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9024098

◆
让人怦然心动的国民初恋纪念册,微博年度言情小说。
千万读者洒泪的口碑之作!
你*初爱过的人是谁?
如今身边陪伴着的又是谁?
年少时的梦,你早已醒来,抑或已成为梦中的人?
这里没有轰轰烈烈的剧情,只有刻骨铭心的真实青春。
◆
一生只有一次的青春、
*次的怦然心动、
奔跑着成长却在无意中松开的手、
纠缠而不舍的亲情、
热烈却终究散宴的友情、
那些只属于年少的无以复加的爱与痛……
多年后,成长为大人的你,会否在陌生的街头突然停留驻足,只因某个瞬间让你想起*初的那个人,感受久违的热烈心跳?
别说青春已经走远,别说你早已遗忘,这本小说,会让你重拾心动。
◆
后来,当我们终于懂得如何去爱,
是否还有幸遇到当初那个他?
遇见他那年,平凡的她决心让自己当一回女主角。
误会、心动、暧昧、甜蜜、分手……
因他曾经的一句话,她咬牙前行,走上了当初不敢想的路。
多年后在剧院相逢,她是编剧,他是导演……
原来同样因她当初的一句话,他多年远赴梦想之路。
大人们都说,年少的爱,结局只有拖累与伤害,
她却终于明白,对的人,会给你成为自己的勇气。
时光不曾为谁停留,但在时光的队列里,相逢的人,终将相逢。
我决定让自己当一回女主角,
在18岁那年,遇见他的那一天……
我们的故事曾一度中止。
时光变幻,因缘聚散。
在那变幻的缝隙里,我看到了自己的失败、成功、怯懦、成长,
以及那个叫江绍修的男生……
我们的故事,是从何时开始的呢?
是高二那年,他突然问我:徐柔,你为什么不生气?
是墨尔本蓝天白云的悠长风景片里,他在镜头后轻轻叹息:所以,我好想徐柔。
还是幽暗的器材室里密不透风的拥吻……
多年后,在彩排的剧院,有人迟疑地叫我:……徐柔?
我回过头,就那么看到了站在我身后的他。
仿佛回到了年少时代,他坐在我的后排,
每当我回头,他总是眼里带着浅浅的笑意,也正望着我。他说,他一直在等我转过头去。
……那一刻,似乎是兜了一个大圈, 我们终究确认了彼此眼神的温度。
这不是一个光芒四射的逆袭故事。
这里有一群年轻人哭哭笑笑平凡而轰烈的青春,
这里有徐柔、江绍修、徐盈、表哥、董东利……
有我,或许也有普经的你。
Chapter
1
每当变幻时
回忆这种东西就像照镜子,
有人说,照镜子的时候每个人所看到的镜子里的自己
都比实际别人眼里的自己要漂亮个百分之三十,
初恋这种事情也是如此吧。
01 流言 / 002
02 他是江绍修
/ 018
03 心动 / 034
04 莫名的冷战
/ 049
05 所以,我好想徐柔
/ 065
06 分岔路 / 083
Chapter
2
回首又见他
我们终于发现
能停止这种不停蹉跎时间的办法
就是坦然面对自己的心,
再次和对方在一起。
07 遥远的他
/ 108
08 相逢 / 125
09 能不能少讨厌我一点
/ 141
10 复合 / 156
Chapter
3
时间队伍里的我们
一切美好的,都有可能变成真实,
然后平淡地流逝,
我们的青春也在这个过程当中不知不觉地过去了。
11 进剧组 / 170
12 以梦为马
/ 187
13 僵持 / 203
14 求婚 / 222
