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7583412
去博物馆看什么?不只是历史
作为一种读本型的教材,此书以学习者的视角切入,而非以教育者的视角切入,每章以读者关心的问题导入,充分体现以读者和学习者为中心的考虑。不仅配备了丰富的插图,还在每章插入了精心创作的手绘插图,使其在可学、可练的同时也具有了可读、可赏的审美价值。
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博物馆的专业形象呈现在大众面前,同时融合批判性的问题思考,是适合所有文博爱好者的优质读物。本书向大众表明博物馆不仅仅是藏品的组合,更是社会文化与发展的记录。博物馆的教材不应仅仅介绍“物”和“物”的罗列,而应讨论和了解这些“物”的展示背后文化的思考和博物馆的立场。而这正是这本读本型教材的创新之处。
《世界博物馆导读》的编写获得“华东师范大学精品教材建设”项目支持,本教材对应课程《世界博物馆巡礼》获得“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本科生课程设计比赛二等奖”。
上编“博物馆与社会”,介绍博物馆的基本概念、历史源流、功能类型等。通过大量世界各地博物馆的案例,帮助大家形象地了解博物馆这一机构,及如何利用博物馆资源。
下编“博物馆与文化”,通过聚焦八个著名的*博物馆,每章引出一个文博相关的社会话题进行探讨,并结合具体的藏品,介绍艺术的欣赏方法、基本的艺术史及文物知识。
现代的教学方法注重教与学的互动、课堂的“翻转”;学习也不仅限于课堂,而在于实践、考察、体验结合的综合锻炼场。教学如此,教材也应如此。
每章还设有“阅读书单”,列出与本章有关的参考书籍,方便大家深入学习。在本书的末尾附录,设有三个“话题”和三个“专题”两个部分。“话题”针对性地聚焦大家关心的某个博物馆相关话题,进行着重探讨;而“专题”则是对博物馆参观及藏品赏析的具体引导。
前言1
上编博物馆与社会2
章什么是博物馆?3
节博物馆的定义与性质4
第二节博物馆的工作重点与工作对象10
拓展阅读12
观察体验14
应用实践15
阅读书单19
第二章博物馆的源流——走下神坛的缪斯21
节世界博物馆发展史22
第二节中国博物馆发展史26
拓展阅读29
观察体验33
应用实践34
阅读书单34
第三章博物馆的功能和类型35
节使命——博物馆的灵魂36
第二节博物馆的功能37
第三节博物馆的建筑46
第四节博物馆的类型48
拓展阅读50
观察体验53
应用实践53
阅读书单60
第四章博物馆的人——缪斯的“管家”61
节博物馆人的形象62
第二节博物馆人的职业操守67
拓展阅读68
观察体验89
应用实践89
阅读书单91
下编博物馆与文化94
第五章卢浮宫——什么成就了“热门”?95
节从私人府邸到公共博物馆:古老宫殿的现代复兴96
第二节艺术的价值100
拓展阅读118
观察体验120
应用实践120
阅读书单121
第六章大英博物馆——国宝争夺战123
节文物归属的思考:道义、立法、合作与未来124
第二节艺术的产生——融合与影响140
拓展阅读141
观察体验143
应用实践143
阅读书单144
第七章大都会博物馆——“热钱”成就的千秋伟业145
节现代博物馆的建立与运营146
第二节艺术的风格——时代的烙印与不同形式间的借鉴159
拓展阅读160
观察体验165
应用实践165
阅读书单165
第八章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浴火重生167
节艺术与宗教168
第二节战火的考验:文化的存亡178
拓展阅读180
观察体验183
应用实践183
阅读书单183
第九章两岸故宫——一个甲子的聚散离合185
节博物馆的文化象征——分离与合作186
第二节中国传统书画的审美与“中西结合”190
第三节“珍玩”——取材生活与文人精神195
拓展阅读197
观察体验211
应用实践211
阅读书单215
第十章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与埃及古物博物馆——考古那些事儿217
节什么是考古学?218
第二节挖还是不挖?考古发掘VS遗产保护226
第三节公共考古学227
拓展阅读228
观察体验231
应用实践231
阅读书单234
第十一章博物馆的出路:当代的挑战与机遇235
节没有边界的博物馆:新的社会责任236
第二节参与性博物馆:博物馆是一种生活方式……238
拓展阅读239
观察体验241
应用实践241
阅读书单246
附录一:话题247
话题一:凭什么把藏品“捐”给博物馆?247
话题二:博物馆会展示赝品吗?250
话题三:博物馆可以把藏品卖掉或扔掉吗?252
附录二:专题255
专题一:博物馆的正确“打开”方式255
专题二:如何“阅读”一件艺术品?258
专题三:如何“阅读”一幅画?260
参考文献261
致谢269
随着2007年国际博协对博物馆定义的修订,教育被列为博物馆功能的首位。2015年,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文教结合、完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博物馆教育正式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一方面,博物馆承担着越来越多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责任;另一方面,公众对博物馆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强,博物馆需要利用其丰富的资源发挥提升公众的文化生活品质的作用。
目前,关于博物馆的书籍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给博物馆工作者及博物馆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和研究著作;第二类是给观众,尤其是为青少年群体设计的,主题性的文博读物。而针对非博物馆专业的大学生,以及以博物馆为兴趣的普通读者,了解和认识博物馆本身及其背后文化意义的教材,似乎还无先例。因此,博物馆导赏类读本,在强调“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今天,更反映了广泛读者群体和社会的需求。
博物馆不仅仅是藏品的组合,更是社会文化与发展的记录。博物馆的教材不应仅仅介绍“物”和“物”的罗列,而应讨论和了解这些“物”的展示背后文化的思考和博物馆的立场。而这正是这本读本型教材的创新之处。上篇在对于博物馆机构的综合介绍中融入了大量的案例,而下篇在介绍世界上著名的博物馆及其代表藏品之外,更在每章提炼出一个关于文博领域的重要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作为一本读本型的教材,此书在写作过程中,以学习者的视角切入,而非以教育者的视角切入,是每章以读者关心的问题导入,在每章后的“补充阅读”、“观察体验”与“应用实践”部分与读者的互动,以及在文后对于读者关心的话题、专题的讨论,都体现了以读者和学习者为中心的考虑。
此书不仅配备了丰富的插图,还在每章插入了精心创作的手绘插图,使其在可学、可练的同时也具有了可读、可赏的审美价值。
博物馆是教育图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教育的演进是整个教育体系演进的侧影。作为博物馆教育的一种新的尝试,诚愿读者开卷有益。
丁
钢
于华东师范大学丽娃河畔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