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615589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几世轮回人间劫难,只为给出自己的一个答案。这是口碑引爆的“国漫之光”《哪吒:哪吒之魔童降世》,也是新锐作家马御锋芒毕露的神魔奇幻小说《业火红莲》!
内容简介
《哪吒:业火红莲》将神话传说、古典小说当中,多作为配角存在的哪吒故事剥离重构,以哪吒的视角重新赋予他完整的人物性格与成长经历。专为哪吒原创一条寻找身份认同,追求真正自由的主线,所有剧情与配角人物都依此条主线展开。
时代更迭之间,阐、截、佛、道之间的明争暗斗此起彼伏,层层交织。哪吒在轮回之中淡化的记忆,成长征战当中的困惑,所做的所有决定,背后都有看不见的大手在控制。他的痛苦与孤独,正如现在的我们一样,身体与内心,随时都在因为现实,而和理想中的自由,做着激烈地斗争。
目 录
楔子
章 魂归乾元
第二章 凤鸣岐山
第三章 十绝惊魂
第四章 阐截万仙
第五章 昆仑天池
第六章 九霄云阙
第七章 天生石猴
第八章 大闹天宫
后记
番外 莲灯长燃
在线试读
楔子 “哪吒……”太乙真人驾着仙鹤,盘旋在乾元山间,一只造型精巧的金铃,在他手中叮当作响。铃声所到之处,处处都是他低声呼唤哪吒名号的声音。 金铃音色清脆,明明微如蚊蚋,却能震人心魄。一出乾元山,就随风东去,直往陈塘关城门之前,那片难以直视的血肉模糊。陈塘关总兵李靖之子哪吒,触怒龙王,惹得连日暴雨,直至此日方停。此时城门大开,关内蓄积之水聚作滚滚洪流,夺门而出,把城门前那具尚有余温的尸身冲进了九湾河中,消失在了浩荡洪波里。李夫人在关内泣血半日,此时已经哭昏了过去,再无半点儿声息,家将忙唤城中名医诊治。再上城楼时,只见李靖依旧呆立城楼之上,远远凝视着地上那摊鲜红的血迹。李靖保持呆立已然半日有余,就连家将禀报夫人昏死,哪吒尸骨没入东海流波,他也没有眨过一次眼睛。关前那摊热血已凉,彤彤红日灿射陈塘。百姓在暴雨之后的泥泞里拖出死去亲友的尸身,天地之间忽然有一阵清脆金铃声连连作响,随即就有一阵突如其来的阴风,将关里关外游魂尽裹,带往西方。在这阵阴风之后,城中骤然响起无数哭声。而关前那摊接连遭受暴雨、洪流冲刷的血迹,也在此时忽然散去,化得干干净净。原本已无生气的殷夫人听得铃音,突然深吸一口气,二目猛然圆睁,众医者、家将不及欣喜,便见殷夫人泪水长流,恸哭道:“哪吒……”收起哪吒的后一魄,太乙真人猛然将金铃一荡,震退闲杂亡魂,随即轻叹一声,驾鹤落在金光洞前。这日一早,金霞童子背着竹篓,刚开洞门步出金光洞时,就见洞前晨雾缭绕中有一股阴风扑面而来。金霞打了个冷战,那股阴风聚散离合之间,杳杳冥冥,昏昏默默,分明是一个人的精魄。再仔细一瞧,才看清竟然是师兄灵珠子的转世之身!金霞跌跌撞撞跑回洞府,禀报师父太乙真人,这才有了真人今日驾鹤而出,施展金铃招魂之术。九龙神火罩在山门之前扣了一夜,罩中的截教妖物石矶,已经在九条离火神龙往来盘旋之间化成了飞灰。但石矶神魂却未东归截教碧游宫,反而径直飞往了东昆仑的玉虚宫。“看来确是封神已起,封神榜已经开始发挥效用了。”