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2715691
产科医生全程解读0~3岁宝宝喂养、护理重点,为新手父母提供了实用的养育知识,帮助大家科学、有效地培养健康、聪明的宝宝。
本书根据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特点,从婴幼儿不同阶段的生理特点、喂养重点、日常护理、常见异常症状与不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内容详实,是一本实用性和参考价值都很强的宝宝护理全书。
目录
PART 01 0~1个月迎接天使降临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 2
新生儿的囟门 / 2
新生儿的哭声 / 3
新生儿的嗅觉 / 5
新生儿的听觉 / 5
新生儿的视觉 / 6
新生儿的体温 / 8
新生儿的大小便 / 9
新生儿预防接种 / 10
新生儿喂养重点 / 12
母乳喂养好处多 / 12
母乳喂养的正确姿势 / 13
产后开奶全攻略 / 14
纠正乳头混淆 / 15
提高母乳质量的方法 / 16
新生儿应该按需哺喂 / 17
母乳不足的原因及对策 / 17
判断新生儿是否吃饱的方法 / 20
混合喂养的正确方法 / 21
新生儿日常护理 / 22
如何给新生儿洗澡 / 22
囟门的护理方法 / 23
如何护理新生儿的脐带 / 24
新生儿臀部的护理 / 26
如何护理新生儿的眼、耳、鼻 / 27
新生儿口腔的护理 / 29
影响新生儿睡眠的原因及对策 / 29
如何为新生儿做抚触 / 32
常见异常症状与不适的应对
/ 35
新生儿黄疸 / 35
新生儿头颅血肿 / 36
婴儿肠绞痛 / 36
鹅口疮 / 38
尿布疹 / 39
脐疝 / 40
早期智能开发和训练 / 40
新生儿感知觉训练很重要 / 40
促进新生儿的听觉发育 / 41
促进新生儿的视觉发育 / 42
促进新生儿的触觉发育 / 42
看黑白图案 / 43
PART 02 1~2个月宝宝满月了
1~2个月宝宝喂养重点
/ 46
利用宝宝生物钟让喂奶更轻松 / 46
配方奶的选择 / 48
吃母乳的宝宝需要额外喂水吗 / 49
妈妈不偏食,宝宝体内维生素才充足 / 50
如何喂养早产儿 / 50
1~2个月宝宝日常护理 / 51
变换睡姿,睡出漂亮头形 / 51
让宝宝睡得更好 / 52
产后42天宝宝复查 / 53
如何照顾双胞胎宝宝 / 55
预防接种后的反应及处理方法 / 56
宝宝为什么睡觉打呼噜 / 58
常见异常症状与不适的应对 / 59
宝宝湿疹 / 59
便秘 / 60
枕秃 / 60
吐奶溢奶 / 61
耳道进水 / 61
早期智能开发和训练 / 62
宝宝视觉锻炼 / 62
宝宝听觉锻炼 / 63
丰富婴儿的触觉体验 / 63
练习踢蹬球 / 64
PART 03 2~3个月开始有互动
2~3个月宝宝喂养重点
/ 66
随月龄调整哺乳时间 / 66
此阶段宝宝的吃奶量 / 67
认识微量元素——锌 / 68
给宝宝补钙,吸收是关键 / 68
宝宝奶瓶消毒有学问 / 69
2~3个月宝宝日常护理 / 70
这些信号,提示婴儿运动发育异常 / 70
如何防治痱子 / 71
如何给宝宝洗脸和手 / 72
如何给宝宝洗头 / 73
如何给宝宝剪指甲 / 73
常见异常症状与不适的应对
/ 74
夜里突然惊醒哭闹 / 74
佝偻病 / 75
O形腿和X形腿 / 77
肌张力高 / 78
早期智能开发和训练 / 78
学习俯卧撑起 / 78
锻炼感觉统合能力 / 79
为婴儿选择合适的玩具 / 79
拍打吊起的物品 / 80
PART 04 3~4个月短暂的厌奶期
3~4个月宝宝喂养重点
/ 82
如何保存母乳 / 82
不要过早给宝宝添加辅食 / 83
让宝宝学会舔食 / 83
宝宝厌奶怎么办 / 84
3~4个月宝宝日常护理 / 86
开始为宝宝选择合适的枕头 / 86
宝宝睡颠倒怎么办 / 86
抱着睡,放小床就醒怎么办 / 87
尿黄有什么问题吗 / 88
婴儿为什么总是流口水 / 89
哪些情况暂时不宜接种疫苗 / 89
常见异常症状与不适的应对
/ 90
经常性打嗝 / 90
外耳湿疹 / 91
宝宝斜颈 / 91
腿纹不对称 / 92
早期智能开发和训练
/ 93
逗宝宝发声 / 93
多和宝宝一起做游戏 / 93
训练宝宝双臂的支撑力 / 94
练习拉坐和靠坐 / 94
PART 05 4~5个月练习翻身