15 表哥的心事
/ 239
16 撮合 / 257
17 她的故事
/ 277
18 时光的队伍
/ 301
番外 《帮忙》
/ 321
还记得*次看《每当变幻时》时,内心的震动。
并非迎面遇到绝世美人的那种“惊艳”,而是一种惊讶。
惊讶于作者独特的文字风格与行文节奏,惊讶于她的细腻、温柔与通透,在她笔下,人物是活生生的,对话仿佛是在你耳边发生的,那些欢笑与失落里,在每个人的记忆中都能找到重叠……看着看着你会忘记这是一本小说,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年少时代,与一起长大的小闺蜜彻夜屈膝聊心动的少年,同时在似梦似醒中,你清楚地知道,那些年少的美好早已逝去,不知不觉,已泪流满面。
——本书策划编辑 三月微凉
平淡却不平凡,没有惊心动魄,却有无尽的温柔。看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全程忍不住嘴角带笑,因为太有代入感,太甜了,然后笑着笑着不知何时已经眼睛湿润……男女主角活得很通透,难得的是配角乃至每个小角色都立得起来,个个形象鲜明。作者的文笔看似平淡却有魔力,尤其赞赏她在小说里穿插的对爱与成长、怯懦与勇气的思考,与其说这是一本言情小说,不如说是一个人、一双人,乃至一群人的成长记录。
——某时尚杂志编辑
Mani
我很少看*人称的书,因为不好驾驭,写不好的话读起来会很别扭,但是这本书我真的很庆幸作者是用*人称写的,作者用成长视角来写这个故事,毫无违和感,我甚至觉得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她身边真实发生的,看校园时期时我就被完全带入了,其实这是本很温柔的书,它所有的节奏、矛盾都被作者用一种很平和、温柔的方式表达了出来,却能轻易地戳中我心中柔软的地方。
——猫猫推文
01
流言
我决心让自己当一回女主角。
这个觉悟觉醒在我十八岁那年,我对我姐说:“我要开始以我自己为中心了。”
我姐当时回头说道:“难道全世界不是一直以我为中心吗?”
我看着我姐,为自己心里的那股谦让的博爱感到骄傲,于是望向她的眼神带有淡淡的鄙夷。
我姐哈哈大笑,说:“真的,我以为大家都应该和我一个想法。”
我叹了一口气,一脸老成地对我姐说:“你知道我小时候为了你吃了多少的苦吗?”
我姐还在那儿笑。于是,我开始回忆小时候。
每一个女主角都要向读者交代她的来龙去脉,我不能免俗也不能搞特殊化。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小时候我压根儿不知道我爸妈是干吗的,一直以为我妈就是专职在家打小孩的,打完我姐来打我,打完我再去打我弟,左右开弓,马步扎稳,什么衣架竹条信手拈来。我妈打人的名声响彻街坊邻居、亲朋好友。
不过,我妈是拒绝承认小时候打过我的,因为在她的印象里,我很乖。于是我只能给她模仿她当初打我时说过的话:“不要你姐说什么你都听,你姐让你做什么你就去做!不要学你姐知道不知道?!”
没错,每一次,我妈打我都是因为我姐。
