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4610510
1.读懂孩子的行为模式,理解并规范孩子的行为。
《儿童行为心理学》不是教你如何控制孩子的行为,而更多地在于怎样理解孩子并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据国内的调查结果表明,30%左右的城市儿童有不同程度的行为问题,25%以上的儿童有各类情绪问题。家长对存在的问题虽感到困扰,但不能及时重视,采取积极措施。优秀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优秀的家庭教育方法,关注并学习《儿童行为心理学》中的方法,你就能培育出健康的优秀孩子。
2.孩子性格大不同,培养方式不同。
“红色孩子”热情似火易闯祸,“蓝色孩子”心思细密极敏感,“黄色孩子”活泼叛逆爱指导,“绿色孩子”缺乏勇气很友好,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独特的性格,每一种性格也都尤其特有的优缺点。《儿童性格心理学》教你有效欣赏孩子性格中的美好,纠正孩子性格弊端的小妙招。
3.如何把话说得一句顶一万句,跟孩子聊得来?
赢得孩子的心是跟孩子愉快沟通的前提。了解孩子的性格,读懂孩子的心理, “一停二看三听”,择机选用恰当的沟通方式和问答技巧,跟孩子任何时候都能有话聊!
4.好的父母是孩子情绪的侦查员!
做孩子情绪的侦探,留意孩子的情绪周期和不良信号,帮助孩子拆除情绪地雷,不给坏情绪留空间。读懂孩子各种情绪背后的真实心理,用孩子的思维和逻辑,化解孩子的哭闹、叛逆、愤怒、悲伤、焦虑等情绪。
5.培养孩子的软本领,让孩子拥有幸福的资本
人际关系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也是一个人重要的生存技能。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要靠他的人际关系和他的处世技巧。专业技术是硬本领,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交际本领则属于软本领。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交决定孩子一生的安全感和幸福度。
一个具有高社交商的孩子知道如何与人融洽相处、如何解决冲突,也更容易在未来的人生中体验和享受成功感。俗话说:好孩子,三分靠天赋,七分靠教育。要想让孩子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需要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培养。作为父母,肯定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社交中游刃有余,是受欢迎型的孩子,有着较高的社交商。本书针对孩子的各种社交心理和社交难题,给出了具体的分析和指导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家长透视儿童的社交心理,看到孩子社交行为背后所折射出的社交问题,了解应对儿童社交问题的举措,学会正确引导孩子进行社交。
第一章透视儿童的社交心理,培养高社交商的孩子
读懂孩子的交际需求与信号
儿童社交启蒙六要素
体察他人的情绪,迈出社交第一步
孩子拥有良好社交关系的体现
孩子交际需要好榜样
示范社交冲突的解决之道
当心“自然缺失症”引发孩子社交障碍
亲子游戏可提升孩子交际力
多见世面,才能成为社交小达人
延伸阅读:常与父亲接触的儿童社交能力强
第二章儿童社交能力差,大多是不懂社交规则和秩序
不要把别人的好视为理所当然
教孩子自信,但绝不自大
懂合作的孩子才有好未来
骂人、动武是社交的禁忌
引导孩子学会友爱、谦让
孩子,你必须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孩子太任性,父母悠着点
延伸阅读:运用蒙台梭利教育理念,培养孩子的社交商
第三章孩子一定要掌握的七项社交原则
尊重是孩子社交的第一原则
微笑是打破陌生感的有效武器
教孩子做文明有礼的“代言人”
让孩子学会与人共情
引导孩子做落落大方的小主人
赞美是提升孩子社交商的催化剂
让孩子在小事中养成礼让的好习惯
延伸阅读:儿童的社交能力是如何培养的
第四章会说话、善表达的孩子,是人群中闪亮的社交小明星
调动孩子说的积极性
“谢谢”这个词,别人永远听不烦
读懂孩子打招呼中隐藏的社交心理
教孩子多说“我们”,少说“我”
保护孩子的表达欲,给孩子发言的机会
会主动道歉的孩子,才有健康的社交心理
孩子越懂拒绝,社交商越高
懂得回应他人——孩子必上的社交课
延伸阅读:儿童社交行为语言障碍出现的诱因
第五章所谓儿童社交障碍,可能是曾经的挫败感所致
给儿童社交障碍一个积极的定义
孩子害羞是正常的,太害羞才需要干预
别吓唬孩子,胆子是可以练大的
紧张来源于孩子的无知与不确定
儿童社交焦虑,可能是没有准备好
被贴负面标签的孩子,多有社交恐惧
