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铜版纸包 装: 软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4845655
编辑推荐
1、中国儿童文学评论家、理论家,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方卫平力作,以亲历者和建构者的视角,对1977~2017中国儿童文学波澜壮阔的40年进行系统性地梳理。
2、本书涉及涉及百余位儿童文学作家、百余部作品,阐释了中国儿童文学与体制、市场之间的关系,剖析了当代儿童文学作家面临的激情、困惑和反思。
3、中英双语方式展现,是一部对外展现中国儿童文学真实情况的窗口。由大连外国语学院教授霍跃红翻译,美国加利福尼亚圣地亚哥州立大学英语与比较文学系教授Alida Allison英文审校。
内容简介
本书是学者方卫平以亲历者和建构者的双重视角,对自1977年至2017年中国儿童文学发展40年的一次系统性的梳理。从20世纪80年代“复出”作家雄心勃勃的亮相,到青年作家带有“先锋”意味的探寻和实验;从20世纪90年代初坚持精英式写作姿态的儿童文学作家对商业行为的质疑,到市场意识下“成人化写作”倾向至童年美学的回归;从新世纪童书产业的迅猛发展以及伴随而来的唯市场化出版乱象,到坚守艺术品质的儿童文学作家更为自由、大胆的艺术创造,这幅横跨40年,涉及百余位儿童文学作家、百余部作品的长卷,不仅让我们尽览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起起伏伏,还入木三分地揭示了儿童文学与体制、市场之间的关系,阐释了作品背后涌动的思潮以及儿童文学创作观念的历史变迁。
本书例证鲜活,文风畅达,深具问题意识,提出了面向现实的多重反思,为我们探索中国儿童文学的未来和可能指明了方向。
目 录
001 “新时期”的开启
The Dawn of the “New Era”
002 任溶溶们的复出
The Return of Ren Rongrong and Other Writers
008 “庐山会议”
“Lushan Symposium”
018 青年作家
Young Writers
023 探索艺术的正道
Searching for the Right Path
024 彷徨的年代
Years of Bewilderment
034 《儿童文学选刊》
Selection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044 从“写什么”到“怎么写”
From “What” to “How”
055 市场化时代
Marketization
056 市场化时代的降临
The Arrival of Marketization
061 从《笠帽渡》到《男生贾里》
From “The Ferry Boy with Bamboo Hats” to The Boy Jia Li
072 20世纪90年代的几个现象
Other Phenomena of the 1990s
081 21世纪:如何塑造更好的童年
The 21st Century: Shaping a Better Childhood
082 市场化与文化环境
Marketization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086 新世纪的博弈
Game Playing in the New Century
098 《幼儿画报》与《儿童文学》
Pre-School Pictorial and Children’s Literature
105 图画书的兴起
The Rise of Picture Books
116 走向世界
Going to the World
123 结语
Conclusion
前 言
2014年秋天,在第二届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CCBF)期间,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的领导与编辑朋友专门与我会面,提出由我撰写一部介绍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发展历程和面貌的小书,由该社组织专业人士译成英文,并以中文、英文双语形式出版,希望这部小书的出版,能有助于国内外关心中国儿童文学的读者朋友们了解其在当代发展的艺术特点和历史轮廓。
由于篇幅、读者等方面的原因,我把本书的叙述内容设定为近四十年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本书的书名即由此而来。我希望本书的叙述既要有一以贯之的历史眼光和文学线索,又不失当代儿童文学生活推进在某些细节上的准确性和生动性。我盼望我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这一初衷。 我知道,四十年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可以说是跌宕起伏、气象万千。本书所述,充其量也只能是我个人见闻、印象、思考的某些侧面和记忆的记录和复述。盼望有心的读者不吝指教。
感谢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的信任和召唤,感谢为这部小书的启动、资料、翻译、校译、编辑、出版等环节提供珍贵帮助并付出心血的人们。
方卫平
方卫平
2018年3月4日于丽泽湖畔
媒体评论
在3月26日至29日举行的博洛尼亚童书展上,《中国儿童文学四十年》一书作为配合中国主宾国活动的重要出版物,在书展期间引起了国外同行和儿童文学学术界的关注和好评。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副主席张明舟认为,世界儿童文学界、出版界已经产生了了解中国儿童文学整体发展的强烈愿望,该书的面世恰逢其时。德国慕尼黑国际青少年图书馆馆长克里斯蒂娜•拉博、中文专家欧雅碧等都认为,该书对于读者尤其是渴望了解当代中国儿童文学历史与现状的国外读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参考读物。英国翻译家、《青铜葵花》英语版译者汪海岚表示,很喜欢作者的观点,“我们太想了解真正的中国儿童文学是什么样子的”。
——《文艺报》2018年4月9日
书摘插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