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7714522
这是一本讲述留学生、陪读家长、工作族、游客、打工度假者的新西兰生存之道的书……真实版“中国人在新西兰”的走心故事。
这也是一本午夜时分的睡前读物,亦是阅读人生的一场经历,在异乡人的故事里,看到自己。
故事中的大桑,为了让自己逃离别人异样眼神的扫射,远走他乡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片新世界。
故事中的小林,不甘在国内做一眼能望到头的稳定公务员,通过打工旅行激发出内心巨大能量。
故事中的里昂,家境殷实,却为了体验生活、广交朋友而来新西兰甘愿当起了“农民”。
故事中的加藤,不管家中反对,遵从自己内心对快乐的追寻,来到新西兰,学着充实自己……
人生的酸甜苦辣如此种种,那些在异国坚强生活的平凡人,那些信奉“在路上”信条的自由主义者,那些不甘受命运摆布的勇者,那些挣脱现实枷锁的追梦人,那些为了目标不择手段的实际派,组成西方社会特殊群体,悲喜之间,已见大时代的缩影。
全书以旁观者角度观察新西兰这片纯净土地上的海外华人,选取其中独具代表性的人物深入记录。贯插本地生活细节,配大量美图,可读性与实用性兼具。
26岁的谢小丁,放弃高薪工作,奔赴地球另一端的中土世界。
在这里,她换宿打工,兼职导游,捣鼓古董首饰,在百年老药房做药剂师助理,邂逅爱情,与暖男“陈先生”一起穿山越岭,如今定居在世界*美小镇。
只不过与其他人不同的是,她不仅体验了一把“打工旅行”的乐趣,还在瓦卡蒂普湖旁敲出了这段非同寻常的人生经历,将新西兰那些人、那些事温暖叙述:
优雅坚强的陪读妈妈,打工度假年轻人的江湖轶事,不小心当上学霸的留学生,孤独单身汉的小寂寞,祖国游客们的新西兰之旅……
人生百态,娓娓道来。
引言 心愿清单 001
第一章 再见,春天007
从一个机场,到下一个机场 010
在机场内与神对话 012
第二章 我的换宿生涯 017
美得不可思议的房子 020
家庭旅馆小掌柜 021
古怪房客一箩筐 023
小小风波 026
她从哪里来? 028
来自上海的方便面 030
减肥?别开玩笑了 032
自己事情自己做 034
第三章 中西教育大对比 037
非著名妈妈 044
玩怎么有好成绩? 045
钱能解决的问题 048
第四章 千山万水只为你 053
意料之外的见面 055
乡下姑娘进城溜达 059
爱情这点小事 066
准备出发 068
一路向南 075
第五章 为了生活,前进 085
讨厌客栈的下马威 090
走,还是留? 091
大雪纷飞的找工之旅 093
雪山顶上的提拉米苏 098
想念故乡那碗汤 104
单身汉的小寂寞 108
海洋孤独客 111
二手爱好者的发财梦 116
那些远远的老时代 121
第六章 我从遥远的地方来看你 133
请叫我学霸 140
看这场人生悲喜剧 143
阿弥陀佛,祝你平安 149
一场游戏一场梦 156
第七章 那些出逃的年轻人 163
妈妈,请等我回来 164
就是不想严肃 167
“你问我要去向何方,我指着大海的方向” 170
“我要给你我的追求,还有我的自由” 174
有些事,现在不做…… 177
我出来不是吃苦的! 179
一日失忆 184
第八章 小镇食材大揭底 193
亚洲超市里的战场 200
宠物专柜里的秘密 203
我爱“苍蝇馆子” 204
家族小店炸鱼薯 205
哦,可爱的印度菜 207
