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宣纸包 装: 线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8139091
编辑推荐
该本为黄绫书衣,是知出于曲阜孔府。东原与曲阜孔继涵为儿女亲家,孔氏于东原卒后,且曾汇刻东原著述为《戴氏遗书》。该本书衣朱笔题“乾隆十六年岁次辛未春三月录”三行十三字。各钞本惟此有明确时间,是知此书之作必早于此。前论者或以为此书成于乾隆三十四年,又以为东原中年方转向义理之学以攻程朱,得覩此本,一则更正学界对此书成书时间之误判,提早近二十年,二则知东原三十岁之前即致力于性命之辨。得此二点,可完全改写东原思想演进之轨迹。此至可宝贵者一也。
该本卷首有“云轮阁”“藏园”“荃孙”“沅叔”“延年藏书”朱文印各一,“傅增湘印”白文印一,是知此本自孔府流出后,先归缪荃孙,《艺风藏书记》卷一云:“休宁戴震撰。问答体,曲阜孔氏散出书。卷面题字‘乾隆十六年岁次辛未春三月录’三行。”复归傅增湘,其《藏园羣书经眼录》云:“旧写本。书衣有‘乾隆十六年岁次辛未春三月录’朱书三行。(江阴缪氏遗书,壬戌沪市见。)”其流传有绪,历名家之手藏,此至可宝贵者二也。
该本文字,首、次二页闲有朱笔圈点,又朱笔改正三处,“岂性之名果有二哉”改作“欤”,“问何为天道”改作“何谓”,“于行尤进”改作“近”,他本皆从改定者。此本后文亦闲有讹误者,如《易》之“天地山泽”误作“天地山川”,他本皆改之。此多属用辞未当或与经典不合,似此钞本后又有所修订,故他本皆得正之。又芝兰斋本亦闲有误字,然实多笔误,如“凡”作“几”、“犬”作“大”之类,乃钞写不精所致,且其字点画随意,后半部分更为草率,为诸钞本中之zui差者。通而观之,孔府本或为今所见本书之zui早钞本,此至可宝贵者三也。
内容简介
东原为有清朴学巨擘,世人多推重其考据功深,然其曾谓:“六书、九数等事,如轿夫然,所以舁轿中人也。以六书、九数等事尽我,是犹误认轿夫为轿中人也”,则其所自视者,犹在于义理之学也,故又有“生平著述,*者为《孟子字义疏证》一书”之说。《疏证》以情欲言理,驳宋儒天理、人欲之说,而痛心于“在上者以理杀人”之为祸,实为清世针砭程朱理学末流、振聋发聩之作。
戴氏所著《孟子字义疏证》以外,又有《孟子私淑录》、《绪言》二种,为《疏证》之前身。《绪言》收入《粤雅堂丛书》,前者迄未刊行,世几无知之者。《孟子私淑录》现存清代及近世钞本多种,此孔府传钞本即其中之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近代学者钱穆宾四先生,曾于北平书肆中获见此书照旷阁钞本,并为撰《记钞本戴东原孟子私淑录》一文,刊于《四川省立图书馆图书集刊》创刊号。此书反映戴氏思想学术变迁之迹,亦由此而为人所重。
前 言
《孟子私淑錄》三卷,清戴震撰,清乾隆間孔府傳鈔本。原訂一冊。
震字東原,安徽休寧人。生於雍正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一七二四年一月十九日),卒於乾隆四十二年五月二十七日(一七七七年七月一日)。東原十歲受傅讀書,性強記,年十六七,十三經註疏能舉其辭。年二十九,補縣學生。年四十,始獲鄉薦。會試屢不第。乾隆三十八年四庫館開,以舉人特召充纂修官,凡天文、算法、地理、水經、小學、方言諸書,多由其校定。四十年,特賜同進士出身,選翰林院庶吉士。在館五年,積勞以卒,年五十五。所著有《聲韻考》、《方言疏證》、《考工記圖》、《句股割圜記》、《水地記》等,由其兒女親家曲阜孔繼涵輯爲《戴氏遺書》,收入孔氏刻《微波榭叢書》中。