孩子社交焦虑的背后多存在自卑心理
延伸阅读:社交退缩,可通过游戏进行干预
第六章处于社交弱势的孩子,往往有心灵创伤时刻
你的孩子有哪些社交弱势行为
不合群的孩子,可鼓励他先交一个朋友
易怒的孩子容易不受人待见
培养专长、挖掘优点,吸引人们的目光
儿童肥胖的自卑情结,易引起社交回避
孩子若非社交场合的焦点,怎么办
延伸阅读:敏感多虑的孩子多属社交弱势群体
第七章社交中产生冲突和矛盾,对症介入和预防最奏效
处理同伴冲突是孩子的社交必修课
帮助孩子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学会欣赏他人
重视单亲家庭的孩子的社交冲突的解决
与高年级同学发生冲突时,鼓励孩子向大人求助
重视网络人身攻击带来的隐性伤害
对孩子进行内心疏导,避免发生二次伤害
延伸阅读:爱欺负人的孩子的心理剖析
第八章当心外向型孩子的社交折射出失当的社交心理
外向型儿童的情绪和社交特点
孩子朋友虽多,友谊却不能持久怎么办
外向的孩子也会患社交孤独症
失败不丢人,帮助孩子走出“成就焦虑”
帮孩子摆脱自我中心意识
孩子爱嘲笑人,是优越感和控制欲在作祟
异性交往不等于早恋,家长不可推波助澜
延伸阅读:最残忍的事,莫过于逼孩子外向
附录
家长不可不知的儿童社交心理学现象
社交故事可改变轻度自闭症、孤独症儿童的社交行为
家养宠物能提高轻度自闭症儿童的社交能力
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很多家庭对孩子的社交问题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意识到社会交往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也无法跳过的课题。
有些家长认为:几岁大的孩子离社会还很远,根本谈不上什么社交。这个认知显然是不正确的。
有数据表明,影响一个人成功的因素中,智能和技术因素只占15%,更多的是取决于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这其实很好理解,人的活动都要建立在人与人的相互交往之上,良好的社交关系自然可以帮助人们把路走得更加顺畅。
儿童虽然年龄小,却也是社会的一分子,有人的地方就有社交,儿童也不可避免地要面临社交问题。而且,儿童不但需要社交,还会受到社交活动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影响。比如,一个社交关系良好、有很多朋友的孩子可能会越来越开朗自信,而情况相反的孩子就有可能会变得胆怯内向。从小形成正确的社交意识、有良好的社交习惯的孩子可以更加快乐地度过童年,长大之后处理社会人际关系时也会更从容有序。
还有些家长虽然意识到了儿童社交的重要,但他们认为儿童天生就会社交,无须家长操心。他们认为孩子之间不会陌生,一见面就会变得熟稔,马上就能玩到一起去,甚至能像兄弟姐妹一样开心地相处。但事实并非如此。如今,独生子女的增多、父母的过度保护、城市钢筋水泥的禁锢、学习任务的繁重等诸多因素都使得儿童与人交往的能力在不断退化。
回想生活中的一些情境,就会发现儿童的社交活动急需家长的正面干预。例如,有的孩子在家里活泼开朗、爱说爱笑,但是一见不熟悉的人就往爸爸妈妈身后躲;有的孩子沉迷于电子产品,在网络上如鱼得水,但是真正和小朋友在一起的时候却无所适从。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常见,很多家长却视而不见,认为这是孩子还小、害羞或是性格使然。实则不然,这些现象正是孩子存在某种程度的社交问题的信号,家长应该引起重视。
家长面对孩子出现的社交问题不能不以为意,当然也无须过度紧张。儿童由于年龄还小,可塑性极强,加以正确的引导,一定可以克服障碍,收获良好的社交关系。
人的一切行为都与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因此家长要想帮助孩子扫清社交障碍,首先要了解孩子的社交心理。《儿童社交心理学》中列举了大量儿童社交的案例,针对不同情况的孩子都给出了具体的分析和指导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家长透视儿童的社交心理,看到孩子社交行为背后所折射出的社交问题,了解应对儿童社交障碍的举措,学会正确引导孩子进行社交。
家长是孩子的监护人,更是孩子的引路人,要想让孩子走向更加广阔多彩的天地,就一定要教会孩子正确地与人交往。
读懂孩子的交际需求与信号
饭桌上,妈妈和姥姥聊天聊得正高兴,乐乐突然插嘴说:“妈妈,今天我们班级里的同学居然迟到了,还被老师批评了。”
妈妈正在专心地听姥姥说话,根本没有听见乐乐说什么,她一脸茫然地扭过头问乐乐:“你说什么?你们班级里的同学怎么了?”
乐乐撇着嘴,不高兴地说:“你的耳朵不好使了吗?你能把我的话复述一遍吗?”
妈妈听到乐乐这么没有礼貌,不由得生气了,说:“你这孩子,怎么和大人说话呢!刚才我正在和姥姥说话,所以才没有听到你说话。你如果想开口说话,就要等到妈妈和姥姥停下来。你这样打断妈妈,妈妈怎么可能正和姥姥说着话,又同时扭过头来听你说话呢!”
