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包 装: 平装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30513496丛书名: 气候变化与公共政策研究丛书
编辑推荐
风险治理与灾害应急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务工作者
内容简介
脆弱性是灾害社会学的一个基本分析工具,群体脆弱性是灾害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新兴领域。《气象灾害群体脆弱性研究》系统分析气象灾害中特定群体脆弱性的差异性分布过程、内在机理和精准治理对策。首先,提出了气象灾害群体脆弱性分析框架;然后,采用案例研究法分析了台风灾害下粮农群体脆弱性、风浪灾害下游客群体脆弱性、干旱灾害下牧民群体脆弱性和寒潮灾害下边缘群体脆弱性;*后,提出了降低气象灾害群体脆弱性的政策建议和方案设计,即基于精准治理下分类分层群体灾害恢复能力建设。
目 录
目录
丛书序
前言
第1章 气象灾害群体脆弱性分析框架 1
1.1 脆弱性理论及其分析维度 1
1.1.1 脆弱性研究的理论脉络 1
1.1.2 脆弱性的内涵与分析维度 3
1.2 群体脆弱性的分析框架 5
1.2.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5
1.2.2 分析框架构建 6
1.2.3 内容结构安排 7
第2章 台风灾害下粮农群体脆弱性 9
2.1 台风灾害与粮农群体的关联性分析 9
2.1.1 台风灾害概述 9
2.1.2 台风灾害下的粮农群体 12
2.2 案例选择 15
2.2.1 案例选择:2006年“桑美”和2014年“威马逊”台风 16
2.2.2 案例描述 17
2.2.3 两大台风的研究比较 22
2.3 案例分析:社会脆弱性横向和纵向比较 25
2.3.1 横向比较分析:脆弱性要素的差异性分布 25
2.3.2 纵向比较分析:脆弱性要素差异化变化 45
2.4 解释模型 49
2.4.1 横纵向比较发现:多重脆弱性 49
2.4.2 台风灾害下的解释模型:两维度下的多重脆弱性 54
2.4.3 建议对策 56
第3章 风浪灾害下游客群体脆弱性 59
3.1 风浪灾害与游客群体的关系性分析 59
3.1.1 风浪灾害概述 59
3.1.2 游客群体研究综述 61
3.1.3 游客群体脆弱性研究 68
3.2 案例选择 69
3.2.1 案例选择:1999年的“大舜号”翻沉事件与2015年的“东方之星”倾覆事件 69
3.2.2 案例描述 69
3.2.3 脆弱性两个维度的表现与应对要素分析 76
3.3 游客群体脆弱性的两个案例比较分析 102
3.3.1 游客群体脆弱性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 103
3.3.2 纵向比较分析:脆弱性要素差异性变化 106
3.3.3 横向比较分析:脆弱性要素的差异性分布 109
3.4 风浪灾害下游客群体脆弱性解释模型 111
3.4.1 风浪灾害:游客群体脆弱性生成的根本因素 111
3.4.2 游客群体脆弱性生成及差异性分布的间接影响因子 113
第4章 干旱灾害下牧民群体脆弱性 117
4.1 旱灾与牧民群体脆弱性关联性分析 117
4.1.1 旱灾 117
4.1.2 牧民群体 122
4.1.3 旱灾下牧民群体脆弱性 123
4.2 案例分析 126
4.2.1 十年来相关案例概述 126
4.2.2 案例选择的依据 130
4.2.3 案例描述 130
4.2.4 两个维度下的脆弱性要素的差异性分布 138
4.2.5 2009年旱灾与2014年旱灾的两个维度表现分析 141
4.2.6 社会脆弱性两个案例纵向比较分析 155
4.3 干旱灾害下牧民脆弱性解释模型 164
第5章 寒潮灾害下边缘群体脆弱性 169
5.1 寒潮灾害及其危害机理 169
5.1.1 寒潮的界定 169
5.1.2 寒潮的类型 170
5.1.3 寒潮灾害在中国的分布及影响 170
5.1.4 寒潮灾害的危害机理 172
5.2 气象灾害下的城市边缘群体脆弱性研究 173
5.2.1 相关文献述评 173
5.2.2 政策中的边缘群体 179
5.2.3 影响因子和影响模式 180
5.3 案例分析 189
5.3.1 案例概述 189
5.3.2 案例选择依据 193
5.3.3 案例描述性分析:两个维度社会脆弱性表现 193
5.4 两组案例的社会脆弱性比较分析 218
5.4.1 两组案例的横向比较 219
5.4.2 两组案例的纵向比较 221
5.5 气象灾害群体脆弱性差异性分布与生成解释模型 224
5.5.1 气象灾害群体脆弱性的差异性分布图式 224
5.5.2 气象灾害群体脆弱性生成机理的解释模型 224
第6章 基于精准治理的群体灾害恢复力建设 229
