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352033丛书名: 二战风云人物
编辑推荐
★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诚意推出《二战风云人物》系列丛书。
★本丛书共10册,收入了二战期间“同盟国”和“轴心国”将领各5人,分别是:艾森豪威尔、巴顿、麦克阿瑟、朱可夫、蒙哥马利、隆美尔、邓尼茨、曼施泰因、古德里安和山本五十六。
★本书系其中一种,真实记述“刚烈将军”麦克阿瑟的一生。
★本丛书为图文纪念版,由专家学者权威撰写,内配以国内罕见的相关图片,是一套具有研究价值和珍藏价值的书籍。
★本丛书不止于对人物在二战期间经历的单纯记述,而是从宏大的历史战争画卷入手,就人物的性格、军事指挥艺术以及世界潮流发展进行深入分析与阐释,传达了正义必将战胜邪恶这一亘古不变的真理。
★本丛书共10册,收入了二战期间“同盟国”和“轴心国”将领各5人,分别是:艾森豪威尔、巴顿、麦克阿瑟、朱可夫、蒙哥马利、隆美尔、邓尼茨、曼施泰因、古德里安和山本五十六。
★本书系其中一种,真实记述“刚烈将军”麦克阿瑟的一生。
★本丛书为图文纪念版,由专家学者权威撰写,内配以国内罕见的相关图片,是一套具有研究价值和珍藏价值的书籍。
★本丛书不止于对人物在二战期间经历的单纯记述,而是从宏大的历史战争画卷入手,就人物的性格、军事指挥艺术以及世界潮流发展进行深入分析与阐释,传达了正义必将战胜邪恶这一亘古不变的真理。
内容简介
本书系《二战风云人物》中的一本,以二战时期美国将领麦克阿瑟为主角的个人传记。
在美军高级将领中,麦克阿瑟是一个典型的出身于军事世家的将军。在他一生的军事生涯中,先后担任过西点军校校长、驻菲律宾美国远东军总司令、美军太平洋西南战区司令、盟军总司令、联合国军总司令等重要职务,是美国历史上一位参加过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的将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麦克阿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执着的高级将领。
本书以其军事生涯为主线,详细记述了他在二战期间参与的重大军事活动,展现其卓著的军事才能。
在美军高级将领中,麦克阿瑟是一个典型的出身于军事世家的将军。在他一生的军事生涯中,先后担任过西点军校校长、驻菲律宾美国远东军总司令、美军太平洋西南战区司令、盟军总司令、联合国军总司令等重要职务,是美国历史上一位参加过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的将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麦克阿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执着的高级将领。
本书以其军事生涯为主线,详细记述了他在二战期间参与的重大军事活动,展现其卓著的军事才能。
目 录
章 饮恨菲律宾
山雨欲来风满楼
重返美国陆军现役
太平洋战争到来了
遭遇菲律宾“滑铁卢”
马尼拉,不设防的城市
巴丹!巴丹!
巴丹,我还会回来的
第二章 移师澳大利亚
失败将军的落魄
巴丹的陷落
重整山河——武装澳大利亚
第三章 揭开反攻的帷幕
太平洋战争的伟大转折
米尔恩湾战役
布纳战役大捷
第四章 决战太平洋
“蛙跳”战术:全速向前跃进
俾斯麦海战:打开胜利之门
出色的莱城战役
抛出一枚一枚“硬币”
奇袭霍兰迪亚
威瓦克争夺战
珍珠港会晤:赢得主动权
第五章 重返巴丹,一诺万钧
莱特湾登陆
莱特湾大海战
莱特岛大决战
“菲律宾,我回来了!”
