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锁线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2318121丛书名: 布教授有办法
愤怒和攻击性是孩子表达自我主张的一体两面,体验和掌控愤怒与攻击性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除了压制愤怒或束手无策外,还有众多方法可以让它们得到合适的表达与纾解。
1.原著作者布雷泽尔顿教授,是美国闻名遐迩的儿科医生,名气上甚至超过西尔斯。乔舒亚 D. 斯帕罗教授是哈佛大学儿童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
2.本书是将心理学与儿童养育深度融合之作。
3.内容可操作性很强,日常养育中的挑战和问题都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3.作品风格专业而充满温情,支持父母育儿的自信,符合高知妈妈群的心理需求。
布雷泽尔顿教授与斯帕罗教授带给您不一样的视角:教给孩子学会理解并适当表达愤怒与攻击性是高情商培养的必经之路。
*部分作者从儿童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双重视角描绘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充满愤怒与攻击性的表达时,这会令他们自己和父母及其他照料者有怎样的体验,以及处理这些状况的大原则;
第二部分作者以婴幼儿的年龄为轴,依次谈论了不同阶段的孩子是如何发展出各式各样的愤怒与攻击性的;
第三部分围绕孩子的愤怒与攻击性话题,作者逐一讨论了*为常见的养育挑战及其具体应对方案。
第一章 情绪不分好坏,都是孩子成长的动力
他第一次愤怒,就是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宣告:我要独立!
第一次发怒他刚满3个月 / 004
攻击意味着他有“自我主张”了 / 007
识别愤怒是情绪培养第一步 / 007
气质类型不同,情绪表达方式不同 / 010
跳出自身童年阴影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 / 011
文化不同,愤怒表达也不同 / 012
退步正是进步的契机 / 013
不要排斥愤怒与攻击,而要成为它们的主人 / 014
第二章 掌握发展关键点,变攻击为成长契机
你常因孩子的种种挑战怒火中烧,但孩子处理愤怒情绪的方式不正是跟你学习的吗!
新生儿——哭是最主要的沟通语言 / 020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 020
清醒与睡眠、互动与休息,她切换自如 / 022
3周——黄昏时刻最难熬 / 024
肠绞痛将新手父母推向崩溃边缘 / 025
8~12周——会哭,会笑,会咿呀 / 027
学会表达多种情绪 / 028
4~5个月——开始体验互动的乐趣 / 029
开始学习“自娱自乐” / 029
学会明确表达抗议 / 030
很少表达抗议时父母需警惕 / 030
全家都围着她转,会宠坏她吗 / 033
父母感觉被“控制”,而孩子感到满足 / 034
8个月——在试探中学习界限 / 035
试图探索“禁地”时,父母的“叫停”让她心安 / 035
她指来指去表达自己的主张 / 036
通过扔东西试探“界限” / 037
12个月——行走的焦虑与满足 / 038
“牵着父母鼻子走” / 038
咬人、抓头发是新的“沟通方式” / 039
学走路时而让她乐此不疲,时而崩溃尖叫 / 040
“玩消失”就为看看父母会不会来找她 / 044
开始理解分离 / 044
是时候让孩子知道“不能事事如愿”了 / 046
16~18个月——冲动无处不在 / 047
“脱缰的野马”学习控制冲动 / 047
为何会大发雷霆 / 049
如何避免咬人或打人成为习惯 / 052
2~3岁——自我主张没商量 / 054
坚持主张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 054
想要孩子独立,如厕训练很关键 / 055
她用大发雷霆控制父母 / 057
频繁愤怒、打人怎么办 / 059
4岁——初尝“内疚感” / 061