听到妈妈的话,乐乐的眼睛里噙满了泪水,他委屈地说:“你和姥姥总有说不完的话,你们永远都听不到我在说什么。”妈妈看到乐乐这么委屈,再想想自己的确和姥姥有聊不完的话,忽视了孩子的感受,所以妈妈向乐乐表达了歉意,后来再听到乐乐说话时,她一方面提醒乐乐要在别人有时间倾听的时候说,另一方面也有意识地倾听乐乐说话。
随着母子俩磨合得越来越好,乐乐也变得越来越开朗,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妈妈了。
在这个案例中,乐乐实际上释放出了非常强烈的社交需求信号。同坐在一张饭桌上,他看到妈妈和姥姥聊得那么开心,因而也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欲望。然而,妈妈和姥姥都忽视了他的需求,没有给他机会表现自己。最终,他只好唐突地插话,以引起妈妈的注意。虽然导致了与妈妈之间的不愉快,但是最终让妈妈注意到了自己的需求,让人感到欣慰。
孩子是有倾诉的欲望的。不管多大年龄的孩子,都需要社会交往,而与长辈之间的交往,是他们重要的交往活动之一。案例中的乐乐直截了当地提出了自己的抗议,表达了自己强烈的沟通欲望,但是很多孩子都不像乐乐这样直接,也不像乐乐这样勇敢。
通常孩子们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交往需求和表达欲望,例如,有些孩子会故意做些让父母生气的事情,只为了得到父母的关注。这样的孩子虽然因此没少被父母批评,但是这种方式换取了父母的短暂关注。相比之下,有些孩子的选择则更加令人遗憾。这些孩子很胆小,在自己的交往需求没有得到关注和满足后,他们渐渐关闭了自己的内心,变得沉默寡言,甚至封闭自我。毫无疑问,这样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而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关注孩子的社交需求。
很多父母误以为孩子只要有吃有喝、有玩具玩就够了,殊不知,和物质需求相比,孩子精神方面的需求更为强烈。我们唯有更多了解和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如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才能让孩子更加快乐地成长。
现代社会的网络非常发达,很多孩子由于缺少父母的陪伴而沉迷于网络。甚至有部分孩子喜欢玩一些暴力游戏,以发泄自己内心深处的不满和焦躁。作为父母,一定要在给予孩子充足的物质基础之上,更用心地关注孩子的精神世界,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
教养孩子绝非一件简单的事情,正如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说:“儿童是成人之父。”很多时候,成人要在孩子的指引下不断成长,才能让人生更加充实和完美。要将其视为人生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要知道孩子正是造物主派来引导我们更趋于完善的小天使。
儿童社交启蒙六要素
三岁的闹闹上幼儿园已经两个月了,但是一直没有交到好朋友。
妈妈每次观看闹闹的课堂影像资料时,都会发现其他孩子都在一起玩耍,唯独闹闹抱着自己的水杯坐在座位上。他不仅不参与小朋友们的游戏,也不和老师互动。
看到闹闹的情况,妈妈很担忧。闹闹从小就跟着妈妈长大,很少接触其他人,也很少出门,因此性格比较内向。但现在妈妈觉得闹闹有些过于安静了,她甚至怀疑闹闹患有自闭症。
于是,妈妈带着闹闹去了医院做检查,结果是闹闹并没有自闭症的症状。
得到医生专业的鉴定,妈妈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不过,妈妈认为闹闹的情况必须改变。为此,妈妈在老师的建议下,先让闹闹学着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心声。的确,在以往的教养过程中,闹闹很少表达自己。妈妈对闹闹的照顾无微不至,闹闹没有必要向妈妈要求什么,所以也就渐渐习惯了按照妈妈的安排来生活。
然而,现在闹闹进了幼儿园,老师的照顾不可能像妈妈那么精细,而且那么多小朋友在一起,也需要彼此交流与互动。为此,妈妈故意不再那么细致地照顾闹闹,而是让闹闹学会提出自己的需求。而且一有空闲,妈妈就引导闹闹说话,询问闹闹各种感受。
渐渐地,在妈妈的努力下,闹闹开始主动说出自己的需求,而且也能和小朋友进行简单的交流了。随着与小朋友越来越熟悉,闹闹在幼儿园感受到了快乐,越来越喜欢幼儿园的生活。
妈妈看到闹闹开心快乐的样子,终于放心了。
生活中,大多数孩子都喜欢和小朋友在一起玩耍,当然也有少部分孩子比较内向,不愿意与其他孩子交流。闹闹出现上述表现,与他的成长经历是分不开的。不同的成长经历,决定了每一个孩子的性格、脾气都各不相同。
然而,每个孩子都不可避免地要走向社会,进入幼儿园学习和生活,这正是他们离开家庭、走入社会的第一步。因此,在孩子入园初期,父母一定要关注孩子,时常询问孩子的入园感受,帮助孩子适应集体生活。
对于成人而言,人际关系不但是重要的资源,还能对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孩子而言,人际关系的作用同样重要。儿童社交启蒙和成人尽管不同,但仍有一些共同之处。细心的家长会发现,成人交往的要素对孩子来说也同样适用。在此基础上,我们总结出儿童社交启蒙的六要素,从而帮助父母更好地启发孩子进行社交,让孩子顺利融入集体生活中,变得更加快乐。
儿童社交启蒙的六要素包括以下六点:
