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5092399
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军事箴言》一书,从军事箴言这一独特的视角,反映了*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的丰富内容。既有学术价值也有现实意义。
《*军事箴言》这一选题,抓住了党史、军史上的重要时间节点,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90周年之际推出,恰逢其时,也将产生重要的影响。作为人民军队的缔造者,*在领导军队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出色地解决了世界战争史上的一大难题,即在力量相差悬殊条件下战胜强大敌手的问题。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高屋建瓴、出奇制胜的战略决策和指挥艺术,连他的敌人也不得不为之叹服。*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军事思想、军事战略、军事论语和军事名言,他的许多军事箴言至今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既是军事斗争实践的高超策略,又是军事理论升华的高度概括,对当前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仍然是人民军队克敌制胜的法宝,是新时期我军的三十六计兵法。。
本书由*研究的权威机构——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研部的专家学者编辑撰稿,他们依据比较可靠的史料,并吸收了近年来学术界关于*军事思想研究的*成果。同时,摒弃枯燥的理论论述,用生动的事实说话,既表现领袖人物的重大决策,也讲述普通指战员的事迹和作用;既有宏大的历史叙事,也有感人的细节描述。全书章节清晰,风格简练,语言通俗生动,图文并茂,是难得的一部思想性与可读性兼具的力作。
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研部组织编撰、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军事箴言》一书,既是一部厚重的军事历史文化著作,也是一部比较权威的*军事思想的通俗解读著作。《*军事箴言》一书从*大量的军事论述中精选40多句*有代表性、*震撼人心、*有现实意义的箴言,如“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兵民是胜利之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宗旨”“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政治工作是革命军队的生命线”“对待战争一是反对二是不怕”“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人是*,武器第二”等,一一阐释其深刻内涵,介绍其来龙去脉,讲述其背后精彩的故事。从这些人们所熟知的箴言中,挖掘出新的史料、细节和故事,还原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认识它们的意义和价值。这些“箴言”涉及人民军队创建与发展的方面面,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军事思想的博大精深和永恒生命力。
前言 ……001
讲军队根本
“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 ……002
人民军队成立之初就标明了自己的属性:由中国共产党领导 ……002
“党指挥枪”的曲曲折折 ……005
“党指挥枪”是人民军队永远不变的根本原则和军魂 ……010
“支部建在连上” ……014
九陂谈话:“应该扩大党在军队中的基层组织” ……015
三湾改编:确立“支部建在连上”的制度 ……018
靠什么有力量:“党的领导直达基层、直达士兵” ……022
“政治工作是革命军队的生命线” ……025
“政治工作不是附带的,而是红军的生命线” ……026
如何抗战,毛泽东提议蒋介石:“改造军队的政治工作” ……030
“不懂政治的人就不会打仗” ……033
讲军队任务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042
建党之初没有枪杆子的遗憾 ……043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提出 ……045
找到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050
军队“决不是单纯地打仗的” ……053
如果只知道单纯打仗,“与旧式军阀就没有任何区别” ……054
三项任务一起抓,就会有“很好的群众”和“很好的党” ……056
既要发展军事影响,又要发展政治影响 ……058
“人民解放军永远是一个战斗队” ……062
以“打仗”作为前提的三大任务在人民军队初创时提出 ……063
打仗的任务更重,三大任务却一个也不能忘 ……066
三大任务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变化和拓展 ……070
讲军队纪律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076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由来及流传 ……077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教育熏陶下的人民军队 ……081
一首广为传唱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 ……086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 ……090