因为是亲姐妹,我小时候的记忆几乎都绕不开我姐。我姐一直是一个霸气侧漏的女子,我弟小时候每次哭哭啼啼都是她一拳挥过去教他做人道理的。我姐小时候有一个系列的照片,跨骑在石老虎的背上,长卷的头发奓开来像只狮子,那个造型真是太适合她了。据说当年她非要跟着我爸去出差,我爸不会扎头发,无心插柳搞出个那么符合女儿人物性格的发型。
在那个系列的照片里,我姐都是皱着眉头一脸不高兴,她说因为我爸把她头发扎成那样,走两步就掉,她很生气。我妈说:“谁让你非要跟你爸去出差?”我妈觉得我姐很任性。
不过,即便我姐的头发奓毛成那样,也难掩她的姿容,她小时候确实很漂亮,大眼睛,鼻梁高挺。加之我妈那时候挺时尚,自己去烫头发也把我和我姐带去烫,我们俩满头的卷发,大家都夸我们,说可爱得像两个洋娃娃。当然,大家主要是夸我姐,我是附带的。
我在童年阶段毫不出彩,不像我姐,随便搬把小椅子往门口一坐,我家后门那所中学的学生每次路过都要啧啧赞叹。偶尔我姐不在,他们还要往我们家里张望惦记。
总的来说,我姐长得美,但脾气不太好,她这样的存在,就是为了衬托我这个丑小鸭般的女主角。在我讲故事前,你们可以自行想象一个关于丑小鸭华丽蜕变的故事。毕竟,你们现在不想,后面就会被我带到十万八千里之外。
我小的时候不能完全说是丑,眼睛是很大很圆的,刚出生那会儿,据说是很惊艳的。我阿姨说没有见过哪个婴儿一出生就那么漂亮,雪白的皮肤,眉目清秀,笑起来有单边酒窝,我姐在旁边都嫉妒得拿她的虎头娃娃砸了我的脑门。多么有戏剧性,对吧,这就是一个女主角的光环。
更有光环的是,我出生那年超生抓得很严,我爷爷是希望我爸能把我送走的,这样的遭遇,不是一般人能有的。这就注定了我“不平凡”的一生。
后来,雪白的我的确被送走了一段时间,藏在山沟沟里。我妈说是为了让我能吃上奶,因为她没有那么多奶水,她说她从来没有想过要把我送走。我不信,她简直是在拖我当悲惨励志女主角的后腿。
我妈说我在山沟沟里就待了六个多月,我希望是六年。我妈还说她经常去看我,所有我的家人都经常去看我,甚至于那个邻居家的阿姨也说去看过我,我却希望他们能把我忘了,让我悲情一点,以后和人讲的时候也能多一点气氛的渲染。
他们还说我在山沟沟里不但不可怜还尽享宠爱,山里的大人小孩都喜欢我,因为我爱笑,又聪明,很早就开始牙牙学语。若说有哪里不好,那就是大家太喜欢我了,老抱着我去串门晒太阳,我被晒得很黑,而这个黑,是拉低我幼年颜值的关键。
我从山沟里出来,发现外面世界的审美是以白为美的。所谓一白遮百丑,所以我小时候从来没有人夸我漂亮,都是夸我姐的,含蓄的会略过我不说,不含蓄的就直接说“老二不如老大漂亮”之类的。孩子都是敏感的,虽然那个被抱怀的年纪我肯定还分不清美和丑,但潜意识中会记住别人对我的评价,我不是漂亮的,隐隐地就有点不自信。
我在小学就被送进了寄宿学校。我姐先我一年进去,因为她太不乖了,学习没有一点自觉性,每天早上上学前都要赖在床上哭,她那样的人就该送去寄宿学校让老师管管。那我有什么错?我的错就是我有个这样的姐姐。我妈原打算让我在家附近的小学上学,因为我很乖很听话很自觉,但邻居和亲戚听说了这件事情纷纷围了上来,他们要制止这种恶劣现象的发生。
他们七嘴八舌地对我妈说:“你不能这么偏心!为什么大女儿送去昂贵的寄宿学校接受好的教育,小女儿就在家附近随便找所学校!你为什么这么偏心?你怎么可以这么偏心?!”
