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5604010
17个主题单元;100个知识点;150种题型;400道题。3级阅读训练;阶梯化操作,练就无敌阅读能力
散文,说明文,议论文,小说,剧本,诗词,文言文,名著。六大板块,古今中外名家名作应有尽有,全方位覆盖考点,拓展知识,提高阅读能力。
部分 散文阅读
章 写人叙事类
1 作家给了我一架望远镜
——访著名作家胡万春 徐日清
4 成功只需弯一下腰 王晓红
6 小米 徐慧芬
8 有杯咖啡永远热 刘心武
11 冬日暖阳 查一路
13 爆炒米花 丰子恺
15 我的支钢笔 梁晓声
18 别让自己更孤独 刘墉
21 不速之客 梁晓声
24 高原上的茶花 腾利娜
27 后的“别姬” 萨苏
第二章 写景状物类
30 清明的心弦 王蒙
32 种菊小记 陈忠实
35 大河遗梦 李存葆
第三章 传统文化类
38 写字 梁实秋
40 如果你为四郎哭泣 龙应台
第二部分 说明文阅读
章 自然科技类
43 关注水危机 艾林
45 辣椒趣说 杨妮
48 世界博览会 佚名
50 平板电脑 佚名
52 无人驾驶飞机 佚名
54 荒漠生态系统 李博
第二章 社会人文类
57 上海豫园 计成
59 佚名
61 微 博 佚名
63 龟甲上的文字 徐亮
65 殷墟甲骨文 佚名
67 综合课程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
联合编写
第三部分 议论文阅读
章 列举式
69 凹凸的启示 山的另一边
71 不完满才是人生 季羡林
73 郭德纲的“成功就是用板砖铺路”论 陈鲁民
第二章 层进式
76 略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卡索夫
78 论青年与老年 培根
79 假奶粉拷问真道德 梁衡
82 文明的坐标在哪里 马未都
84 适时服输 流沙
86 苦难的价值 周国平
第四部分 小说阅读
章 中国小说
89 河豚子 王任叔
91 掌心化雪 丁立梅
93 一枚硬币 严晓歌
95 第九封信 金力明
98 大钱饺子 张林
100 吼秦腔 徐海滨
第二章 外国小说
102 没有锁上的门 罗伯特·斯特恩德力
104 是什么挽救了大画家 陈亦权
106 两块面包 欧·亨利
第五部分 剧本阅读
传统京剧
109 苏三起解(第二场) 佚名
111 野猪林 清逸居士杨小楼
第六部分 诗词阅读
章 唐诗
117 暮过山村 贾岛
118 长信秋词五首(其一) 王昌龄
119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119 题乌江亭 杜牧
第二章 宋 词
121 望海潮 柳 永
122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李煜
123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第三章 现当代诗
125 我渴望到河的对岸去 泰戈尔
126 教我如何不想她 刘半农
128 口 供 闻一多
第七部分 文言文阅读
章 人物形象类
129 训俭示康(节选) 司马光
130 文天祥传 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第二章 社会理想类
132 岳飞传 选自《宋史·岳飞传》
134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欧阳修
135 师·说(节选) 韩·愈
第三章 个人情志
137 送李愿归盘谷序 韩·愈
138 宋濂尝与客饮 选自《明史·宋濂传》
139 枭与鸠对话 刘·向
140 钴鉧潭西小丘记(节选) 柳宗元
142 鸣机夜课读记(节选) 蒋士铨
第八部分 名著阅读
143 西游记(节选) 吴承恩
146 笔墨祭 余秋雨
148 五猖会 鲁·迅
150 答 案
部分
散文阅读
章写人叙事类
作家给了我一架望远镜
–访著名作家胡万春
徐日清
1979年我在新华无线电厂技校任政治教师。听办公室的老师们说,作家胡万春的小女儿分到我们学校来念书了。是那位写《过年》《骨肉》的胡万春吗?我有些兴奋,查看了学生入学登记册,的确如此。
几天后,新同学来校了。我很注意寻找。说来也巧,作家的女儿正好担任我们哲学课的课代表。因而我与她接触的机会就多了起来,所以也有幸拜访了作家。
79年6月的一个很热的中午,我怀着难以言状的心情来到了上海大厦旁的一幢旧式的楼房前。按了一下电铃,作家的女儿来开了门,随着她,我向二楼作家的书房走去,心跳得厉害。我就能见到著名的作家胡万春了吗?