毛泽东为什么要以建立报告制度为抓手狠抓纪律建设 ……091
以批评东北局为例:毛泽东狠抓纪律建设的决心和魄力 ……095
为让华野开好纪律会议,毛泽东下令推迟淮海战役发起时间 ……097
蒋介石最终与毛泽东有了“共识”:胜与败,要害在纪律 ……100
讲军队作风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104
“革命的军人所不可缺一”的“三样东西” ……105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108
“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 ……111
“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114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120
“不到延安,不懂中国” ……121
“谁破坏了纪律,谁就破坏了党的团结统一” ……125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为何能成为优良作风 ……129
“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 ……136
井冈山:靠理想信念、官兵一致克服“三大苦” ……136
延安:艰苦奋斗的“东方魔力” ……138
西柏坡:从“不吃苹果”到“两个务必” ……141
新中国:讲“不吃苹果”故事的用意 ……143
讲军队素质
“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 ……150
“笔杆子跟枪杆子结合起来” ……150
“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 ……153
“使军队形成为一个巨大的学校” ……158
讲怎么打仗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 ……166
“既要会打仗,又要会打圈” ……167
从“敌人既弱且地势群众都好”处取“绝对胜利的把握” ……173
我们的特点、长处,“正是我们战胜敌人的工具” ……175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181
“‘各打各的’政策,亦即完全主动作战政策” ……182
“把包袱让给敌人背上” ……183
“行动自由是军队的命脉” ……186
“打仗的办法就这么两句话” ……191
“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 ……195
对敌我状况精确的掌握,犹如一堂“算术课” ……195
有把握则“岿然不动”,无把握则“吃了亏” ……198
“有了‘眼’则满盘皆活” ……205
“部队要练夜战、近战” ……211
两战娄山关,近战显神威 ……211
夜袭阳明堡,步兵也能战飞机 ……214
把兵练得个个都像夜老虎、小老虎 ……217
讲战略战术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226
毛泽东:从朱聋子的故事中悟出十二字诀 ……227
朱德:积14年征战经验摸索出游击战法 ……230
朱毛会师后:十六字诀应运而生 ……232
毛泽东被誉为“现代游击战争之父” ……235
“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 ……238
力排众议,连续两次战略后退 ……239
召开誓师大会,分析六大有利条件 ……242
“军队无非是要学会两个东西,一个是会打,一个是会走” ……246
“只有积极防御才是真防御” ……250
“战略防御是红军作战中最复杂和最重要的问题” ……251
“消极防御实际上是假防御” ……255
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的发展 ……256
“十大军事原则也要补充和发展” ……260
“十大军事原则是人民解放军打败蒋介石的主要方法” ……261
“凡是打得好的仗都是依靠了这十条” ……267
“十大军事原则也要加以补充和发展” ……271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275
34岁的毛泽东得出结论:真正的力量在人民手中 ……277
发动非正义战争的帝国主义者必将最终失败 ……278
“从战略上说,完全轻视它;从战术上说,重视它” ……281
“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287
“战略是‘以一当十’,战术是‘以十当一’” ……288
战略加战术——真老虎变纸老虎 ……292
战略和战术有机结合的辩证法 ……295
讲对待俘虏
“优待俘虏兵,是对敌军宣传的极有效办法” ……302
“飞将军自重霄入” ……304
国民党军官兵弃暗投明的奥妙 ……308
“发展的确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 ……310
讲反帝反霸反侵略
持久抗战“日本必败,中国必胜” ……316
面对“亡国论”“速胜论”等民族之虑,亟待释疑 ……317
看待战争的前景和结局,毛泽东用的是辩证法 ……322
持久战论说蜚声中外,缘于它揭示了战争规律 ……325
“抗美援朝战争是个大学校” ……330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330
轮番作战,朝鲜战场成为我军的“大学校” ……334
在谈判桌和战场上来回较量 ……340
讲战争准备
“准备好了敌人可能不来,准备不好敌人就可能来” ……348
“提高斗志,随时准备打击侵略者” ……349
“仗打不起来,但要搞个保险系数” ……351
“要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准备打仗” ……353
