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1364343
《云林佛教图书分类法》修订版的编修,遵循佛教基本理论架构,吸收佛教经录的分类经验,参考《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香光尼众佛学院图书馆编订的《佛教图书分类法》2011年版等工具书,切合佛教发展实际,兼顾未来发展趋势,形成了一部较为完备的佛教图书分类法。《云林佛教图书分类法》首版在2005年面世,本次做了大量修订工作,使得《云林佛教图书分类法》更加科学、合理。
序二 009
首版编制说明 013
修订说明 019
佛教图书分类简则 023
简表 001
详表 009
通用复分表 067
附录:《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佛教类目表 105
类目音序索引 111
参考文献 167
后记 169
杭州灵隐寺肇始于东晋,是江南古老的寺刹之一,也是杭州影响力的佛教寺院,至今已有近1700年的历史。建寺以来,高僧云集,人文荟萃,号称“东南山”。
自白马驮经,慧风东扇,五千贝叶灵文,十二玉轴琅函,何啻满屋盈室,直如浩瀚烟海。中国佛教以鸠摩罗什、真谛、玄奘等为代表的译经大师对西来佛典的翻译,历代祖师大德各类著述的涌出,可谓汗牛充栋。随着佛教经典的数量日益增多,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目录的编撰开始陆续出现。先有东晋道安法师编《综理众经目录》,再有南朝梁僧祐律师编《出三藏记集》。自此以后,佛教经录层出不穷,唐代道宣律师编《大唐内典录》;开元时,智昇律师编《开元释教录》,这是中国佛教经典整理、校勘、分类、编排方面的一部集大成之作,对后世大藏经的编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又有依据《开元释教录》所编《开元释教录略出》,增加千字文帙号,开中国佛教典籍科学分类的先河。两宋以降的历代大藏经一直保持着使用千字文帙号编排大藏经的传统。
灵隐寺云林图书馆源于清代浙江巡抚阮元在灵隐寺设立的“灵隐书藏”,这是中国古代个佛教公共图书馆,也是现代图书馆的雏形。2003年,灵隐寺恢复“灵隐书藏”功用,成立灵隐寺云林图书馆,形成了多功能复合式佛教典籍馆藏平台。为方便佛教图书的检索利用,灵隐寺云林图书馆于2005年4月编辑出版了《云林佛教图书分类法》一书,在佛教界推广使用,迄今已有12年。该分类法是灵隐寺云林图书馆为组织馆藏佛教文献典籍类目而编制。出版十多年来,不仅解决了本馆因国内没有适应《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佛教图书专用分类法可依之难题,而且广为各地佛学院、寺院所办图书馆采用,作为馆藏内典分类编目的依据;同时也得到一些公共图书馆的重视,作为分编佛教书籍的参考;另外也被一些出版单位用于制作“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的参考依据。《云林佛教图书分类法》受到社会认可的程度我们始料未及,也使我们喜忧参半。喜的是为佛教界、为社会做了有益之事,忧的是产生了压力,诚恐此等好事不能尽善尽美。
由于出版事业的蓬勃发展,馆藏图书典籍的增加日趋加快,特别是编目实践的日益深入,该分类法在某些方面的缺陷和不足也就日渐显著。本着弘法利生的大愿,为使图书分类法更趋科学、准确、充实,2015年3月,灵隐寺举办了“《云林佛教图书分类法》修订暨中国佛教图书馆管理研讨会”,邀请佛教界大德、海内外图书馆专家学者,会集西子湖畔飞来峰下,交流经验,集思广益,为本分类法的修订提供了确切实在的意见和建议。会后两年多来,经图书馆的法师和相关人员齐心协力,吸纳研讨会成果,切磋琢磨,在保持原有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密切相关的特色和框架体系不大变动的前提下,在结构上做了适当微调,裨补阙漏,删繁就简,数易其稿,成就了修订本,使这次修订工作圆满结束。修订组尽心尽责,辛勤付出,十分难能可贵。
金无足赤,白璧微瑕,世上难有十全十美之事物。虽然我们发心要把修订本做得完美,但结果一定很难尽如人意,错谬之处亦是在所难免。切望读者和图书馆同仁不吝赐教,批评指正。
是为序。
灵隐光泉
时在丁酉冬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