4~5个月宝宝喂养重点
/ 98
如何给宝宝选择奶粉的品牌 / 98
冷冻的母乳还能给宝宝喝吗 / 99
冲配方奶粉用什么水比较好 / 101
了解深度水解配方奶粉 / 102
理性对待微量元素的补充 / 102
4~5个月宝宝日常护理 / 103
让婴儿学习双手扶瓶 / 103
推婴儿外出要注意安全 / 103
不可抛接宝宝玩耍 / 105
夏季如何防蚊 / 105
每天晒多久太阳合适 / 106
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的比较 / 107
常见异常症状与不适的应对
/ 108
宝宝痰多 / 108
消化不良 / 109
早期智能开发和训练 / 110
逗逗飞 / 110
青蛙跳 / 110
学会两侧翻身 / 110
练习循声找物 / 111
PART 06 5~6个月宝宝开始添加辅食
5~6个月宝宝喂养重点
/ 114
为婴儿准备辅食餐具 / 114
及时、合理地添加辅食 / 114
及时发现添加辅食的信号 / 115
辅食添加的基本原则 / 115
6个月可以添加的辅食 / 117
蛋黄的添加方法 / 118
喂食米汤,健康营养 / 118
几类主要辅食的制作方法 / 119
5~6个月宝宝日常护理 / 121
培养宝宝睡一夜整觉的习惯 / 121
帮助婴儿适应新的照看者 / 121
缓解宝宝出牙不适 / 122
用声音和动作配合宝宝大小便 / 123
夏天发热能开空调吗 / 124
宝宝趴着睡觉正常吗 / 125
常见异常症状与不适的应对 / 126
缺铁性贫血 / 126
婴儿肠套叠 / 126
幼儿急疹 / 127
早期智能开发和训练 / 128
给婴儿开辟一个游戏区 / 128
学会180°翻身 / 128
练习扶腋蹦跳 / 128
同妈妈玩藏猫儿 / 129
PART 07 6~7个月宝宝注意补铁
6~7个月宝宝喂养重点
/ 132
注意补充含铁食物 / 132
粥类辅食的制作方法 / 134
人工喂养的婴儿开始换Ⅱ段奶粉 /
134
让婴儿练习咀嚼 / 134
学习捧杯喝水 / 135
6~7个月宝宝日常护理 / 136
宝宝出牙晚是缺钙吗 / 136
正确护理婴儿的乳牙 / 137
婴儿更容易被晒伤 / 137
防止宝宝误吞异物 / 138
宝宝头围的正确测量方法 / 139
常见异常症状与不适的应对
/ 140
小儿发热 / 140
高热惊厥 / 140
小儿腹泻 / 141
积食 / 142
早期智能开发和训练 / 143
学习翻滚 / 143
练习扶物坐起 / 143
妈妈给宝宝唱儿歌 / 144
学认身体的个部位 / 145
PART 08 7~8个月宝宝养育与护理
7~8个月宝宝喂养重点
/ 148
花样辅食唤起宝宝的食欲 / 148
宝宝营养米粉怎么选择 / 148
是否需要额外补充DHA / 149
肉食添加方法 / 150
早产儿如何添加辅食 / 151
7~8个月宝宝日常护理 / 151
确保婴儿的爬行安全 / 151
出牙晚是否缺钙 / 153
每天晒太阳还需补充维生素D吗 /
154
单独疫苗与五联疫苗 / 154
常见异常症状与不适的应对
/ 155
呕吐 / 155
便秘 / 156
耳垢栓塞症 / 157
早期智能开发和训练 / 158
训练手的握力和灵活性 / 158
学习用手势表示语言 / 159
婴儿学爬益处多 / 159
不要过早学走路 / 160
PART 09 8~9个月宝宝养育与护理
8~9个月宝宝喂养重点
/ 164
给婴儿添加肉末 / 164
主食类辅食的制作方法 / 164
少给孩子吃甜食 / 165
如何从食物中补充微量元素 / 168
8~9个月宝宝日常护理
/ 169
宝宝需要自己睡小床吗 / 169
能不能给宝宝用抗生素 / 170
关注宝宝的视力 / 171
常见异常症状与不适的应对
/ 172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172
小儿烧烫伤 / 173
早期智能开发和训练 / 174
练习用手脚爬行 / 174
练习拉物站起、坐下 / 174
训练拇指和食指对捏的能力 / 175
发展辨别物体差别的能力 / 175
模仿发音,称呼大人 / 175
PART 10 9~10个月宝宝养育与护理
9~10个月宝宝喂养重点
/ 178
补充多种维生素要慎重 / 178
不要强迫婴儿进食 / 178
什么是无乳糖配方奶粉 / 179
9~10个月宝宝日常护理 / 180
带婴儿做一次口腔检查 / 180
为婴儿挑一双合适的鞋 / 180
