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软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3180134丛书名: 朱建军作品系列
历史能够因某个人而不同吗?一个人对历史的影响能有多大?英雄造时势,而英雄又是时势所造。本书通过对一些中国历史上有代表性人物的心理研究,分析了重要人物与时势之间的交互作用。
阅读本书使我们了解,在历史的转折点与历史的延续时代,一些典型人物对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书中对一些文化名人的心理分析,也让我们看到中国文化的不同层面。
目录:
分析历史人物的方法论 1
孔丘和嬴政——简要分析两个不同的中国人 4
挑食精神 19
四人博弈与民族性格扭曲的开始 25
选择做老鼠你就是老鼠的命 43
高贵的心灵——从心理学角度解读刘、项、韩、张的关系对楚汉战争的影响 49
试析曹操的身份认同对其影响 72
闲话孙策之死 78
精卫和刑天是什么关系? 85
读书无用论的始祖:萧绎 93
唐太宗李世民的杨广情结 104
颠覆中国封建传统的皇帝——武则天 120
狄仁杰为何效忠武则天? 132
朋友是用来爱的,还是用来卖的?——两篇行书中的朋友 142
王安石的心理分析 150
明成化皇帝——一个孩子 157
谭嗣同心理分析 161
才知道吴佩孚 199
永恒少年张学良 203
五虎断魂枪 210
姬别霸王——论女性原型阿尼玛对男性自我的影响 217
参考文献 232
最初,人们凭直觉认为可以。
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英雄史诗类的故事,故事中那个伟大的英雄,以他的勇敢,智慧,高贵的品质,征服了世界,也征服了人心,至少征服了他本民族人的心。每个民族都认为他创造或改变了本民族的历史,是因为他,自己的民族也有了辉煌的历史。藏族有格萨尔王,英国有亚瑟王,蒙古人有成吉思汗,而在汉族人心中的英雄则是一个“哲学王”——孔子。董仲舒感叹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意思就是说,如果没有孔子这个人,我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像黑夜一样暗淡无光。这当然是认为有没有孔子这个人,对中国历史大不一样。
但是,后来的一些学者有了不同的看法。他们发现,与其说是英雄创造了历史,不如说“英雄”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历史发展有一定的规律和趋势,那些了解这个趋势的人,可以顺着这个趋势行动,从而获得个人的成功。看起来这似乎是他们个人的成就,实际不过是自然的发展。这也就是我们小时候学习的历史观:“历史车轮不可抗拒。”实际上,回过头来看,这个看法也不是近代学者的创新。比如,我们中国古人说的:“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历史趋势论”。早在孔子四处奔波试图救世的时候,就有隐者告诉他天下大势已定,不必白费功夫。而以后的每个朝代,都有人用“天数”这个词来表达他们心目中的一种历史的自然发展趋势。例如,明代崇祯皇帝勤勤恳恳地治国,但还是不幸亡国,就被他自己和其他许多人看作“天数”。
这个莫名其妙的“历史大势”或者说“天数”又是怎么来的呢?