太乙真人收起宝物,一摇金铃,铃中所寄两魂七魄无所依托,便飘向先归往乾元山的那一魂。三魂七魄聚齐糅合,方才现出一个身高六尺、眉清目秀、面如傅粉的小孩儿来。哪吒虚浮在三尺半空,落不下地来,便在半空跪倒,悲声叫道:“师父!”太乙真人虽已看淡生死,也不忍见两世门徒这般模样,便叹道:“一切天道命理,早有定数。你这便前往陈塘关中,寻你母亲殷氏,叫她在关外四十里那翠屏山中,为你造一座哪吒行宫。你受飨人间香火祭拜三载,就可重塑真身,上天庭为神。” 哪吒闻言直起身来,眼中悲凉更甚:“师父既知天命,为何不肯告知于我?” “天道杳冥难以探察,且那源流远在昆仑之巅紫霄宫内,除三清天尊与玉皇之外,鲜有仙人能够近前一窥究竟。为师虽已修成金仙,却也并不能窥尽天理循环。” 哪吒反驳道:“我为保陈塘安宁,保父母平安,因此削骨还父,削肉还母,乃是我自己的决定,又与天道有何关系!” 太乙真人不置可否,摇了摇头:“不顺天道,则不成仙道。仙道不成,其命自不久矣。你如今已无形体,便无法再修仙道,且去翠屏山中效法玉皇,自修神道去吧。” 哪吒心中依旧愤愤,只是低头一拜,便随东去之风,又往陈塘关飘去。 太乙真人见那缕孤魂东去,摊开手中玉帝谕旨又看了一眼:“灵珠子乃朕与真人亲见出世,如今封神大业由他而始,但他乃是自刎而死,无法入榜封神,且去下界受飨三年,即可升入天庭为神。” 谕旨乃是今早传来,但世事却是早就注定。 “明知事情来由,却任由哪吒再死,我这个师傅做的,是否太不称职了呢……”太乙真人看到这里,心头满是无奈,不由得又是一声叹息。只在此一叹之间,目中光影流转,从前世灵珠初现,便已照见这短短七年。
章 魂归乾元 1 昆仑山高万仞,山峰直插苍穹,五彩祥云升腾婀娜,流转群山万殿之间,一派仙界胜景。 那一日,太乙真人在玉虚宫中听过元始天尊讲道说法,正要驾鹤归去,却忽见层云堆叠之中,有个衣着华美的神,身披瑞霭千条,红霞万丈,自西昆仑天庭里巍峨的众殿之间,飘然而来。 那神脑后的瑞霭,名叫“天地之秩”,背后红霞,号曰“宇宙之序”,因此那神一走近,太乙真人就觉得像是有无边桎梏加上身。但他依旧面露笑容,迤迤然步上前去,撩起拂尘打个稽首,微微一拜,道:“太乙参见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 玉皇大帝面泛红光,笑道:“真人何必行此虚事!” 太乙真人闻言,方才直起身来,问道:“许久不见上帝,不知欲往何处去?” 玉皇大帝道:“寡人久居深宫,了无陪伴之人,今日忽然心血来潮,掐指一算,于修道初成之时在昆仑天池中种下无数莲子,今日当开,故欲一去观之。真人不若一同前去,如何?” “哦?竟有此等妙事!”传言玉皇大帝自幼修持,苦历万劫方才证天道,而开神道之先河。他修成神道之日种下的莲子,肯定也绝非凡物!因此太乙真人欣然应允,脚下祥云升腾而起,便同玉皇大帝一前一后,飞往西昆仑天池胜景。 那神池浩渺,如空中浮镜,中有神仙造景,亭台楼阁各具神韵。天池四面环山,山外万顷园中,种有桃树三千六百棵,夭夭灼灼,全都枝繁叶茂,只是树上青桃不过才枣儿般大小。