做好宝宝日常口腔清洁 / 181
不要让宝宝独自待在浴盆里 / 182
常见异常症状与不适的应对 / 182
咳嗽 / 182
手足口病 / 184
营养失调症 / 185
刺伤与抓伤的处理 / 185
早期智能开发和训练 / 186
学习单手扶物 / 186
练习放入和取出 / 186
提高婴儿的辨色能力 / 187
练习发音和回应 / 187
PART 11 10~11个月宝宝养育与护理
10~11个月宝宝喂养重点 / 190
不要错过婴儿味觉发育的敏感期 /
190
让婴儿学会拿勺子 / 190
锻炼宝宝咀嚼能力 / 191
10~11个月可以添加的辅食 / 191
10~11个月宝宝日常护理 / 193
不要依赖学步车 / 193
正确护理乳牙 / 194
多到户外玩 / 194
宝宝开窗睡眠益处多 / 195
预防宝宝形成“八字脚” / 195
常见异常症状与不适的应对
/ 196
肥胖症 / 196
宝宝斜视 / 196
关节脱臼 / 197
异物呛进气管的紧急处理方法 /
197
早期智能开发和训练 / 198
练习自己站稳 / 198
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 199
学认图卡 / 199
学会用手指表示1 / 200
PART 12 11~12个月宝宝养育与护理
11~12个月宝宝喂养重点 / 202
何时离乳合适 / 202
离乳之后的配方奶粉选择 / 203
引导宝宝不要偏食 / 203
11~12个月宝宝日常护理
/ 204
宝宝用药注意事项 / 204
能给宝宝玩iPad吗 / 205
哪些情况可以引起宝宝入睡后打呼噜 / 206
注意护理女婴的生殖器官 / 206
常见异常症状与不适的应对
/ 207
烫伤 / 207
支气管哮喘 / 208
风疹 / 209
脚扭伤的处理 / 210
早期智能开发和训练 / 211
学搭积木 / 211
模仿动物叫 / 211
学认圆形 / 211
用动作表演儿歌 / 212
PART 13 1岁1~3个月宝宝养育与护理
1岁1~3个月宝宝喂养重点 / 214
1岁后宝宝每日饮食安排 / 214
每天保证喝一定量的奶 / 215
每天补充100毫克~200毫克钙
/ 215
注意宝宝饮食安全和卫生 / 216
不要给宝宝喂饭 / 217
吃零食要讲究方法 / 218
幼儿为什么会偏食 / 219
偏食的应对方法 / 220
1岁1~3个月宝宝日常护理
/ 221
让宝宝定时坐盆大便 / 221
学会用正确方法给宝宝擤鼻涕 /
222
让宝宝穿合适的内衣 / 222
耐心面对宝宝学走路 / 223
给宝宝适量的硬物食用 / 223
不要给宝宝睡电热毯 / 224
常见异常症状与不适的应对
/ 224
百日咳 / 224
地图舌 / 225
口角炎 / 226
早期智能开发和训练 / 226
练习自己走 / 226
滚球和扔球 / 227
鼓励幼儿涂鸦 / 227
学习上楼梯 / 228
PART 14 1岁4~6个月宝宝养育与护理
1岁4~6个月宝宝喂养重点 / 230
养成吃饭专心的好习惯 / 230
鸡蛋虽好不可多吃 / 230
宝宝为什么会挑食 / 231
宝宝挑食的对策 / 232
防止宝宝食物过敏 / 233
1岁4~6个月宝宝日常护理
/ 234
乳牙出齐可以刷牙 / 234
培养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 / 235
带宝宝乘飞机要注意安全 / 236
防止宝宝发生意外 / 237
常见异常症状与不适的应对
/ 238
小儿肺炎 / 238
腮腺炎 / 239
结膜炎 / 240
早期智能开发和训练 / 240
模仿打电话 / 240
学穿大珠子 / 241
引导幼儿记住事物的特点 / 241
用图卡练习配对 / 241
PART 15 1岁7~9个月宝宝养育与护理
1岁7~9个月宝宝喂养重点 / 244
先补锌再补钙 / 244
哪些幼儿容易缺锌 / 244
1岁7~9个月宝宝日常护理
/ 245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 245
不要强制宝宝使用左右手 / 246
宝宝视力保护措施 / 247
防止宝宝尿床的办法 / 248
别让宝宝跟着大人熬夜 / 248
夜间磨牙是病吗 / 249
常见异常症状与不适的应对
/ 250
流行性感冒 / 250
口腔溃疡 / 251
鼻出血怎么办 / 251
夜惊症、夜游症 / 252
早期智能开发和训练 / 252
