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5109754
咨询里有太多人觉得自己浑身毛病,求批判、求改造、求方法,但我其实“什么都没做”,只是陪伴他们去看自己本来的样子,接纳这个真实的自己。
——周小宽
周小宽老师的文字像她这个人一样,温柔而充满抱持力,她用并不犀利却直指核心的语言带人去看关于自身的真相,让直面自身痛苦的痛苦不再那么骇人,让人“敢”成长了。
每一天,“周小宽”公众号这个树洞都会接收到无数读者心里的声音。大家在周老师文章的陪伴下,不断走进自己的内心,静静疗愈着自己。读周老师的文章,会让人渐渐敢对自己说:
倘若没有人爱我,我爱我自己;
倘若注定孤独,我就热爱孤独;
倘若有人否定我,我知道他的否定不等于我;
我想快乐便快乐,想悲伤便悲伤,想脆弱便脆弱,想坚强便坚强;
我可以原谅也可以不原谅;
我可以大方也可以计较;
……
我允许自己成为任何。
你时常焦虑,因为别人都看上去比你清晰、比你努力;你三十岁未婚,虽然生活得很好,面对焦灼的父母依然心中有愧;你花很多力气让自己变得更好,可仍然没有勇气离开痛苦的关系;你想以自己的方式活在世间,可是他人的眼光和外部标准令你恐慌;你总想确定自己是“好的”,因为根本不相信原本的自己就能被爱;你多想独自出去闯一闯,可是周围那么多声音告诉你“不能”……
亲爱的,这一生,你究竟是想为自己而活还是在别人的标准里迷茫?
本书是一部集心理咨询师和万千读者情感、智慧凝结成的作品,涉及自我认知、原生家庭、两性关系、人生态度等方面,用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咨询的方法带你去看关于自己的真相,找到内心的力量。每篇文章后皆附有精选的读者留言(已做保护处理),大家在只言片语间分享自己的挣扎、自省、努力,为这个共同成长的疗愈场注入能量。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
推荐序
ONE过不遗忘自己的人生
当你被命运扼住咽喉,你期待谁来救你
你不是因为年龄焦虑,而是在别人的标准里迷茫
你真的在爱自己吗?——我编了一个“爱自己”的故事
可我真的无法承受糟糕的结果
说不出口的愤怒,有毒
讨厌自己的勇气,你真的有吗
这不是我想要的人生
执行力不够?只是因为你没那么想做
被欲望绑架的一生,不如自我实现的一刻
TWO所有的关系都通向你自己
你遇到的每个人,都是对的人
成为更好的自己,就能被爱了吗
不谈原谅,只谈了解——去看看小时候的父母
划出自己的界限,不是对父母的背叛
THREE你也可以骄傲而勇敢
什么样的人生,都好过逃避的人生
走出心理舒适圈,你敢不敢
人生最大的悲剧不是“做错选择”,而是“不做选择”
想改变自己的人,大多死在这三条上
我来过,我战斗过,我不在乎结局
后记
推荐序 温柔是一种无穷大的力量
周小宽老师出书了, 收到她约我写序的邀请,我内心的第一反应是:你早就应该出书了!我一定要说上几句。
第二个内心反应是:非我莫属。
我和周小宽老师已经认识十五年了,如果按照现在流行的说法——我是听着你的歌或者看着你的书长大的,那么我就是看着周老师从一个女孩慢慢地蜕变,蜕变成了一个成熟而有魅力的女性,并且成了一位将天赋和专业完美结合的心理咨询师。
作为咨询师的她,真实且真诚。
我们讨论过真实和真诚是什么,我们一致认为,那是一种信念,作为人和作为咨询师都需要具备的信念。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师只是把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些事情重新呈现,然后引发一些思考。当我们把无意识的东西意识化了以后,才有了一个让自己重新去看见和去选择的机会。好的咨询师必须有一定的人格力量,有一定的修行功底,只有他不对来访者抱有目的的时候,他才能是一个很好的容器,一面很好的镜子,既能让来访者透过他看到真实的自己,又能给予来访者不带评判的包容。