C’est la vie. 这就是生活 209
故乡的味道 209
土耳其手抓饭的偶遇 210
像吃肉那样吃寿司 212
第九章 外面的世界,美吗 215
你需有心机,才能活下去 224
工作那些事儿 225
未雨绸缪的“梦想家” 231
受骗记 235
奔波讨说法的旅程 240
小心,专拿同胞下手的黑心老板们 249
隐形的陷阱 253
第十章 独自上路的勇气妹 257
且让我们对酒当歌 260
走下去,莫回头 263
让命运给你答案 267
第十一章 在百年药房看浮光流世 275
开工 278
医药公司的“贿赂” 282
文化差异碰撞 285
办公室小战场 289
几场风波 292
上学堂 296
离别时刻 300
后记 浮起来,活下去 307
自 序
这本书的出版,不是无心插柳,也不是阴差阳错,而是一直心心想念都想做的一件事。
喜欢文字的人,谁没有希望自己名字印在书脊上的时刻,那种小小虚荣膨胀的感受,是一种独一无二的隐秘加冕。
要说唯一的巧合,是我恰好拥有这样的路途,在这样一个被称作人间仙境精灵王国的地方,认识这些生活里最朴实平淡的人们,他们拥有最直白的人生欲望,他们是你是我,是每个人。在幽暗悠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彼此举着火把擦肩而过,那瞬间感受到同是行路人的暖意,点点头,就这样过去了,也许以后再也遇不到,可是回望时刻,依然可以看到漫长山路上那些星星火火缓慢移动的火光。
我唯一能做的,是记下这样的一段路,属于他们的片段,那些或悲或喜的时刻。这是一本很难定义的书,不算是青春热血的打工度假记录,不是资讯庞大的旅游攻略书,也不是曲折离奇的小说,只是一群离开家乡的人的故事,他们努力生活,静静地在新的土壤上扎根。而我是其中一员,我审视自己的生活,旁观他人的世界。
从这本书里,孤独的人在里面看到彷徨,年轻人看到希望,现实主义者看到实用国外生活信息, 闲散人士看到一种出离城市生活的乐趣, 其他准备踏上遥远国度生活的人,会从中得到一些借鉴。
在南半球的夜风里,人们轻轻怀念起故土,远在地球另一端的你们,让我们在书里相逢。
对我来说,岁月是一个好词。岁月的价值,并不需要在回顾中闪现,而在我们和她相处的方式。在这条大河里,年少者掀起轻狂的浪,年迈者荡起从容的桨。这些彼此撞击碎裂,白得耀眼的浪花和阑珊灯影中的微弱桨声,终将无一例外地化作两个字——成长。
——《打工旅行》作者吴非
这是一本非常轻松了解新西兰工作生活的读物,如果你是18-30周岁的年龄范围内,合上这本书的时候,也许你也有冲动申请打工假期签证,给自己一个间隔年。
——《孤独星球》杂志5月号
姑娘的经历是独一无二的。浮起来,活下去,唯有祝接下来的一切都好。
——《我就想停下来,看看这个世界》作者陈宇欣
跟大部分旅游分享的书不太一样的是这本书里喜欢讲故事,不局限于作者个人的经历,那些娓娓道来的每个短篇都仿佛能让人看到那些年轻人,在探索世界另一个方向的路上是怎么打造专属自己独特的故事,每一个选择了远方的人,都选择了没有回头的岁月。
——豆瓣网友oisy
看到了这本书就仿佛看到了另一个自己,另一个平行宇宙中的自己,那个自己是勇敢的,是无畏的,是付诸实践的,是不犹豫的,是不甘于现状的,是不向世俗妥协的……作者的笔触既有小女生的小心思,又不矫情,读起来一气呵成,看着一幕幕的人间悲喜,时笑时忧,仿佛她并不应该是这样一个青春年纪。而文中的点点金句,更像是一位经历了岁月洗礼后的沉稳中年人。不论是讲述自己的真实故事,亦或是分享他人的人生经历,她都能做到一件事:让故事的本身发光发亮,主角跳出纸张,在我的脑海中回荡。