第一,学会表达自己。作为交际的主体,儿童一定要产生交际欲望,那就是表达自己。案例中的闹闹之所以不与其他小朋友交流,就是因为闹闹不愿意表达自己的心声。由此可见,学会表达自己是建立人际关系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第二,关心周围的人和事。一个人如果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即使不是自闭症患者,也是非常内向的。人的社会性使得我们要融入集体之中, 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所以,大人要教会儿童关注外在世界,与外界建立密切的联系。
第三,学会倾听。孩子除了要学会表达自己之外,也要善于倾听,才能打开他人的心扉,才能让他人对孩子感兴趣,从而愿意与孩子交流。
第四,培养兴趣爱好,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共同的兴趣和话题是人际交往最好的融合剂,能够很快地拉近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之间的关系,帮助孩子与他人建立良好的感情。
第五,乐于助人。孩子的世界是纯真的,每个孩子都愿意帮助他人,也会得到他人的帮助。在你来我往之中,孩子们之间的交流必然更加顺畅,关系也会变得更加亲密。
第六,乐于分享。现代社会,大多数孩子在家庭中都习惯了独享。但是一旦走入社会,每个孩子都不可能做到独享。所以孩子要从进入幼儿园开始,就学会与其他孩子分享,如分享玩具、分享零食,从中获得分享的快乐。
体察他人的情绪,迈出社交第一步
娜娜是家里的独生女,而且她的父母也是独生子女,她家是典型的“4-2-1”式家庭结构。娜娜从小集家人的宠爱于一身,完全把自己当成了世界的中心。
进入幼儿园后,娜娜想吃什么就要吃,想玩什么玩具就必须玩,根本不懂得谦让,也不知道如何让自己赢得其他小朋友的喜爱,因此她很孤单,总是一个人待着。看到娜娜的情况,老师主动和娜娜妈妈沟通,和妈妈达成共识,决定先让娜娜学会体察他人的情绪。
某一天游戏课的时候,娜娜想玩小猪佩奇的玩具,但是老师分配的时候,把小猪佩奇分给了豆豆。为此,娜娜二话不说,冲上去就抢豆豆的玩具。豆豆大哭起来,老师闻讯赶来,并没有像以往一样批评娜娜,而是问她:“娜娜,如果你的玩具被别人抢走了,你会怎么样呢?”娜娜想了想,说:“哭。”老师指着哭泣的豆豆,告诉娜娜:“你看,豆豆的玩具也被别人抢走了,她哭得多伤心啊!豆豆可真可怜,娜娜愿意自己的玩具被抢走吗?”娜娜若有所思地摇摇头。老师接着说:“娜娜最棒了,咱们把豆豆的玩具还给她,好吗?”娜娜想了一会儿,接着一撇嘴也哭了,说:“老师,我不想让豆豆哭,豆豆真可怜。”
在老师的劝说下,娜娜终于同意把小猪佩奇还给豆豆。看着脸上挂着泪珠的豆豆笑了,娜娜也不由得笑起来。从此之后,娜娜和豆豆成了非常好的朋友,不管有什么玩具,她们都愿意和对方分享。
现代社会,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父母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呵护与宠爱下长大,这也就养成了孩子们思考问题时只知道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丝毫不顾及他人感受的习惯。其实,要想让孩子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就必须让孩子学会体察他人的情绪,从而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与他人产生共情。这是社交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在人际交往中,体察他人的情绪是一切交往的基础。举例来说,一个人如果不能敏锐地觉察他人的情绪,那么如何能更进一步地为他人着想呢?而一个只知道为自己着想的人,是无法真正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的。为了培养儿童对他人情绪的体察能力,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倍加重视。
诸如,在给孩子讲故事或者陪孩子一起看动画片时,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多关注书中或者动画片中人物的面部表情以及肢体感受。当有事情发生的时候,父母也可以主动向孩子倾诉自己内心的感受和痛苦,这样孩子就能够更加敏锐地觉察他人的情绪。
为了让孩子对他人的情绪感同身受,父母还可以经常启发孩子:“假如事情发生在你身上,你会怎么样呢?”这样引导几次,孩子必然会对情绪更加敏感,也会成为一个善于观察他人情绪的人。这样,孩子对于他人的喜怒哀乐才能有自己的理解,也能做出积极的回应,真正经营好人际关系,让自己处理起事情来游刃有余。
如果从儿童时期就培养孩子体察他人情绪的能力,那么孩子长大之后就能更加细致入微地为他人着想,成为一个给他人带来温暖的人。孩子唯有体察他人的情绪,才能顺利迈开与他人交往的第一步,拥有更多的朋友。
孩子拥有良好社交关系的体现
甜甜是幼儿园里的“人气王”。这不,甜甜才一天没去幼儿园,小朋友们就纷纷找老师询问甜甜的情况。原来,甜甜得了感冒,需要在家休息两天。
听说最喜欢的甜甜感冒了,小朋友们纷纷为甜甜准备了礼物。有的孩子给甜甜准备了几朵鲜花,有的孩子拿来了自己最喜欢的玩具,还有的孩子央求妈妈做美食带给甜甜吃……甜甜拥有这么好的人缘,惹得父母和老师都“嫉妒”了。