那桃树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待到花开果熟之际,西王母便广邀神仙,共聚于瑶宫天池赏玩品尝。 太乙真人跟随玉帝按下云头,西王母领着七位仙女已然静候在侧,身后桌台案几,摆满了玲珑果品、珍馐美味。众仙女欠身行礼,虽有轻纱遮面,却依旧可由众仙女之姿,想见西王母纱后桃李之颜。 太乙真人打个稽首,对西王母拜道:“贫道见过王母!” 西王母轻笑道:“不知道得多大的风,才能将太乙真人尊驾从乾元山吹到此地呢。” “王母说笑了!”太乙真人环顾四周,见天池之水透明澄澈,一眼望去,就连莲叶也无,更遑论莲花了,因此疑惑道,“池中并无莲花……” 玉帝与西王母各自坐于青玉案后,西王母道:“道中自有理,真人且先落座便是。” 太乙真人依言落座,耳听仙女奏乐,面前案几雕龙画凤,琉璃盘、碧玉杯中各色香气扑鼻而来,他却端坐不动。玉帝知他乃玉虚宫得道金仙,也不劝他,便道:“真人常在玉虚宫中闻道听法,不知元始老师这几日所讲何经?” 一神一仙随即闲谈黄庭,浅论心印,讲返璞道归真,说造化通八卦。 太乙真人引经据典侃侃而谈,玉帝虽出言不多,但字字切中要害,深得义理。太乙真人听到他话里暗藏机锋,不由得收了小觑之心,凝神以对,不敢有丝毫松懈,几乎都要忘记来此目的了。但看玉帝,则依旧泰然自若,气定神闲。二人暗自斗法之时,一旁歌舞的七仙女中有个伶俐的红衣仙女忽然惊叫出声,玉帝闻声则喜,道:“正是破土之时!”便起身同西王母往池边走去。太乙真人趋步其后,才到那天池边上,就看见澄碧池水正中似有无数芽儿破土而出,伸出三寸小茎。根根花茎遇水则长,不过须臾,竟已有腰身粗细,长出水面,随即便有雪白莲叶趁势铺开,将整个天池之水映出一片清光,又有无数拳头大小的花骨朵随清光绽放,尤其以正中那朵红莲,在满池白莲之中显得格外耀目。那花旋转着,盛开出九九八十一片花瓣,花瓣由浅及深,初极雪白,至尖上已是如血深红。其间并无莲藕,绽开之际,却自放红艳光华。光华尽敛后,才出现一颗浑圆如同灵珠似的莲子,在那红莲正中滴溜溜直转。 “这……这是何物?”太乙真人惊道,“莫不是天生宝物出世?” “拿来一观便知。”玉帝把手一招,那颗莲子灵珠便轻轻飘起,飞离了天池红莲。红莲花叶枝茎生得快,此时枯萎则更甚,灵珠刚离,莲花便缩入水中,正要消失,却被瑶池之水包裹而出,落入西王母手中。红花白叶,又有莲梗相托,通透可爱,西王母拿在手中把玩一番,才交给身后仙女瑶姬,道:“拿去放在宫中,做一盏莲灯。” 玉帝手捧莲子,先一皱眉,旋即又展颜而笑,喃喃道:“原来如此,既是转世轮回之种,何不将过往前尘断个干净,另辟新生呢?”说罢,便见他手中忽起一道清光,在那莲子上一闪而过。太乙真人素来爱宝,此时见着这天生灵物,自然目不转睛,只是他方才坐而论道未能胜过玉帝,当然不便要来,正踌躇间,却听玉帝道:“真人不来瞧瞧这颗莲子吗?”太乙真人下意识一伸手,那珠子便轻轻落在了他手中。随即便有一股磅礴之气、两声振聋发聩之言,从灵珠处直击太乙心神:“哪吒!” 太乙真人猛然一惊,那灵珠就闪耀着青、红二色微光,从他手中缓缓落在地面。触地之际,光华大盛,便化作了一个婴儿,在天池边呱呱啼哭。玉帝见状,拊掌笑道:“妙!妙啊!这孩子出于莲花,入得真人之手,方才从莲子之中现出真身,定是真人道德高深,方才能得此天定之缘。” 