玩沙子 / 252
学拍手数数 / 253
练习套圈 / 253
让幼儿对汉字产生兴趣 / 253
PART 16 1岁10~12个月宝宝养育与护理
1岁10~12个月宝宝喂养重点 / 256
减少营养素的损失 / 256
适合宝宝的菜肴制作方法 / 256
宝宝胃口不好怎么办 / 257
1岁10~12个月宝宝日常护理
/ 259
阻止宝宝做不能做的事情 / 259
帮宝宝刷牙,逐步树立护牙意识 / 260
让宝宝自然入睡 / 260
勤剪指甲勤洗澡 / 261
常见异常症状与不适的应对
/ 262
龋齿 / 262
宝宝发生急症的处理原则 / 263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 264
过敏性鼻炎 / 265
早期智能开发和训练 / 266
双脚交替上下楼梯 / 266
学穿小珠子 / 266
玩球 / 266
PART 17 2岁1~3个月宝宝养育与护理
2岁1~3个月宝宝喂养重点 / 268
2~3岁每日饮食安排 / 268
宝宝的三餐安排 / 269
不可给宝宝乱用营养素 / 269
2岁1~3个月日常护理 / 270
养成提早如厕的习惯 / 270
3岁以下好不用油画棒 / 270
教宝宝解扣子、系扣子 / 271
宝宝坐马桶须知 / 272
常见异常症状与不适的应对
/ 272
急性喉炎 / 272
尿路感染 / 273
早期智能开发和训练 / 274
练习奔跑 / 274
婴幼儿认识时间 / 275
练习手的精细技巧 / 275
给玩具娃娃穿脱衣服 / 276
PART 18 2岁4~6个月宝宝养育与护理
2岁4~6个月宝宝喂养重点 / 278
改正宝宝不吃蔬菜的习惯 / 278
果汁不能代替水果 / 279
2岁4~6个月宝宝日常护理
/ 280
外出购物时要防止宝宝走失 / 280
对待宝宝恋物的正确做法 / 281
常见异常症状与不适的应对
/ 282
水痘 / 282
睑腺炎 / 283
过敏性皮炎 / 283
早期智能开发和训练 / 284
练习牵手单脚站稳 / 284
学会按大小顺序排数字 / 285
练习涂色 / 285
搭三级楼梯 / 286
PART 19 2岁7~9个月宝宝养育与护理
2岁7~9个月宝宝喂养重点 / 288
让宝宝帮忙摆餐具 / 288
宝宝膳食不可缺粗粮 / 288
适合宝宝的饮料 / 289
乳饮料不能取代牛奶 / 290
2岁7~9个月宝宝日常护理
/ 291
为幼儿独自睡觉做准备 / 291
学习穿脱外衣 / 292
教宝宝学用手纸 / 292
开始用牙膏刷牙 / 293
分清左右穿鞋 / 293
宝宝穿凉鞋要注意 / 293
常见异常症状与不适的应对
/ 294
维生素A缺乏症 / 294
流鼻血 / 295
动物伤害的紧急处理 / 295
早期智能开发和训练 / 296
钻洞 / 296
训练幼儿的平衡能力 / 297
练习撕图形 / 297
练习单脚站立 / 298
PART 20 2岁10~12个月宝宝养育与护理
2岁10~12个月宝宝喂养重点 / 300
宝宝食用油选择 / 300
宝宝不能以汤食为主 / 301
2岁10~12个月宝宝日常护理
/ 301
带宝宝参观幼儿园 / 301
教宝宝洗手绢 / 302
学习自己收拾书包 / 302
常见异常症状与不适的应对 / 303
宝宝做噩梦和怕黑 / 303
情感摩擦综合征 / 304
早期智能开发和训练 / 305
手印作画 / 305
练习跳远 / 306
背儿歌 / 306
倒数数 / 309
PART01 0~1个月迎接天使降临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新生儿的囟门
人的颅骨是由6块骨头组成的,婴儿出生时颅骨尚未发育完全,骨与骨之间相互衔接的部位存在着缝隙,头的顶部及枕后部形成了两个没有骨头、只有头皮覆盖的特殊区域,医学上分别称为“前囟门”和“后囟门”。
正常情况下,新生儿的前囟门大约为1.5厘米×2厘米,外观看上去前囟门平坦或稍稍有些凹陷,有时能看到脉搏跳动。在出生后的数月里,前囟门会随着头围的逐渐增大而略微增大,满月时前囟门2厘米×2厘米。出生6个月后,前囟门由于颅骨逐渐发生骨化而渐渐变小,通常1~1.5岁时闭合。
前囟门闭合得早晚反映着颅脑发育的情况,也在间接说明骨骼系统发育的情况。
