但是我们可以猜到,她是因为太思念丈夫才会变瘦。
这首《醉花阴》是李清照代表性的作品之一,用词洗练,情 感真挚动人。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