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0563417丛书名: 新世纪文库
将21世纪伟大的中国与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海上城邦相提并论,也许有些矛盾。然而,从11世纪到15世纪,中国便是主要的海上强国,而今天,这个国家经济领域发生的巨变,正导致它逐渐从大陆的视角,重新向海洋禀性偏移。
本书通过阐述地中海贸易形成的历史,结合当今东亚地区异军突起的海上贸易,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经济有了一个前瞻性的预见和警示。考虑到作者对中国与亚洲的经济的分析和研究水平,无论在学术权威性或切合经济发展潮流的图书视角上,本书都是同类书籍的**之作。
全书虽然以亚洲海上贸易为主题,但涉及了大量的政治经济学、地缘学和社会经济学知识,书中的知识含量远超于市场其他同类书籍,在知识的传播性上拥有很大优势。作者根据**数据采用理性视角深刻剖析海上贸易发展历史,理论精辟又不失趣味,更易使读者接受。不论是从专业性还是从可读性角度来说,本书对于专业为经济、海上贸易、政治经济学的学者及爱好者而言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学术参考著作。
本书通过分析地中海贸易联盟的成功范例,探索历史和当代经济形势之间强烈的联系,讲述了世界是如何将目光转向东方亚洲,亚洲又是如何回归到世界经济的中心位置的。作者通过对东西方经济的对比,对亚洲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分析,科学地预见了亚洲海上贸易的发展方向。同时,指出了当前亚洲经济发展的障碍,并针对问题给出了解决建议。
全书语言严谨、客观,在论述上,作者依据*数据从理性视角深刻剖析了海上贸易的发展历史,理论精辟又不失趣味。本书虽为一本经济学著作,但在构架上不失清晰明朗,时间和东西方对比两条主线进行论述,在每一个小节中又以各个互相联系的小标题将论题引出,没有枯燥的学术语言,取而代之的是历史般的叙述方式,全景式地为读者展现了亚洲尤其是中国海上贸易的发展历程和前景。
前言I
导言:欧洲与亚洲的“地中海”
部分 两种无边界的扩张模式:欧洲的地中海
第1章 地中海与全球扩张
第2章 远程贸易与城市主权:海上共和国时期地中海的竞争模式
第3章 汉莎同盟:波罗的海的合作模式
第二部分 亚洲地中海的早期概貌:朝贡贸易占主导地位
第4章 亚洲贸易王国与独立城市实体:7世纪至17世纪.
第5章 亚洲贸易的组织:政府垄断的重要性
第6章 朝贡贸易与非官方贸易
第7章 日本在亚洲内部贸易的地位:抵制中国的主导权
第8章 亚洲海洋体系
第三部分 西方贸易网络与亚洲贸易网络的交叠
第9章 欧洲扩张还是亚洲的吸引力
第10章 被迫开放与通商口岸
第11章 亚洲贸易网络的国际化
第四部分 再全球化时代:亚洲地中海的重生
第12章 中国沿海城市面临全球化挑战
第13章 东亚制造带
第14章 香港与上海:中间商之间的竞争
第15章 亚洲各物流中心之间的竞争
第16章 香港、上海或北京:何处将成为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
第五部分 亚洲地中海和国家主权的挑战
第17章 跨国区域和东亚经济走廊:亚洲地中海
第18章 亚洲地中海和中国经济空间重塑
第19章 地方保护主义和贸易战:中国的市场分割
第20章 中国的影响力基础转回海洋
结论
本书是我在中国和日本耗费近20年对亚洲主要港口城市进行长期研究的成果,这些城市包括:东京、横滨、神户、新泻、新加坡、香港、高雄、上海和天津。这些年的实地研究使我相信,有必要从职能而非地理或政治的角度来定义东亚。也就是说,有必要将东亚定义为面向各个市场的生产区域,这些市场并不相邻,通过对法律的共同尊重联系在一起,如同中世纪的地中海一带。
将21世纪伟大的中国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海上城邦相提并论,也许有些矛盾。然而,11—15世纪中国便是主要的海上强国,而今天,这个高度中央主导的国家经济领域发生的巨变,正导致它逐渐从大陆的视角重新向海洋禀性转移。
本书的结构就像一艘船。它的龙骨,即全书的主要支撑观点,是这个国家沿海城市之间的联系,这些城市不需要国家的保护,甚至还与国家对立。这艘船的船肋构架了船身的形状,即对过去与现在海洋经济和大陆经济的适当案例研究。