如果前囟门小,并在宝宝6个月时即闭合,这种情况常见于脑发育不全、畸形、遗传病因素、维生素D中毒等。但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宝宝前囟门比较小,也可能属于正常现象。因此,要确定前囟门是否小,应结合宝宝的年龄、头颅外形、精神反应、智力和体格发育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如果前囟门大(大于3厘米×3厘米),1岁半以后仍未闭合,这种情况多见于头颅骨发育障碍或颅内压力持续增高的病症,如克汀病、脑积水及先天性心脏病或严重营养不良所引起的发育迟缓。
后囟门很小,一般不太引人注意。出生时为0厘米~1厘米,部分婴儿满月时后囟门已闭合,大多婴儿在出生后的2~3个月时闭合。
囟门位于头顶前部,是头部骨骼之间的缝隙,呈菱形,在1岁以内是反映体内有无疾病的窗口。
新生儿的哭声
在出生之前,胎儿靠脐带传送妈妈血液中的养分为生,他的肺还不能工作,妈妈富含氧气的血液和胎儿排出的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通过胎盘进行交换;出生后,婴儿的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就不能再依赖妈妈了,他接触到空气,开始呼吸,心脏和肺开始循环运作。空气充满了他的肺部,肺泡扩张,发出声啼哭。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婴儿在前3个月哭得多,平均每天哭的时间达120分钟;4个月以后减少到每天哭60分钟。一天之中,晚上睡觉前哭的时间长(平均34分钟),下午其次(24分钟),上午较少(20分钟),夜里少(10分钟)。研究人员认为,导致婴儿哭的主要原因是中枢神经系统不成熟,而不是由于父母照顾不够。
新生儿的嗅觉
新生儿嗅觉中枢与末梢早已发育成熟,对乳味有特殊的敏感性,如果闻到乳香会积极地寻找乳头。新生儿在出生后5天就能区别妈妈的奶垫和别人奶垫的气味,如果挡住妈妈的脸,只让新生儿闻妈妈的奶垫,并不断变换妈妈奶垫的位置,新生儿会准确地将头转向妈妈奶垫的一侧。这种天生的高度发展的嗅觉能力能帮助新生儿认出自己的妈妈。
新生儿对食物气味的反应和对味道的反应一样,与成人非常相似,这表明对气味的偏好也是与生俱来的。香蕉和巧克力的气味会使新生儿放松、愉快;而臭鸡蛋的气味会使他们眉头紧皱。新生儿还能找到发出气味的地方,如果是不好的气味,他们就避开那个方向。研究者把氨水放在出生不到6天的新生儿鼻子前,新生儿很快把头转到另一侧。
新生儿的听觉
1.新生儿有惊人的语音分辨能力
国外的有关研究显示,新生儿分辨声音的范围很广。和听纯音相比,他们更喜欢听复杂的声音,如人说话的声音或嘈杂的声音。出生几天的新生儿已能分辨从低音到高音和从高音到低音的两组音,也能区分出哪些发音是两个音节、哪些发音是3个音节。
有些新生儿能将妈妈的语音和家里其他人的语音区别开来,当他啼哭的时候,听到妈妈哄他的声音便会安静下来,别人哄就不行。这种惊人的语音分辨能力为以后学说话、掌握人类语言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2.新生儿对声音有定向反应
新生儿在觉醒状态下听到声音后会转动眼睛和头去寻找声源,如在新生儿耳旁柔声呼叫或说话,醒着的新生儿会慢慢将眼睛转向发声的方向,特别是妈妈的声音出现时,他的眼睛会转向妈妈,因为他在子宫内听惯了妈妈的声音,对妈妈的声音很熟悉。如果声音频率太高、强度过大,他的眼睛会转离开声源或用哭声表示拒绝这种刺激。
有听力障碍的孩子,如果能被及早发现,早日得到治疗和训练,不仅在治疗上比较简单,而且有的听力可能会完全恢复。特别是在刚出生时就被发现,在得到及时有效的康复训练后,到3岁时可能恢复到正常孩子的水平。因此,家长要注意观察新生儿,在家里,可用小塑料盒,盒内装60粒大米,在新生儿的耳后30厘米处摇动。新生儿有皱眉、眨眼、转头、惊跳等动作,证明新生儿有听力。也可以在平常观察新生儿,当关门、突然大声说话、开电视、开音响时新生儿也有上述反应,也能证明新生儿有听力。
新生儿的视觉
1.还不能很好地聚焦
虽然眼睛的视觉功能在胎儿7个月的时候就具备了,但新生儿的眼睛还不能很好地聚焦,只能看清眼前20厘米~38厘米处的物体,这个距离正好是妈妈给新生儿哺乳时和新生儿脸部的距离。虽然看东西不清楚,但新生儿处于安静觉醒状态时总是积极地注视周围的事物。新生儿喜欢看人脸,关注人脸的轮廓线,注视点更多地停留在前额、头发和下巴部位。研究发现,新生儿大脑中枢有一个部位能够对人脸图案做出积极反应,即使是一些人脸的草图,新生儿也能够对其做出反应。这种特殊的认知能力会帮助新生儿与妈妈建立起亲密的联系,对哺乳尤其有帮助。
