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心理学心理百科白板(The Blank Slate)

白板(The Blank Slate)

当代zui伟大思想家、世界dingjain语言学家和认知心理学家 史蒂芬·平克“语言与人性”四部曲 全美超级畅销书,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畅销书《善恶之源》作者 保罗·布鲁姆 鼎力推荐

作者:(美)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著 湛庐文化 出品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ISBN: 9787213076367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78.99

类别: 心理百科 SKU:5c23b734421aa985877adb14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13076367丛书名: 心视界

编辑推荐

 

  当代*伟大思想家、TED演讲人、世界*语言学家和认知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经典重现;

  史蒂芬·平克“语言与人性”四部曲之四,继《语言本能》《思想本质》《心智探奇》后又一力作;

  观点独到精辟,立论严谨周密,论证新颖犀利,例证丰富新鲜,行文汪洋恣肆;

 

 

内容简介

  关于主流人性论的颠覆性反叛,破而后立,进而建立起新的意义和道德观念,重塑对人性的信心。

  阐明人性的本源、内涵及局限,追溯人类诸多苦难的根源,拨开道德错觉的迷雾,直达现实的彼岸。

  直面人性科学研究领域的诸多热点话题:政治、暴力、性别、儿童及艺术,发现诸多现实冲突背后的分岔路口及共享的普世价值观念。

  一场探索人类本性的奇幻之旅。

  史蒂芬·平克“语言与人性”四部曲之*后一部。

作者简介

史蒂芬•平克 

 

 

  出生于加拿大蒙特利尔,1976年取得麦吉尔大学心理学学士学位,1979年取得哈佛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学位。

  1982—2003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脑与认知科学系任教,潜心研究儿童的语言学习模式,终成为麻省理工学院认知神经学中心的掌门人。1994年,他的《语言本能》一经出版,就成为轰动一时的畅销书,并入选《美国科学家》(American Scientist)评出的20世纪100本*科学书籍。

  2003年,被聘为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2008—2013年,被授予哈佛学院荣誉教授头衔。

  2004年,当选《时代周刊》全球100位有影响力人物。2010—2011年,两度被《外交政策》杂志评为全球*思想家。在2013年《前景》杂志“伟大思想家”的评选中,名列第三。

目  录

[目录]

前言

部分 白板说的兴起与挑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人性论,以便对他人的行为做出预期。约翰· 洛克的“白板说”在当今知识界占据着重要地位,卢梭的“高贵的野蛮人”和笛卡尔的“机器中的幽灵”也颇受追捧。今天,很多学者向这些昔日的主流理论发起了挑战。

01 三种流行的人性论

02 人性理论的前世今生

03 连接生物学与文化的四座桥梁

04 文化是有助于人类生存的一种独特设计

05 后的抵抗

第二部分 科学视角VS 政治视角

有关人性的新科学发现,激起了强烈的政治反响。威尔逊的《社会生物学》和蒂尔尼的《埃尔多拉多山的黑暗》所引发的论战,持续了数十年之久。1978 年,威尔逊在美国科学促进会发表演说时,一个抗议者更是直接拿着一个大水罐向他泼水。

06 两本著作引发的论战

07 三位一体

第三部分 我们为什么不必为人性而担忧

我们今天的道德观要在生物学事实面前进行调整,这主要不是因为事实已经摆在那里,而是因为“白板说”的道德论证方法非常肤浅。历史上一些伟大的思想家的生活哲学,展示了它们与有关人性的科学发现带来的道德挑战之间的关系。我们终将明白:新的意义和道德概念,一定会在“白板说”消解的基础上兴起。

08 不平等之忧

09 不完美之忧

10 决定主义之忧

11 虚无主义之忧

第四部分 认识自我

    若想要人们相信人类本性的存在,我们就必须阐明人类本性究竟是什么,以及这样的信念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意义。对认知的形成以及对人类认知能力局限性的认识,使我们对人类苦难的根源以及道德错觉的产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12 触摸现实

13 人类认知能力的局限性

14 人类苦难的诸多根源

15 不可避免的道德错觉

第五部分 敏感话题

    在“人性”这一研究领域,政治、暴力、性别、儿童和艺术都属于敏感话题。社会心理学家发现,即便在激烈的意识形态斗争中,也能发现一些争论双方共同的价值观,他们的分歧仅仅在于,在这些价值观发生冲突的时候,应该更强调哪一种。

16 政治

17 暴力

18 性别

19 儿童

20 艺术

结 语 人性,存在于艺术家的文字里

   “白板说”关注儿童、土著居民和社会底层群体,因此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理论。但“白板说”否定了我们共有的人性、与生俱来的志趣和我们的个人喜好,因此“白板说”有阴暗、消极的一面。诗人和小说家的艺术作品,是对人性存在观念的支持,他们的文字要么是对人性的想象,要么是对现实生活中人性的深刻洞察。

后记

译者后记

前  言

前 言

    “不要再写关于天性和教养的书了!真的还有人相信人类心智就是一块白板吗?对那些一部分孩子的父母来说,或者对异性恋者来说,或者对那些注意到儿童能够学会语言而家中宠物却无法学会语言的人来说,人类生来就具有某些天赋和秉性,这不是很明显的事实吗?难道还有人相信遗传和环境的简单二分法吗?我们难道不都觉得人类所有的行为都属于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吗?”