原来,甜甜是个非常乖巧、有主见的女孩。例如,前段时间小雅哭着告诉甜甜自己的发卡不见了,甜甜就发动全班同学四处帮小雅找发卡,最后终于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有一次,闪闪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也是甜甜拉着闪闪的小手,把闪闪哄得开心起来。还有一次,豆豆不小心摔倒了,是甜甜把豆豆扶起来,还细心地帮豆豆拍去衣服上的尘土。总而言之,甜甜就像个小大人,有她在老师都省心了很多。
毫无疑问,甜甜是幼儿园里很受欢迎的孩子。她不但乖巧懂事,还很有主见,所以才能在小朋友之中拥有好人缘。也许有些父母会说,这么小的孩子,哪里能看得出是否受欢迎呢?其实不然,这么小的孩子,也是有社交的。可以说,幼儿园就是孩子们脱离家庭,步入社会的第一步。所以父母应该关心孩子在幼儿园里的表现,孩子在幼儿园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最终会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甚至他们长大成人之后都会受益匪浅。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没有小事情,儿童时期的社会关系也许只会影响一个孩子短期内拥有多少朋友,但是等到孩子长大之后,社会关系却会对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由此可见,从小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其实孩子的社会交往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有科学家认为胎儿在母体中六个月前后开始出现胎动,甚至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这就是一种社会交往的表现。后来,孩子呱呱坠地,成为小婴儿。细心的父母会发现,婴儿在看到别的婴儿的时候会用独属于婴儿的语言咿咿呀呀,这实际上也是他们之间进行交流的方式之一。归根结底,人天生就有交往需求,哪怕是小小的孩子,也需要进行社会交往,以满足自己的心灵需求。现代社会,很多父母都意识到社会交往对孩子的重要性,也想方设法地帮助孩子进行交往。殊不知,孩子有自己的交往方式,也有自己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一般情况下,我们不要对孩子强加干涉。唯有让孩子在交往中独自解决问题,他们才能最终找到与他人相处的好办法。
然,父母可以培养孩子优秀的品质,从而帮助孩子拥有人格魅力,吸引其他小朋友。例如,父母要教会孩子学会分享。分享,能够让快乐变成双份,让痛苦减少一半。所以父母要教会孩子与其他小伙伴分享快乐,分担痛苦。此外,父母还要教会孩子知难而上,绝不退缩。在一群孩子玩耍的时候,往往会有一个“孩子王”出现。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坚毅勇敢的优秀品质,培养他的领导力和号召力,从而让孩子变得更加坚强自信。当然,人际交往最重要的是真诚友善。父母要让孩子拥有一颗善良的心,与人为善,这样才能让孩子变得更受欢迎,才能成为社交达人。
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孩子不但人缘好,而且各方面的能力也很强。有的时候,孩子们一起玩耍的过程,就是孩子们相互学习和进步的过程。孩子唯有融入集体生活,才能开阔眼界。此外,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孩子性格往往比较开朗、平和与宽容。他们乐于助人,也可以得到他人的帮助,所以能够较好地应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困境。总而言之,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孩子而言有很大的好处,对孩子的成长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作为父母,一定要支持孩子广交朋友。
孩子交际需要好榜样
浩浩读一年级了,每天放学写完作业之后,他都留在家里看电视,从来不主动出去玩,也不愿意找同学玩耍。就算是和父母,浩浩也很少主动交谈。看到这样的情形,妈妈不由得着急起来。
有一次,妈妈看到浩浩写完了作业,就对浩浩说:“浩浩,你的同学小明,就是你张叔叔家的儿子,很喜欢玩机器人。他家和我们家在一个小区,就在后面那幢楼,要不妈妈帮你约小明到小区广场上玩机器人吧!”浩浩摇摇头,说:“我还是喜欢看《超级飞侠》。”
后来,妈妈不顾浩浩的反对,把小明约到家里。结果,浩浩只顾自己看电视,对小明不理不睬,小明只好一个人玩机器人。
小明走后,妈妈怒气冲冲地问浩浩:“浩浩,你这个孩子是怎么回事!人家小明带着机器人来找你玩,你却对他不理不睬,这样你身边还会有什么朋友?”
不料,浩浩慢条斯理地反驳妈妈:“妈妈,我看见姑姑来咱们家做客的时候,你对姑姑也是这样的。姑姑还带来那么多礼物呢,你对姑姑的态度却很冷淡。我是跟你学的。”
听到浩浩的话,妈妈无言以对。原来,妈妈最近和浩浩姑姑闹了些小矛盾,所以上次浩浩姑姑来家里做客时,妈妈的确对她不太友善。看到自己无意间的言行给浩浩造成了这么恶劣的影响,妈妈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后来,再有朋友或者亲戚到访,妈妈都非常热情,还让浩浩帮忙端茶倒水。为了尽快消除姑姑那件事的不良影响,妈妈特意带着浩浩一起去拜访姑姑,还带了很多礼物呢!