除了人脸之外,亮光和运动的人或物体也是新生儿喜欢看的。新生儿对运动的物体特别感兴趣,能追着眼前水平方向运动的物体看,能在运动中发现周围东西的远近,但追视范围小于90°,追视的速度也比较慢,准确性较差。
2.深度视觉还不够发达
新生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眼球的活动方向,但双眼还无法协调运动,所以深度视觉不够发达。直到3~5个月的时候才能很好地进行两眼协调运动,具备初步的深度视觉。
新生儿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眼球的活动方向,但眼肌肉的控制力量还很有限,所以当他想关注一些距离更远的事物时很容易出现两眼对视,即俗称的“斗鸡眼”。
3.对红色敏感
婴儿从出生的时候就能够看见颜色,对于红色比较敏感。用红色吊环在出生后12~48小时的新生儿头上方作水平及垂直方向移动,有76%的新生儿能做出用眼追随红环的反应。
新生儿的体温
健康的新生儿正常体温为36℃~37℃,春季、秋季、冬季上午为36.6℃,下午为36.7℃;夏季上午为36.9℃~36.95℃,下午为37℃。吃奶后、活动、哭闹、衣被过厚、室温过高等情况均可使新生儿的体温暂时升高到37.5℃,甚至到38℃。
1.新生儿要注意保暖
新生儿的体温中枢功能尚不完善,体温不稳定,极易受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而出现体温时高时低的情况。新生儿的皮下脂肪较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容易散热,因此要注意给新生儿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室内温度要保持在18℃~22℃。如果室温过低,新生儿为了维持正常的体温会使血管收缩,并导致耗氧量增加,减慢新陈代谢,持续的低温环境容易引起新生儿硬肿症。但也不要给新生儿穿盖得太多,尤其是在新生儿发热时,穿盖得太多可引起高热惊厥或抽风。
2.正确测量体温的方法
给新生儿测量体温有3种方法,即腋下体温、口腔体温、肛门体温,其中以腋下体温测量起来方便,也常用。3种测体温方法数值略有差异,依次相差0.5℃,即腋下36℃~37℃,口腔36.5℃~37.5℃,肛门内为37℃~38℃。
新生儿腋下有汗时应先用毛巾将汗液擦干后再进行测试,以保证测试温度的准确。
给新生儿测试体温的时间以5~10分钟为宜。
新生儿的大小便
1.新生儿的大便
一般婴儿出生后10~24小时内开始排胎粪,粪便呈黑绿色黏液状。喂奶3~4天后会过渡为正常的大便,每日排便3~5次。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多是金黄色的糊状便,有的有少量白色的奶瓣。每天排便次数多少不一,有时一天1~4次,有时一天5~6次,甚至更多些。
人工喂养的新生儿大便呈淡黄色或土黄色,且多为成形便,每天1~2次,易发生便秘。
每个新生儿的大便规律都是不一样的,只要食欲好,精神状态好,体重在恢复生理性体重下降后逐渐增加,就不用太担心大便次数多一次或少一次,也不用过多地担心大便是糊状还是条状。
如果新生儿的大便有以下问题要引起注意:
★粪便很稀且有臭味,同时伴有呕吐、不吃东西等异常情况,这是腹泻的表现。腹泻对新生儿的威胁很大,甚至可危及生命,不可耽误,要立即请医生诊断治疗。
★如果在新生儿的尿布上见到血,可能是消化系统有问题或是有其他疾病,这种情况也不能耽误,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如果粪便中有其他不正常的东西令妈妈无从判断时,也要去医院检查,以免错过治疗疾病的时机。
2.新生儿的小便
婴儿出生时肾脏发育还不完善,易发生新生儿水肿、低钙血症等。出生后数小时开始排尿,每天尿10~20次,尿中可有微量蛋白,尿酸较多时尿液可呈粉红色。
出生天的尿量较少,约10毫升,出生后36小时之内都属正常。随着哺乳摄入水分,新生儿的尿量会逐渐增加,每日可达10次以上,日总量可达100毫升~300毫升,满月前后可达250毫升~450毫升。
新生儿预防接种