人类心智= 天性 教养

  当我向周围同事说明这本书的写作计划时,他们都表现出了上述反应。乍看起来,他们的反应并不是没有道理。天性和教养之争是一个过时的话题。但凡对当前心理和行为研究领域比较熟悉的人,都会看到下面这样一些持中间立场的观点:

  如果读者觉得单纯用基因或者环境因素而不用考虑另外一种因素就能解释清楚,那只能说是因为我们未能清晰地揭示另外一种要素的作用。对我们来说,基因和环境都会对这个问题产生影响。二者是如何共同发挥作用的?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是坚定的不可知论者,我们无法确定,因为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让我们做出判断。

  本书不是那种认为任何行为都是由基因决定的书籍。环境的重要性一点也不亚于基因。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经历与他们与生俱来的特质具有等同的重要性。即便某个行为是可遗传的,但就个体的行为而言,它依然是个体发展的产物,因此它与环境因素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现代观点认为,表现型是由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这实际上意味着,文化传统(儿童从他们的父母那里模仿而来的行为)是为关键的因素。

  如果你觉得这些平淡无奇的折中表明人们都已经超越了天性与教养之争,那你就得三思了。实际上,我引用的这几段话出自过去10 年中煽动性的三本书,段话出自理查德· 赫恩斯坦(Richard Hernstein)和查尔斯· 默里(Charles Murray)合著的《钟形曲线》,这本书的一个基本观点是:美国黑人和白人在平均智商水平上的差异是由基因和环境两个因素共同造就的。第二段话出自朱迪思· 里奇· 哈里斯(Judith Rich Harris)的《教养的迷思》(The Nurture Assumption),这本书的观点是:儿童的人格是由他们的基因以及环境决定的,因此儿童和父母的相似性源于他们之间基因的共性,而不是源于父母的养育。第三段话出自兰迪· 索恩希尔(Randy Thornhill)和克雷格· 帕尔默(Craig Palmer)合著的《强奸的自然史》(A Natural History of Rape),他们的观点是,强奸不单单是文化的产物,还根源于男性的性欲。由于他们用教养和天性两种因素而不仅仅是教养一种因素来解释人类行为,这些作者遭到了各种抗议、斥责,受到新闻媒体的严厉抨击,甚至于美国国会的公开指责。其他一些人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而他们的言论则受到审查,人身受到攻击,甚至有人威胁说要对他们提出指控。

媒体评论

[各方赞誉]

  人类的思想与行为,是否或者在多大程度上受先天因素的影响,一直是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在《白板》这本书里,史蒂芬·平克从认知神经科学、行为遗传学和进化心理学等领域收集了大量科学证据,对人类心智的起源进行了科学论证,文笔流畅,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彭凯平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终身教授

 

  史蒂芬·平克是当代*负盛名的认知科学家和科普作家。在《白板》一书中,平克教授用轻松幽默的语言、新颖独到的论证,举重若轻地将哲学、人类学、生物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等多个领域融会贯通,全方位多角度地向读者展示了不同学术流派关于人类本性的探讨和论争,并从道德、情感和政治等层面分析了人性“白板说”对当今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阅读这本书,你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自我,更加透彻地看懂社会,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人类的本性。这本书会让你爱不释手!

                                                                    周晓林

                       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北京大学脑科学与认知科学中心主任

 

  人很伟大,但人并不完美。“白板说”认为,人的大脑并不存在固有的结构,而是可以由社会或者我们自身随意塑造的。真是这样吗?人的大脑很可能更像是多层电路板,已嵌入无数遗传基因密码,同时依赖于后天的开发和塑造。

                                                                     傅小兰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认知心理学研究员

 

  《白板》是一部杰作!即便不能说它比《语言本能》和《心智探奇》更好看,但至少可以说它跟它们一样好!作为首屈一指的思想家和作家,史蒂芬·平克为年轻学者树立了*好的榜样。平克是一颗明星,有他实乃科学界的运气。 

                                                             理查德· 道金斯

                                     著名生物学家,畅销书《自私的基因》作者

 