渐渐地,浩浩越来越喜欢与人交往,每天放学写完作业后,他都会约小明去小区广场玩耍。
妈妈无心的举动在浩浩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妈妈对带着礼物登门拜访的浩浩姑姑态度冷淡,使浩浩误以为对待客人无须热情。幸好妈妈在与浩浩沟通之后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并且最大限度地改正了错误,及时纠正了浩浩错误的观点。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非常有道理。孩子从呱呱坠地开始,就与父母朝夕相处,受父母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有的时候,父母不小心做错事情,一定要及时向孩子解释清楚并且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否则孩子将来在做人做事的过程中会以父母曾经的错误作为挡箭牌,这样一来就会造成恶劣的后果。
而且,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因此不管在什么情况下,父母都要以身作则。在有了孩子之后,再随性的父母也要调整自己的行为举止和社交处世的态度,从而亲身示范,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在培养孩子交际能力的过程中,父母也要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假如父母都不善交际,经常待在家里,那么孩子也会变得很封闭,不愿意与他人过多交往。反之,假如父母都很善于交际,而且经常和身边的亲人、朋友来往,也喜欢主动帮助他人,与人分享,那么孩子耳濡目染,一定也会向父母学习,成为社交达人。
总而言之,要想发展孩子的社交能力,父母首先要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示范社交冲突的解决之道
最近,瑞瑞一放学就和几个住在同一个小区的同学跑去小区广场玩陀螺。当然,瑞瑞玩陀螺,妈妈也得跟着,虽然瑞瑞已经是三年级的孩子了,但有的时候还是会和同学闹矛盾。
某天下午刚刚玩了十几分钟,几个孩子就因为使用陀螺战斗盘的问题吵起来了。原来,战斗盘是小旭的。小旭和瑞瑞是好朋友,所以他们俩一直在用战斗盘对决。小风和李运来了之后,他们俩也想使用战斗盘。为此,四个陀螺一起在小小的战斗盘里碰撞,很快就停止转动了。小旭和瑞瑞商量后,决定不再把战斗盘给小风和李运使用,但是小风和李运坚持要使用。就这样,几个孩子你一言,我一语,吵了起来。在一旁的瑞瑞妈妈看到他们越吵越凶,决定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瑞瑞妈妈走上前去,问清楚事情的缘由,说:“小旭,这是你的战斗盘,你是有权决定给谁用或不给谁用的。但是呢,我觉得陀螺应该对决才好玩,我建议你们分成两组,进行对决,然后再进行决赛,这样就像一场真正的比赛,是不是相当于给你们的比赛升级了呢?”瑞瑞妈妈的主意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四个孩子马上分成两组,开始对决,很快又玩得不亦乐乎了。
瑞瑞妈妈一直在旁边观察着,她发现孩子们再次遇到问题的时候没有吵闹,而是模仿自己之前的做法尝试着制定新的规则来解决问题。瑞瑞妈妈由衷地笑了。
孩子们在一起玩耍,难免会产生矛盾。因此,作为父母一定要摆正心态,千万不要过于较真,也不要在孩子们发生矛盾时总是偏向自己的孩子。如果遇到不太严重的问题,孩子们自己就可以协调解决。如果遇到严重的问题,孩子们自己解决不了,那么父母介入时一定要公平公正,给孩子做出好榜样。
案例中,瑞瑞妈妈就没有偏袒瑞瑞和小旭,不过她也尊重小旭作为战斗盘主人的权利。后来,妈妈提出合理中肯的建议,并且帮助四个孩子制定了公平有序的游戏规则,这样一来孩子们再次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才能做到圆满解决。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父母都情不自禁地偏向自己的孩子。殊不知,孩子不可能在父母的保护下过一辈子,所以真正爱孩子的父母会把道理和规则教给孩子,从而让孩子渐渐学会如何解决矛盾和冲突,想出合情合理的好办法。
人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明智的父母会亲自示范,教会孩子如何处理矛盾和纠纷,也教会孩子维持与自身相关的很多秩序,这对于孩子而言是弥足珍贵的能力。
当心“自然缺失症”引发孩子社交障碍
娅菲是个非常优秀的女孩,她是一名四年级学生。每天,娅菲的行程都被安排得满满的。父母为她安排了九门课外培训,有拉丁舞、书法、英语、奥数、作文等。周一到周五,娅菲在放学之后轮流上这几门课;周末,也是她最忙的时候,一天要上三四门课程。很多孩子到周末能睡懒觉,但这对娅菲而言简直是奢望。周末早上六点多,娅菲就会被妈妈喊醒。她的家住在浦东,她要去浦西上课,必须坐七点的班车。
渐渐地,娅菲感受到身心俱疲,应付完学校的课程和课外辅导班,她基本没有时间玩耍,更别说和同学们一起外出了。有段时间,娅菲甚至有抑郁症的倾向。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她都不愿意和人交流,始终郁郁寡欢。妈妈看着日渐消瘦的娅菲,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便带着娅菲去医院检查。心理医生在详细询问娅菲的生活状况后,判定娅菲患有“自然缺失症”,而且这种病症导致其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娅菲妈妈着急了,她根本不知道“自然缺失症”是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做才能减轻孩子的病症。
毫无疑问,娅菲就是因为“自然缺失症”引发了社交障碍,所以才越来越封闭,不愿意再面对外界环境。“自然缺失症”最早是由美国作家Richard Louv在其畅销书《林间最后的小孩》中提出来的。在这本书中,Louv强调“自然缺失症”是一种危及整个社会的现象,而并非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如今,有相当一部分儿童几乎很少有机会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再加上电子产品几乎霸占了人们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所以“自然缺失症”的症状越来越明显。
有人说现代社会的孩子很幸福,因为他们夏天有空调制冷,冬天有暖气供暖,即便如此,他们依然被长辈小心呵护着,生怕一不小心太热或者太冷了。试想一下,一个孩子连冷热的滋味都不知道,又如何体谅他人的苦楚呢?很多人都指责孩子自私,却从未想过孩子的脾气和性格是如何养成的。不得不说,大自然是每一个生命的训练师,现在的孩子因为缺乏大自然的锻造,俨然成了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
现代社会,孤独的孩子太多了。一方面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另一方面父母因为工作忙碌,不得不把孩子锁在家里独自面对冰冷的电子产品和空荡荡的房间。还有就是上述案例中提到的原因,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恨不得孩子一出生就开始培养使其尽快成才,而完全忘记了孩子还没有接受大自然的风吹雨打。有很多孩子从小就要上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他们也许懂很多知识,却直到读大学都分不清楚雏鸡和雏鸭,也不知道韭菜和麦苗的区别。这样的孩子,如何能够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呢?
