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工业技术机械/仪表工业古中国书籍插图之机构/科技史学术论丛

古中国书籍插图之机构/科技史学术论丛

由对农书 、武备志、天公开物、农政全书等具插图机构古书介绍开始,提供一套独特的方法,用于解决古中国专书的插图机构与机器绘制不明确的问题,讲述复原设计方法

作者:萧国鸿、颜鸿森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ISBN: 9787534779145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33.99

类别: 机械/仪表工业 SKU:5c23b024421aa985877ab80a 库存: 缺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4779145

编辑推荐

 古中国有许多具有机械插图的专书,记载了各种巧妙的发明及生产的技术。这些古书的丰富资料对后人了解古代的工艺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研究与参考价值。然而,古书上的机构图画,常常会有不完整的文字叙述及模糊不清的图画等状况,有些图画只能约略反映机构的构造,而机构的运动传递过程却不明确,这使得读者很难借由古籍图画了解古代工艺技术的发展。

《古中国书籍插图之机构》提供一套独特的方法,用于解决古中国专书的插图机构与机器绘制不明确的问题。首先探讨古机构的历史背景与构造特性,并应用现代机构概念设计法与失传古机械复原设计法,系统化地合成出所有符合当代工艺技术水平的可行设计,其次以古中国弩(
标准弩与连发弩)、纺织机构( 缫车、纺车和织布机)
及许多手工业机构为例说明所提供方法的应用。此方法提供一个合理工具,进行不确定构造的古机构复原设计的研究。此方法也提供给古机械领域的学者一个创新方向,进一步地帮助学者从古文献中判定插图机构的原始构造。

 

内容简介
《古中国书籍插图之机构》所规划与编排的内容,可用于教学,也可用于自学。*章为本书的绪言。第二章介绍5
本具插图机构之代表性专书的内容与背景。第三章说明机器与机构的定义、机械元件与接头的特性、古代接头的表示法、一般化运动链的定义及拘束运动的概念。第四章介绍古中国机械的历史发展与常见的机构类型。第五章提出古籍插图机构的分类与系统化复原方法,以获得古机构所有可行的设计,并以3

个不同类型的插图机构为例说明这套方法。这套方法利用颜氏机构概念设计法,将研究零散史料所得到的发散构想,收敛转化至特定领域,并应用机械演化与变异理论,来产生所有符合史料记载及当代科技与工艺水平的复原设计。第六章至第十一章则根据所提方法,说明5
本代表性专书中各个装置的机构构造及复原设计的结果。

作者简介

颜鸿森教授1980年获得美国普渡大学机械工程学博士学位之后,回到台湾成功大学任教至今。30多年来,他依托机构学与机构设计领域的雄厚功底,以独创的“机构概念设计法”为工具,潜心研究中国古代机械的复原设计,出版专著12部,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获得多项学术界荣誉,现为国际学术组织国际机构学与机器科学联合会荣誉会员。

萧国鸿,生于1972年,台湾台南人,台南成功大学机械工程学系博士,目前为高雄科工馆副研究员。自2004年攻读博士起,即以古中国机构复原设计为主要研究课题,2011年开始研究古今中外锁具。曾任汉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资深工程师、成功大学机械工程学系博士后研究员,兼任财团法人中华古机械文教基金会董事。出版中文专书3本、英文专书1本、专书专章3本,发表学术论文35篇,完成多件产学研究案。 