6.1 标准化治理下的治理盲区分析 229
6.1.1 台风灾害下粮农群体的治理盲区 229
6.1.2 风浪灾害下游客群体的治理盲区 234
6.1.3 干旱灾害下牧民群体的治理盲区 239
6.1.4 寒潮灾害下边缘群体的治理盲区 245
6.2 大数据思维下的精准治理 247
6.2.1 大数据理论分析 247
6.2.2 精准治理理论研究 249
6.2.3 大数据思维下的精准治理分析 250
6.3 精准治理下分层分类群体灾害恢复力建设 251
6.3.1 基于精准治理的恢复力建设理论分析 251
6.3.2 分层分类的群体灾害恢复力建设 255
主要参考文献 260
附录一 分布与消减:灾害的群体脆弱性探析——兼论我国灾害社会管理的构建 267
附录二 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分割式困境与对策——基于整体性治理的理论视角 277
后记 292
丛书序
前言
第1章 气象灾害群体脆弱性分析框架 1
1.1 脆弱性理论及其分析维度 1
1.1.1 脆弱性研究的理论脉络 1
1.1.2 脆弱性的内涵与分析维度 3
1.2 群体脆弱性的分析框架 5
1.2.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5
1.2.2 分析框架构建 6
1.2.3 内容结构安排 7
第2章 台风灾害下粮农群体脆弱性 9
2.1 台风灾害与粮农群体的关联性分析 9
2.1.1 台风灾害概述 9
2.1.2 台风灾害下的粮农群体 12
2.2 案例选择 15
2.2.1 案例选择:2006年“桑美”和2014年“威马逊”台风 16
2.2.2 案例描述 17
2.2.3 两大台风的研究比较 22
2.3 案例分析:社会脆弱性横向和纵向比较 25
2.3.1 横向比较分析:脆弱性要素的差异性分布 25
2.3.2 纵向比较分析:脆弱性要素差异化变化 45
2.4 解释模型 49
2.4.1 横纵向比较发现:多重脆弱性 49
2.4.2 台风灾害下的解释模型:两维度下的多重脆弱性 54
2.4.3 建议对策 56
第3章 风浪灾害下游客群体脆弱性 59
3.1 风浪灾害与游客群体的关系性分析 59
3.1.1 风浪灾害概述 59
3.1.2 游客群体研究综述 61
3.1.3 游客群体脆弱性研究 68
3.2 案例选择 69
3.2.1 案例选择:1999年的“大舜号”翻沉事件与2015年的“东方之星”倾覆事件 69
3.2.2 案例描述 69
3.2.3 脆弱性两个维度的表现与应对要素分析 76
3.3 游客群体脆弱性的两个案例比较分析 102
3.3.1 游客群体脆弱性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 103
3.3.2 纵向比较分析:脆弱性要素差异性变化 106
3.3.3 横向比较分析:脆弱性要素的差异性分布 109
3.4 风浪灾害下游客群体脆弱性解释模型 111
3.4.1 风浪灾害:游客群体脆弱性生成的根本因素 111
3.4.2 游客群体脆弱性生成及差异性分布的间接影响因子 113
第4章 干旱灾害下牧民群体脆弱性 117
4.1 旱灾与牧民群体脆弱性关联性分析 117
4.1.1 旱灾 117
4.1.2 牧民群体 122
4.1.3 旱灾下牧民群体脆弱性 123
4.2 案例分析 126
4.2.1 十年来相关案例概述 126
4.2.2 案例选择的依据 130
4.2.3 案例描述 130
4.2.4 两个维度下的脆弱性要素的差异性分布 138
4.2.5 2009年旱灾与2014年旱灾的两个维度表现分析 141
4.2.6 社会脆弱性两个案例纵向比较分析 155
4.3 干旱灾害下牧民脆弱性解释模型 164
第5章 寒潮灾害下边缘群体脆弱性 169
5.1 寒潮灾害及其危害机理 169
5.1.1 寒潮的界定 169
5.1.2 寒潮的类型 170
5.1.3 寒潮灾害在中国的分布及影响 170
5.1.4 寒潮灾害的危害机理 172
5.2 气象灾害下的城市边缘群体脆弱性研究 173
5.2.1 相关文献述评 173
5.2.2 政策中的边缘群体 179
5.2.3 影响因子和影响模式 180
5.3 案例分析 189
5.3.1 案例概述 189
5.3.2 案例选择依据 193
5.3.3 案例描述性分析:两个维度社会脆弱性表现 193
5.4 两组案例的社会脆弱性比较分析 218
5.4.1 两组案例的横向比较 219
5.4.2 两组案例的纵向比较 221
5.5 气象灾害群体脆弱性差异性分布与生成解释模型 224
5.5.1 气象灾害群体脆弱性的差异性分布图式 224
5.5.2 气象灾害群体脆弱性生成机理的解释模型 224
第6章 基于精准治理的群体灾害恢复力建设 229
6.1 标准化治理下的治理盲区分析 229
6.1.1 台风灾害下粮农群体的治理盲区 229