“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361
“广积粮”有两个作用:备战、备荒 ……362
中国“深挖洞”,就是以我之有备待敌之不敢攻 ……364
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也不称霸” ……367
“备战、备荒、为人民” ……372
毛泽东“备战、备荒、为人民”口号被周恩来概括出来 ……373
紧张备战的原因:60年代中国周边战争疑云密布 ……374
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以有可能挨打为出发点来部署” ……377
讲辩证战争观
“战争与和平是互相转化的” ……386
和平时期要警惕战争危险 ……387
争取和平需要敢战善战 ……390
维护和平离不开军事斗争准备 ……393
“战争一刻也离不了政治” ……396
辩证认识战争与政治关系的精彩篇章 ……396
军事理论升华源自兼收并蓄 ……400
对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一直记忆犹新 ……402
对待战争“第一条反对,第二条不怕” ……407
“我们是战争消灭论者,我们是不要战争的” ……408
“如果有人来侵略我们,我们就予以坚决回击” ……411
“世界大战打不起来,真打起来也不怕” ……416
讲人与武器的关系
“人是第一,武器是第二” ……422
“我们这块小石头,要打破蒋介石那口大水缸” ……422
“中国武器诚不如人,但武器是可以用人的努力增强的” ……425
“这小米加步枪比蒋介石的飞机加坦克还要强些” ……427
“美国在军事上只有一个长处,就是铁多” ……430
“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 ……434
“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 ……434
“我们可以自己试一试,这对我们也是个锻炼” ……436
“要大力协同做好这件工作” ……439
我们不能走技术发展的老路,“必须打破常规” ……441
讲军队现代化
“要有强大的陆、海、空军” ……448
“为建设强大的国防军而奋斗” ……449
由单一陆军向诸军兵种合成部队转变 ……451
实现武器装备的“中国造” ……456
“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 ……461
“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精兵简政——发展经济 ……462
“中国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军,必须建立强大的经济力量” ……465
“国大,军就会大;国不大,军就不能大” ……468
讲军队宗旨和军民关系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 ……476
为人民服务的军队才能真正实现官兵一致、军民一致 ……477
为人民服务的军队才能真正具有优良品格和作风 ……481
为人民服务的军队才能真正实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483
“官兵一致,军民一致” ……486
没有官兵一致、军民一致,“战争的胜利是无从说起的” ……486
官兵一致:军队战斗力极其重要的政治基础 ……490
军民一致:人民军队无敌于天下的奥秘 ……495
“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498
成长:人民军队在谋人民利益和为人民服务中发展壮大 ……499
考验:在各个时期坚持军队的人民性不动摇 ……502
坚持:人民军队永远不变的宗旨 ……506
讲取胜之道
“兵民是胜利之本” ……512
一场跨越历史长空的讲演,提出“兵民是胜利之本” ……512
打败日本侵略者,必须实行全国军民总动员 ……514
“人民战争是我们的根本优势,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 ……522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526
毛泽东说的有“团结力”的部队是怎么来的 ……526
从历史走来:“军民合作,大家亲亲密密团结起来” ……529
现实的召唤:军民团结是“我军的胜利法宝” ……533
后记 ……539
作者摒弃枯燥的理论论述,用生动的事实说话,既表现领袖人物的重大决策,也讲述普通指战员的事迹和作用;既有宏大的历史叙事,也有感人的细节描述。全书章节清晰,风格简练,语言通俗生动,图文并茂,是难得的一部思想性与可读性兼具的力作。
——罗平汉: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主任
这些军事箴言,包括了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根本原则、根本遵循,包括了人民军队的军事战略和战术,伴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从弱小走向强大,从单一兵种走向多军兵种合成部队转变,成为一个“强大的陆、海、空军”、“强大的国防军”,并不断走向正规化、现代化。
——张伊宁少将: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原副主任
“从前,我还认不清国民党,现在……他们的所作所为,简直使人再也不能容忍了!”
“远的不说,单说我那个军运指挥所里,一个主任叫韩慕洲,一个副主任叫宋国春,两个坏蛋,一个肥的象猪,一个瘦的象猴,他们从到东北后,就不断地从鞍山用铁甲车大量地往天津捣运钢管、钢板,大发光复财。黄金搂多了,就花天酒地地过最糜烂的生活。韩慕洲已经有了两个老婆,还嫌不够,除了在妓院舞场乱搞女人之外,又看上了所里的一个年轻打字员,威逼利诱地娶为三姨太太。在所里,会拍马的爬上去,不会溜须的踢下来,最卑鄙的人最得势,最正直的人最受欺,……您看,这是什么世界?”