我很愿意把心理咨询看作是,有一个人陪你一起“格物”——发现规律,尊重规律,打开防御,面对真实,并去理解和接受真实,再真诚地做出自己的选择。
周小宽老师是一位这样的咨询师,厉害的是,她还能把这种在咨询中才能体验到的微妙感觉融入文字。
生活中的周小宽老师是一位很有生活智慧的女性。每次见她,总是那样不急不徐,走起路来轻轻的,像猫。从身体语言上解读这个状态,是一份淡定。
一个人有了一份丝毫不伪装的从容淡定,才会有那种慢慢悠悠,又很具备节奏的身形步伐。这是一种人和内心达成和谐状态的外显。
看她的文章,如听她在身边倾诉。看她的文字,有时候会有一种鸡皮疙瘩撒一地的感觉。那种感觉,其实可以解释,就是一种“临在感”的发生——你和作者因为深达心底的文字,产生了心理上的强烈共鸣。
在她的文字分享中,我们似乎总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在我的公众号上,周小宽老师会经常供稿。时常有读者这样写留言:“周老师真的温柔而有力量,虽然文章没有教我技巧和方法或直接告诉我应该、不应该,但是我能感觉到一种疗愈的力量,被看见,被触动,醍醐灌顶,我的疑惑纠结突然有了答案。”
是的,周老师的文字如人,虽然温柔,却能以温柔述说的方式爆发出巨大的内心力量,引发读者的自我思考和自我对话,帮助读者完成一个建立新认知的过程。
这并不容易,这是心理学加上作者内心力量的化学反应。
中国有句古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说的就是一种既温柔又强大的力量,慢慢地、循序渐进地在我们无意识的所在影响着我们,而后的某一天,我们忽然发现,我们竟然实现了某种曾以为很遥远的蜕变,发现自己其实已经不一样了。
没有对生活和人性领悟通透的状态,无法写就这样的文字。在周小宽老师的文字中,我们可以体验到接纳和包容,也常常会一秒入戏。她有时自嗨,有时调侃,有时戏谑,有时又有极大的共情和悲悯,这让我感触颇深。她接纳了自己的真实,并将此展现于读者面前,而读者也因此体验到了何为真正的自我接纳。
记得在我们做精神分析动力学训练的时候,德国老师曾经跟我们说过这样一句话:“心理咨询最终能起到效果,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在一个很好的关系中能够用一个人格去影响另一个人格。”人格其实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性格。而每次看周小宽老师的文章,我都因其娓娓道来有一种舒服感,觉得自己的某一部分被呈现其中。
看这些文字的时候,就像一个人站在你面前,不带任何的分析和评判,只是温柔地注视着你,感受着你的感受,对你轻言细语,以她的信念,鼓励你更勇敢地生活。
虽然有关内心,却没有一丝“鸡汤”的影子;虽然有大量的轻心理分析,但并没有一丝说教。做到这一点不易,周小宽老师做到了。
在周小宽老师决定出书之前,她问过我一个问题,她说:“读者会喜欢我的书吗?”记得我对她说:“你是一个非常真诚的人,你可以很真实地去呈现自己,当我们不用太在意他人的看法时,自由和自在才会真正发生。”
真诚和真实是我们精神所追求的一个最终状态,在那里我们会获得自由。
后来周小宽老师给我回了一个信息:“如果做到真实就好,那我已经是这样了。”我特别想为她鼓掌。温柔的力量,源于对自己的真实。是的。
写下这段话时,我也尝试去关注下自己,我在做什么?没有太多赞誉,只是把自己所看到的和所感受到的周小宽老师真实地呈现给大家。当然我也特别羡慕周小宽老师有这么好的文字表达能力,这也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如我的文字,就无法写出她的那种韵味。