我妈抵不住舆论的压力,我终还是被送去了寄宿学校,开始了我值得叹息的安全感缺失的童年,这对我的成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个安全感的缺失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它甚至没有具体的某一件事情,也不可能有一件重大的具有标志性的事情,它是一种微妙的感觉。
你让一个天性自由的小孩去学很多礼仪和规则,并且不告诉她做这些事情的必要性,她其实是很迷茫的,她之所以做得好是因为她很乖,仅此而已。而乖又是一个很抽象的词,我乖了很多年,不知道它的意义,我觉得它有时候就是自卑的另一种说法。
我当时读的寄宿学校在我们县城真可以算得上是贵族学校,那里有好的教育和师资,现在回想起来我依然觉得很多理念和教学方式都是很先进的,我也从中学到了很多良好的习惯,但也仅仅是学到而已。
我和我姐同校,但其实基本不往来,隔段如隔山。我们在各自的年级成长着,各自经历着属于自己的故事,我们互相影响也互不影响。还有我弟,那个在我们女孩梦幻的世界里没什么存在感、过家家只想让他当宠物的男孩子,其实也有他自己的成长经历。
我们的成长经历会有些相似,但是不可比较,身边的人事也总在不同的时间段给我们不同的评断,让我们迷失或成长,但我们对自己的看法才决定了我们成长的样子。
我决定让自己做女主角的那一年,忽然明白人对自己的评价其实才是启程去看世界的出发点,当然我姐那种“以为大家都应该和我一个想法”的出发点是莫名地高了一些,我这种“我很普通”的出发点应该算是正常的。
我小学的时候,外界和我自己都觉得我长得一般般,班里有些讨厌的男生,排个队都要对女生指手画脚。我记得有一次,有一个男生对着我说,你长得一般般。我当时就那么木木地站着任人说,换现在我肯定会说,你再说一遍试试。
后来这个男生追了我很多年,当然,这不是一个光芒四射的逆袭故事。我只想说,每个人都在不停地改变,人生在完美和悲惨之间,有一条线叫平凡。每当变幻的时候,我们会更加明白这个道理。
我在那个变幻的缝隙里,看到自己的失败、成功、胆怯、懦弱,以及成长,还有一个叫江绍修的男生。
我是在十八岁那年遇到江绍修的,在这之前,我姐已经认识他了,他们初中在一个学校。
我姐初中考去了另一个寄宿学校,离家更远,在市区。她的适应能力很强,学习能力也强,她去上寄宿学校,我爸妈都不担心,反而心花怒放,因为送走了家里的小霸王。
我和我弟也开心了一段时间,没有大姐在家发火揍人,颐指气使,大家都很愉快。不过过了几天,我就开始有点想我姐。那时候,我经常给我姐写信,我姐也给我写信。
在信里我和我姐说学校的一些事情。我初中就在家后门的学校里读的,每天过着“上学—放学—回家”的简单生活,爸妈都不怎么管我,我说,这就是自由。我姐特别羡慕,她也和我说她学校里发生的事情。
我次听我姐说起江绍修是和我的一次经历有关。有一天放学,我没有像往常一样走大路回家,买了文具之后,仗着自己熟悉地形,我从文具店的后门出去,穿过一条笔直的小巷,往家走去。
这条小巷,我从小就很熟悉,没想到会在那里遇到一个有点眼熟的坏人。那是个高中男生,父母离异,他跟着妈妈生活,就住在我家不远处,我上学偶尔遇到过他,他总是阴沉沉地低着头。
当时,那个男生要对我行不轨之事,但我懵懂无知,他拉扯我的衣领,我却在护自己的书包,只怕被抢了里面的钱和作业本……这就是学生的使命感,面对打劫,首先想到的还是作业。
后来是一个路过的叔叔救了我。这个叔叔住在我家隔壁,他建议我妈去找对方的妈妈理论,但我妈和我一样单纯,没把人往坏处想,她问我有没有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说不清楚,只说他要抢劫但我的钱没被抢走,我妈闻言就作罢了。那个时候我爸经常不在家,我妈觉得大家还是和平相处的好,她寻思那个男生以后应该也不敢了。
我姐回来后,我天真地把这事说给她听,我说有人想抢我的书包难不成是想帮我做作业?为此,我姐质问我妈有没有去找那个男生的妈妈理论,我妈说都是邻居,人家知错会改的,不要弄得太难看。我妈的态度让我姐很生气,她在家里和我妈大闹了一场,然后被我妈揍了一顿。
其实我们这一代,父母的教育方式都有点奇特,他们绝不会在子女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所以弄得我很迷茫。那个时候我看到我妈发火,也觉得我姐姐的反应过激了。后来我在课堂上学了点生理知识,才知道我差点受到什么样的伤害,才明白那件事发生之后我应该比我姐更生气,应该让我妈去找他们家理论。
我一直很庆幸我有个脾气火暴的姐姐,因为就算是一场没得逞的“打劫”,我姐都要为了我去找人打架,让所有心存不轨的人都知道我们不是好惹的。
有一天,我姐带我和我弟出去吃早饭,路过那个男生的家门口,我姐跑过去踹了那个男生的家门,然后男生的妈妈出来了,我姐对着人家就开骂:“你儿子想抢我妹妹的钱!不要脸!你管好你的儿子!”