——豆瓣网友毛毛虫
刚开始拜读感觉视角和语言都很有意思,像是出去野炊体验大自然,这样的感受反而应该更加真实平和。
——微博网友 徐小灰灰灰灰灰
在路上,我们渐渐明白一个道理,当你走出来看过世界以后,你的能量将会被无限放大,吃过苦摔过跤体会过无人可以依靠的生活后,你的成长足以让你面对大部分问题。
——《没有岁月可回头:新西兰的日与夜》
这些我从未听苏琳说过,仿佛那个飞扬的时代于她已经结束了,她所有的一切都在当下,被两个孩子的笑脸融化,每天奔波于孩子的学校、音乐课堂、超市这些地方,和刁难人的物业斗智斗勇,偶尔坐在车里为生活的疲惫落泪。
她现在所做的,只是让家里的壁炉继续暖着。她就是那小小的柴,噼里啪啦,不再提当年勇。
——《没有岁月可回头:新西兰的日与夜》
看着他,想到海边图书馆的那个偷渡客,突然明白他最后冲我们喊的那几句话是什么。
“我很孤独,孤独啊。”
——《没有岁月可回头:新西兰的日与夜》
家境富裕却内心坚强的人,出门吃苦,似乎是一件让他们“很爽”的事情,因为知道自己退路几何,却想看看自己前路多少,闯劲十足,甚至比普通家境的人要更勇敢,带有一种洒脱气质。
当然,也因为他们有一张防坠网。
——《没有岁月可回头:新西兰的日与夜》
有时候上路需要的只是那么一点时机,一点荷尔蒙,一点激情,一点不假思索。可是也许只犹豫多一秒钟,这些东西“砰”的一声瞬间消失殆尽,再也不会回来。
——《没有岁月可回头:新西兰的日与夜》
过了很久以后,我印象里的陈先生是由许多许多远远地身影组成的,还未表白前到车站接我,张望焦急的身影;旅行时为了我生日,夜晚跑出去全城找蛋糕,气喘吁吁捧着大盒子回来的身影;当然也有那一刻,不愿让我失望而自己独自徘徊的身影。
——《没有岁月可回头:新西兰的日与夜》
雪山顶上的提拉米苏
进入皇后镇的那天,从车里远远看到镇边上那座山顶上有一栋小小的屋子,近一些再看,还有许多来来回回的缆车穿梭其间。由于它所在的山顶很高,无论从镇上哪个角度都能看见,加上冬天来了,周围的山都光秃秃的落了叶子,只有它那座山依然绿意盎然。
在找工作的这段难熬时光里,山顶那座小房子成了我某种心理支柱,站在街头茫茫然拿着简历不知何处去的时候,敲不开大门的时候,它永远在那儿安然等待着,遥不可及。轻轻摇摆升上落下的缆车像提线米色积木,落雪时,积木们定格在半空中,停数个小时,等太阳出来了,雪静止的时候,它们会再次摇摆,直至抵达那座隐藏在森林里的山顶房子。有时山顶会传来闪光灯的亮光,乍一看像汽车后视镜在正午时反的光,却又不是,这便成了一个小小的谜。
那座木屋是干嘛的,上面有什么?随便问一个路人都知道,那是本地最出名的活动地点之一:天际缆车。据闻山顶的木屋并不小,有好玩的雪橇车、蹦极台、观星区、山野自行车赛道,是俯瞰皇后镇夜景的最佳地点。最重要的是,它有被评为全球十佳的餐厅,从种种私人博客与广告上都可以看到里面的食物琳琅满目,一旁摆放的银质刀叉闪着光芒,我爱的提拉米苏被放在小杯子里,配上手指饼干,乖巧安静地待在别人的镜头里。
很多次徘徊在街头时,我总会抬头看看那里。
陈先生发现了我这个正在日益膨胀的小愿望,他从不委屈我对吃喝玩乐的向往,所以见我时不时瞄瞄山顶,以为我为了省钱。一日他直接打算预订山顶餐厅,我摇摇头坚决不肯。
“别省钱,我们现在只是在找工作,不要把你自己的生活标准降低了,我们出来不是只为了吃苦的,也是要体验快乐的。”他试图说服我,言语里满是不忍心。