夺占马尼拉:雪耻步
重返巴丹:诺言兑现
第六章 后的胜利
冲绳战役:雪耻第二步
致命的炸弹
日本无条件投降
盟军统帅:梦寐以求的荣耀
别出心裁的签字
在线试读
经过6个月的休战后,麦克阿瑟决定按“车轮”计划,采用“蛙跳战术”,对日军发动全面进攻。这次军事行动可称得上是世界战争史上构思为复杂的一次,其作战“前线”绵延1600多公里的陆地和海域,投入战斗的数万盟军部队来自不同的国家,大部分是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他们是飞行员、水手,同时还是伞降队员。作战的主要武器是数百架战斗机、轰炸机,几百艘舰只和潜艇,还有坦克、大炮等重型装备。这些部队形成了旨在包围拉包尔的两把巨大的“钳子”:一支部队指向所罗门群岛,另一支指向新几内亚东海岸,目的是围歼盘踞在拉包尔的日军。
如前所述,麦克阿瑟的“蛙跳”战术要点是:集中兵力攻占敌人防守薄弱又适合做前进基地的地区;避免进行会造成大量伤亡的正面进攻;用空军掩护盟军的每一次作战行动,切断敌人的补给线,使其处于困境而无所作为。
6月30日,在右翼的哈尔西指挥的两栖部队6000人在新佐治亚登陆,主要攻击目标是日军在蒙达的几处新机场。该地区驻守的日军只有4500人,可是他们牢牢地控制着丛林,凭借坚固工事,下决心战斗到底。哈尔西的部队陷入了可怕的丛林战的困境。在他们得到增援后,部队总人数达到近6万人,这差不多是他的地面部队的全部家当。7月底,哈尔西才成功地攻占这个令人讨厌的地方。本次登陆战中有1000名美军阵亡,近4000人受伤。
哈尔西的下一个进攻目标是科隆邦加拉岛上的普兰塔欣镇日军机场。可是,根据可靠情报显示,那里的日军至少有1万人,而且该岛地势险要,深沟高垒遍布其间。有鉴于此,哈尔西向麦克阿瑟建议,攻打科隆邦加拉应采用避实就虚的战术,先迂回到日军防御薄弱的佛拉拉佛拉岛,使科岛上的日军“无用武之地”。麦克阿瑟同意了这一建议,决定盟军跳过这座日军重兵防守的岛屿,而在力量相对薄弱的佛拉拉佛拉岛登陆。8月15日,哈尔西的6000人在没有遇到任何抵抗情况下顺利地实现了登陆佛拉拉佛拉岛的任务;在夺取全岛后,在那里修建了简易机场。胜利的消息传来,麦克阿瑟十分高兴,他大步跨到作战地图前,还没等作战参谋在这个小岛上做出标记,就亲自在地图上比画起来。这一胜利可以说是他的“蛙跳战术”在实战运用中取得的首场胜利,证明了这一战术的正确性!
由于被孤立在科隆邦阿拉岛的日军粮道已断,面临着被饿死的可能,拉包尔的日军司令部不得不命令该岛上的1万名日军尽快乘驳船迂回撤退。尽管哈尔西的驱逐舰和鱼雷快艇作了巨大的努力进行阻击,大部分日军还是逃到布干维尔去了。对于盟军而言,这样可谓一举两得,新佐治亚群岛已经完全掌握在盟军手中。
6月30日,在左翼的新几内亚,克鲁格以“白杨树”部队的两个团发动了对伍德拉克和基里维纳的进攻。由于得到了空军和海军的有力支援,部队得以顺利地在那里登陆。麦克阿瑟夺取这两个岛屿的主要目的是用来建立空军前沿基地。这两个岛屿距拉包尔,比布纳地区的几个前沿阵地还近得多,机场建设开始后两个星期,伍德拉克岛就能供飞机起降了。
同样在6月30日,盟军还以很少的代价,攻占了位于布纳和萨拉茅阿中间的拿骚湾,使那里成为进攻萨拉茅阿和莱城的前沿基地。
在这两个目标中,莱城的战略地位为重要。实际上,自从年初取得布纳战役的胜利后,莱城就成为阻挡麦克阿瑟进军菲律宾的主要的障碍。莱城是新几内亚北部海岸的一个重要港口小城,控制着延伸到整个岛屿的宽阔的拉穆山谷,东面与新不列颠岛隔海相望,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而且,那里有一个良港和一个可供利用的机场,日军防御力量也比萨拉茅阿薄弱一些。在莱城—萨拉茅阿地区的1万名日本守军中,“主力”部署在萨拉茅阿。基于这些原因,莱城成了主攻目标。