无论是投诚做地下工作的译电员还是掉转枪口炮口的“解放战士”,都认为国民党军与人民军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人民军队的世界是让人向往的光明世界,国民党军队是令人窒息的黑暗世界。两个不同世界的背后是缔造了这两个不同世界的两大政治团队——国民党与共产党。
处在解放战争中的国民党和蒋介石本人,似乎都不懂得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更不明白自1946年夏天起,在兵力大大强于人民解放军的情况下,却在自己发动的全国规模的内战中,短短3个月就走向节节败退。
1946年10月1日,毛泽东在总结解放军3个月来的战况时,自信地说过这样一句经典的话:3个月经验证明:
一切军队必须加强政治工作。
几十年后的1964年5月25日,毛泽东在会见外宾时,依然自信地告诉外宾这样一条经验:
革命单搞军事不行。
单有军队,单会打仗是不行的。
只有会做政治工作的人才会打仗,不懂政治的人就不会打仗。
讲军队任务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军队“决不是单纯地打仗的”
“人民解放军永远是一个战斗队”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毛泽东:《在中央紧急会议上的发言》(1927年8月7日)
“每个共产党员都应懂得这个真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1938年11月6日)
1927年春天以后,随着蒋介石叛变革命,南京和武汉国民政府相继“清党”和“分共”,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戛然而止,革命形势跌入谷底。8月7日,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紧急会议,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由此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几十年的响亮口号。这一口号最初的表述方式是这样的:
“对军事方面,从前我们骂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蒋(介石)、唐(生智)都是拿枪杆子起的,我们独不管。现在虽已注意,但仍无坚决的概念。比如秋收暴动非军事不可,此次会议应重视此问题,新政治局的常委要更加坚强起来注意此问题。湖南这次失败,可说完全由于书生主观的错误,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毛泽东之所以这么说,最直接的原因当然是大革命的失败创深痛巨,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从党在大革命前后对武装斗争的认识与实践中找到历史依据。
★建党之初没有枪杆子的遗憾
在成立的最初阶段,中国共产党把主要精力放在宣传主义和组织工人上。在党看来,这是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本质决定的,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正因如此,对有人热衷于搞枪杆子的做法,党曾经一度持批判态度。
在宣传主义方面,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党的创立者,十分重视共产主义的宣传。陈独秀早在1915年即创办《青年杂志》,一年以后,《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后逐渐成为时代的号角,引领了一批又一批青年人。李大钊在1919年《新青年》第6卷第5、6号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向国人大致介绍了马克思主义。这些宣传在党成立初期的确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因为此时马克思主义刚刚传入中国,一些概念并不像今天这样为大家熟知,能够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也大都是读过一些书的知识分子。在这样的情况下,让农民占大多数的民众接受并认可马克思主义,并继而起来为之奋斗,宣传似是唯一可行的选择。此时,站在时代的前列看清时局,指出革命的对象,并以此宣传和动员民众,汇集最大的革命力量,显得尤为重要。
在组织工人方面,党组织在上海、北京、济南、武汉、长沙、广州等产业工人比较集中的城市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这些城市毕竟是在军阀的直接统治之下,运动并没有大张旗鼓地开展起来。那时,工人运动开展比较突出的一个是北京郊外的长辛店,一个是湘赣边界的安源。安源煤矿共有矿工12000多人,所产煤经过株萍铁路和粤汉铁路,运至湖北的汉阳,供汉冶萍公司炼钢用。在安源煤矿附近,又有铁路工人1000多人,煤矿加上铁路,也算得上是一个产业工人集中地。当时负责湖南党务的毛泽东很重视安源路矿的工人运动,先后派李立三和刘少奇到安源工作。他们以“平民教育”为名,在安源办理平民小学和工人补习学校,在其中积极宣传马列主义,并秘密发展党的组织。在安源,有合法身份的工人俱乐部通过罢工等方式为工人争取了大量的利益,也使得党的主张深入人心。