其实也不是为了省钱。
只是在感觉到隐隐酸苦的时候,总会想怀抱一些对甜的希望,似乎只要有那个愿景在,这些酸与苦都会过去的,总会抵达那一点点甜。哪怕只是一小杯提拉米苏,可是也很重要。
对此刻的我而言,那杯提拉米苏很重要。
随着冬天第一场雪的降临,大街上的人更少了,即使有人,也是缩着脖子跳着脚匆匆跑过的模样,似乎谁都想急于逃离这里。我们也开始筹备着离开皇后镇,去别的地方找找工作。一家位于新西兰北岛的餐厅也慷慨地给了陈先生邀请。就在此时,陈先生接到了之前工作的老同事的电话。
老同事刚刚离职,打算回国创业,一一打电话告别。寒暄里,得知陈先生正在找工作,他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C酒店的洗衣部刚刚走了几个国际留学生,现在应该很需要人。
C酒店是新西兰最大的酒店之一,全球均有连锁,可是洗衣部……我有点犹豫,那个部门想想就很辛苦,心里又多少对这类体力劳动不太接受,总是怀着会遇到更“体面”的工作的想法。
可是无论如何,还是试试吧。一个被逼上绝路的人,是没有挑三拣四的权力的。
陈先生给部门经理打了电话,出乎意料的顺利,俩人约了见面时间,大概20分钟后,陈先生就快乐地大踏步走出来。
“我有工作了。”
站在还结着霜的大马路上,我大叫一声跳起来,把一旁的灌木丛上的水珠碰了一地。他温和地看着我,轻轻拥抱了我一下。
现在,终于找到工作了,虽然并不那么理想。可是至少,他会留下来。
陈先生知道我对洗衣部的工作略有微词,耐心讲解了一下具体情况:每周只上五天班,上下午各有茶休时间,午饭都是自助餐,每年有一个月带薪假期。也就是说,一切都享受着正常平等的工作福利。
接下来的日子,便是等待办理工作签证。我们轻松了不少,自驾旅行几次后,一天午后,陈先生忽然神神秘秘地提议:“下午我们出去散散步吧。”
这才刚刚中午,干嘛就预想到下午散步了?我觉得好笑,因为已经猜到是为什么了。
下午5点左右,陈先生给我戴上手套和帽子,打扮的像一只熊后,俩人晃晃悠悠出了门。
踏着雪,我们走到了山脚,才发现附近是一座公墓,有葬礼正在举行,人们低垂着头,放下一束花。陈先生向前台出示了两张票据——后来才知道,前一天他借故出门买牛奶时,悄悄来预订的晚餐。我们俩顺利坐上缆车,临关门前,还有专门负责拍照的工作人员冲过来大喊一声:“笑!”
随后便是一阵噼里啪啦相机快门声,我吓了一跳,却下意识咧开嘴“笑”,表情极为惊恐。
从缆车上往下看,皇后镇小小的,被湖水环绕,马路上来来去去的车此时成了积木。离山脚几十米的山坡极陡,有一些毛色难辨的野山羊,在半山腰觅食。山下看来绿葱葱的树林,此时才发现深处也是枯黄遍地,无数枯枝。
从山脚到山顶这段路,被称作南半球最陡的山坡,不足10分钟便可以抵达790米的山峰——现在我知道了,它叫鲍勃峰,是普通邻家男孩的名字,小雀斑脸平淡无奇,带着鸭舌帽,拍着篮球回家。却又和别的男孩不太一样,至少冬天来临时,从外观看,它依然保持着阳光躁动。虽然内里是免不了青春期的破碎颠簸。
餐厅开放时间尚早,我们抵达山顶后便四处转转。没注意间又是一道闪光灯从眼角余光处闪过。我扭头四处寻找光的来源,陈先生指指下方。
我探身一看,是雪橇滑车luge,山腰被分成两个赛道,驾车人独自坐在一辆低矮板子车上,操控方向的只是一个铁把手,前推加速,后拉刹车,人人都得戴着安全帽,开着小雪橇板车穿山越岭,下坡时时速极高,拐弯处极窄,一不留神便会滑出界,界外是毫无护栏的山崖。那些神秘的闪光灯,来自luge赛道边安装的自动照相机,贴心的是离相机50米之前,就会有大招牌提示你“前方有相机,请微笑”,便于你调整出酷炫迷人的表情。