由于极度缺乏可供登陆作战的两栖舰艇,也没有充足的能够提供支援火力的巡洋舰、驱逐舰等海上力量,麦克阿瑟只能依据自己手里现有的陆军、空军力量制定切实可行的作战计划。麦克阿瑟亲自主持制定了夺取莱城的作战计划,他决定首先使用全部的空军向莱城及其后面的萨拉莫亚发动大规模的空中攻击;而后,澳大利亚第3师在美军第41师的支援下,从陆上向萨拉莫亚推进,使日军形成错误的判断,以为盟军将首先向萨拉莫亚发动进攻。麦克阿瑟把真正向莱城进攻的任务交给了澳大利亚的另外两个师——第7师和第9师。由美国本土刚刚运抵西南太平洋战区的美军空降兵部队——第503伞兵团——成了麦克阿瑟手中的秘密武器,一张王牌。当澳军第9师从海上向莱城发起进攻之际,空降兵部队将在莱城背后的纳德扎布实施空降,夺取那里的机场。然后,肯尼将军的第5航空队将出动全部的运输机,把第7师全部人员越过莱城,从天而降,与第9师形成前后夹击之势,以彻底摧毁日军在新几内亚沿岸的这个重要基地。这是一个构思大胆而缜密的计划,被后来研究战争史的学者们称作“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漂亮的军事行动之一”。麦克阿瑟将此次作战计划命名为“硬币”。这次行动在缺乏海上支援的情况下,还是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使莱城之战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出色的军事行动之一。
整个春季,肯尼一直都在注视着日本人在韦瓦克的动向,那里的日本军机日益增加,他急切地希望消灭它们。但是,当时他手里只有B-17轰炸机,航程虽然能到达韦瓦克,但由于缺乏能在白天进行远程护航的战斗机,他只好选择在夜间接近韦瓦克。黑夜轰炸韦瓦克,“空中堡垒”轰炸机只能改变一下热带丛林的面貌,多只能让日本人睡不踏实而已。8月17日,轰炸韦瓦克的战斗打响,盟军的庞大机群同时向日本部署在新几内亚沿岸的所有机场发动了大规模的空袭。由于肯尼的机群行动突然,只用了不到1天时间,就摧毁了日军停放在韦瓦克基地上的所有飞机,使日军在新几内亚的空军几乎全军覆没。麦克阿瑟在获悉胜利的消息后,一种复仇后的快感油然而生。在麦克阿瑟看来,似乎又出现了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初发生的一幕幕往事。在那一天,日军在突袭珍珠港10小时之后,发动了对菲律宾的轰炸,摧毁了克拉克机场上几乎全部的美军B-17轰炸机和大部分战斗机。
麦克阿瑟在随后向美国总部发出的战报中,不无炫耀地说:“此次空袭,是在敌我空军势均力敌的情况下进行的。但是,日本在新几内亚的空军无论在空中,还是在地面都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尤其在对敌人地面飞机的突击中,我们的空军达成了出其不意的效果,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造成日军的巨大伤亡。”正在和麦克阿瑟协同作战的南太平洋战区司令哈尔西上将同样也是这次空袭行动的直接受益者。他正在向所罗门群岛中岛屿——布干维尔岛进行着艰难的进军。由于大量的日军飞机被炸毁,哈尔西不再担心来自空中的敌人。肯尼的此次行动是麦克阿瑟彻底夺取新几内亚战场制空权的重要标志。从今以后,麦克阿瑟可以朝着打回菲律宾的目标,大胆地加快前进步伐了。
为了实现空袭莱城的计划,肯尼计划在马里利南附近,离莱城只有60英里的丛林深处迅速而秘密地修建一个机场。实际上,他就是想在敌防线后,而且是在日本人的眼皮底下修建一座机场。肯尼向麦克阿瑟汇报了自己的设想,麦克阿瑟只问了一个问题:“你打算怎样保护它不被敌人的地面部队破坏呢?”肯尼打算调用一些澳大利亚部队,在晚上用飞机把他们送到马里利南。麦克阿瑟对这个计划持肯定态度,直说“好,好”,还咧嘴大笑着。麦克阿瑟又想到了一点,问道:“噢,乔治。所有这一切你对我的参谋讲了吗?”