東原爲有清樸學巨擘,世人多推重其考據功深,然其曾謂:“六書、九數等事,如轎夫然,所以舁轎中人也。以六書、九數等事盡我,是猶誤認轎夫爲轎中人也”,則其所自視者,猶在於義理之學也,故又有“生平著述,者爲《孟子字義疏證》一書”之說。《疏證》以情欲言理,駁宋儒天理、人欲之說,而痛心於“在上者以理殺人”之爲禍,實爲清世針砭程朱理學末流、振聾發聵之作。
戴氏所著《孟子字義疏證》以外,又有《孟子私淑錄》、《緒言》二種,爲《疏證》之前身。《緒言》收入《粵雅堂叢書》,前者迄未刊行,世幾無知之者。《孟子私淑錄》現存清代及近世鈔本多種,此孔府傳鈔本即其中之一。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近代學者錢穆賓四先生,曾於北平書肆中獲見此書照曠閣鈔本,并爲撰《記鈔本戴東原孟子私淑錄》一文,刊於《四川省立圖書館圖書集刊》創刊號。此書反映戴氏思想學術變遷之跡,亦由此而爲人所重。
《孟子私淑錄》鈔本存世者,今知有以下各種:一、國家圖書館藏清鈔本二種,一爲朱絲欄鈔本,一鈐有“北京圖書館藏”朱文印;二、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清鈔本,鈐有“燕京大學圖書館”朱文印;三、上海圖書館藏清鈔本;四、曲阜孔府藏舊鈔本:五、近人潘重規舊藏本,有胡適跋,今歸韋力芷蘭齋;六、即錢穆曾見之清張海鵬照曠閣鈔本,今藏北京師範大學。以上諸本,除國圖藏朱絲欄本爲半葉十行、行二十四字外,其餘各本均半葉十一行、行二十一字。現經比勘諸本,乃知清孔府藏舊鈔本實爲戴氏此著之早期鈔本,其特點如下:
此孔府本外包黃綾書衣,封面有朱筆題“乾隆十六年/歲次辛未/春三月錄”三行十三字。傳世諸鈔本,惟此本記有傳鈔時間。以乾隆十六年爲下限,可知戴氏撰著此書必早於此時。按乾隆十六年,戴氏年二十九,方補休寧縣學生。其時雖已成《考工記圖注》、《爾雅文字考》等書,精研曆算、文字之學,然次年方從學江永。得此鈔本年代,此前關於戴氏《緒言》、《疏證》及此書成書先後之紛爭,可得明確結論。從此書撰著之年代,又可知戴氏究心義理之學,始於其少年時代,而非日後發生之學術轉變;於戴氏生平學術思想之變遷,或有新解。
此孔府本卷首有“雲輪閣”、“荃孫”、“藏園”、“沅叔”、“延年藏書”朱文印各一,又“傅增湘印”白文印一,是知此本自孔府流出後,清末先歸於繆荃孫(繆氏《藝風藏書記》卷一著錄云“休寧戴震撰。問答體,曲阜孔氏散出書。卷面題字‘乾隆十六年歲次辛未春三月錄’三行”),民國初歸於傅增湘(傅氏《藏園羣書經眼錄》著錄云“舊寫本。書衣有‘乾隆十六年歲次辛未春三月錄’朱書三行。江陰繆氏遺書,壬戌滬市見)”,傅氏身後又經其子孫寶藏。歷經近代名家收藏并著錄,足稱流傳有緒。
此孔府本文字閒有譌誤者,如《易》“天地山澤”,誤作“天地山川”,而諸本皆不誤,則諸本所據或較此孔府本晚出(戴氏原本自此鈔本後有所修訂,故他本皆得正之)。又此孔府本書首二葉,閒有朱筆圈點,又有朱筆改正三處。如“豈性之名果有二哉”,“哉”改作“歟”;“問何爲天道”,“何爲”改作“何謂”;“於行尤進”,“進”改作“近”。取校諸本文字,皆從改定者,可爲此本早於諸本之一證。
戴氏原稿本既未傳世,諸本之中,傳鈔較早、流傳有緒之孔府藏舊鈔本,實爲《孟子私淑錄》可寶貴之傳本。有鑒於此,本社決定影印此本,以饗識者。得上海圖書公司博古齋大力支持,提供原本,謹此志謝。
上海人民出版社
二〇一六年十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