接近傍晚6点的时候,我们在山顶餐厅大厅等候着,一人发了一个写有数字牌的电子板,轮到以后不需要工作人员过来叫号,电子板自己会吱吱作响,红灯乱闪。
被引进去后,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刚坐下,工作人员又举着一个相机,我迅速摆好自认为美好的微笑,暗自汗颜这一路满是照相机,果然旅游服务成熟的大公司,满足游客们随时随地想要留下“到此一游”的心愿。
一切稳当后,我俩面对面看着对方,才觉得数周前还在山脚下迷茫崩溃的我,此刻忽然坐在了这里,一切恍然如梦。
陈先生笑了笑:“开始吧。”
什么都没有多说,我没有说谢谢你,他也没有说这一路真辛苦。
吃自助餐,当然要先巡视一下环境,第一时间掌握“敌情”。与我所了解的差不多,海鲜类主要有一整条胳膊长度的清蒸三文鱼(真可惜,肉质成渣了,毫无生鱼片的滑嫩),半个手掌大的大虾、生蚝、青口以及各类海鲜沙拉;肉类多是烤猪羊牛肉,直接从硕大肉块上一片片割下来,肉汁四溅,味道却近乎原味,只因西方人对肉类味道有几种喜好,要么是多余调料都不要,专心体会肉质鲜嫩,亦或是蘸各类酱汁,让所有香料与调料互相碰撞;热炒类平淡无奇,还抵不过一间普通中餐馆的菜式。
甜品区,才是山顶餐厅的重头戏,几乎西方甜点里经典的糕点这儿都有,全被分成一口吞的大小,点缀上樱桃、巧克力碎屑、薄荷叶子与玫瑰。人们认真挑选这些甜点,西餐厅典型的食物区灯光明亮却温柔地打在每个人眼睛里,似乎是闪闪放光。
对啊,只有甜点,这种美好的东西才能让人两眼放光,也只有甜点,才值得你在千山万水旅途后坐下来,心甘情愿,只活在当下的吃那一小口。
提拉米苏放在显眼的地方,我拿了一杯,想了想,又多拿了一杯。
开吃前仔细看看,它们其实并没有照片上那么诱人,巧克力层也不是那么完美无缺,可可粉不太厚,有点点偏甜。
但是多么不容易呀,我们又翻过了一座山。
总在朋友聚会时,大家会将话题引到这样一个问题:对一个人来说,责任与自由哪个更重要?
在我最初上路的时候,这个问题一直无解,因为对当时的我而言,没什么“责任”可言,没有家庭、恋人、工作等理感性方面的束缚,就连父母也是百分百赞成。但是随着年岁变更,我周围有越来越多朋友开始成家、生宝宝,最初签名的心灵鸡汤或是对工作的吐槽,转为对生活瞬间的记录,孩子说的第一句话就能让他们落泪。虽然这些朋友总对我说:可真羡慕你啊,你真勇敢。
可在路上的人,又何尝不佩服那些因“责任”而甘愿停留平淡的人们。
接下来要讲述的,依然是关于责任与自由的故事。
“你问我要去向何方,我指着大海的方向”
我第一次见到里昂的时候,两个人都很狼狈,当时我们都住在一间民宿里,我买的二手车被原车主骗了,还闹去了法院和警局,这事儿以后再说,而来打工度假的里昂买的新车当天直接被撞报销了。
但是他比我要更迅速地找到解决办法——他马上就买了第二辆,还是找拖车公司的人直接买的。
我当时心想,这人可真有钱。
里昂是福建人,长得高大,眉眼开阔,不计较,是个看起来就很靠谱的爷们儿。我没车回几百公里之外的家,于是蹭他的车走,一路上经过羊群、海、雪山,从正午走到夕阳。8个小时的车程,足以让我们成为朋友。
说来也好笑,2013年在非诚勿扰的宣传下,中国年轻人申请打工度假签证的难度骤增,十几万人去抢1000个名额,无数人卡在崩溃的网站里,一时间网络上哀鸿遍野。