太乙真人见玉帝有心,自问天道,即知与这莲中化生之子有两世师徒缘分,才道:“贫道便收这孩子为徒吧。”说罢,便将那孩儿抱在怀中,见他朱唇白面,十分可爱,又是灵物所化,便在天池无数白莲间喜不自胜道:“你既为莲中灵珠所化,贫道便为你取名灵珠子吧。” 2 当灵珠子一天天长大,叫出声师父之时,太乙真人无疑是喜悦的。除却侍奉洒扫的童子之外,彼时的阐教仙人绝少收徒,自然无人能够领会眼看着一个襁褓婴儿,成长为俊逸少年,逐步领悟自己一生所学的愉悦。即便太乙真人需要不断为天不怕地不怕的灵珠子料理他闯下的祸事,但这又何尝不是漫漫仙途之中,一些增添色彩的趣事呢?然而当命中注定的一切,以无可阻挡之势滚滚而来之时,即便是自由于天地之间的仙,也无力阻止。那一日,灵珠子在为前时所犯之事面壁思过,便有一道法旨从金霞童子身前飞过,径直落在太乙真人手中。太乙真人看罢法旨,便道:“为师要前往玉虚宫拜谒天尊,你二人留在山中,切勿生事!”说罢,便驾起瑞鹤祥云,往昆仑山飞去。 云飘万里无依,鹤飞千年才及。 远远望去,那昆仑好似长在雾里云间,缥缥缈渺,幻幻真真。竹篁瑶草,奇花古木,飞去众童子,往来有群仙,仙鹤与白云共舞,瑞兽腾长虹霞举。正对面有一处陡峻山崖,仿佛刀削斧劈一般,上书“麒麟崖”三个大字。太乙真人驻足麒麟崖下,早有接引童子快步上前,躬身道:“请真人往玉虚宫中!”那宫殿修在青山之间,现于群峰之巅,玉虚宫灯万古长明,戊己杏黄旗镇守中央,不借外势之雄伟壮阔,便自有一股巍峨天上的至高之气。太乙真人行到八卦台前,于蒲团上行礼,道:“太乙拜见老师!”便听混沌之中飘来一处清音:“先去一旁等候。” 太乙真人闻言起身,才见阐教门人已然来了大半,燃灯道人立在天尊身旁,台下是南极仙翁领头,另有九仙山桃源洞广成子、太华山云霄洞赤精子、二仙山麻姑洞黄龙真人、夹龙山飞龙洞惧留孙、崆峒山元阳洞灵宝大法师、终南山玉柱洞云中子等立在其身后,再有新近上山的姜子牙、申公豹二人,与萧臻、邓华一道,垂手在侧。太乙真人入列后,就听见黄龙真人说道:“早先师尊与师伯、师叔于紫霄宫前参见天道,竟见秩序源流开始流散,而恐上下之序混乱,恰逢玉皇大帝应运而生,苦历千劫百难而成亘古未有之神道,遂在西昆仑开天庭执掌流散秩序,将他拥立为天庭之主,主宰三界众生。只是源流逸散之事,仍不得解,此次召集众位师兄弟,莫不是便为此事?”南极仙翁乃是阐教首席弟子,久在元始天尊身边,自然知晓为何。往日面上总是吟吟带笑,今日却一脸冷峻,满眼复杂情绪,望着身后众位师弟,一言不发。广成子为玉虚宫击金钟首仙,召集众弟子的法旨便是由他所发,听见黄龙真人发问,他才轻叹一声,说道:“正是为此,乃是我等杀劫临头。”众仙闻得“杀劫”二字,全都一惊,太乙真人问道:“师兄此话怎讲?”广成子道:“前些时日师尊与老君、通天教主再至紫霄宫前,却见那天地秩序流散更甚,而天庭人手不足,自然无法全盘接下。三尊便在宫前商议,令门下弟子转修神道,在天庭担任神职。三教之中,八景宫仅有玄都大法师一人,而碧游宫弟子十倍百倍于我玉虚门下,倘若事成,恐怕碧游宫中得力弟子十之八九都要入天庭,师叔自然不肯,因此三尊商讨无果。