有可能,是受到人类社会之外的因素影响。比如,刚刚说过的崇祯亡国,一定程度上就和自然界的天气周期变化有关——我们发现,气候有数百年为时间单位的长期波动,而一般规律上,每当气候变冷的那些年,中国北部的少数民族就比较容易进犯中原并成功。这也许是因为天比较冷的那些年,中原粮食减产,容易导致饥荒,使得中原国家的国力下降。崇祯刚好赶上了一个寒冷期。
也可能有人类社会自身发展的规律。这个规律也许不取决于人的精神心理,只和人的经济生活等有关,比如,“生产力”的发展影响历史。我们知道,人类学会使用石器、青铜器、铁器,以至于近代学会利用化石燃料石油和煤,学会使用电力等,都深深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人类群体的共同愿望和思想,也是决定“历史大势”的因素。
这个因素可以称为“人心”,比如,史学家钱穆指出,秦统一中国符合当时多数人的“人心思定”的意愿。
一个人的历史,当然受这个人的心理影响。一个家庭的历史,则受家中每个人的心理影响。一个民族和社会,虽然从规模上比一个家庭要大无数倍,但是,也一样要受到构成这个民族和社会的人的心理的影响。
从这个角度看,每个人可以在这个“群体”中贡献微小的一点意见,并因而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一点影响。历史会因我而有不同,但是只是非常小的一点不同。就像西方选举时,谁当选总统和每个人都有关,但是你对谁当选总统的影响不过是几亿选票中的一张那么大。
一个人对历史的影响能有多大,要准确回答这个问题还需要更多的研究。不过,从现有的研究结果来看,似乎比较可能的答案是这样的:影响历史发展的,有各个层面的各种因素。从自然层面到社会层面,从个人心理到团体心理都对历史有影响。
我们直观上看到的是:一个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对历史的影响要远远大于一个普通人。我们也都知道,这个人之所以能成为重要人物,也是和当时时代的因素有关。英雄造时势,而英雄又是时势所造。既然英雄是时势所造,是不是说这个人的个人因素和个人影响实际并不重要呢?并非如此,重要人物和时势之间,可以有一种交互作用:某种时势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那些人可能会成为重要人物,而这些人成为重要人物后,会反过来对时势有很大的影响——往往是强化那种时势。用一个不完全恰当的比喻,时势仿佛是一根小提琴的琴弦,它决定了发出什么样的声音。而重要人物如同小提琴的共鸣箱体,有了这个共鸣箱体,琴声才能传得很远。有的人是好的共鸣箱,那他对历史就能有很大的影响。“好共鸣箱”个体,对历史的影响,绝对不是那“一票”大小,也绝对不是可以把他的影响仅仅归因于时势。比如,我们可以说,以民国时期的形势看,就算没有毛泽东,也会有张泽东、杨泽东。但是,历史选择了毛泽东,和选择张泽东、杨泽东,一定不会是一模一样的。毛泽东这个强有力的共鸣箱体,一定使得历史因此有了不同。
更何况,在任何一个时代,时势都不是只有一个发展方向。时势可能包含着一两种或两三种主要的可能发展方向,而不同的重要人物可能是“对不同的频率更能共鸣的共鸣箱”。这样,不同的重要人物的影响力大小,可能对历史发展方向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历史不可能任意由重要人物决定去向何方,但是,在很可能被选择的不同几个方向中,重要人物的影响可能会使得历史选择了某一个特定的方向。而选择了这个大方向后,重要人物的个人因素还会让历史的某些细节因他个人而改变。
我想到的一个例子,是臭名昭著的希特勒,他总结自己经验时,说他的演讲之所以能够吸引人,是因为他善于在演讲时观察听众的表情,并据此来修改自己的演讲。因此,希特勒的演讲——以及他以后的政策——实际上都不是他一个人的意见,而是代表了当时德国很多人的共同意见。这些人的意见,因为有了希特勒这样一个有影响力的代言人而被强化了。德国也有其他可能的方向,不过,由于希特勒个人的影响力,德国选择了希特勒的方向。
在中国古代社会,因为权力是高度集中的,而最高权力的掌控者皇帝是谁,又是有很大程度的偶然性的,因此,皇帝的个人特点对国家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或者,某些偶然获得了类似皇帝的独裁权利的人,权倾朝野的太监、后妃或者大臣,也对国家影响巨大。他们不可能改变历史的基本方向,比如,一个皇帝不可能让中国的社会制度发生巨变——光绪的遭遇就是例证——不论是好皇帝还是坏皇帝,是隋炀帝还是唐太宗,本质上都是一个专制者,统治着一个专制帝国,并遵守着大致相同的文化要求,但是,他们的不同足以让历史的具体面貌有很大的区别了。
因此,研究历史中的个人,研究这些个人的心理,也就是有意义的一件事情了。
在历史的转折点上,在两种文化都有很大影响力的时代,刘邦、项羽、韩信、张良等人的心理,决定了历史的方向。谭嗣同的心理,也对时代心理有相当大的刺激。
在历史延续的时代,李世民、武则天、朱见深、曹操的个人心理,则决定了一段时期社会的繁荣与否。而分析苏轼、黄庭坚、李世民和萧绎等人在书法活动中的行为,也可以小中见大,让我们看到中国文化中的不同层面。
这样研究,虽然粗浅,但是也还值得一看。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