张柏春, 男, 1960年生于吉林省。研究方向: 技术史与力学史;知识传播史与比较史;科技发展战略。

目  录

章 绪言 1

第二章 具插图机构古书 7

节 王祯《农书》 11

一、书籍内容 11

二、历史背景 12

第二节 茅元仪《武备志》 13

一、书籍内容 13

二、 历史背景 14

第三节 宋应星《天工开物》 15

一、书籍内容 16

二、历史背景 16

第四节 徐光启《农政全书》 18

一、书籍内容 18

二、历史背景 19

第五节 鄂尔泰等人《钦定授时通考》 19

一、书籍内容 20

二、历史背景 21

第三章 机构与机器 23

节 基本定义 23

第二节 机件 26

一、连杆 26

二、滑件 27

三、滚子 27

四、凸轮 27

五、齿轮 27

六、螺杆 28

七、皮带、绳线和绳索 28

八、 链条 28

九 、弹簧 29

第三节 接头 30

一、自由度 30

二、运动方式 30

三、接触方式 30

四、接头类型 30

第四节 接头表示法 33

第五节 机构简图 35

第六节 机构与一般化运动链 37

第七节 拘束运动 43

一、平面机构 43

二、空间机构 45

第八节 小结 47

第四章 古中国机械 49

节 历史发展 49

一、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 49

二、新石器时期到东周 50

三、东周到明朝 50

第二节 连杆机构 51

一、桔槔 51

二、界尺 52

三、钻孔机 53

四、苏颂水运仪象台定时秤漏装置 55

第三节 凸轮机构 57

第四节 齿轮机构 60

一、水磨 61

二、水砻与畜力砻 62

三、牛转翻车 63

第五节 绳索传动 65

纺织机构 66

第六节 链条传动 66

一、翻车 68

二、井车 70

三、天梯 71

第七节 小结 73

第五章 复原设计法 75

节 古籍插图机构分类判定 75

第二节 不确定构造之插图机构复原设计法 77

第三节 复原设计实例 82

一、实例1:水砻 82

二、实例2:铁碾槽 83

三、实例3:扬扇 84

第四节  小结 91

第六章 滚轮器械 93

节 农田整地器械 93

第二节 收获与运输器械 94

第三节 谷物加工器械 96

一、风车扇 96

二、礳与水磨 97

三、小碾与滚石 98

第四节 汲水器械  99

一、刮车 99

二、筒车 100

三、龙尾 101

第五节 战争武器  102

一、侦察器械 102

二、攻坚器械 102

三、防御器械 109

第六节 其他器械  111

一、活字板韵轮 112

二、木棉搅车 113

三、紴车 113

四、陶车 114

第七节 小结 115

第七章 连杆机构 119

节 杠杆 119

一、踏碓与槽碓 119

二、鐁与桑夹 120

三、连枷 120

四、权衡 123

五、鹤饮 123

六、桔槔 124

第二节 抽水筒 126

一、虹吸 126

二、恒升 128

三、玉衡 129

第三节 谷物加工器械  130

一、石碾 130

二、牛碾 130

三、水碾 130

四、辊碾 130

五、砻 132

六、面罗 133

七、扬扇 134

第四节 其他器械  134

一、风箱 134

二、水排 136

三、水击面罗 140

四、铁碾槽 140

第五节 小结 140

第八章 齿轮与凸轮机构 145

节 具齿轮农业器械  145

一、榨蔗机 145

二、连磨 147

三、水磨与连二水磨 148

四、水转连磨与水砻 149

第二节 具齿轮汲水器械  150

一、驴转筒车 150

二、牛转翻车 151

三、水转翻车 152

四、风转翻车 152

第三节 凸轮机构  156

一、水碓 156

二、立轮式水排 157

第四节 小结 159

第九章 挠性传动机构 163

节 谷物加工器械 163

一、筛壳装置 163

二、驴砻 164

第二节 汲水器械  165

一、辘轳 165

二、手动翻车 165

三、脚踏翻车 167

四、高转筒车 167

五、水转筒车 169

第三节 手工业器械  170

一、入水( 入井) 装置 170

二、凿井装置 171

三、磨床装置 172

四、榨油机 172

第四节 纺织器械  174

一、蟠车 175

二、絮车 175

三、赶棉车 176

四、弹棉装置 178

五、手摇纺车与纬车 178

六、经架 180

七、木棉床 181

第五节 小结 181

第十章 弩 185

节 历史发展 185

第二节 构造分析 189

第三节 标准弩 190

第四节 楚国弩 195

第五节 诸葛弩 201

一、可动式箭匣 201

二、固定式箭匣 205

第六节 小结 208

第十一章 复杂纺织机械 211

节 缫车 211

第二节 纺车 223

一、脚踏纺车 223

二、皮带传动纺车 230

第三节 斜织机 234

第四节 提花机 248

第五节 小结 263

附录 符号 265

前  言

总序

科学技术史是随着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而兴起的一门横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性交叉学科。作为一门学科,它兴起于欧洲和美国,经历了百年左右的发展壮大过程。近三四十年来,国际科技史研究者不断拓展研究视野,除了考释科技知识本身的演进,还研究科学与技术的本质和发展模式,追溯知识的创造与传播,探索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复杂关系及相关的科技发展战略问题,从而对学术与社会产生更大影响。

中国的科技史研究兴起于五四运动前后,自20 世纪50 年代起开始建制化和职业化,并逐步形成自己的学术传统。20 世纪70
年代末以来,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为代表的中国科技史界面向学术前沿与社会需求,着力进行“从传统到现代、从中国到世界”的领域拓展,开辟近现代科技史、传统工艺与科技考古、科技发展战略、科学文化、中外科技发展比较等应用和交叉领域,更加注重探讨新的学术问题,并积极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由此形成了越来越多的新论著。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科技史学者取得了十分丰硕的研究成果,仅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就出版了数百部学术专著。然而,国内科技史著述的出版仍然比较分散,迄今未能汇聚成一个长期累续的书系。

大象出版社长期支持科技史学术著作的出版,与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进行了非常富有成效的合作,曾设立专门的出版基金,出版了52
卷本《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14
卷本《中国传统工艺全集》和其他学术力作,有力促进了科学技术史研究及相关学术领域的发展与繁荣。如今,面对学科发展的新态势,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与大象出版社决定持续编选和出版“科技史学术论丛”,打造汇集、展示优秀科技史学术成果的平台。

“科技史学术论丛”以科学史、技术史、医学史与农学史等著作为主,兼收科技考古、科技哲学与科学社会学等相邻学科的论著。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与大象出版社邀请部分专家,联合组成丛书编委会,以推荐和评议入选丛书的论著。丛书分为两个系列:一是首次出版的学术专著或文集;二是值得推荐给国内读者的学术译著。丛书突出学术价值,强调内容需有新意,丛书的作者和译者应当来自五湖四海,而不局限于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专家学者。我们欢迎专家学者们为丛书贡献学术佳作。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张柏春

2013 年11 月15 日

书摘插画
插图

插图

插图

抢先评论了 “古中国书籍插图之机构/科技史学术论丛”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注塑模具设计与制造教程

EUR €108.99
阅读更多
缺货

西门子PLC、变频器、触摸屏工程应用及故障诊断

EUR €73.99
加入购物车

核心素养与课程设计

EUR €33.99
加入购物车

机械设计实用机构与装置图册(原书第5版)

EUR €78.99
评分 5.00 / 5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