6.1.2 风浪灾害下游客群体的治理盲区 234
6.1.3 干旱灾害下牧民群体的治理盲区 239
6.1.4 寒潮灾害下边缘群体的治理盲区 245
6.2 大数据思维下的精准治理 247
6.2.1 大数据理论分析 247
6.2.2 精准治理理论研究 249
6.2.3 大数据思维下的精准治理分析 250
6.3 精准治理下分层分类群体灾害恢复力建设 251
6.3.1 基于精准治理的恢复力建设理论分析 251
6.3.2 分层分类的群体灾害恢复力建设 255
主要参考文献 260
附录一 分布与消减:灾害的群体脆弱性探析——兼论我国灾害社会管理的构建 267
附录二 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分割式困境与对策——基于整体性治理的理论视角 277
后记 292
前 言
`
媒体评论
`
在线试读
第1章 气象灾害群体脆弱性分析框架
群体脆弱性体现了自然灾害的社会属性,是基于自然灾害分析特定群体的社会问题,研究群体脆弱性可以提升群体适应和应对灾害的能力。本章从脆弱性的一般性分析框架出发,提出了一个气象灾害群体脆弱性生成和差异性分布的一般性分析框架,并概述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
1.1 脆弱性理论及其分析维度
从理论发展脉络看,脆弱性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自然属性向社会属性的转变过程,其基本的分析维度主要有风险暴露度和灾害应对能力两个方面。
1.1.1 脆弱性研究的理论脉络
脆弱性(vulnerability)是指当系统(子系统、系统组分)在内外扰动下,其敏感性及缺乏应对能力使系统结构和功能极易发生改变的一种属性。它源于系统内部、与生俱来,当系统遭受扰动时这种属性才会表现出来。 *早对灾害进行社会学研究的是美国学者普林斯,他在社会学博士论文中论证了轮船爆炸事件所造成的社会后果。灾害社会学的研究可以划分为3个时期:①早期经典灾害社会学,从自然科学向社会科学范式转型;②中期社会脆弱性,从灾害功能主义到灾害风险分析;③近期社会建构主义,从社会外部到社会内部分析的转变。②其中,灾害社会学中的脆弱性概念对现在的群体受自然灾害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0世纪80年代,脆弱性一词已经在全球环境生态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中频繁出现,并逐渐延伸到灾害学以及社会经济学等系统领域。③目前,脆弱性这一概念已被应用到灾害管理、生态学、公共健康、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可持续性发展、经济学、工程学等诸多领域。但是由于不同研究领域之间的研究内容和发展视角不同,不同应用领域对“脆弱性”的界定角度和方式有很大差异,而且每位学者对脆弱性在其研究领域的理解也有不同。在自然科学领域,脆弱性是系统由于灾害等不利影响而遭受损害的程度或可能性,侧重研究单一扰动所产生的多重影响;而在社会科学领域,更多的学者认为脆弱性是系统承受不利影响的能力,更注重对脆弱性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从当前国内外研究来看,脆弱性研究主要应用在自然灾害、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等自然科学领域,主要关注自然环境变化下系统所遭受的不利影响和脆弱性程度,重点研究风险在脆弱性区域的分布及其形成原因和过程、脆弱性的评价与测度、典型脆弱性区域的环境问题以及如何降低脆弱性等。随着对脆弱性的进一步研究,许多学者开始运用自然-社会系统综合的方式理解脆弱性,认为脆弱性是代表着人与环境综合研究的概念集群。除了环境变化等外部扰动因素,人们也开始关注“哪些人在脆弱性过程中更容易受到伤害?哪些因素使得脆弱性对社会系统的影响被减缓或加剧?如何构建更具弹性和适应能力的社会?”并由此出现了人-环境耦合系统脆弱性概念。现有研究重点从单纯的自然系统脆弱性演化为以人和社会为中心,注重人和社会在脆弱性的形成以及降低脆弱性中的作用,并将人与社会的主动适应性作为脆弱性评价的核心问题。
国内脆弱性研究起步较晚,还不是很全面,一些基本的观点也有些滞后。中国的一些学者认为,系统脆弱性产生主要是系统的内部特征作用的结果,而系统内外部的扰动与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其脆弱性产生一定变化,是系统脆弱性发生变化的驱动因素,这种驱动因素通过影响该系统内部特征而使系统的脆弱性发生改变从而产生作用,并*终通过系统面对扰动的敏感性以及应对能力来体现脆弱性的程度。由于吸收了国外的相关成果并且做了相应的研究,国内学者目前对脆弱性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也是研究子系统脆弱性,比较典型的有研究区域发展脆弱性、生态环境脆弱性、某种特定灾害的脆弱性等。 对于脆弱性理论的研究,目前国外的研究理论更为深刻与系统,脆弱性不仅仅体现在自然环境系统上,社会产生的影响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脆弱性。