免疫系统是机体执行免疫应答及免疫功能的重要系统,包括胸腺、骨髓、脾脏、淋巴结等。当人体受到细菌、病毒等致病因素的侵犯时,免疫系统就要有所反应,产生相应的对抗这些病源的免疫球蛋白和多种淋巴因子,以消灭外来的入侵者,保护人体健康,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免疫反应,俗称“抵抗力”。预防接种就是利用人体抵抗疾病的这种反应原理,将一些引起传染病的病毒、细菌灭活或减毒,制成疫苗,这些疫苗可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免疫力,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某些传染病的目的。计划免疫就是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
孩子出生个月要接种两种疫苗,一种是乙肝疫苗,另一种是卡介苗。
1.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全程共接种3针,出生24小时之内注射针,满月后注射第二针,6个月后注射第三针。新生儿、儿童和成人接种部位均为上臂三角肌中部肌肉。接种后一般反应轻微,少数可能出现低热,接种部位红肿、压痛等症状,一般均在1~2天内消失。
有血清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荨麻疹以及对青霉素、磺胺等药物过敏者不能接种乙肝疫苗。低体重、早产、剖宫产等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儿,暂时不宜接种乙肝疫苗。虽然乙肝疫苗对这部分新生儿并无害处,但因其自身的体质状况易发生偶合事件,因此好推迟接种时间。
2.接种卡介苗
卡介苗是一种用来预防儿童结核病的疫苗,接种后可使儿童产生对结核病的特殊抵抗力。凡是足月新生儿均应在出生后24~72小时内完成卡介苗的接种。接种后约1~2周,局部会呈现红色小结节,以后逐渐长大,微有痛痒,但不会发热;6~8周会形成脓包或溃烂,不必擦药或包扎,但局部要保持清洁,衣服不要穿得太紧。如有脓液流出可用无菌纱布或棉花拭净,不要挤压。2~3个月会愈合结痂,痂皮要等它自然脱落,不可抠掉。痂皮脱落后留下一个微红色的小疤痕,以后红色逐渐变成肤色。婴儿3个月时应到当地的结核病防治所做结核细菌素试验,以检查接种是否有效。
如果出生时没能及时接种卡介苗,在1岁以内一定要到当地结核病防治所卡介苗门诊或者卫生防疫站计划免疫门诊去补种。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和难产的新生儿应该慎种卡介苗。正在发热、腹泻、有严重皮肤病的新生儿应该缓种卡介苗。患有结核病、急性传染病、心肾疾患及免疫功能不全的新生儿不能接种卡介苗。
新生儿喂养重点
母乳喂养好处多
母乳是新妈妈专门为宝宝精心“生产制作”的天然食品,母乳喂养具有如下益处:
1.母乳是婴幼儿的天然食物
母乳中含有大量的“生长因子”。已发现的“生长因子”有50余种,如表皮生长因子,可促使宝宝表皮组织增生和分化,促进未成熟的胃肠上皮细胞生长,并有利于肝和其他组织的发育。神经生长因子能促进宝宝神经系统发育,是交感神经细胞生存和功能维持必需的因子。健康母亲的乳汁,完全具备宝宝正常发育的所有必需物质。
2.母乳能提高婴幼儿免疫功能
母乳中免疫物质丰富,含有吞噬病菌的吞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有一定的免疫作用。母乳中也含有大量的溶菌酶,能溶解细菌,使其死亡。母乳中含有丰富的乳铁蛋白,而乳铁蛋白能阻止细菌代谢,剥夺细菌体内必需的铁,让细菌死亡。特别是在初乳里面,免疫物质更多,所以,宝宝吃后不容易生病。
3.母乳有利于宝宝智力发展
研究发现,母乳中含有一种与人的大脑、视力发育关系密切的牛磺酸。母乳中牛磺酸比牛乳高近百倍,对保护视网膜、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抗氧化作用以及促进免疫功能均有益处。母乳是宝宝饮食中牛磺酸的重要来源,鉴于牛磺酸有如此好的作用,因此在一些奶粉中也加有少量的牛磺酸。婴儿期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父母要想自己的宝宝长得聪明,应尽量进行母乳喂养。
4.增进母子感情
母乳喂养还可促进母子的感情,激发母子一系列的天赋行为。
5.促使产妇早日恢复身体健康
用母乳喂养新生儿对母亲也十分有利。通过宝宝的吸吮可反射性刺激母亲子宫收缩,促使母亲的生殖器官得到较快的恢复。
由此可见,对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不仅可以使宝宝健康地成长和发育,也有利于母亲产后身体的康复。只要条件允许,都应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的正确姿势