“还没有。”
“先别告诉他们,”麦克阿瑟说,“我可不想把他们吓死。”
肯尼的计划得以顺利实施,马里利南机场成功建成了。机场一建成,肯尼便迫不及待地发动了对日本空军基地的猛烈空袭,让日军遭到了惨重的损失,这一行动还为盟军此后展开海上和地面部队的大规模进攻铺平了道路。
8月24日,麦克阿瑟来到他位于莫尔兹比港的前线指挥部,监督攻占莱城的后一搏。这也给他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借口,以避免会见一位重要客人——总统夫人埃莉诺·罗斯福。离开布里斯班前不久,麦克阿瑟派艾克尔伯格飞往努美阿,在那里迎接罗斯福夫人,带她到澳大利亚并在她的整个行程中陪同她。然而麦克阿瑟还是害怕总统夫人会坚持看望在新几内亚的部队。他告诉艾克尔伯格决不能让罗斯福夫人接近新几内亚。而他的恐惧是没有根据的。因为罗斯福夫人根本就没有提出过这样的要求,这不仅令他也令艾克尔伯格大松了一口气。尽管埃莉诺·罗斯福终也未能见到麦克阿瑟,但是正当前线战事进入热火朝天的高潮时,琼在列农饭店为罗斯福夫人举行了正式宴会。罗斯福夫人的到访不仅对那里的美国将士们是一个鼓舞,同时也向澳大利亚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美国政府一刻也没有忘记澳大利亚。
7月,麦克阿瑟命令部队佯攻萨拉马瓦,以给日军造成假象;同时,他下令出动飞机对日军机场进行猛烈轰炸。这一招果然见效,日军不得不抽调驻莱城的守军从陆路进行增援,从而减弱了莱城的防御。
……
如前所述,麦克阿瑟的“蛙跳”战术要点是:集中兵力攻占敌人防守薄弱又适合做前进基地的地区;避免进行会造成大量伤亡的正面进攻;用空军掩护盟军的每一次作战行动,切断敌人的补给线,使其处于困境而无所作为。
6月30日,在右翼的哈尔西指挥的两栖部队6000人在新佐治亚登陆,主要攻击目标是日军在蒙达的几处新机场。该地区驻守的日军只有4500人,可是他们牢牢地控制着丛林,凭借坚固工事,下决心战斗到底。哈尔西的部队陷入了可怕的丛林战的困境。在他们得到增援后,部队总人数达到近6万人,这差不多是他的地面部队的全部家当。7月底,哈尔西才成功地攻占这个令人讨厌的地方。本次登陆战中有1000名美军阵亡,近4000人受伤。
哈尔西的下一个进攻目标是科隆邦加拉岛上的普兰塔欣镇日军机场。可是,根据可靠情报显示,那里的日军至少有1万人,而且该岛地势险要,深沟高垒遍布其间。有鉴于此,哈尔西向麦克阿瑟建议,攻打科隆邦加拉应采用避实就虚的战术,先迂回到日军防御薄弱的佛拉拉佛拉岛,使科岛上的日军“无用武之地”。麦克阿瑟同意了这一建议,决定盟军跳过这座日军重兵防守的岛屿,而在力量相对薄弱的佛拉拉佛拉岛登陆。8月15日,哈尔西的6000人在没有遇到任何抵抗情况下顺利地实现了登陆佛拉拉佛拉岛的任务;在夺取全岛后,在那里修建了简易机场。胜利的消息传来,麦克阿瑟十分高兴,他大步跨到作战地图前,还没等作战参谋在这个小岛上做出标记,就亲自在地图上比画起来。这一胜利可以说是他的“蛙跳战术”在实战运用中取得的首场胜利,证明了这一战术的正确性!