那个悍妇也不是省油的灯,她说我姐姐血口喷人,凶得不得了。我姐就开始用她学校里学来的脏话骂人了:“臭三八!”骂完这个,我姐就和人打起来了,别看我姐姐年纪小,成绩好,打起架来一点都不让人占便宜,把我和我弟都吓哭了。
在遇到江绍修之前,我姐算是我心里的英雄。
因为和人打架,还是和一个大人打架,我姐免不了被我妈打了一顿。那天晚上我们躲在被窝里,一句话都没有说,感觉挺沉重的。
后来我问我姐还疼不,我姐没理我,我觉得她是在生我的气,毕竟她为我出头,但我妈打她的时候我却没有护着她,就躲在一边看。有时候我胆子真的有点小。
就这样我们闷闷不乐地睡了一个晚上,第二天起来,我们就和好了。我妈来问我姐还要不要和人打架,我姐头一扭说“见一次打一次”。我妈被气走了,我忍不住笑了。
因为这件事,我姐和我说起他们学校里的坏学生。我姐说她讨厌那些坏学生,就会捣蛋。我问她在学校里有没有打架,我姐说那倒没有,作业都多死了,哪有时间打架。我笑个不停。
我姐说他们学校里差的一个学生留了一级,现在在他们班里,叫江绍修。这是我次听到江绍修的名字。我姐说他很差劲,早恋,打架,横行霸道。于是我脑子里想到的江绍修的形象就是那个在巷子里想欺负我的男孩子的形象,有点猥琐阴沉。
我姐还和我说,他们老师说好好学习就是为了以后能去环境更好的地方。我姐说老师这话其实是说给江绍修听的,他觉得江绍修是污染环境的人。
我听着觉得也是,我对江绍修的印象不怎么好。
我问我姐:“他很会欺负人吗?”
“会啊。”我姐说道,“家里有钱,打了架都靠钱摆平的。”
“那真的很差劲。”我说道。
我姐点点头。
“家里有钱是什么样的?”我又问我姐。
我和我姐小时候对钱的概念很模糊,我姐显然也是次想到这个问题,她想了半天,说:“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吧,不像我们买什么都要经过妈同意。”
我觉得有道理。
我姐打架的光荣事迹在我们家族迅速流传,没两天,我爷爷就来我们家了。
我很怵我爷爷,因为我从小就觉得我爷爷他们都不喜欢我。以前我和我大姑的儿子一起上幼儿园,每次我爷爷来接我们的时候,我都特别犯,呆呆地讲不出一句话来,我爷爷私底下和我爸说我傻乎乎的,胆子太小了。
我爷爷来和我妈说我姐打架是不对的,传出去让人笑话,我妈说骂过我姐了,我爷爷就说我小叔家的女儿特别乖。
我爷爷又问了我们三个的成绩,我妈说我的成绩近进步很大。的确,我上了初中之后成绩慢慢变好了,可能是因为在我妈身边,我发现没有我姐,我妈不太爱发火了,于是每天回家特别有安全感。
然后我爷爷就说起了我那个表哥要转学的事。他说他琢磨着就转去我们学校我的班级,还能让我给他做做辅导。在我印象里,我那个表哥和我姐一样,很爱发脾气,像个定时炸弹。
我妈自然是答应了,因为我们家但凡涉及我这个表哥和我大姑的事情,没有人是不答应的,全家凡事都以他们为先。原因是我大姑年幼时生病落下病根,得了小儿麻痹症,不能走路,一直坐轮椅,她的人生从开始就比我们不容易。
我表哥转来我们学校我们班,还成了我的同桌。他很酷,很内向,不爱说话,脾气很暴躁。一开始我试图和他说话教他写作业,他都不理我,我就放弃了。但后来他考试成绩不好,我爷爷就怪我,我压力很大。
不过,我也挺可怜我表哥的,因为他真的没有什么朋友。我常常看到他试图和一些男生一起玩,但都玩不到一块儿,因为他总是很容易和别人发生冲突。他一和人打架,我就提心吊胆,初中三年我真的觉得压力很大。