要想帮助孩子远离“自然缺失症”,父母要让孩子更多地走进大自然之中。现在有很多儿童都喜欢留在室内,因为他们喜欢看电视,喜欢玩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孩子不接触自然,与自然相隔,导致其不会对自然满怀感恩。他们不知道食物来自哪里,对大自然的神奇也不再心怀敬畏,甚至还会由于生活圈子单一和封闭而变得忧郁。
此外,现代社会有很多父母都被孩子的肥胖问题困扰。殊不知,与其花很多钱让孩子去健身房里锻炼,不如让孩子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融入大自然,彻底放松心灵,在自然环境中多进行运动锻炼。这样的运动才是有效的,也是最符合人体规律的。
总而言之,“自然缺失症”虽然不需要吃药治疗,但是对于人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不容忽视。尤其是孩子的天性更加接近自然,更需要吸取自然的精华,所以作为父母千万不能只顾着让孩子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而要给孩子机会敞开怀抱接纳大自然,让孩子变得心胸开阔,从而更加热情地拥抱和享受生活。
亲子游戏可提升孩子交际力
子轩从小是由奶奶带大的。奶奶很喜欢打牌,所以除了吃饭、睡觉,几乎很少和子轩交流。每当奶奶和人打牌的时候,子轩就默默地站在一边看着。有时候他也想出去玩,但是奶奶总是吓唬他外面有坏人,导致他不敢跟人接触。
很快子轩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然而,在幼儿园中子轩显得和其他小朋友很不一样。其他孩子都很活泼,就像叽叽喳喳的小鸟一样,有说不完的话,有问不完的问题,子轩却始终沉默不语。因为幼儿园里孩子很多,老师也没有多余的精力过多关注子轩,渐渐地,子轩就成了幼儿园里沉默寡言且不捣乱的“隐形人”。
转眼间,子轩到了读一年级的年纪。在给子轩择校的时候,妈妈才意识到子轩的“与众不同”。因为面试无法通过,她最终给子轩报了一家私立小学。但是校长告诉妈妈:“我们只是试一试,如果孩子不能适应正常的学习生活,您还是要另想办法的。”
开学之后,子轩跟其他同学一比简直太不一样了。上课的时候,他总是自顾自地离开座位,丝毫不顾及老师正在讲台上讲课。每当老师提问的时候,他也不知道举手回答问题。课间,其他孩子都出去玩了,只有他呆滞地坐在座位上。
老师不得不找到子轩妈妈,让她想办法教子轩学会跟人沟通。妈妈也束手无策,后来请教了教育专家。教育专家建议妈妈和子轩多做家庭亲子游戏,还可以把小朋友请到家里来和子轩一起玩。
妈妈马上按照教育专家说的去做,不但自己经常在家和子轩做亲子游戏,还会隔三岔五地从子轩班级请三五个小朋友,一起到家里来玩。
有一次,妈妈带着子轩和小朋友们一起做猜谜游戏,子轩知道答案,居然第一时间站起来举手回答问题,也敢于和其他小朋友争辩了。这使妈妈感到非常高兴。
渐渐地,子轩和小朋友们的关系越来越好,他也渐渐懂得了回答问题和抢答的流程。有一次,他居然在老师提问之后举手回答问题了呢!