无疑,党在创建初期所开展的宣传和组织工作,对党的发展壮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一个革命的政党,如只掌握“笔杆子”而没有“枪杆子”,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黄埔军校建立之后,党即逐步认识到枪杆子的重要性。黄埔的学生军让党第一次体会到建设一支“党军”的重要性。这支部队是国共合作中两党用政治训练和严明纪律打造的一支新军,它是那么与众不同:完全没有军阀部队的旧习气,一切都是崭新的,军官和士兵不仅英勇战斗,更明白为什么战斗、为谁打仗。在这样的背景下,1924年11月,周恩来赴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后,即选调优秀共产党员到各部门任职,还代表中共广东区委直接领导在黄埔军校的中共党组织,扩大共产党的影响。不仅如此,中共广东区委还直接领导了一支革命武装——大元帅府铁甲车队。党中央也在1925年的四届二中全会上决定成立军事委员会,12月12日,又将“军事运动委员会”改为“军事部”,这是第一个专门从事军事工作的组织。1926年7月,党召开第三次中央扩大执行委员会,通过建党以来的第一份《军事运动议决案》。第一个专门从事军事工作的组织和第一个决议案的通过,是一个显著标志。
但是,党在此时并没有能真正掌握一支有力的武装,以致在蒋介石突然叛变革命时,我们的武装力量极其弱小,甚至束手无策。从1927年3月到中共六大,短短15个月,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杀的有30多万,被监禁的有4600多人。党员的数量从1927年5月时的57967人,一下子降到11月时的17650人,减员幅度几达70%!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提出
面对局势突如其来的骤然巨变,下一步怎么走?这个问题非常急迫地摆在党的面前。但中央领导层中一些人的认识一时并没能跟上急遽变化的局势。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在武汉召开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此时距离四一二政变过去仅仅半月余,全党上下最为关切的是如何认清当前的严峻形势,选择什么样的道路,怎样继续革命。但是,大会通过的《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议决案》对此只是作了这样的表述:“现在革命已进到第三个阶段,封建分子与大资产阶级已转过来反对革命。在这阶段中,革命势力之社会基础是无产阶级、农民与城市小资产阶级的革命的联盟。”并且认为:“现在的时期不是革命低落的时期,而是紧张剧烈的革命斗争时期。”各种条件“都利于中国革命发展到工农小资产阶级之民主独裁制的阶段。”这还没有找到问题的要害,对指导中国革命也缓不济急。
山雨欲来风满楼,局势越来越紧张,而党中央部分领导人却还没有完全跳出旧思维的窠臼。5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认为:“湖南工农运动所引起的纠纷,会形成全部政局上很严重的问题。纠纷之起因,一方面是由于蒋介石叛变后资产阶级地主阶级(湘籍军官在内)的势力及宣传,动摇了国民党领袖的工农政策;一方面是由于贫农幼稚行动如均分财产对于土豪劣绅之逮捕罚款以及关于宗教道德革命等,引起了小资产阶级小地主尤其是军人之剧烈反对。”显然,会议认为农运和工运过火是导致合作破裂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其实,在没能独立掌握武装力量的情况下,党唯一比较有力的凭借便是工农运动,以及由此动员起来的广大群众。在这样的节骨眼上却自缚手脚,将这唯一可借助的力量也近于放弃了,以赤手空拳来应对敌人的全副武装,哪有不失败的道理呢?
令人欣慰的是,这并不是全党唯一的声音。早在1927年初,毛泽东在实地考察了湘潭等五县的农民运动之后,认为批评农民运动“过分”的议论“貌似有理,其实也是错的”。他进一步说:
“上述那些事,都是土豪劣绅、不法地主自己逼出来的。土豪劣绅、不法地主,历来凭借势力称霸,践踏农民,农民才有这种很大的反抗。凡是反抗最力、乱子闹得最大的地方,都是土豪劣绅、不法地主为恶最甚的地方。农民的眼睛,全然没有错的。谁个劣,谁个不劣,谁个最甚,谁个稍次,谁个惩办要严,谁个处罚从轻,农民都有极明白的计算,罚不当罪的极少。”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农村革命是农民阶级推翻封建地主阶级的权力的革命。农民若不用极大的力量,决不能推翻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地主权力。”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