这就是我读周小宽老师文字的体验——温柔是一种无穷大的力量,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温柔对待,而真实和真诚面对自己和他人,温柔才会发生并被体验。
“向日葵心理”创办人、心理咨询师
胡慎之
小宽老师字如其人,理性而温暖,不带批判,却能在直面真实中,激发出人内心的力量。
——壹心理
周小宽有一种让人快乐的感染力,她的文字就跟人一样,因为温柔,所以温暖。
——知名博主黎贝卡
读周老师的文章,就像一个人站在你面前,不带任何的分析和评判,只是温柔地注视着你,感受着你的感受,对你轻言细语,以她的信念,鼓励你更勇敢地生活。
——胡慎之
很高兴很庆幸能在*痛苦的时候看到小宽的文章,读了几篇,却哭了好几轮,就像是你说出了一直被我锁在心里的那个弱小的自己想要说的话,又像是在提醒着我要开始学着与自己好好相处了。
——读者评论
没有勇气走出内心的舒适区,既而变成怨妇几十年了,如今已四十多岁了还在纠结。不敢在这里公开说自己的故事,所以只好总来看文疗伤。还好有心理学这门课程,才知道很多事情的原罪并不是自己真的不好,而是原生家庭带来的。继续关注,直到有一天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读者评论
我明白是我自己太贪心,把生活活成了非要爱得满满的样子,所有的一切无非是在不停地寻求父母的爱。可父母明明很爱我,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为什么现在的我还是感觉匮乏、麻木,感觉不到爱的流动?谢谢周老师的文章,看了后心里有了很大的安慰,现在也会慢慢觉察了。
——读者评论
ONE 过不遗忘自己的人生
当你被命运扼住咽喉,你期待谁来救你
当你被命运扼住咽喉,无力招架,甚至命悬一线的时候,你期待谁来拯救你?
如果没有人来拯救你,是很悲惨的,很绝望的。如果你期待的人,近在咫尺,举手之劳,却只想着自己,对你的呼救漠然而不采取任何行动,任由你在深渊挣扎,是很让人愤怒的。但比悲惨、绝望、愤怒这些情绪更糟糕的是,你发现真的无人拯救你。
所以,无论我们向往着多么完美的关系连接,无论我们多么想把自己投入去依赖另外一个个体,要明白那仅仅是一种愿望、一种想法而已。它有可能永远不会实现,也有可能实现了也会被改变。——涉及他人的,都是未知数。
所以,最重要的是——当你被命运扼住咽喉的时候,要拥有自救的能力。这是我看到最近一则刷屏了互联网的悲剧时,最想写下的话。
1
悲剧除了是悲剧,它还有一个意义,就是唤醒感同身受的他人,从而减少悲剧的发生。在悲剧之后,除了怒骂、吐槽、讽刺、恐惧,还有什么?
骂,并不能让某些人变得更好。恐惧,会让我们不得不回避或者放弃一些事情。我认为,面对悲剧,最需要做的是深刻的思考。
不是所有婚姻都很可怕,但是有的婚姻很可怕。
男人也不是绝对糟糕,但是有的男人很糟糕。
公婆也不是永远不讲理,但是有的公婆不讲理。
你在有些人眼里是生育机器,但在有些人眼里不是。
有的人会在意你的生命,有的人会在意别的,在你和你的家人看来远不如你的生命重要的事情,在他看来,是重要过你的生命的事情。
重要的,不是充满愤怒地质问:“在我……的时候,为什么他们竟然这样?”而是,尽量一开始,就不要让这样的人进入你的世界。或者,当你发现了对方竟然如此的时候,马上远离。
在你做重要决定时,保持应有的清醒,弄清风险和后果。永远不要心存侥幸。永远不要试图粉饰。因为你的侥幸和粉饰,有一天可能需要你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生命是最极端的代价。
很多人做不到以上这些。他们内心怀着“ 如果找到一段关系一个人,我就可以被救赎”
的渴望,于是忽视危险,于是抱着侥幸,于是一再原谅,结果进入一段关系,然后受到重创。
即便生命没有受到威胁,他们的人生,也犹如在死地徘徊了一趟。
糟糕的关系,你的世界里不断伤害你或者无视你的那个人,会一点一点吞噬掉你生命里所有正面的能量,挡住本来在你世界里的阳光。