正欲不欢而散时,却见那玉皇大帝手捧一榜一鞭,走出紫霄宫,对三尊拜曰:‘诸位老师命我执掌天庭,统管天道流散秩序,小神日夜看守,不敢有丝毫懈怠。今日来此巡视之时,却见宫中闪出一道凌厉红光,便斗胆入宫,方见此物。’说罢,便将那两样物件径直交与师尊手中。” 广成子说话间,又有五龙山云霄洞文殊广法天尊、九宫山白鹤洞普贤真人、普陀山落伽洞慈航道人纷至沓来,皆问道:“这却是为何?” 广成子又道:“此正是我等之劫。那榜名为‘封神榜’,鞭名叫‘打神鞭’,榜上列有阐、截二教,教下名姓云遮雾绕,不能辨清,只是截教名下弟子无数上榜,我阐教亦有不少。师尊久奉天道,一算便知,道:‘是我门下弟子该有此杀劫。’师叔闻则不喜,只道:‘既是天命如此,吾自难逆天而为,只是既不知名姓,我便下谕帖勒令门下紧守,潜心修道便是。’说罢,便拂袖而去。” 慈航道人问道:“那打神鞭又有何用?” 赤精子答道:“顾名思义,只打得榜上有名之神,打不得无名之仙。” 广成子点头应道:“榜上有名者,若是硬挨这一鞭,顷刻间便要身死成神,在那榜上现出姓名来。我等久久不得斩却三尸而证混元圣道,今逢这杀劫,却不知是人来杀我,还是我等杀人了。” 众仙闻言,皆眉头紧锁。 此时,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金庭山玉屋洞道行天尊及青峰山紫阳洞清虚道德真君联袂而来,虽见尊颜喜怒不形于色,但众仙面色凝重,也知有大事发生,一齐行礼问候完,便垂手而立,静候天尊旨意。 元始天尊坐在九龙沉香辇上,抬起眼皮扫视众仙,沉声道:“尔等之中,有人杀劫临头,有人合该命殒,只是截教门人若真奉通天之命而不出,天道秩序便永无稳定之日……” 那云中子乃是福德之仙,听闻元始天尊话中深意,遂道:“老师的意思,是叫我们……”话说一半,却见元始天尊面沉似水,连忙就此打住,敛口不言。 道行天尊却转而说道:“广收弟子,光大阐教,不成仙道者,助其成神道,亦非不可。” 一时之间,玉虚宫中众人皆噤声不语。 就在此时,太乙真人却听见金霞童子大叫“不好”,扑倒在玉虚宫外。太乙真人心头一跳,便听金霞童子颤声叫道:“师父,灵珠子师兄失手打死了碧游宫石矶娘娘门下的青云童子,师兄与她在乾元山打起来了!” 太乙真人怒道:“真是个天生惹祸精!” 话音刚毕,却见四周众仙,甚至元始天尊与燃灯道人,全都玩味地望着自己,太乙真人的心头霎时涌上一丝苦涩。
章 魂归乾元 1 昆仑山高万仞,山峰直插苍穹,五彩祥云升腾婀娜,流转群山万殿之间,一派仙界胜景。 那一日,太乙真人在玉虚宫中听过元始天尊讲道说法,正要驾鹤归去,却忽见层云堆叠之中,有个衣着华美的神,身披瑞霭千条,红霞万丈,自西昆仑天庭里巍峨的众殿之间,飘然而来。 那神脑后的瑞霭,名叫“天地之秩”,背后红霞,号曰“宇宙之序”,因此那神一走近,太乙真人就觉得像是有无边桎梏加上身。但他依旧面露笑容,迤迤然步上前去,撩起拂尘打个稽首,微微一拜,道:“太乙参见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 玉皇大帝面泛红光,笑道:“真人何必行此虚事!” 太乙真人闻言,方才直起身来,问道:“许久不见上帝,不知欲往何处去?” 