还是孩提的时候,当我如痴地读完《过年》《路》时,我的整个心灵被小说中的人物占领了。为了财宝我苦苦地折磨了自己足足有半个月。我哭了,春根和他母亲的遭遇是怎样的使我心碎!读着小说,我在想象着作家胡万春的形象,在我的思想中,他一定是一位高大、聪明的天才。幻想也不会想到,在我以后的生活中竟能有幸拜见作家。
进了书房,作家很客气地从书桌前走来与我握手,并招呼我坐在一旁的沙发上。说很抱歉,得让我等一会儿,他的一篇新作正朗读了一半,一会儿就完。作家这么一说,我倒有些不安,著名的作家是这样的客气待人,这更使我感到崇敬。
我很不自然地坐在沙发上,接过作家女儿送上的茶,开始聆听作家的朗读。目光这才开始打量起作家。作家很精神,一口宁波口音,使人感到亲切,与我想象中的高不可攀的形象怎么也吻合不上。
作家的书真多,我好像坐在书的海洋中。看着墙壁四周的书橱,我想起了中学时去郊县学农的一件小事。当时校方为禁止学生抽烟,挨个地搜查学生的包裹,当老师翻开我的旅行袋发现都是书时便笑道:”你是孔夫子下乡,全是书。”看着作家这么多书,我的那一点点算得了什么呢?
下面的书橱上面摆着一个简易的照相架,是作家和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坐在一起的合影。书橱上的墙上挂着一张作家在接受伟大领袖接见时的相片。看着这些照片,对作家崇敬的心情又在我的心中倍增。
正在朗读的是作家自己的新作《望远镜》,作品通过一对青年人的爱情故事歌颂了社会主义的新道德。几天后,小说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了,我拿到报纸,一口气连看了数遍,特别是亲耳聆听作家朗读过的后半篇更感亲切,很有”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情思。不禁想起儿时读《路》时的情景。
作家读完小说后,就让他的家人谈谈看法。我想起了作家的女儿在学校对我说的,她父亲每篇作品发表前,总是召集全家人征求意见。有时因为家人的意见,作家的许多作品就不拿出去发表了。我真佩服作家严谨的写作态度。
在读完《望远镜》后,作家也让我谈谈看法。我似乎变成了哑巴,平时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言辞,此刻不知溜到哪去了,在作家的面前,我感到自己是多么渺小啊!
以后作家对我说了些什么话,现在记不起来了。当时自己好像在云雾中,视觉听觉都失灵了。似乎作家对我进行了一番勉励,又似乎作家对我发表了对当时文艺、时事等问题的高见。只一句话现在还记得很清楚。作家说,要学写作,首先要学做一个正直的人,要学会使用望远镜……
在告别作家时,我请作家为我题词留念,作家在我的笔记本的首页写了下面的话。
①徐日清同志:
对一个青年作家来说,他的成功在于既善于使用显微镜,又善于使用望远镜。要用显微镜的目光来观察社会,要用望远镜的目光来反映理想。这样才能做到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
②此致
③敬礼
④一九七九年六月十四日
⑤胡万春
题词虽然不长。每读一遍总有些新的感受。是的,我们有志于学习写作的青年,应该接过老作家给我们的显微镜和望远镜,用它来观察生活,来反映生活。
我们不是经常苦于得不到写作的秘诀吗?老作家对我说了,写作没有什么秘诀,唯有多读和多练。
逝者如斯!现在每当我拿出作家给我的望远镜时,我总是从心底里深深地说:”老作家,谢谢您。”
一、 读懂文章
1. 概括信息 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①
②
③
④
⑤
2.写作技巧第9自然段和第12自然段中,作者先说看到发表的文章,后叙述当时作家要求“我”谈看法的情节,这样写有错误吗?为什么?
二、基本题型
3.信息提取 根据文意,分析作者对作家的崇敬有哪几个原因。
①
②
③
④
4.文学常识仔 细看文中作家题词部分的五个序号标注处,请找出错误并改正。
5.分析人物形象 概括文中作家胡万春的形象。
6.深入体会 怎样理解题目的含义?
三、拓展题型
7.思考领会 读完本文,你对写作有了哪些新的认识或者独到的心得呢?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