由于被孤立在科隆邦阿拉岛的日军粮道已断,面临着被饿死的可能,拉包尔的日军司令部不得不命令该岛上的1万名日军尽快乘驳船迂回撤退。尽管哈尔西的驱逐舰和鱼雷快艇作了巨大的努力进行阻击,大部分日军还是逃到布干维尔去了。对于盟军而言,这样可谓一举两得,新佐治亚群岛已经完全掌握在盟军手中。
6月30日,在左翼的新几内亚,克鲁格以“白杨树”部队的两个团发动了对伍德拉克和基里维纳的进攻。由于得到了空军和海军的有力支援,部队得以顺利地在那里登陆。麦克阿瑟夺取这两个岛屿的主要目的是用来建立空军前沿基地。这两个岛屿距拉包尔,比布纳地区的几个前沿阵地还近得多,机场建设开始后两个星期,伍德拉克岛就能供飞机起降了。
同样在6月30日,盟军还以很少的代价,攻占了位于布纳和萨拉茅阿中间的拿骚湾,使那里成为进攻萨拉茅阿和莱城的前沿基地。
在这两个目标中,莱城的战略地位为重要。实际上,自从年初取得布纳战役的胜利后,莱城就成为阻挡麦克阿瑟进军菲律宾的主要的障碍。莱城是新几内亚北部海岸的一个重要港口小城,控制着延伸到整个岛屿的宽阔的拉穆山谷,东面与新不列颠岛隔海相望,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而且,那里有一个良港和一个可供利用的机场,日军防御力量也比萨拉茅阿薄弱一些。在莱城—萨拉茅阿地区的1万名日本守军中,“主力”部署在萨拉茅阿。基于这些原因,莱城成了主攻目标。
由于极度缺乏可供登陆作战的两栖舰艇,也没有充足的能够提供支援火力的巡洋舰、驱逐舰等海上力量,麦克阿瑟只能依据自己手里现有的陆军、空军力量制定切实可行的作战计划。麦克阿瑟亲自主持制定了夺取莱城的作战计划,他决定首先使用全部的空军向莱城及其后面的萨拉莫亚发动大规模的空中攻击;而后,澳大利亚第3师在美军第41师的支援下,从陆上向萨拉莫亚推进,使日军形成错误的判断,以为盟军将首先向萨拉莫亚发动进攻。麦克阿瑟把真正向莱城进攻的任务交给了澳大利亚的另外两个师——第7师和第9师。由美国本土刚刚运抵西南太平洋战区的美军空降兵部队——第503伞兵团——成了麦克阿瑟手中的秘密武器,一张王牌。当澳军第9师从海上向莱城发起进攻之际,空降兵部队将在莱城背后的纳德扎布实施空降,夺取那里的机场。然后,肯尼将军的第5航空队将出动全部的运输机,把第7师全部人员越过莱城,从天而降,与第9师形成前后夹击之势,以彻底摧毁日军在新几内亚沿岸的这个重要基地。这是一个构思大胆而缜密的计划,被后来研究战争史的学者们称作“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漂亮的军事行动之一”。麦克阿瑟将此次作战计划命名为“硬币”。这次行动在缺乏海上支援的情况下,还是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使莱城之战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出色的军事行动之一。
整个春季,肯尼一直都在注视着日本人在韦瓦克的动向,那里的日本军机日益增加,他急切地希望消灭它们。但是,当时他手里只有B-17轰炸机,航程虽然能到达韦瓦克,但由于缺乏能在白天进行远程护航的战斗机,他只好选择在夜间接近韦瓦克。黑夜轰炸韦瓦克,“空中堡垒”轰炸机只能改变一下热带丛林的面貌,多只能让日本人睡不踏实而已。8月17日,轰炸韦瓦克的战斗打响,盟军的庞大机群同时向日本部署在新几内亚沿岸的所有机场发动了大规模的空袭。由于肯尼的机群行动突然,只用了不到1天时间,就摧毁了日军停放在韦瓦克基地上的所有飞机,使日军在新几内亚的空军几乎全军覆没。麦克阿瑟在获悉胜利的消息后,一种复仇后的快感油然而生。在麦克阿瑟看来,似乎又出现了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初发生的一幕幕往事。在那一天,日军在突袭珍珠港10小时之后,发动了对菲律宾的轰炸,摧毁了克拉克机场上几乎全部的美军B-17轰炸机和大部分战斗机。
