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5465634丛书名: 图灵新知
在这个穿越横行的时代理解时间旅行:通过追溯其起源、演化及影响,理解我们为什么会被这个概念所深深吸引
“烧脑”、“宏大的叙事”、“引人入胜”、“当中有哲学,有科学,有艺术,有猜测,有幻想,有人性”:陈学雷(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苟利军(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钢(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桥(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双南(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DeepTech深科技(《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运营方)联合推荐
成功地在信息时代为信息作传(《信息简史》)后,詹姆斯·格雷克再次将在一个穿越横行的时代为时间旅行作传。通过追溯这个概念的起源、它在文学和科学中的演化,以及它对我们对于时间本身理解的影响,《时间旅行简史》将带领我们踏上一段极富启迪的追寻“时间旅行”的时间之旅。
在这段旅途中,我们不仅能够遇见一众科幻作家(威尔斯、海因莱因、阿西莫夫等),还能够邂逅众多文学家(艾略特、普鲁斯特、博尔赫斯等)、科学家(爱因斯坦、哥德尔、霍金等),以及哲学家(柏格森、詹姆斯、罗素等);其中不仅有精彩的科幻故事,还有时间旅行题材的影视剧;不仅有通常意义上的时间旅行,还有通过掩埋与我们一道进入未来的时间舱,以及我们每个人都有切身体验的一种时间旅行——在阅读一本书时,通过翻前翻后实现的时间旅行。
*终,在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的时间旅行之余,这段旅程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那个古老而深刻的问题:时间是什么?
时间旅行是一个现代幻想。——十九世纪末的第四个维度。——时间作为第四个维度。——时间是什么?——H.G. 威尔斯其人。——四维时空框架与宇宙刚性。
第二章 世纪末
你还记得起什么时候自己首次听说时间旅行吗?——时间旅行已经融入我们的文化当中。——《时间机器》的诞生过程。——在“时间旅行”说法出现之前的时间旅行。——十九世纪末的人们对于未来的种种想象。——时间感知与未来主义认知的兴起。
第三章 哲学家与廉价杂志
哲学家对于《时间机器》的评论。——威尔斯本人对于时间旅行的态度。——威尔斯的把戏与通过魔法实现的时间旅行。——雨果·根斯巴克及其《惊奇故事》。——作为类型文学的科幻小说的诞生与祖父悖论的提出。
第四章 远古之光
牛顿的时间与爱因斯坦的同时性的相对性。——爱因斯坦与伯格森的时间观之争。——闵可夫斯基的四维时空。——标准时间与时区。——对于时间的操纵。
第五章 自力更生
罗伯特·海因莱因及其《自力更生》。——时间旅行引出的难题之一:自我的连续性问题。——难题之二:自由意志的问题。——明天的海战问题与宿命论的逻辑。——戴维·福斯特·华莱士对于泰勒的宿命论的破解。
第六章 时间箭头
费曼和惠勒提出的一个允许时间反演的模型。——阿瑟·爱丁顿提出的“时间箭头”概念。——熵与《时间机器》的结尾。
第七章 河流,小径,迷宫
时间是一条河流吗?——有可能在讨论时间时不使用隐喻吗?——艾略特和博尔赫斯论时间。——博尔赫斯的《小径分岔的花园》。——休·埃弗里特及其多世界诠释。
第八章 永恒
要是不存在时间这个东西,事情会怎样?——上帝与永恒。——阿西莫夫及其《永恒的终结》。——“永恒”中的男人、女人,以及历史的改写。
第九章 被掩埋的时间
桑韦尔·雅各布斯的“文明的地窖”。——西屋公司的“库帕洛依时间舱”。——时间舱作为一部可悲又可笑的时间机器。——与未来之人沟通时的语言问题。——纸的消亡与《浴缸里的回忆录》。
第十章 往后
乘坐时间机器往前,还是往后?——E. 内斯比特及其《魔法坠子》。——对于回到过去的渴望与怀旧之情。——改变历史的种种尝试与希特勒的屡屡死而复生。——蝴蝶效应与历史的节点。——替代历史与伪世界。——厄休拉·勒吉恩的《天钧》与道家思想。
第十一章 悖论之种种
哲学家对于时间旅行的分析。——哥德尔的循环时间宇宙学解。——循环时间的小说和电影。——逆向因果性:结果能在原因之前吗?——虫洞物理学与霍金的“时序保护猜想”。——克里斯·马克的电影短片《堤》。
第十二章 时间是什么?
哲人和词典试图找到一个定义。——我们对于时间的经验和感知。——对于时间的实在性的争论。——现代物理学的四维时空观消减了时间。——李·斯莫林的《时间重生》认为时间才是根本的。
第十三章 我们仅有的船只
故事是我们仅有的用以在时间之河中航行的船只。——文学中的时间与讲故事的艺术。——普鲁斯特与心理时间旅行。——纳博科夫与理想的阅读方式。——游朝凯的《科幻宇宙生存指南》。——记忆、意识与时间。
第十四章 在现在
我们与时间的关系的一个新转向。——《神秘博士》的一集《眨眼》。——对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概念的一个修订。——威廉·吉布森的通过赛博空间实现的时间旅行。——为什么我们想要时间旅行?
注释
参考文献与进一步阅读
致谢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