玉皇大帝道:“寡人久居深宫,了无陪伴之人,今日忽然心血来潮,掐指一算,于修道初成之时在昆仑天池中种下无数莲子,今日当开,故欲一去观之。真人不若一同前去,如何?” “哦?竟有此等妙事!”传言玉皇大帝自幼修持,苦历万劫方才证天道,而开神道之先河。他修成神道之日种下的莲子,肯定也绝非凡物!因此太乙真人欣然应允,脚下祥云升腾而起,便同玉皇大帝一前一后,飞往西昆仑天池胜景。 那神池浩渺,如空中浮镜,中有神仙造景,亭台楼阁各具神韵。天池四面环山,山外万顷园中,种有桃树三千六百棵,夭夭灼灼,全都枝繁叶茂,只是树上青桃不过才枣儿般大小。那桃树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待到花开果熟之际,西王母便广邀神仙,共聚于瑶宫天池赏玩品尝。 太乙真人跟随玉帝按下云头,西王母领着七位仙女已然静候在侧,身后桌台案几,摆满了玲珑果品、珍馐美味。众仙女欠身行礼,虽有轻纱遮面,却依旧可由众仙女之姿,想见西王母纱后桃李之颜。 太乙真人打个稽首,对西王母拜道:“贫道见过王母!” 西王母轻笑道:“不知道得多大的风,才能将太乙真人尊驾从乾元山吹到此地呢。” “王母说笑了!”太乙真人环顾四周,见天池之水透明澄澈,一眼望去,就连莲叶也无,更遑论莲花了,因此疑惑道,“池中并无莲花……” 玉帝与西王母各自坐于青玉案后,西王母道:“道中自有理,真人且先落座便是。” 太乙真人依言落座,耳听仙女奏乐,面前案几雕龙画凤,琉璃盘、碧玉杯中各色香气扑鼻而来,他却端坐不动。玉帝知他乃玉虚宫得道金仙,也不劝他,便道:“真人常在玉虚宫中闻道听法,不知元始老师这几日所讲何经?” 一神一仙随即闲谈黄庭,浅论心印,讲返璞道归真,说造化通八卦。 太乙真人引经据典侃侃而谈,玉帝虽出言不多,但字字切中要害,深得义理。太乙真人听到他话里暗藏机锋,不由得收了小觑之心,凝神以对,不敢有丝毫松懈,几乎都要忘记来此目的了。但看玉帝,则依旧泰然自若,气定神闲。二人暗自斗法之时,一旁歌舞的七仙女中有个伶俐的红衣仙女忽然惊叫出声,玉帝闻声则喜,道:“正是破土之时!”便起身同西王母往池边走去。太乙真人趋步其后,才到那天池边上,就看见澄碧池水正中似有无数芽儿破土而出,伸出三寸小茎。根根花茎遇水则长,不过须臾,竟已有腰身粗细,长出水面,随即便有雪白莲叶趁势铺开,将整个天池之水映出一片清光,又有无数拳头大小的花骨朵随清光绽放,尤其以正中那朵红莲,在满池白莲之中显得格外耀目。那花旋转着,盛开出九九八十一片花瓣,花瓣由浅及深,初极雪白,至尖上已是如血深红。其间并无莲藕,绽开之际,却自放红艳光华。光华尽敛后,才出现一颗浑圆如同灵珠似的莲子,在那红莲正中滴溜溜直转。 “这……这是何物?”太乙真人惊道,“莫不是天生宝物出世?” “拿来一观便知。”玉帝把手一招,那颗莲子灵珠便轻轻飘起,飞离了天池红莲。红莲花叶枝茎生得快,此时枯萎则更甚,灵珠刚离,莲花便缩入水中,正要消失,却被瑶池之水包裹而出,落入西王母手中。红花白叶,又有莲梗相托,通透可爱,西王母拿在手中把玩一番,才交给身后仙女瑶姬,道:“拿去放在宫中,做一盏莲灯。” 玉帝手捧莲子,先一皱眉,旋即又展颜而笑,喃喃道:“原来如此,既是转世轮回之种,何不将过往前尘断个干净,另辟新生呢?”