从研究脉络来看,学界对脆弱性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自然脆弱性视角转到社会脆弱性视角的发展过程。社会脆弱性存在着4种典型的定义:“冲击论”“风险论”“社会关系呈现论”和“暴露论”;同时,社会脆弱性范式有3个基本理论假设:①脆弱性是一种灾前既存的条件,②脆弱性是灾害调适与因应能力,③脆弱性是一个特定地点的灾害程度。这一范式还包括2个基本命题:“风险不平等”与“社会分化”命题。 只有通过社会脆弱性分析,才能真正确认社会中*脆弱的群体,才能真正了解灾害中不同群体应对灾害风险能力的差异,才能真正为防灾、减灾规划提供有针对性建议。社会脆弱性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城市脆弱性研究、贫困人口的脆弱性研究和农村脆弱性贫困研究。
(1)城市脆弱性研究分为城市外部脆弱性研究和城市内部脆弱性研究两大类,前者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城市脆弱性研究和城市自然灾害脆弱性研究,研究重点是探讨区域、城市、社区及城市人群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应对能力;后者主要包括城市生态脆弱性研究、城市经济发展脆弱性研究、城市社会脆弱性研究、城市人口脆弱性研究等,将城市视为一个有机体,将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作为城市生长的外界扰动,关注城市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及要素的结构特征,衡量城市有机体的健康状况及发展能力。 城市脆弱性研究是把脆弱性的研究对象指定为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城市在应对内外部脆弱性时寻找解决措施。
(2)贫困人口的脆弱性受3个方面因素的影响:①风险因素,风险越高,脆弱性越高;②抵御风险的能力,即能力越强,脆弱性越低;③社会服务体系,它反映某一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地区社会发展水平越高,越有利于贫困人口抵御各种风险。三者综合起来,能较为全面地反映研究对象的脆弱性。 贫困人口是脆弱性研究的重点,而中国的贫困人口是限制中国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贫困人口的脆弱性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出解决贫困的针对性政策。
(3)关于农村脆弱性贫困研究。由于农村人口脆弱性程度较高,其承受冲击能力较弱,实际上这就是隐藏在中国农村长期贫困背后的深层社会原因,必须消除对农村的排斥性政策并形成或增强有助于降低未来贫困的风险应对机制,提高农民抵御风险冲击的能力。在保证扶贫成果的同时,既可以保障扶贫效果的可持续性和提升扶贫投入的有效性,更能有效防止农民群体脱贫后的返贫问题。 农村脆弱性贫困研究的一个关注重点是农村存在的长期性贫困,这是导致农村无法积极合理应对灾害的重要原因。为了解决这种恶性的长期贫困,必须加大农村脆弱性贫困研究力度。
1.1.2 脆弱性的内涵与分析维度
脆弱性分析源于对自然灾害的研究,目前已发展成跨学科综合性研究,研究领域涉及生态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工程学、地理学等学科。由于学科背景与研究视角不同,不同学者对脆弱性概念的理解差别很大,同一概念被不同领域学者运用时内涵也有所不同。学术界对于脆弱性进行了多种解释。1974年,White在其著作Natural Hazards中提出了“脆弱性”的概念,他分析了人类对各种自然灾害**事件作出反应、调整的方式,首次在理论上将人类防灾减灾的视线从单纯的致灾因子研究和工程措施防御扩展到人类对灾害的行为反应,指出了通过调整人类行为减少灾害影响和损失的途径,为灾害研究与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