而里昂却是无心插柳,他本来是要办旅行签,得知有这个签证后,想想旅游之余还能打工,就早起去抢了一下,竟然顺利拿到了,“我家网平时挺慢的,那天也不知道怎么就抢到了。”最好笑的是,他一个做中介的朋友托他帮忙再抢一个,他又抢到了。
里昂抵达新西兰的第一站,就是去年轻人扎堆打工的水果之乡克伦威尔摘樱桃,这事儿说来也巧,樱桃工由于时薪高(曾有朋友一天净赚2000人民币!),全世界来这儿打工的青年都喜欢去申请,里昂那天住在民宿,刚好一个申请到工作的人临时决定不去,他就顶上了。
这个狗屎运大王就这样迷迷糊糊地一路走过来。
后来再见到里昂,是他专程开车1个小时,去送自己摘的一大堆樱桃给我。他从自己的Prada大包里倒出小山高的深紫色车厘子,结结实实地堆在厨房桌上,全部微微泛着光,像无数个小亮点。可他还有点不好意思:“这回摘的树有点小,下次给你摘SweetHeart品种的,超大。”
他手上全是被樱桃树枝子刮的小细血痕,也就两三周,整个人黑的像个农民。
我有点感动,因为对摘樱桃工人而言,每天工资是要按筐子数量来算的,他用自己的时间给朋友摘樱桃(而且还得躲过监工偷偷塞进包里),就等于减少了他的工资,更重要的是筐子如果少,还会被监工骂手脚慢。要知道,在果园里对亚洲人的歧视可不算少。
可里昂不在乎,他隔段时间就摘一堆偷运出来送人,有次得知我们几个朋友路过克伦威尔,他用下班时间冲回果园摘了两大袋子。车子经过时,远远看见他站在路边等着,看见我们,他特别开心地举起手里沉甸甸的两大袋子,大喊:“这回我摘的特别大!”
由于里昂的仗义直率,他很快结交了许多朋友,经常三五成群结伴去附近登山钓鱼。有一次出去玩,所有青年客栈都客满了,里昂大方地请所有朋友住了当地的四星酒店。此时他隐藏的另一面才逐渐曝光。
没人猜到这个洒脱开朗的大男孩,竟然在加拿大有着自己的生意,而且做得很大,覆盖了半个国家。
里昂几年前就以投资移民身份移民去加拿大了,家境极好——有次和四川朋友聊起春熙路,里昂对那一带了如指掌,一问才知道,他家在春熙路买了一套房,专供旅游去四川时住。而类似的房子,在国内还有不少,全在最旺的地段,其中大部分都是别墅。
总而言之,这是个“富二代”,还算得上是高富帅。
但是里昂有自己的经济头脑,在加拿大坐移民监期间,待着也无聊,不如做点生意吧。于是他做起油画和茶叶进出口业务,还请了一个脾气古怪业务精深的央美毕业的画家帮忙卖画,时不时画家神秘失踪去哪儿写生了,里昂也不生气,直接挂牌子关门停业一天。
在加拿大,几乎家家户户都爱挂油画,而里昂从深圳出口的油画画工佳、装裱精细,价格却比同类画廊便宜30%,短短一年时间,市场做得风生水起。在移民监接近结束时,里昂决定出去旅游一趟,随后后面每一个巧合都导致了前文所述的种种错位,最终让他成为一名摘果农民。
里昂每天和其他三个人挤在不到20平方米的宿舍里,深夜上洗手间,得哆哆嗦嗦披着衣服去几十米外的公共厕所,所以睡前他几乎不喝水。每天摘果从清晨6点到下午3点,早起如果来不及吃东西,就得等到中午,有时烈日当头能把人晒昏,他花5块钱买了顶大草帽,脖子上绕了一圈毛巾,专门来擦汗。
可是这一切在里昂的描述里,都是特别酷的回忆:“丁丁你知道吗,每天早上会有直升机飞过来把所有樱桃树上的露珠扇掉,不然樱桃会坏,好玩吧!”如今樱桃季结束,里昂开车旅行到了另一个盛产苹果的地方,继续摘果工作。
“以后可能也不会再体会这样的生活,才要好好珍惜每一天。”
——摘自里昂一条微博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