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2300782丛书名: 心理咨询与治疗100个关键点译丛
第一部分 系统理论001
1什么是系统?002
2家庭系统005
3个体与系统007
4循环与互动009
5结构和情境011
6家庭规则、情境和意义014
7历史和发展016
8意义和时间框架018
9生命周期和过渡期020
10过渡期和压力022
第二部分 复杂性和误解025
11系统理论将个体看作“事物”吗?026
12家庭治疗忽视了个体吗?028
13治疗师的“自我”030
14家庭治疗忽略了家庭的社会情境吗?032
15家庭治疗是否具有性别歧视?034
16家庭治疗能否促进“正常家庭”?036
17“家庭治疗”的整合性038
第三部分 开始治疗041
18协同整合伦理治疗模型042
19谁是来访者?044
20联系和召集046
21会见个人048
22解释过程050
23倾听故事052
24捕捉每个人的观点054
25提问和共情056
26治疗联盟058
27中立和保持好奇的立场060
28情感反映技术062
29互动反映064
30追踪家庭互动066
31构建家庭意识形态068
32儿童和游戏070
33观察房间内的互动071
34建立家庭对治疗的立场073
35反馈和总结075
36探究外部系统的压力076
37家庭弹性078
38调查家庭支持网络080
39设置治疗日程082
第四部分 治疗师技术085
40假设和构想086
41扩展背景089
42谈论困难话题091
43处理指责式互动093
44构建家族历史——家谱图095
45重塑和积极赋义097
46家庭治疗评估100
47创造改变的动力102
48相遇的时刻和过程变化105
第五部分 发展干预技术109
49循环问题110
50用提问的方式澄清和扩展112
51用问题开场114
52用问题打破重复模式116
53用问题连接时间——过去和现在118
54用问题连接时间——将来和现在120
55用问题规范行为122
56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124
57在问题中提出建议126
58扮演128
59家庭作业130
60家庭剧本132
61给来访者的信134
第六部分 各流派家庭治疗技术137
62策略派家庭治疗技术138
63结构式家庭治疗技术140
64焦点解决家庭治疗技术143
65叙事家庭治疗技术145
66基于依恋的治疗技术148
67心理教育治疗技术150
第七部分 治疗的结束153
68过程回顾154
69治疗的结束156
70提前结束治疗158
71随访159
72评估结果161
第八部分 治疗师的自我165
73一致性——自我应用166
74治疗师自己的家庭剧本168
75发展治疗存在171
76建立治疗风格173
77治疗中自我表露的使用175
78受创治疗者和人类的苦难177
79文化能力与家庭治疗师179
80发现“不知”空间181
第九部分 应对家庭治疗中常见的挑战185
81如何应对家庭治疗中的“阻抗”186
82如何应对治疗“停滞”189
83如何应对治疗过程中的冲突191
84如何控制治疗中的强烈情绪193
85如何处理秘密和真假难辨的陈述195
86如何应对治疗中的缺席问题197
87如何应对治疗中“不守纪律”的孩子199
88如何应对失败201
第十部分 情境中的家庭治疗205
89一般情境下的应用206
90施虐情境208
91伴侣和婚姻治疗211
92咨询和家庭治疗214
93私人诊所216
94多样性21889一般情境下的应用206
第十一部分 问题讨论221
95在家庭治疗中整合其他治疗方法222
96家庭治疗、家庭支持和家庭咨询224
97后现代主义的界定与影响226
98家庭治疗中的团队和联合治疗228
99家庭治疗的培训和督导230
100家庭治疗的未来232
参考文献234
专业名词英中文对照表245
译后记249
家庭治疗认为人类问题都存在一定的互动性,出于这种本质,家庭治疗一直将自己视为最激进、最具创新性的主流心理治疗。有时,家庭治疗师甚至将“自我”看成是关系网络的组成部分以及对关系的解释,而非某种实体的存在。家庭治疗认为,正因为人类之间关系网络的存在,处理人类困扰时更需要关注人类彼此的互动空间: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而不是个体内部模式。