随着时代变化发展,不同学者对脆弱性给出了不同定义。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以下3种定义:①脆弱性是指承灾体(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对致灾因子的敏感反应程度。脆弱性越大,致灾后越易形成灾情;反之,脆弱性越小,致灾后越不易形成灾情。②在灾害脆弱性理论研究中,脆弱性是指人类易于或敏感于自然灾害破坏和伤害的状态,反映人或人群预防、经受、减轻(减缓)并从灾害影响和损失中恢复的能力。③在灾害学的文献中,脆弱性主要强调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在受到灾害影响时的抗御、应对和恢复能力,侧重灾害脆弱性产生的人为因素。
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在大气科学方面给出了脆弱性的定义。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二工作组在《气候变化2014:影响、适应和脆弱性》中指出,脆弱性是一种极易受到不利影响的倾向和习性,它包含各种概念和要素,主要有对危险的敏感性或易感性,以及应对和适应能力的缺乏等。③在气候变化脆弱性的内涵中,脆弱性为系统易受或没有能力对付气候变化,包括气候变率和**气候事件不利影响的程度,它是系统内的气候变化特征、幅度和变化速率及其敏感性和适应能力的函数,脆弱性既包括系统外部因素——系统对气候变化的暴露度,又包括系统内部因素及系统对外部压力的敏感性和适应能力。通常对气候变化反应敏感且不稳定的系统脆弱性高,而适应能力强的系统则脆弱性相对较低。适应能力是指一个系统、地区或社会适应气候变化影响的能力。适应能力取决于经济状况、技术水平、信息渠道、基础设施、制度和公平性等方面,地区、社会组织之间的适应能力千差万别,而且因时间的变化而变化。④根据脆弱性定义和分析,在气象灾害的视角下脆弱性可以被分解为两个方面:一是带有损害力的事件对于个人或群体生计的干扰后果,即风险暴露程度;二是个人或群体适应和应对这些变化的效果,即应对能力。 由此可以看出,群体脆弱性不仅关注气象灾害本身的特性,即风险的暴露度;而且还强调社会性因素面对灾害时的适应性,即社会属性对灾害的应对能力。
为了强调人的适应性及其与环境的互动,一些学者提出了社会脆弱性的概念。关注社区、群体或个人在气候、环境和社会经济制度变化下的暴露度、敏感性和适应性。社会脆弱性也可以分解为两个方面,即风险暴露程度和应对能力, 风险暴露度和灾害应对能力的关系可以用脆弱性公式表示。
从脆弱性公式中可以看出,群体脆弱性与风险暴露度成正比,与灾害应对能力成反比。处于不利的位置和环境中时,该群体不仅具有较高的风险暴露度,而且同时也缺乏对灾害的应对能力,面对同等强度的气象灾害时,脆弱性相比于其他群体会更高。这也说明只有同时有效降低面临的风险暴露度,不断提高灾害应对能力,缩短恢复力时间进程,才能真正降低群体脆弱性。
1.2 群体脆弱性的分析框架
1.2.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以脆弱性两个分析维度作为基本分析工具,结合具体气象灾害分析特定群体的社会脆弱性,形成了本书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的内在逻辑(图1-1)。
图1-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本书首先对具体气象灾害,如台风灾害、风浪灾害、干旱灾害、寒潮灾害进行场景分析,从时间轴和灾害轴系统展现气象灾害的发生过程及特定群体的灾害脆弱性真实状况,以**限度地还原灾害发生的过程。本书还从风险暴露度和灾害应对能力两个方面分析特定群体脆弱性,然后通过案例分析对比,总结不同群体脆弱性生成与差异性分布模型,*后以这个差异性分布模型作为依据,提出基于精准治理的群体灾害恢复力建设对策。
本书引入社会资本的分析工具,对气象灾害群体脆弱性进行了深入分析。社会资本是场域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工具,布迪厄指出:“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 这个定义中有两个关键概念:位置和网络(构型)。位置是指社会结构中各个客体的社会位置,它可以由个人、群体或组织所占据,具有客观性,蕴含一定的社会资源;网络(构型)则是由社会中的各个位置通过各种关联形成的关系网络。位置是网结,它连接各个不同的网络脉络和关系。因此,布迪厄所指的场域就是指各种社会关系联结起来的、表现形式多样的社会场所或社会领域。场域的构成要素有社会行动者、团体机构、制度和规则等,场域的本质表现为构成场域的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场域”这一概念“使我们把相关的行为者、制度路径以及治理结构——其对某个有限的社会层面的参与者的行动具有使能与制约作用——纳入制度分析的范围” ,这为灾害研究提供了一个动态性的微观层次分析视角。根据布迪厄的逻辑,本书将灾害场域定义为:在气象灾害发生的过程中,各个位置之间构成的救助关系网络。
