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2661081
★
“中央研究院”院士、思想史大家王汎森代表作全新增订,葛兆光、罗志田特别推荐
★
在“坚如磐石的堤防上凿洞”,发现晦暗不明的人物,倾听多元竞逐的声音
★
断裂、跳跃、游移、烦闷,人真的能在自己身上克服他的时代吗?
★
学术与社会、政治之间始终不曾消失的紧张,背负生命危机感的个体,在新与旧、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之间徘徊挣扎
为什么现实中的“礼学大家”在日记和未刊著作中会有*反叛的面孔?晚清以来,面对时代的困局和挑战,中国民间社会又有什么反应?为什么有的西方主义要反西方,有的传统主义却是反传统的?历史记忆是怎样被压制下去的,又是怎样复活的?何以知识精英会自问“我为什么还不是一个工人”?近代中国,为什么学术会逐渐沦为阐释现实的工具?何以知识精英会自问“我为什么还不是一个工人”?
一个关心时代的知识人能够将他的关怀、时代境遇与学问套叠起来,形成一面三棱镜,映照他所属的时代。适逢“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晚清士大夫和民国知识人的学术追求、思想世界乃至个人命运与时代剧烈碰撞,从应对“传统学术与思想内部的危机”,到“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纠缠与徘徊”,再到建立“学术社群”的努力、学术世界主义与学术民族主义间的两难选择,思想与学术的系谱贯穿其间。
而在原有秩序已经崩解的近代中国,任何一种思想都有机会脱颖而出,同时也有许许多多的思潮在竞争,必须摆脱“后见之明”式的,或过度目的论式的思维,巡回往还于“史家的逻辑”与“事件发展的逻辑”之间,才能发掘其间的复杂性、丰富性及内在的张力,发现晦暗不明的思想与人物,倾听多元竞逐的声音。
自序
引论: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
【编 旧典范的危机】
方东树与汉学的衰退
清季的社会政治与经典诠释
——邵懿辰与《礼经通论》
道咸年间民间性儒家学派
汪悔翁与《乙丙日记》
——兼论清季历史的潜流
清末的历史记忆与国家建构
——以章太炎为例
【第二编 传统与现代的辩证】
从传统到反传统
——两个思想脉络的分析
中国近代思想中的传统因素
——兼论思想的本质与思想的功能
近代中国私人领域的政治化
“思想资源”与“概念工具”
——戊戌前后的几种日本因素
晚清的政治概念与“新史学”
反西化的西方主义与反传统的传统主义
——刘师培与“社会主义讲习会”
思潮与社会条件
——新文化运动中的两个例子
近代知识分子自我形象的转变
【第三编 新知识分子与学术社群的建立】
一个新学术观点的形成
——从王国维的《殷周制度论》到傅斯年的《夷夏东西说》
傅斯年对胡适文史观点的影响
什么可以成为历史证据
——近代中国新旧史料观点的冲突
价值与事实的分离?
——民国的新史学及其批评者
“主义崇拜”与近代中国学术社会的命运
——以陈寅恪为中心的考察
附 录
思想史与生活史有交集吗?
——读“傅斯年档案”
傅斯年与陈寅恪
——介绍史语所收藏的一批书信
如果把概念想象成一个结构
——晚清以来的“复合性思维”
索 引
关于“近代”、“思想”与“学术”,原本那些宏大而牢固的论述,构成了一个强大的脉络,既规定了历史叙述的边界,也限制着我们理解的视野。汎森兄读书多、用心细、思考深,*善于重新探究历史底层和发现隐没资料,在“坚如磐石的堤防上凿洞”(用他自己的话),也*善于巧妙地选择“思想资源”和“概念工具”。在本书中,他不仅使原本有关近代思想与学术的论述“去脉络化”,也总能通过特殊的资料选择、别致的切入角度、清晰的文字表述“再脉络化”,从而可能重建一个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
——葛兆光(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与历史系特聘教授)
本书以动态而非静止的眼光考察世局对读书人的困扰以及后者的因应,使时代社会、政治与思想、学术的关联互动得以凸显。文字晓畅通达,辞足达其所欲言;既能关照今日西方学界思考的重大问题,又体现出作者对晚清学术传统内在理路的深刻把握,且所著皆“见之于行事”,并不以“空言”似的泛论出之,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必会成为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研究的典范之作。
——罗志田(四川大学杰出教授)
本书探讨道光到20 世纪30 年代大约一百年间思想学术变化中的几个问题。这里必须声明的是:我并不是在写一部通论近代思想、学术的书,而只是对这一段历史中比较为人所忽略的层面做一些研究。我个人认为从道光以来,中国思想界便进入不安定期,每一种学问都因内外的挑战而产生了分子结构的变化。它们催化了后来一些范畴性的转变:在经学上,否定了过去两千年的经学传统,认为它们都是围绕着一批“伪经”而积累的学问(康有为);在文化上,