一些民间格言也支持这样的观点,例如:“没有任何一个问题是单独个体的原因”,或是“我们爱的人决定了我们存在的方式”。简言之,这就是家庭治疗的悖论,其提出的“关系是问题的组成部分,只有疗愈关系,才能解决问题”引发了治疗界的思考。套用菲利普·拉金(Philip Larkin,1974)的话,家庭可能 “让你觉得很烦躁”,但只有在家庭的帮助下才能找到彻底的解决办法。家庭治疗在此基础上提出,治疗师应当在治疗室内直接处理关系问题,而非创伤性事件这样二手的信息。据此,家庭治疗师针对家庭团体和夫妻创建了独特的治疗技术。
这些思想促使家庭治疗从开始兴起的20世纪60年代发展到当下的21世纪,逐渐稳重、专业化,家庭治疗倾向于用实证研究支持自身的治疗实践,政府和科学的专业化团体也建议采用家庭治疗处理系列问题,包括儿童问题(Sprenkle, 2002; NICE, 2004A &
2004c & 2004d & 2005)、进食障碍(NICE, 2004b)、物质滥用(Rowe & Liddle, 2002)和成人心理健康问题(Jones
& Asen, 2000)等[见Carr(2009a & 2009b)对此所做的详细描述]。
这本书采用“100个关键点”模型阐述了家庭治疗的基本思想和技术,这对我们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因为我们需要限制关键点的选择,同时又希望这仅有的100个关键点能够体现出家庭治疗的迷人之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对要点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进行了讨论和权衡,由于篇幅限制,我们并未展开叙述那些具有很大争议的理论。这是因为,我们将本书定义为“手册”,而非理论性书籍(详细内容请见Rivett & Street, 2003)。我们也同样希望这本专注于“实践”的书籍能够不那么学术,也不那么理论化,这其实是很困难的。我们两人耗费将近30年寻找一种简要描述治疗技术的方式,而其他学者可能会用整本书描写一种治疗技术。
我们希望在某些要点上能够体现出学术性,而在其他方面更偏向应用性,将两者加以平衡和切分,因此这本书读起来并不费力。第二、第十和第十一部分主要是介绍家庭治疗的理论,包括家庭治疗系统理论的争议(第二部分)、家庭治疗实践的广阔背景(第十部分),以及一般的专业性问题(第十一部分)。第三、第四和第五部分主要讲解家庭治疗的核心技术,包括如何设置家庭治疗背景(第三部分)和应用家庭治疗技术(第四和第五部分)。第六部分介绍了家庭治疗各分支或各流派的特定技术。本书贯穿了一系列的仿似真实家庭的案例。家庭治疗是一种治疗方法,具有其自身的精妙之处,因此我们在第八和第九部分阐述了治疗师的自我以及家庭治疗中遇到的问题。我们想确保这些要点不仅仅是一些治疗技术的集合,更是家庭治疗系统实践和一种世界观的体现。
在某种意义上,写这本书也迫使我们思考一名合格的家庭治疗师应当具备哪些基本的技能,我们可以借助治疗实践过程和家庭治疗教学过程得到一些启示。因此我们所写的是一系列不同长度和细节的要点,涵盖了家庭治疗的各个阶段。当然,这些要点可能不能代表我们所有同事的看法,比如在第六部分我们没有突出强调米兰学派的家庭治疗,这是因为在我们看来,米兰学派家庭治疗是许多其他学派思想和技术发展的基石,但是我们希望这些要点能够反映出家庭治疗的核心技术和概念,能帮到广大的家庭治疗师。
这本书简要介绍了家庭治疗的思想和技术,旨在帮助学生学习家庭治疗方法,向家庭治疗师介绍相关技术,对于其他行业的人类服务部门也有参考价值,包括社会工作者、护士、心理学家、全科医生、精神科医师、组织顾问等,我们希望能够将这种最具活力最具挑战性的心理治疗方法介绍给大家,展现其实践应用的精妙之处。
马克·里韦特
埃迪·斯特里特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