资本成为自然灾害群体脆弱性的基本分布要素。有学者从灾害的群体脆弱性资本要素出发,具体分析了灾害中群体脆弱性的自然分布过程和社会分布过程(表1-1)。
表1-1 灾害的群体性脆弱性资本要素及其分布
群体脆弱性体现了自然灾害的社会属性,是基于自然灾害分析特定群体的社会问题,研究群体脆弱性可以提升群体适应和应对灾害的能力。本章从脆弱性的一般性分析框架出发,提出了一个气象灾害群体脆弱性生成和差异性分布的一般性分析框架,并概述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
1.1 脆弱性理论及其分析维度
从理论发展脉络看,脆弱性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自然属性向社会属性的转变过程,其基本的分析维度主要有风险暴露度和灾害应对能力两个方面。
1.1.1 脆弱性研究的理论脉络
脆弱性(vulnerability)是指当系统(子系统、系统组分)在内外扰动下,其敏感性及缺乏应对能力使系统结构和功能极易发生改变的一种属性。它源于系统内部、与生俱来,当系统遭受扰动时这种属性才会表现出来。 *早对灾害进行社会学研究的是美国学者普林斯,他在社会学博士论文中论证了轮船爆炸事件所造成的社会后果。灾害社会学的研究可以划分为3个时期:①早期经典灾害社会学,从自然科学向社会科学范式转型;②中期社会脆弱性,从灾害功能主义到灾害风险分析;③近期社会建构主义,从社会外部到社会内部分析的转变。②其中,灾害社会学中的脆弱性概念对现在的群体受自然灾害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0世纪80年代,脆弱性一词已经在全球环境生态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中频繁出现,并逐渐延伸到灾害学以及社会经济学等系统领域。③目前,脆弱性这一概念已被应用到灾害管理、生态学、公共健康、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可持续性发展、经济学、工程学等诸多领域。但是由于不同研究领域之间的研究内容和发展视角不同,不同应用领域对“脆弱性”的界定角度和方式有很大差异,而且每位学者对脆弱性在其研究领域的理解也有不同。在自然科学领域,脆弱性是系统由于灾害等不利影响而遭受损害的程度或可能性,侧重研究单一扰动所产生的多重影响;而在社会科学领域,更多的学者认为脆弱性是系统承受不利影响的能力,更注重对脆弱性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从当前国内外研究来看,脆弱性研究主要应用在自然灾害、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等自然科学领域,主要关注自然环境变化下系统所遭受的不利影响和脆弱性程度,重点研究风险在脆弱性区域的分布及其形成原因和过程、脆弱性的评价与测度、典型脆弱性区域的环境问题以及如何降低脆弱性等。随着对脆弱性的进一步研究,许多学者开始运用自然-社会系统综合的方式理解脆弱性,认为脆弱性是代表着人与环境综合研究的概念集群。除了环境变化等外部扰动因素,人们也开始关注“哪些人在脆弱性过程中更容易受到伤害?哪些因素使得脆弱性对社会系统的影响被减缓或加剧?如何构建更具弹性和适应能力的社会?”并由此出现了人-环境耦合系统脆弱性概念。现有研究重点从单纯的自然系统脆弱性演化为以人和社会为中心,注重人和社会在脆弱性的形成以及降低脆弱性中的作用,并将人与社会的主动适应性作为脆弱性评价的核心问题。
国内脆弱性研究起步较晚,还不是很全面,一些基本的观点也有些滞后。中国的一些学者认为,系统脆弱性产生主要是系统的内部特征作用的结果,而系统内外部的扰动与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其脆弱性产生一定变化,是系统脆弱性发生变化的驱动因素,这种驱动因素通过影响该系统内部特征而使系统的脆弱性发生改变从而产生作用,并*终通过系统面对扰动的敏感性以及应对能力来体现脆弱性的程度。由于吸收了国外的相关成果并且做了相应的研究,国内学者目前对脆弱性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也是研究子系统脆弱性,比较典型的有研究区域发展脆弱性、生态环境脆弱性、某种特定灾害的脆弱性等。 对于脆弱性理论的研究,目前国外的研究理论更为深刻与系统,脆弱性不仅仅体现在自然环境系统上,社会产生的影响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脆弱性。