感谢众多的前辈先哲:费尔南德布劳代尔(FernandBraudel)、路易斯德尔米尼(LouisDermigny)、丹尼斯隆巴德(DenysLombard)和奥利维尔多福斯(OlivierDollfuss)。在我常驻亚洲期间,许多人士值得感谢。我尤其感谢老朋友滨下武志,他曾与我多次讨论,其贡献对本书的付梓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我同样感谢羽田正、莫里斯埃玛尔(MauriceAymard)、渡边利夫、李京文、袁志刚、李兆熙、JunIl-soo(韩国仁川大学教授)、孟建军以及我在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中日韩中心的同事,尤其是帕特里克贝尔瓦尔(PatrickBeillevaire)、阿兰德里森(AlainDelissen)和克里斯蒂安拉穆鲁(ChristianLamouroux)。我还要感谢中国、日本和欧洲的多位工业和金融分析家、商界人士和政府官员,感谢他们友好地与我分享自己的知识与经验。在撰写本书的终稿期间,许多人给了我宝贵而富有启发性的建议,我对此表示深切的感谢,他们是皮埃尔—伊夫贝利(Pierre-YvesBely)、萨丽贝利(SallyBely)、彼得丹尼尔斯(PeterDaniels)、艾丽斯艾克曼(AliceEkman)、郭若云、彼得莱特(PeterLighte)、马芝安(MegMaggio)、荷夫珀兹(HervePauze)、帕特里克普岩(PatrickPouyanne)、丽莎罗宾斯(LisaRobins)、马克塞尔登(MarkSelden)、克里斯斯纳格斯(ChrisSnuggs)和米娅特纳(MiaTurner)。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邓建(DengJian音译——译注)、沈星(shenxing音译——译注)和吴丽萍(WuLiping音译——译注)等我的助手不知疲倦地帮助我提供了研究材料。后,非常感谢戴安娜马丁(DiannaMartin)和乔纳森霍尔(JonathanHall)的翻译,以及汉娜艾(HannaAi)和塞巴丝汀古拉尔(SebastienGoulard)的索引汇集。
本书的汉语专有名词采用拼音,但北京、天津、广州和南京等历史上约定俗成的少数名称除外。本书遵从中国人和日本人将姓置于前面的习惯。
2011年1月15日于北京
费朗索瓦吉普鲁
《亚洲的地中海》——这本透彻的专著,出色地综合了新兴的全球环境下的东西方海洋世界。吉普鲁教授将自己关于全球海洋的历史研究与关于亚洲的区域经济研究相结合。他还富有想象力地创造了“东亚经济走廊”这一地理概念,特指海参崴至新加坡之间的海洋区域,包括中国、日本和东南亚,从而将海洋与沿海港口城市之间的历史交互进行了整合。作者开启了从全球视角考察亚洲的新开端,同时,也提醒我们注意东西方之间无法比拟的联系。
——滨下武志,日本东京大学
《亚洲的地中海》引人入胜地分析了21世纪之初东南亚新兴强大跨国经济区域的迅速崛起。本书利用广泛的多学科史料与现代资料,通过回顾16世纪晚期以环地中海和波罗的港口为中心的同类进程,系统地探索了更好地解释和理解现代版经济全球化的方式、原因和途径。
——彼得丹尼尔斯,英国伯明翰大学
弗朗索瓦吉普鲁对亚洲经济体系的历史进行了广泛而全面的描写。他依照布劳代尔的学说,进行了充满洞察力、跨度非常长久的详细描绘。他以对古老的地中海和汉莎经济网络的分析为基础,考察了前现代亚洲体系,并通过对横滨、香港、新加坡和其他亚洲中心城市的研究,将这个体系带入了现代。吉普鲁通过多年的工作积累,阐明了一个新的中国,一个不再基于陆地、面向内地的中国,而是依赖于海洋世界的强国。
——克里斯托弗豪,伦敦大学
作为一名长期研究亚洲历史的学者,吉普鲁的开创性研究,是对全球化研究*原创性的贡献。作者将历史与当代相结合,将亚洲的地中海这种有些模糊的比喻进一步发展成为可用于分析现代事件的明确概念。尽管在过去,传统的中国和日本国家体系没有形成充分的答案,但在相对非正式的层面,港口城市却得以应对新兴现代世界体系中的海洋挑战。作者令人信服地表明,在全球化时代,一系列沿海大都市是如何持续发挥作用,导致远东经济向全球经济开放。
——伦纳德·布鲁斯(LeonardBlusse),荷兰莱顿大学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