麦克阿瑟在随后向美国总部发出的战报中,不无炫耀地说:“此次空袭,是在敌我空军势均力敌的情况下进行的。但是,日本在新几内亚的空军无论在空中,还是在地面都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尤其在对敌人地面飞机的突击中,我们的空军达成了出其不意的效果,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造成日军的巨大伤亡。”正在和麦克阿瑟协同作战的南太平洋战区司令哈尔西上将同样也是这次空袭行动的直接受益者。他正在向所罗门群岛中岛屿——布干维尔岛进行着艰难的进军。由于大量的日军飞机被炸毁,哈尔西不再担心来自空中的敌人。肯尼的此次行动是麦克阿瑟彻底夺取新几内亚战场制空权的重要标志。从今以后,麦克阿瑟可以朝着打回菲律宾的目标,大胆地加快前进步伐了。
为了实现空袭莱城的计划,肯尼计划在马里利南附近,离莱城只有60英里的丛林深处迅速而秘密地修建一个机场。实际上,他就是想在敌防线后,而且是在日本人的眼皮底下修建一座机场。肯尼向麦克阿瑟汇报了自己的设想,麦克阿瑟只问了一个问题:“你打算怎样保护它不被敌人的地面部队破坏呢?”肯尼打算调用一些澳大利亚部队,在晚上用飞机把他们送到马里利南。麦克阿瑟对这个计划持肯定态度,直说“好,好”,还咧嘴大笑着。麦克阿瑟又想到了一点,问道:“噢,乔治。所有这一切你对我的参谋讲了吗?”
“还没有。”
“先别告诉他们,”麦克阿瑟说,“我可不想把他们吓死。”
肯尼的计划得以顺利实施,马里利南机场成功建成了。机场一建成,肯尼便迫不及待地发动了对日本空军基地的猛烈空袭,让日军遭到了惨重的损失,这一行动还为盟军此后展开海上和地面部队的大规模进攻铺平了道路。
8月24日,麦克阿瑟来到他位于莫尔兹比港的前线指挥部,监督攻占莱城的后一搏。这也给他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借口,以避免会见一位重要客人——总统夫人埃莉诺·罗斯福。离开布里斯班前不久,麦克阿瑟派艾克尔伯格飞往努美阿,在那里迎接罗斯福夫人,带她到澳大利亚并在她的整个行程中陪同她。然而麦克阿瑟还是害怕总统夫人会坚持看望在新几内亚的部队。他告诉艾克尔伯格决不能让罗斯福夫人接近新几内亚。而他的恐惧是没有根据的。因为罗斯福夫人根本就没有提出过这样的要求,这不仅令他也令艾克尔伯格大松了一口气。尽管埃莉诺·罗斯福终也未能见到麦克阿瑟,但是正当前线战事进入热火朝天的高潮时,琼在列农饭店为罗斯福夫人举行了正式宴会。罗斯福夫人的到访不仅对那里的美国将士们是一个鼓舞,同时也向澳大利亚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美国政府一刻也没有忘记澳大利亚。
7月,麦克阿瑟命令部队佯攻萨拉马瓦,以给日军造成假象;同时,他下令出动飞机对日军机场进行猛烈轰炸。这一招果然见效,日军不得不抽调驻莱城的守军从陆路进行增援,从而减弱了莱城的防御。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