从研究脉络来看,学界对脆弱性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自然脆弱性视角转到社会脆弱性视角的发展过程。社会脆弱性存在着4种典型的定义:“冲击论”“风险论”“社会关系呈现论”和“暴露论”;同时,社会脆弱性范式有3个基本理论假设:①脆弱性是一种灾前既存的条件,②脆弱性是灾害调适与因应能力,③脆弱性是一个特定地点的灾害程度。这一范式还包括2个基本命题:“风险不平等”与“社会分化”命题。 只有通过社会脆弱性分析,才能真正确认社会中*脆弱的群体,才能真正了解灾害中不同群体应对灾害风险能力的差异,才能真正为防灾、减灾规划提供有针对性建议。社会脆弱性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城市脆弱性研究、贫困人口的脆弱性研究和农村脆弱性贫困研究。
(1)城市脆弱性研究分为城市外部脆弱性研究和城市内部脆弱性研究两大类,前者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城市脆弱性研究和城市自然灾害脆弱性研究,研究重点是探讨区域、城市、社区及城市人群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应对能力;后者主要包括城市生态脆弱性研究、城市经济发展脆弱性研究、城市社会脆弱性研究、城市人口脆弱性研究等,将城市视为一个有机体,将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作为城市生长的外界扰动,关注城市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及要素的结构特征,衡量城市有机体的健康状况及发展能力。 城市脆弱性研究是把脆弱性的研究对象指定为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城市在应对内外部脆弱性时寻找解决措施。
(2)贫困人口的脆弱性受3个方面因素的影响:①风险因素,风险越高,脆弱性越高;②抵御风险的能力,即能力越强,脆弱性越低;③社会服务体系,它反映某一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地区社会发展水平越高,越有利于贫困人口抵御各种风险。三者综合起来,能较为全面地反映研究对象的脆弱性。 贫困人口是脆弱性研究的重点,而中国的贫困人口是限制中国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贫困人口的脆弱性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出解决贫困的针对性政策。
(3)关于农村脆弱性贫困研究。由于农村人口脆弱性程度较高,其承受冲击能力较弱,实际上这就是隐藏在中国农村长期贫困背后的深层社会原因,必须消除对农村的排斥性政策并形成或增强有助于降低未来贫困的风险应对机制,提高农民抵御风险冲击的能力。在保证扶贫成果的同时,既可以保障扶贫效果的可持续性和提升扶贫投入的有效性,更能有效防止农民群体脱贫后的返贫问题。 农村脆弱性贫困研究的一个关注重点是农村存在的长期性贫困,这是导致农村无法积极合理应对灾害的重要原因。为了解决这种恶性的长期贫困,必须加大农村脆弱性贫困研究力度。
1.1.2 脆弱性的内涵与分析维度
脆弱性分析源于对自然灾害的研究,目前已发展成跨学科综合性研究,研究领域涉及生态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工程学、地理学等学科。由于学科背景与研究视角不同,不同学者对脆弱性概念的理解差别很大,同一概念被不同领域学者运用时内涵也有所不同。学术界对于脆弱性进行了多种解释。1974年,White在其著作Natural Hazards中提出了“脆弱性”的概念,他分析了人类对各种自然灾害**事件作出反应、调整的方式,首次在理论上将人类防灾减灾的视线从单纯的致灾因子研究和工程措施防御扩展到人类对灾害的行为反应,指出了通过调整人类行为减少灾害影响和损失的途径,为灾害研究与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
随着时代变化发展,不同学者对脆弱性给出了不同定义。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以下3种定义:①脆弱性是指承灾体(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对致灾因子的敏感反应程度。脆弱性越大,致灾后越易形成灾情;反之,脆弱性越小,致灾后越不易形成灾情。②在灾害脆弱性理论研究中,脆弱性是指人类易于或敏感于自然灾害破坏和伤害的状态,反映人或人群预防、经受、减轻(减缓)并从灾害影响和损失中恢复的能力。③在灾害学的文献中,脆弱性主要强调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在受到灾害影响时的抗御、应对和恢复能力,侧重灾害脆弱性产生的人为因素。