在我表哥人缘奇差不受待见的对比之下,我好像就显得挺讨同学喜欢。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说话就有人听,有人要和我表哥打架,我冲过去不让打,人就走了。
我表哥喜欢的女生在隔壁班,让我帮忙去递情书,结果情书没递两次,我开始收到隔壁班男生的情书。
那个小学说我长得一般般的男生也在隔壁班,他叫陈飞。是他有一天把我的变化告诉了我,他和我说:“徐柔,你变漂亮了,他们说你是班花。”
一个从小被人说黑说丑的女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慢慢长开了,对那个女孩自己来说都很惊讶。
我被陈飞夸赞的那天,回家特别喜滋滋地把他的话学给我妈听。
我妈回答说:“你本来就很漂亮啊。”
我不买账,说道:“你们以前都说姐姐漂亮没有说我漂亮!”
“也有说你漂亮的。”我妈忙着做饭敷衍我道。
我怎么也记不起来他们什么时候说过了。
被人夸漂亮,是我觉得自己优秀的开始,虽然很肤浅,但也是很真实的改变。次的改变在我的青春期就是这么不知不觉开始的,但这样的改变是很缓慢的,我在学校里进步了些,但在和家人的关系处理上,我依旧做得不太好。
比如我和我表哥,同班同桌同一家人,但其实他对我并不亲。我表哥一家是和我爷爷住一起的,因为我爷爷不放心我大姑单过,因此我时常在爷爷家里和我表哥相见,在家里我表哥对我也是爱答不理的,他只沉迷于游戏。
我爷爷因为从我表哥那儿问不出在学校的情况,就拉着我一直问。我被问得很紧张,回答得结结巴巴,我爷爷露出了失望的表情,他真的很担心我脑子不太灵光。
我大姑比我爷爷亲和很多,她拉着我的手说辛苦我总是教我表哥做作业。我大姑是个很好的人,她脸上总是带着笑意。但她的感激也让我觉得有负担,因为我觉得自己并没有帮到表哥什么。所以不管哪种表现形式,对我来说效果都是一样的,我在我爷爷家所能感受到的都是我表哥很重要,我并不是那个重要的人。
我觉得自己很敏感,在这些事情上我很佩服我姐,她在哪儿都是自在的。
有一次,爷爷买了阳桃,在那时阳桃对我们来说是很新奇的水果,我姐看到了就嚷着要吃,我爷爷说要等我表哥回来一起吃,我姐表示不愿意,一分钟也不能等。我爷爷露出了你怎么那么不懂事的尴尬表情,我姐视而不见,自顾自打开冰箱拿来吃了,边吃还边说不好吃。我爷爷哭笑不得。我大姑笑着叫我姐姐多吃几个,不用想着给我表哥留。我觉得照我姐的个性,如果她喜欢阳桃,我大姑这么说她肯定会欣然照办,一个不剩地全部吃完。
这事换我是做不到的,我那时候很怕被家里人讨厌,我经常在想,之所以我姐能这么自在而我不能,是不是因为我是家里的第二个女儿,而且幼年时曾有那么一段被送走、疑似被抛弃的经历,以至于我心里总有一个坎。所以,就算我初中开始变漂亮了,皮肤变白了,鼻梁也长高了,但我依旧自卑。
不过也是因为如此,我并没有因为外貌和学业的改善就像个暴发户一样扬扬得意,相反我的脑子里有落差的冲击和思考,我变成了一种很矜持清高的样子,感觉自己想得看得比别人透彻,这才是我特别的地方。我爱上了对才华的一种追求,我暗恋的个男生就是我们班的班长,一个才华横溢的男生。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