喂奶不一定强求某种姿势,只要母婴都感到舒适就行。一般坐姿、睡姿都可。
这三种姿势可交替着进行,直到你觉得舒服为止。一般来说,半躺势和躺势比较适合做了外阴切开手术或剖宫产的妈妈,这样不会因为坐起来而导致伤口疼痛。
产后开奶全攻略
开奶是新妈妈进行母乳喂养很关键的一步,如果没有做好,会给以后的母乳喂养埋下隐患:一是宝宝可能会拒绝母乳,二是妈妈也可能发生奶水不足或奶胀的情况,严重的还会发生急性乳腺炎。所以,新妈妈可不要忽视开奶的重要性。
1.心态要好
开奶是否顺利,与妈妈的心态有很大的关系。新妈妈要明白,给宝宝哺乳是一件快乐的事,他是世上完全依赖你的人,没有比这更值得你做的事了。新妈妈要坚信,一定可以顺利地进行母乳喂养,而且乳汁的多少根本不会受乳房的形状和大小的影响。好的心态是母乳喂养顺利进行的前提。
2.宝宝出生后就可以开奶
如果妈妈的身体允许,孩子出生后半小时就可以给他喂奶了,这样不仅可以刺激乳房更快、更多地分泌乳汁,而且还会对新生儿产生积极的作用。因为在妈妈子宫内,胎儿是通过脐带吸收营养以及氧气的,出生后要转变为靠自己的消化系统吸收营养,靠排泄系统排出废物,靠肺来呼吸。在妈妈乳头的刺激下,婴儿的吸吮功能、消化功能、排泄功能和呼吸功能都会较早进入工作状态,活动能力越来越强,所以不可小视它的特殊促进作用。
越早让宝宝吸到母乳,越早对乳头进行刺激,越有利于开奶和母乳喂养。
3.开奶前不要给宝宝吸奶嘴
开奶前给宝宝吸奶嘴,会让宝宝产生“乳头错觉”。奶嘴吸起来比较轻松,出于“偷懒”的天性,吸过奶嘴的宝宝会不愿意再费力吮吸妈妈的乳房,从而增加开奶和母乳喂养的难度。所以在吮吸乳头前,不要给宝宝吸奶嘴。一旦宝宝产生了“乳头错觉”,就不认妈妈的乳头、不肯吸奶了。
纠正乳头混淆
乳头混淆,指新生儿因为吸吮母亲乳头之前吸吮了奶嘴,或者频繁使用奶瓶,而不会吸吮或不愿吸吮母乳的现象。
刚生下来的宝宝嗷嗷待哺,有的妈妈还没有奶水,便用奶瓶给宝宝喂奶这一招其实并不好。因为宝宝吮吸奶嘴比吮吸妈妈的乳头要省力,先用奶嘴喂养的宝宝容易出现对妈妈乳头抗拒的现象,造成母乳喂养困难,而且宝宝长时间不吸妈妈的乳头还会影响新妈妈的乳汁分泌。
其实,宝宝从母体生下来体内储存的营养是可以维持一段时间的,并不急需补充营养。正确的做法是,在宝宝出生30分钟后让宝宝吸吮母乳。刚开始乳汁会比较少,应让宝宝勤吸吮,不要轻易更换配方奶喂养。
提高母乳质量的方法
为了提高母乳的质与量,新妈妈应当做到下列几点。
1.早吸乳、多吸乳
新生儿出生半小时内即可哺乳,这时新妈妈不一定有乳汁,但早吸吮可以早刺激催乳素的产生,从而促进乳汁的分泌。
另外,多吸吮可以刺激乳汁分泌,所以不要限制宝宝的哺乳时间。
2.采取正确的吸吮姿势
正确而有效地吸吮是对乳汁分泌有效的刺激,吸吮的次数越多,越有利于乳汁的分泌。
3.吃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母乳是由母体营养转化而成的,所以新妈妈应吃营养丰富而且容易消化的食物,如豆制品、蛋类、鱼类、蔬菜、水果等营养丰富的食物。哺乳期新妈妈不宜吃腌菜、香料、油腻、辛辣的食物,也不应该喝酒。乳量与食物营养有关,乳母的饮食在于精而不在于多,产妇饮食宜少食多餐。乳母需喝大量流质,一天应喝6杯以上的温开水,多喝鸡汤、鱼汤或骨头汤,这样有催乳作用。
另外,新妈妈可以多喝催奶汤,比较常喝的汤有鲜鲫鱼汤、木瓜猪蹄汤、黄豆炖猪蹄汤、黄花肉片汤等。
4.避免劳累
哺乳期应有充分的睡眠和休息,做到生活有规律,心情舒畅,生活环境舒适。若疲劳过度会影响催乳素的分泌,从而减少乳汁的分泌。
新生儿应该按需哺喂
喂养新生儿应遵循按需哺乳的喂养原则。婴儿的食量大小因人而异,不用每天固定次数,食量大的可多喂几次,也可间隔时间短些;食量小的可少喂几次或间隔时间长些。
每次喂奶要让孩子一次吃饱。如果孩子吃一小会儿就睡了,可以揉揉他的耳朵,挠挠他的脚心,逗醒孩子,或把乳头撤出再放进孩子嘴里,以保证他一次吃饱。喂奶时妈妈不必在规定时间内停止哺乳,有些孩子吃得慢,有些孩子吃得快,可以让孩子自己决定何时停止吃奶。孩子吃饱了会停止吸吮,这时很容易就能从孩子嘴里抽出乳头,不要让孩子养成含乳头睡觉的习惯。
有的妈妈奶水特别多,有时会呛着孩子;还有的妈妈乳房比较大,在喂奶时可能会压住孩子的鼻子。遇到上述情况,妈妈可以用食指和中指夹在乳晕的外周,即可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