相比我们对亲密关系一直以来都存在的强烈期待,我们更应该清醒地意识到,不是不能去保持对亲密关系的期待和向往,只是我们不能把亲密关系当作全部,当作一种幸福的前提,甚至是当作宗教、神、信念。
2
我在心理咨询工作中,会遇到一些来访者,他们给我的最强烈的感受是,他们的痛苦源于——他人。
心理学,很强调客体关系。某个角度来看,人都活在关系里。没有关系我们就难以存活。“我”这个词,是相对于“你”存在的,那么我是主体,你就是客体。
有调查研究显示,拥有好的社会和家庭关系的人,更成功,更长寿。可见关系的正面力量。
但是,关系也具有相当强烈的负面力量。我和你的关系,不只会让我感到温暖、安全、被爱、存在,还可能会给我带来反面的所有感受:冷漠、危险、不被爱、无存在感。
因为,我们无法控制我们的“ 客体”。我们实际上根本无法百分百掌控和我们有连接的客体——你,会对我有怎样的回应。
比如,妻子是主体,妻子的活动行为、付出、情感的对象是丈夫,丈夫是妻子这个主体的客体,任何一个妻子,都希望自己在丈夫心目中,至少生命被珍视。但不代表,任何一个妻子的生命,都会被丈夫珍视。
也就是说,主体的行为会导致客体怎样的反应,主体的愿望能否在客体身上实现,那取决于客体的选择。
如果你是和一个活人建立连接,建立深入的关系,那么认识到这个关系之中,不会所有事情都符合你的预期——最严重的,可能没有一件事能符合你的预期,是一种必要的清醒态度。
否则,你不只是会因为对方的回应或改变而痛苦,你还会继续地执着于扭转局面,而在这一过程中,持续受伤和痛苦。
“我希望他能重视我。”
“我希望他能肯定我。”
“我害怕他瞧不起我。”
“我担心他背叛我。”
你观察他所有的反馈,最后筋疲力尽心力交瘁,还要再被他预期之外的答案重击。
爱情使人盲目,那你就盲目一段时间。但是婚姻需要谨慎。生孩子更加需要你自己的思考和决定。
爱情是浪漫的,但婚姻不是一个浪漫的词,它是一种法律关系,它涉及了法律、人身安全、财产、子女的监护等。你的很多权益在法律上都会和你选择的人捆绑在一起:对方可能是那个当你命悬一线时,将在你的手术同意书上签下同意或不同意的人;也是可以在你“
精神失常”被认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时,有权将你送进精神病院的法定第一位的监护人。
我们不应该也没有必要去恐惧婚姻,我们只需要好好认识婚姻,放下一厢情愿的浪漫幻想或者理想化期待,面对现实,不再活在梦幻之中。
这不是说你不可以活在你的梦幻之中,毕竟有的人就是无论现实如何,都可以做到逃避粉饰、自我欺骗,认为岁月静好。从某种角度说,这样也是一种幸福。但,或许终有一天你还是要为你的梦幻付出代价。
如果是我,宁愿早点醒来,咬牙成长,在我和他人的真相里有选择地、平静地过完人生。
3
我会对一些正处于迷茫、痛苦中的来访者说:“ 心理咨询不一定能解决你现实中的问题,但是我希望我可以帮助你,然后你可以看到和面对自己及他人的真相,因为只有看到了真相,你才能基于真相做出你的选择。”
我们害怕被别人欺骗,可有时我们也会被自己欺骗。我们会忽视自己的情绪,一直压抑某一部分的自己,我们有时因为执着于对关系的期待,而忘记其实最应该为我们的快乐、健康和生命负责的是我们自己。
在你被命运扼住咽喉之前,你的责任是保护自己,尽量不置身于危险之中;当你被命运扼住咽喉时,你的责任是为自己挺身而出,是不让自己成为任何人欲望的牺牲品,是不让自己成为任何你不认同的观念的祭品。你可以对他人心存善意,但这不等同于侥幸和幻想。
关系不是任何人的救赎,它不是宗教也不是神。
关系、爱人、婚姻都承载不了整个你。你要生出力量,承担自己。
所有真正在寻求自我成长的人,即便处于再脆弱糟糕的境地,即便有着价值感低、不那么稳定的人格,也仍然是,勇敢地想为自己承担的人。
如果有一天,你被命运扼住了咽喉,你期待谁来救你?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