子轩的问题也许有一部分是由先天因素引起的,但是大部分是后天导致的。子轩的父母因为忙于工作,就把孩子交给奶奶带。奶奶没有教给子轩社交规则和社交技巧,又喜欢打牌,因而只要看着子轩不离开自己的身边,就不管不顾了。久而久之,子轩错过了各种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自然会显得落后于同龄孩子。而且子轩也因为缺乏与人交流,变得越来越封闭,不愿意与他人沟通和交流。
幸好子轩妈妈及时发现了问题,也积极咨询了教育专家,采取亲子游戏的方式帮助子轩打开心扉,学会与小朋友交往。否则,子轩的自闭症状一定会越来越严重。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一旦错过了敏感期,孩子就会错过飞速发展的最佳阶段。
作为父母,一定要更多地关注孩子,千万不要认为孩子只要有吃有喝就行了。父母也要尽可能多地抽出时间陪陪孩子,比如和孩子一起做游戏,或者和孩子一起进行有益的活动,这些比给孩子买高档的玩具或者让孩子上贵族学校的效果都要好得多。父母要多与孩子互动和沟通,这样才能陪伴孩子一起成长,让孩子在父母的爱中茁壮成长。
多见世面,才能成为社交小达人
达达今年八岁了,是个社交小达人。有一次,达达因为急性阑尾炎入院,还和护士们聊得非常开心呢。有些护士甚至调侃达达是“宋老师”,还说 他是无所不知的宋达达。原来,达达见多识广,不管别人说到什么事情,达达都能插上几句话,而且还说得煞有介事,医院里的小朋友都特别喜欢听达达讲故事。
护士长的孩子也八岁了,她见到达达的妈妈问:“达达妈妈,您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呢?看看你们家达达,乐观开朗,知道的东西那么多,不管说起什么事情,他都能说得头头是道!而且,他一点都不怯场,就像个小大人一样。”
听到护士长的夸赞,达达妈妈想了想说:“其实,达达以前也很内向,看到人就害羞,而且在公共场合什么话都不敢说。”
护士长说:“我家孩子现在就是这样,我工作又忙,没有时间陪她。不知道怎么才能让她变得开朗起来。”
达达妈妈说:“您不如抽时间多带她出去玩玩,见见世面。这样孩子就会眼界开阔、见多识广,自然就会越来越勇敢,也能够成为真正的社交达人。就像我家达达吧,以前他从来不敢和陌生人搭讪。不过我们带着他旅游的时候,不管是需要问路,还是需要求助,都试着让他去与陌生人打交道。刚开始的时候他很排斥,也不敢轻易问别人。但是随着次数增多,他越来越开朗大方,再也不害怕和别人打交道了。”
听到达达妈妈的分享,护士长感慨万千:“的确,孩子就是越锻炼越大方。我以后也要带着孩子四处走走,让她多见见世面,这样她才能拥有好人缘,至少不会怕生!”
每个孩子从呱呱坠地开始,就在父母的保护和无微不至的照顾下长大。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也要学会离开父母,独自面对生活。在此过程中,如果父母能够尊重孩子,注重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那么孩子一定会越来越成熟,各方面的能力也会逐渐增强。
要想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父母就要有意识地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拼搏和闯荡。而很多父母生怕孩子受委屈,事事都代劳,这样下去孩子就无法独立。
虽然很多父母也很爱自己的孩子,但是他们爱孩子的方式完全不同。他们明白自己不可能保护孩子一辈子,因此总是抓住机会锻炼孩子的自立能力,让孩子勇敢地面对外界的一切。要知道,没有人从一出生就是强者,孩子也只有不断地接受磨炼,才能变得更加坚强,才能更勇敢地面对人生。
想要让孩子眼界开阔,父母可以带着孩子四处走走看看,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有条件的父母还可以带孩子去国外旅游,让孩子开阔眼界。
此外,父母还要培养孩子阅读的好习惯。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虽然行万里路会受到很多客观条件的限制,但是读万卷书并非那么难办。尤其是现代社会,正处于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信息更新速度非常快。我们要想读书,可以去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也有很多电子书可供选择。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大多数社交达人都是眼界开阔的人。他们见多识广,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因此不管遇到什么话题都有话聊,也能谈得兴致盎然。当然,人们也都愿意和见多识广的人交往,所以我们更要帮助孩子开阔眼界,让孩子成为社交达人。
ggnnzz –
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很多家庭对孩子的社交问题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意识到社会交往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也无法跳过的课题。有些家长认为:几岁大的孩子离社会还很远,根本谈不上什么社交。这个认知显然是不正确的。有数据表明,影响一个人成功的因素中,智能和技术因素只占15%,更多的是取决于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这其实很好理解,人的活动都要建立在人与人的相互交往之上,良好的社交关系自然可以帮助人们把路走得更加顺畅。儿童虽然年龄小,却也是社会的一分子,有人的地方就有社交,儿童也不可避免地要面临社交问题。而且,儿童不但… 展开评论
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很多家庭对孩子的社交问题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意识到社会交往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也无法跳过的课题。有些家长认为:几岁大的孩子离社会还很远,根本谈不上什么社交。这个认知显然是不正确的。有数据表明,影响一个人成功的因素中,智能和技术因素只占15%,更多的是取决于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这其实很好理解,人的活动都要建立在人与人的相互交往之上,良好的社交关系自然可以帮助人们把路走得更加顺畅。儿童虽然年龄小,却也是社会的一分子,有人的地方就有社交,儿童也不可避免地要面临社交问题。而且,儿童不但需要社交,还会受到社交活动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影响。比如,一个社交关系良好、有很多朋友的孩子可能会越来越开朗自信,而情况相反的孩子就有可能会变得胆怯内向。从小形成正确的社交意识、有良好的社交习惯的孩子可以更加快乐地度过童年,长大之后处理社会人际关系时也会更从容有序。
絮儿 –
搞活动买的,还没看了,价钱挺实惠,快小哥也不错,直接送到家里来了,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