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在大气科学方面给出了脆弱性的定义。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二工作组在《气候变化2014:影响、适应和脆弱性》中指出,脆弱性是一种极易受到不利影响的倾向和习性,它包含各种概念和要素,主要有对危险的敏感性或易感性,以及应对和适应能力的缺乏等。③在气候变化脆弱性的内涵中,脆弱性为系统易受或没有能力对付气候变化,包括气候变率和**气候事件不利影响的程度,它是系统内的气候变化特征、幅度和变化速率及其敏感性和适应能力的函数,脆弱性既包括系统外部因素——系统对气候变化的暴露度,又包括系统内部因素及系统对外部压力的敏感性和适应能力。通常对气候变化反应敏感且不稳定的系统脆弱性高,而适应能力强的系统则脆弱性相对较低。适应能力是指一个系统、地区或社会适应气候变化影响的能力。适应能力取决于经济状况、技术水平、信息渠道、基础设施、制度和公平性等方面,地区、社会组织之间的适应能力千差万别,而且因时间的变化而变化。④根据脆弱性定义和分析,在气象灾害的视角下脆弱性可以被分解为两个方面:一是带有损害力的事件对于个人或群体生计的干扰后果,即风险暴露程度;二是个人或群体适应和应对这些变化的效果,即应对能力。 由此可以看出,群体脆弱性不仅关注气象灾害本身的特性,即风险的暴露度;而且还强调社会性因素面对灾害时的适应性,即社会属性对灾害的应对能力。
为了强调人的适应性及其与环境的互动,一些学者提出了社会脆弱性的概念。关注社区、群体或个人在气候、环境和社会经济制度变化下的暴露度、敏感性和适应性。社会脆弱性也可以分解为两个方面,即风险暴露程度和应对能力, 风险暴露度和灾害应对能力的关系可以用脆弱性公式表示。
从脆弱性公式中可以看出,群体脆弱性与风险暴露度成正比,与灾害应对能力成反比。处于不利的位置和环境中时,该群体不仅具有较高的风险暴露度,而且同时也缺乏对灾害的应对能力,面对同等强度的气象灾害时,脆弱性相比于其他群体会更高。这也说明只有同时有效降低面临的风险暴露度,不断提高灾害应对能力,缩短恢复力时间进程,才能真正降低群体脆弱性。
1.2 群体脆弱性的分析框架
1.2.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以脆弱性两个分析维度作为基本分析工具,结合具体气象灾害分析特定群体的社会脆弱性,形成了本书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的内在逻辑(图1-1)。
图1-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本书首先对具体气象灾害,如台风灾害、风浪灾害、干旱灾害、寒潮灾害进行场景分析,从时间轴和灾害轴系统展现气象灾害的发生过程及特定群体的灾害脆弱性真实状况,以**限度地还原灾害发生的过程。本书还从风险暴露度和灾害应对能力两个方面分析特定群体脆弱性,然后通过案例分析对比,总结不同群体脆弱性生成与差异性分布模型,*后以这个差异性分布模型作为依据,提出基于精准治理的群体灾害恢复力建设对策。
本书引入社会资本的分析工具,对气象灾害群体脆弱性进行了深入分析。社会资本是场域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工具,布迪厄指出:“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 这个定义中有两个关键概念:位置和网络(构型)。位置是指社会结构中各个客体的社会位置,它可以由个人、群体或组织所占据,具有客观性,蕴含一定的社会资源;网络(构型)则是由社会中的各个位置通过各种关联形成的关系网络。位置是网结,它连接各个不同的网络脉络和关系。因此,布迪厄所指的场域就是指各种社会关系联结起来的、表现形式多样的社会场所或社会领域。场域的构成要素有社会行动者、团体机构、制度和规则等,场域的本质表现为构成场域的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场域”这一概念“使我们把相关的行为者、制度路径以及治理结构——其对某个有限的社会层面的参与者的行动具有使能与制约作用——纳入制度分析的范围” ,这为灾害研究提供了一个动态性的微观层次分析视角。根据布迪厄的逻辑,本书将灾害场域定义为:在气象灾害发生的过程中,各个位置之间构成的救助关系网络。
资本成为自然灾害群体脆弱性的基本分布要素。有学者从灾害的群体脆弱性资本要素出发,具体分析了灾害中群体脆弱性的自然分布过程和社会分布过程(表1-1)。
表1-1 灾害的群体性脆弱性资本要素及其分布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