说罢,便见他手中忽起一道清光,在那莲子上一闪而过。太乙真人素来爱宝,此时见着这天生灵物,自然目不转睛,只是他方才坐而论道未能胜过玉帝,当然不便要来,正踌躇间,却听玉帝道:“真人不来瞧瞧这颗莲子吗?”太乙真人下意识一伸手,那珠子便轻轻落在了他手中。随即便有一股磅礴之气、两声振聋发聩之言,从灵珠处直击太乙心神:“哪吒!” 太乙真人猛然一惊,那灵珠就闪耀着青、红二色微光,从他手中缓缓落在地面。触地之际,光华大盛,便化作了一个婴儿,在天池边呱呱啼哭。玉帝见状,拊掌笑道:“妙!妙啊!这孩子出于莲花,入得真人之手,方才从莲子之中现出真身,定是真人道德高深,方才能得此天定之缘。” 太乙真人见玉帝有心,自问天道,即知与这莲中化生之子有两世师徒缘分,才道:“贫道便收这孩子为徒吧。”说罢,便将那孩儿抱在怀中,见他朱唇白面,十分可爱,又是灵物所化,便在天池无数白莲间喜不自胜道:“你既为莲中灵珠所化,贫道便为你取名灵珠子吧。” 2 当灵珠子一天天长大,叫出声师父之时,太乙真人无疑是喜悦的。除却侍奉洒扫的童子之外,彼时的阐教仙人绝少收徒,自然无人能够领会眼看着一个襁褓婴儿,成长为俊逸少年,逐步领悟自己一生所学的愉悦。即便太乙真人需要不断为天不怕地不怕的灵珠子料理他闯下的祸事,但这又何尝不是漫漫仙途之中,一些增添色彩的趣事呢?然而当命中注定的一切,以无可阻挡之势滚滚而来之时,即便是自由于天地之间的仙,也无力阻止。那一日,灵珠子在为前时所犯之事面壁思过,便有一道法旨从金霞童子身前飞过,径直落在太乙真人手中。太乙真人看罢法旨,便道:“为师要前往玉虚宫拜谒天尊,你二人留在山中,切勿生事!”说罢,便驾起瑞鹤祥云,往昆仑山飞去。 云飘万里无依,鹤飞千年才及。 远远望去,那昆仑好似长在雾里云间,缥缥缈渺,幻幻真真。竹篁瑶草,奇花古木,飞去众童子,往来有群仙,仙鹤与白云共舞,瑞兽腾长虹霞举。正对面有一处陡峻山崖,仿佛刀削斧劈一般,上书“麒麟崖”三个大字。太乙真人驻足麒麟崖下,早有接引童子快步上前,躬身道:“请真人往玉虚宫中!”那宫殿修在青山之间,现于群峰之巅,玉虚宫灯万古长明,戊己杏黄旗镇守中央,不借外势之雄伟壮阔,便自有一股巍峨天上的至高之气。太乙真人行到八卦台前,于蒲团上行礼,道:“太乙拜见老师!”便听混沌之中飘来一处清音:“先去一旁等候。” 太乙真人闻言起身,才见阐教门人已然来了大半,燃灯道人立在天尊身旁,台下是南极仙翁领头,另有九仙山桃源洞广成子、太华山云霄洞赤精子、二仙山麻姑洞黄龙真人、夹龙山飞龙洞惧留孙、崆峒山元阳洞灵宝大法师、终南山玉柱洞云中子等立在其身后,再有新近上山的姜子牙、申公豹二人,与萧臻、邓华一道,垂手在侧。太乙真人入列后,就听见黄龙真人说道:“早先师尊与师伯、师叔于紫霄宫前参见天道,竟见秩序源流开始流散,而恐上下之序混乱,恰逢玉皇大帝应运而生,苦历千劫百难而成亘古未有之神道,遂在西昆仑开天庭执掌流散秩序,将他拥立为天庭之主,主宰三界众生。只是源流逸散之事,仍不得解,此次召集众位师兄弟,莫不是便为此事?”南极仙翁乃是阐教首席弟子,久在元始天尊身边,自然知晓为何。