  平克在《白板》一书中勇敢地涉足了一些敏感议题,他沉着冷静地摆事实,为自己鼎力支持的、极具颠覆性的达尔文思想提供了坚实的证据。这种颠覆性,不是颠覆我们珍视的好东西,而是颠覆那些起误导作用的流行观念。对于这些重要议题,尽管我不完全同意平克的观点,但他理性探寻的精神是值得赞赏的。

 

                                                             丹尼尔· 丹尼特

                                   塔夫茨大学哲学教授,畅销书《直觉泵》作者

 

  平克为我们指明了如何进行建设性争论的正确方向:政治学家要直面科学,而不是简单回避。

                            弗朗西斯·福山斯坦福大学弗里曼·斯伯格里国际问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畅销书《政治秩序的起源》作者 

 

 

  非常难得的一本好书!勇气可嘉,文笔极好,影响深远。

                                                               保罗·布鲁姆

                                 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畅销书《善恶之源》作者

在线试读

部分  “白板说”的兴起与挑战

三种流行的人性论 

白板说

  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人性论,以便对他人的行为做出预期。约翰· 洛克的“白板说”在当今知识界占据着重要地位,卢梭的“高贵的野蛮人”和笛卡尔的“机器中的幽灵”也颇受追捧。今天,很多学者向这些昔日的流行理论发起了挑战。

 

  每个人都持有自己的一套人性论,据此对他人的行为做出预测,也就是说,我们都需要一种理论来解释“是什么原因激发人们做出某类行为”。认为思想和情感会引发行动,这是一种被默认的人性论,它深深影响着我们看待人性的方式。我们内观自己的心理活动,并假定周围人与自己相似,同时还对人们的外在行为进行观察并加以概括,通过此类方式来补充我们的人性论。我们还会采纳来自知识分子的洞见,如权威专家的看法和一些传统智慧。

  我们所持的人性论是我们生活的重要源泉。在准备对他人进行劝说或者威胁时,或是决定告知其真相还是欺瞒时,我们都会从人性论的角度加以考虑。我们所持的人性论还引导我们如何经营婚姻、养育子女以及调整自己的行为。人性论中关于学习的假设影响着教育政策的制定,关于动机的假设影响着经济、法律以及犯罪等问题的政策制定。人性论界定了什么是人们轻而易举就能够获得的,什么是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或艰难的努力才能获得的,甚至什么是人们根本不可能企及的,因此,人性论从根本上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作为个体或社会而言,什么是值得为之奋斗的。在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不同的政治体制中,相互对立的人性论往往交织在一起,这也正是历史进程中许多冲突的根源所在。

  数千年来,关于人性的诸多理论多源于宗教。例如,犹太教和基督教的教义中,提供了许多关于人性问题的解释(这些问题在今天仍然是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如人类是依照上帝的形象创造的,与动物之间没有任何关联;女性是由男性衍生而来的,注定要受到男性的统治;心灵属于一种非物质实体:它所具有的力量并不仅限于生理结构中;即使肉体死亡,灵魂依然能够继续存在。心灵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道德感,爱的能力,辨认某种行为是否遵循真善美原则的判断力,选择行为方式的决策能力;这种决策能力不受因果规律的约束,因此它具有选择罪恶的内在倾向性;我们的认知和感知能力之所以能够精确地发挥作用,是因为上帝在其中植入了一些观念,使得它们与现实相对应,同时他(上帝)也协调着人的认知能力和感知能力与外部世界的运作;心理健康就源自能够识别上帝的意图,弃恶扬善,爱上帝,并以上帝之名去爱我们每一个人类同伴。

  犹太教和基督教理论主要基于《圣经》中所描述的事件。我们知道,人类心理与动物心理之间并没有多少共同之处,这是因为《圣经》中讲到,人类是由上帝单独创造出来的。接下来《圣经》提到,夏娃是由亚当的一根肋骨造出来的,因此女人是按照男人的设计而被制造出来的。我们可能会猜测,人类的决策并不一定是由某种原因导致的,因为上帝坚持让亚当和夏娃为他们偷吃智慧树上的苹果而付出代价,这说明他们本可以做出其他的选择。作为对夏娃逆反行为的惩罚,女人就应该被男人支配。亚当和夏娃的原罪就由男人和女人们继承下去。

抢先评论了 “白板(The Blank Slate)”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看人的艺术(11种以物识人术,看人看到骨子里)

EUR €31.99
加入购物车

武志红心理学套装(共四册)

EUR €118.96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2018全新完整版)

EUR €23.99
评分 4.75 / 5
加入购物车

高铭代表作品集(套装3册)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催眠师手记 第一季+第二季

EUR €92.97
评分 5.00 / 5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