开始模仿父母中的一方 / 062
开始懂得“内疚” / 063
能识别和处理自己的情绪了 / 064
如何帮她心甘情愿地分享 / 064
做噩梦如何安抚 / 065
给孩子示范如何处理情绪吧 / 069
与同伴“大打出手”,马上制止后还需怎么做 / 070
出现攻击行为时 / 071
5~6岁——“花招儿”不断 / 075
更隐蔽的攻击——撒谎、拖延 / 075
拖延症怎么破 / 076
孩子不断乞求怎么办 / 077
生闷气 / 079
在父母之间“拉帮结派” / 080
直接发泄情绪也是不错的选择 / 082
试图离家出走时 / 084
取笑别的孩子时 / 085
开始“打小报告”了 / 087
她有了初步的“道德”意识 / 088
出现这些状况时家长需警惕 / 088
第三章 在生活中帮助孩子掌控愤怒与攻击
愤怒与攻击出现的地方正是孩子成长开始的地方。
愤怒 / 093
孩子愤怒的原因 / 093
愤怒如果没有得到恰当处理 / 099
帮助孩子平息愤怒 / 100
引导孩子把愤怒“说出来” / 108
愤怒无需预防,只需避免“破坏性”的表达 / 110
孩子在场时父母的愤怒如何处理 / 111
咬人 / 112
“咬人者”“被咬者”父母都不大好过 / 112
咬人有时只是一种“沟通方式” / 114
咬人这种“沟通方式”应该被容忍吗 / 115
咬人事件处理六步法 / 115
霸凌与嘲弄 / 120
当孩子嘲弄别人时 / 122
需要父母介入的情况 / 124
如何帮助被霸凌或被嘲弄的孩子 / 125
如何帮助霸凌者和嘲弄者 / 128
打人、踢人和抓人 / 129
孩子刚会爬就“突袭”了妈妈的脸 / 129
入园伊始是攻击行为高发期 / 131
处理打人、踢人和抓人的“七步法” / 132
跳出自身童年阴影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 / 135
自我防卫 / 137
平和而自信地传递出“我不好惹”的信息 / 137
体育运动与攻击性 / 139
体育能力对男孩尤其重要 / 140
理解比赛规则与输赢的意义 / 142
当孩子输掉比赛时 / 143
团队精神如何养成 / 146
比赛中的“小动作”如何应对 / 148
大发雷霆与自我控制 / 151
“爆发”为何总在最尴尬的场合和时间 / 151
识别愤怒导火索或许能避免下一次“风暴来临” / 152
给予孩子理解与安抚比控制更有效 / 153
大发雷霆的防与治 / 156
哪些是更严重的情况 / 163
电视与攻击性 / 165
如何限制看电视的时间 / 167
如何选择电视节目 / 169
尝试跟孩子一起看电视 / 169
电子游戏中的暴力 / 172
人人皆知暴力电游之害,可“禁果更甜” / 173
音乐中的暴力 / 175
发现孩子哼唱有暴力内容的音乐 / 175
玩具枪及其他 / 177
孩子喜欢玩具枪意味着攻击性强吗 / 177
目睹攻击 / 179
当父母之间的冲突无法避免时 / 180
战争或恐怖袭击的新闻被孩子知道后 / 183
致谢 / 190
我做儿科医生32年,在门诊经常与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地域甚至不同文化背景的家长们交流孩子健康问题。我做育儿的科普工作也有二十多年,现在仍每天通过微博回复一些家长的问题。与过去相比,如今我越来越真切地感觉到,我们的家长不论是“养”孩子,还是“育”孩子,都已经出现了很多与过去相比完全不同的新问题。
前些天我在门诊中看了这样一个小朋友:
小男孩12个月大,就快学会走路了,在诊室里爬来爬去,不停地尝试站起来,然后倒下,然后继续尝试。我问孩子妈妈:“这次孩子来是因为什么原因呢?”妈妈很焦虑,气色显得也不那么好,说:“孩子最近一个月醒后就不停地动,即使睡觉时,也不踏实。孩子是否患上了多动症?看孩子特别累。”我继续问:“孩子白天吃辅食怎么样?”“吃饭也不老实,就像这样不停地爬、扶站。”我开始给孩子检查身体,没发现什么异常,孩子的精神头也挺好的。我告诉孩子的妈妈:“回家耐心等待吧,等他学会走路就好了。”
这种情况在孩子不同发展阶段其实很常见,孩子为了取得某方面的发展,会在另一些方面出现一些倒退。
就像上面例子中的小男孩,他因为即将要学会走路,白天不停地尝试站立,心思全在学走路上,对吃饭的兴趣自然下降,同时“会走路”意味着他可以跟妈妈“分离”了,孩子对此是会焦虑的,分离的焦虑加上白天的劳累,出现频繁的夜醒、哭闹就自然了。