往日面上总是吟吟带笑,今日却一脸冷峻,满眼复杂情绪,望着身后众位师弟,一言不发。广成子为玉虚宫击金钟首仙,召集众弟子的法旨便是由他所发,听见黄龙真人发问,他才轻叹一声,说道:“正是为此,乃是我等杀劫临头。”众仙闻得“杀劫”二字,全都一惊,太乙真人问道:“师兄此话怎讲?”广成子道:“前些时日师尊与老君、通天教主再至紫霄宫前,却见那天地秩序流散更甚,而天庭人手不足,自然无法全盘接下。三尊便在宫前商议,令门下弟子转修神道,在天庭担任神职。三教之中,八景宫仅有玄都大法师一人,而碧游宫弟子十倍百倍于我玉虚门下,倘若事成,恐怕碧游宫中得力弟子十之八九都要入天庭,师叔自然不肯,因此三尊商讨无果。正欲不欢而散时,却见那玉皇大帝手捧一榜一鞭,走出紫霄宫,对三尊拜曰:‘诸位老师命我执掌天庭,统管天道流散秩序,小神日夜看守,不敢有丝毫懈怠。今日来此巡视之时,却见宫中闪出一道凌厉红光,便斗胆入宫,方见此物。’说罢,便将那两样物件径直交与师尊手中。” 广成子说话间,又有五龙山云霄洞文殊广法天尊、九宫山白鹤洞普贤真人、普陀山落伽洞慈航道人纷至沓来,皆问道:“这却是为何?” 广成子又道:“此正是我等之劫。那榜名为‘封神榜’,鞭名叫‘打神鞭’,榜上列有阐、截二教,教下名姓云遮雾绕,不能辨清,只是截教名下弟子无数上榜,我阐教亦有不少。师尊久奉天道,一算便知,道:‘是我门下弟子该有此杀劫。’师叔闻则不喜,只道:‘既是天命如此,吾自难逆天而为,只是既不知名姓,我便下谕帖勒令门下紧守,潜心修道便是。’说罢,便拂袖而去。” 慈航道人问道:“那打神鞭又有何用?” 赤精子答道:“顾名思义,只打得榜上有名之神,打不得无名之仙。” 广成子点头应道:“榜上有名者,若是硬挨这一鞭,顷刻间便要身死成神,在那榜上现出姓名来。我等久久不得斩却三尸而证混元圣道,今逢这杀劫,却不知是人来杀我,还是我等杀人了。” 众仙闻言,皆眉头紧锁。 此时,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金庭山玉屋洞道行天尊及青峰山紫阳洞清虚道德真君联袂而来,虽见尊颜喜怒不形于色,但众仙面色凝重,也知有大事发生,一齐行礼问候完,便垂手而立,静候天尊旨意。 元始天尊坐在九龙沉香辇上,抬起眼皮扫视众仙,沉声道:“尔等之中,有人杀劫临头,有人合该命殒,只是截教门人若真奉通天之命而不出,天道秩序便永无稳定之日……” 那云中子乃是福德之仙,听闻元始天尊话中深意,遂道:“老师的意思,是叫我们……”话说一半,却见元始天尊面沉似水,连忙就此打住,敛口不言。 道行天尊却转而说道:“广收弟子,光大阐教,不成仙道者,助其成神道,亦非不可。” 一时之间,玉虚宫中众人皆噤声不语。 就在此时,太乙真人却听见金霞童子大叫“不好”,扑倒在玉虚宫外。太乙真人心头一跳,便听金霞童子颤声叫道:“师父,灵珠子师兄失手打死了碧游宫石矶娘娘门下的青云童子,师兄与她在乾元山打起来了!” 太乙真人怒道:“真是个天生惹祸精!” 话音刚毕,却见四周众仙,甚至元始天尊与燃灯道人,全都玩味地望着自己,太乙真人的心头霎时涌上一丝苦涩。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