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755204
前言
上篇旅游地地方感基础理论
第一章地方感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生活中的地方感
第二节空间、地方与地方感
第二章旅游地地方感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人文地理学相关理论
第二节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
第三节象征人类学相关理论
第三章旅游地地方感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旅游地地方感研究的方法论
第二节定性研究方法
第三节定量研究方法
第四章旅游地地方感的研究进展
第一节国外研究进展
第二节国内研究概况
第五章旅游地地方感的挑战与研究视角
第一节旅游地地方感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旅游地地方感的研究视角
下篇旅游地地方感案例研究
第六章案例选取与研究设计
第一节研究案例的选取
第二节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七章自然观光地旅游者地方感——以四川九寨沟为例
第一节研究区域概况
第二节九寨沟旅游者地方感特征分析
第三节旅游者地方感对其资源保护态度的影响
第八章文化观光地居民地方依恋——以皖南古村落为例
第一节研究区域概况
第二节皖南古村落居民地方依恋特征
第三节居民地方依恋对其资源保护态度的影响
第四节居民地方依恋与迁居意愿的关系
第九章城市游憩地游憩者地方感——以南京夫子庙为例
第一节研究区域概况
第二节南京居民夫子庙游憩地方依恋特征
第三节南京夫子庙游憩者地方感特征
第十章旅游地地方感的形成机制
第一节旅游地地方感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旅游地地方感的形成机制
第十一章旅游地地方性特征及地方营造
第一节旅游地的地方性特征
第二节旅游地地方营造的途径
第十二章案例研究的学术价值与展望
第一节案例研究的结论
第二节案例研究的学术价值
第三节旅游地地方感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附录A九寨沟旅游者调查问卷
附录B皖南古村落居民调查问卷
附录C南京夫子庙游憩者调查问卷
近些年来,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一些具有研究价值的新现象和新问题不断涌现,如旅游者在使用和消费旅游地的过程中对旅游地的构建、旅游开发对旅游地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等地方情感的影响、旅游开发导致的地方性变迁、旅游节事活动对旅游地的地方建构、旅游者的符号消费、旅游地和旅游景观的符号化和象征性以及中国特殊文化符号景观(如旅游地的书法景观)特征、城市化与全球化对旅游地地方性的影响与重构,等等。对于这些涉及旅游地人—地关系的现象和问题,需要有新的研究视角。在这一学术背景下,旅游地地方感问题的研究,成为南京大学旅游研究团队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此后这一领域的研究得到了国内旅游研究者的积极响应。本书作者唐文跃博士当时作为我指导的博士研究生,是这一团队中地方感研究的主要践行者之一,也是国内最早进行旅游地地方感实证研究的年轻学者。
地方感涉及环境心理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研究,也是地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人文地理学仍处在复兴阶段,着重对人文地理的科学性进行学科建设,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还没有深入到人—地关系的人的主观世界的层面和人文社会属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当时的地方感研究。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学科的成熟,人和文化的因素在实际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地理学研究从“经济人”的视角更多地转向“社会人”“文化人”的视角,地理空间也从客观的自然物质空间转向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社会空间和人文空间,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深入到主观世界的层面,人的态度、目的、价值观、情感等在实际发展中的作用得到了更多的关注。这些变化为我国的地方感研究创造了条件。在现实发展中也涌现了许多地方感现象和问题,为地方感研究提供了研究对象和素材,研究者可以从中提炼具有学术研究价值的科学问题。唐文跃博士在读博期间就对地方感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确定以此作为博士论文的研究方向。此后,他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下,多次进行实地调研,开始致力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在读博期间就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博士学位论文。现在这本《旅游地地方感研究》是他毕业后在这一领域进行深入思考和系统研究取得的重要学术成果,较之以前的研究,本书主要在旅游地地方感的理论体系构建和系统研究方面尝试学术创新。书中不少观点源自于他对地方感理论问题的长期关注和深入思考。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