我一般会在给孩子检查身体的时候,跟父母聊聊孩子最近的状态,告诉他们孩子很快就会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现在只是在积蓄力量,我们需要做的只是耐心等待。这些聊天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父母的焦虑感。
说到焦虑,如今它似乎成了“时代标签”。特别是在育儿方面,我们有更好的经济条件,空前关注孩子的养育与教育,但我们的焦虑似乎更严重了。
我给一个5岁多的孩子查体,查体完之后我让孩子从检查床上下来,这时妈妈蹲下来了,我问妈妈“你要干嘛”,她说要给孩子穿鞋,我问孩子“你能自己穿吗?”孩子说“能”,但是最后妈妈还是自己“帮”孩子穿上了。
我们家长都希望孩子走上独立,可孩子如何走向独立?小到从会捏东西时,就让他自己尝试吃饭;会爬时,就让他自己去拿想要的东西;会穿鞋时,就让他自己去穿鞋……父母对孩子的过分关注,实际上是对孩子成长的阻挠。
去年我接诊的一个小女孩,至今印象特别深刻:
小女孩10岁,一直成绩优异,但最近出现气短、胸闷、出大汗、肚子痛的情况,看了很多医生都没有找到病因,家长十分焦急。经过仔细了解,发现其实这是孩子的心理原因导致的——女孩的妈妈可以说是一位高标准、严要求的妈妈,每天都要跟孩子的老师谈话,目的就是希望孩子的成绩永远保持第一。但是夫妻俩的感情不太好,经常为了小事争吵,每次爸爸出差回来,这个10岁的女孩子就要睡在爸爸妈妈中间。在孩子小小的心里,她觉得这是一种防止爸爸妈妈吵架甚至打架的方式,但其实孩子觉得很委屈。
当我们帮助这个孩子、这个家庭梳理清楚其中的关系后,家长才恍然大悟。
举这个例子是想说什么呢?我们经常提到“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提法也是很多父母惯常的思维模式,就是将养与育的着眼点落在孩子个人身上。受这个思维的影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问题习惯从孩子身上寻找解决办法,但很快就发现无能为力。当我们调整思维模式,尝试把着眼点放在构建更好的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会发现很多养育问题自然得解。
我们所处的时代飞速变化着,我们父母对养育的认识也须跟进。布雷泽尔顿教授的《布教授有办法》系列这时候被引进到国内,可以说正是时候。
作为“影响了几代美国父母”的儿科医生,布雷泽尔顿教授最重要的贡献在于,让人们认识到儿童身心发展是不分家的。从他开始,人们越来越多地意识到,孩子的生理状况和他的心理状态有非常大的关系。比如在《读懂二孩心理》中,他谈到,家里有二宝的家庭,大宝可能会出现便秘、尿床或者厌食挑食等现象,这时他会给予父母合适的回应来降低他们的焦虑,帮助大宝更好地度过情感焦虑期。反过来说,某些看似心理层面的问题,也可能与生理有很大关系。比如说在《应对孩子的愤怒与攻击》中,他谈到,孩子的“起床气”有时候是和清晨低血糖有关,在那一刻给予更多情感支持还不如一杯橙汁有效。
布教授反复强调:“我的工作对象既不是孩子,也不是父母,而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布教授有办法》系列几乎涵盖了每个家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对于孩子的愤怒与攻击、如何给孩子立规矩、二胎时代出现的各种变化等难题,布教授带领我们另辟蹊径,从构建更好的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入手化解难题。养育的关系视角是布雷泽尔顿教授作为儿科医生兼发展心理学专家的独特贡献。
布教授活跃的时期刚好是美国社会急速发展的时期,与中国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十分相似,他不仅给父母专业细致的育儿指导,他对孩子身心全方位的关注以及养育的关系视角让父母们对养育更胜任。“他陪伴了几代美国父母,让他们告别焦虑,享受为人父母的乐趣。”这不正是我们中国父母需要的吗?
《布教授有办法》推荐给大家,祝愿大家都能享受养育的乐趣。
崔玉涛
2018.5于北京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