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8657271
◢ 中国国家地理团队倾力打造
◢ 发现新湖南,发现新湘西,颠覆传统湘西印象,重释湘西山水格局
◢ 《潇湘晨报·湖湘地理》前主编邹容等专家学者深入讨论湘西性格与文化
◢ 关于湘西:推理悬疑看天下霸唱《鬼吹灯》,理性阅读**《地道风物·湘西》。
◢ 本书告诉你:湘西不只有凤凰,还有洪江、芷江;
◢ 本书告诉你:湘西不只有酸、辣、腊,还有苗银、土家织锦、巫傩密码和码头文化。
湘西,云贵高原的东缘,湖湘通衢的边城;湘西,西部的东端,东部的西缘;湘西,中国抗战的终点,多彩民族的起点。
湘西的山孕育了人们质朴率真的性格,湘西的水诞生了发达的商业文化,湘西在近现代史的进程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湘西作为云贵高原与东部地区的文化交界区域,留存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中国国家地理原创团队打造的《地道风物·湘西》一书,从雪峰山、武陵山、沅水、澧水共同刻画了湘西的地貌特征,探访湘西土家族、苗族、侗族的文化源流,通过实地考察当地的重要景观、传统手作、地道食材,向人们展现了动态而丰富的大湘西,并将颠覆人们对湘西的印象,排除对湘西的误解。
《地道风物·湘西》告诉我们,湘西不是只有封闭的山文化,更有着开放的水文化,湘西在中国历史上曾是抗日战争的终结点。过去,人们的湘西印象大多停留在“凤凰”、“沈从文”与“神秘”中。其实,湘西并不“神秘”,湘西拥有的是多元共生的文化。
序:与传统重逢
【地】
·湘西,在隙地发现辽阔
————————————————-
【道】
·穿越湘西“想象”——湘西风土与我们的误解史
·“风物长新”
·越过每一个山丘
·展开湘西的地图
————————————————
【风】
·湘西“守艺”人
·湖南人眼中的“湘西”
·山水褶皱里的人生
·泸溪傩面师,“鬼脸壳师傅”隐于市
·手决,湘西深处的巫傩密码
——————————————————————–
【物】
·凤凰草木染,“工者愁”
·苗族花带,花样苗女花样证物
·苗银,穿在身上的苗族符号
·通道芦笙,“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土家织锦的真相与现实
·花瑶挑花,一花一世界
·知味大湘西,不只“酸、辣、腊”
·在湘西的餐桌上
·醋萝卜与酸苹果
·造腊肉的工厂
·龙巴优酿的包谷烧
·湘西的油,自然馈赠的琥珀
·古丈毛尖,一芽藏一心
·双花盛放雪峰山
穿越湘西“想象”——湘西风土与我们的误解史
这里就是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水色。上世纪三十年代,他用干干净净的眼睛和不可遏止的倾诉欲望,记下了湘西的山山水水和人间冷热。他的行程多在沅水,而此刻我眼前的酉水,便是沅水的一大支流。
在此行之前,我曾大略询及周围人对湘西的印象,对于没到过的人来说,重要的三个关键词是:沈从文、赶尸、凤凰。来源不同的三个词的奇特组合,形成了一种语焉不详的暧昧与空白,牢牢占据着许多人的湘西印象。除此之外,遥远的人们对湘西几乎无从想象。一位友人带着采访任务亲自走了一趟湘西,归来感叹,那里“没有”什么了——我便明白这“没有”二字,是找寻不到那想象中的纯净与原始风貌了。这次“意料之外”的互动,是一种“想象地理”的产物:湘西既被寄予期望,又承担了莫名的失望,这种错位本身,就成为了湘西的一个重要话题。
对湘西的“想象地理”由来已久,而它初也许源自地理学上的真实阻隔。在1910年以前,“湘西”这个名字大约还没有广泛使用,早些时候百姓口中的湘西,是指雪峰山以西的范围。雪峰山脉和北边的武陵山,将湖南分成了湘东、湘西两大自然地理区域,由于雪峰山的阻隔,在明朝以前的很长时间,山以西地区在政治关系上都与北边的湖北地区更加密切,与山以东的湘江盆地反而关系松散。中华民国时设立的“湘西镇守使”,才使“湘西”这个词语正式确立,湘西镇守使的驻地正在沈从文的家乡凤凰县,而沈从文也用他的反复叙述,使“湘西”的概念渐渐丰满。如今人们口中的“湘西”,有两个概念,一是指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是一个1957年设立的行政区划;另一个指代的是雪峰山以西的湖南西部,包含了张家界、湘西州、怀化、常德等地的“大湘西”,它既是原本湘西的地理概念,又在地理分界的基础上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文化圈。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