充分了解到儒家文化始终存在着一个不安定层(傅斯年);在道德上,发现过去两千多年所有的道德教训,关涉私德者居十分之九以上,而关于公德者不到十分之一(梁启超);在政治上,认为过去两千年是无治状态(刘师培),国其实不成其为国,因而有建立一个现代“国家”的追求,希望由“皇朝”转化为“国家”,由“臣民”
转化为“国民”、“公民”。对专制体制的深刻反省则发现中国没有“社会”,也有人认为过去两千年的治政理论都是“在空架之上层层描摹” ()。不管近代中国的社会政治有多少实质的转变,但至少在思想或理念的层次上这是一个断裂和跳跃。同时,这些新思想新概念,也回过头来极深刻地改变了近代的学术论述。
收在这里的文章并不是有系统地写成的,因此先天上有了两种限制。首先,因为机缘不同,所以文章有详略之异。其次,正因为这些文章是随着不同的需要而写成的,所以并没有预想一个系统。我之所以将它命名为“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是因为这些文章中似乎仍有一条线索。部分:“旧典范的危机”,从晚清内部思潮的变动开始。方东树的例子,是讨论方氏对汉学的攻击在晚清思想史中的意义。方氏此举,显然并不只是理学的回潮,同时也代表了新时代的动向。有关邵懿辰的文章,则是探讨邵氏的一本小书,如何在坚如磐石的堤防上凿了一个小洞,这个小洞,后来逐步扩大,成为近代庞大的疑古运动的一个根源。邵氏的一些论点,代表了在时代的催化之下,传统内部的思想因子产生的蜕变。太谷学派的出现,则代表当时的下层知识分子利用传统的思想资源,以因应时代困局的一次并没有成功的努力。这三篇文字,各自从不同的侧面,说明晚清思想的不同面貌;《清末的历史记忆与国家建构》一文则在说明晚清汉族历史记忆的复活如何改变当时的政治文化,
同时也讨论了新的历史记忆资源如何颠覆了官版的历史记忆,而为晚清的历史变动埋下种子。以上四篇文章分别谈清季上层及下层知识分子的四种变化,它们设定了一个背景,并作为以后诸篇文字发展的张本。第二部分是“传统与现代的辩证”。其中的《从传统到反传统》《中国近代思想中的传统因素》两篇,都是提纲式的文字;《中国近代思想中的传统因素》一文,尽管是针对特定的现象而写,但也可以看作是从特定的角度谈从传统到现代曲折而蜿蜒的发展路径。“传统”在一次又一次的诠释与使用中获得它的活力,也在一次又一次的诠释中改变它的风貌。我在这篇文章中提到:想了解传统与每一个时代的关系,必须将那个时代主动的诠释与使用考虑进去,而不应局限于线性的因果关系。
传统与现代复杂的纠缠,也表现在私人领域上。近代中国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即无所不在的国家化、政治化,公领域如此,思想、学术如此,即使日常生活也有逐步政治化的倾向,而以私人领域的政治化为其高峰。本书收了一篇《近代中国私人领域的政治化》, 便是有关这个现象的举例性探讨。
中国历史上有过几次“思想资源”的重大变化。在《“思想资源” 与“概念工具”》一文中,我用晚清的例子来说明:“思想资源”之转移以及“概念工具”的变动,如何改变一个时代的思想面貌。在这篇文章中,我主要讨论了当时中国思想中的日本因素;但我绝不是想通盘讨论所有相关的细节,而只是想借此说明,如果不考虑“思想资源”与“概念工具”之变化,对当时思想界的变迁就难以理解了。
人是诠释性的动物,当一个新的概念出现之后,人们会用它来作为思考自己处境及命运的工具。在William H.Sewell 研究法国大革命之劳工问题的书中,作者发现新的词汇与概念使得劳工们用来思考他们的经验以及他们所面临的境况的方式产生了改变。在工厂中过着艰苦生活的人,可能浑然不觉,也可能用许许多多理由来解释自己的处境,但是有了“阶级”的概念时,便可能赋予当前处境一种全然不同的意义。语言与概念非但表达了社会的现实,它也“建构”了社会事实。在近代中国,文化精英先是使用一群旧概念去诠释新东西,但一批又一批新的概念慢慢地涌入,并逐步建构了现实的发展。大约在20 世纪二三十年代,“阶级”概念逐渐取得压倒性的优势。胡适说新文化运动其实是新名词运动,并在一次演讲中说“一些抽象的未经界定的文辞发挥了魔幻而神奇的效力”,“别小看一些大字眼的魔幻力量”,其实即说明了新名词、新概念建构现实的力量。
《反西化的西方主义与反传统的传统主义》一文,说明西方的学说如何能以中国的面貌出现,而中国当时的困境又何以能够逼使这类思想更易于为人接受。同时,从刘师培身上可以看到一种两难,一方面是反西化的西方主义,一方面又是反传统的传统主义。从他身上可以看出一个既传统又现代的学者挣扎于一个艰苦时代的痕迹。
第三部分是“新知识分子与学术社群的建立”。1905 年废除科举, 千年以来仕、学合一的传统中断了,一方面解放了儒家正统文化思想的限制,一方面也迫使八股文化下的旧士人走投无路,一批文化精英由传统的“士”转变为现代“知识分子”。现代知识分子的出现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做官不再是他们的出路,他们寻找到了一个新的任务:“建立一个学术社会”(顾颉刚)。读者会发现这一组文字大多和傅斯年有关。傅斯年当然不是“建立学术社会”的代表,但他毫无疑问的是一个灵魂人物,而我个人恰好对他做过比较集中的研究,自然也就多写了几篇和他有关的文章。在这一组文章中,《一个新学术观点的形成》《傅斯年对胡适文史观点的影响》是姊妹篇,它们都讨论古史多元观的形成与传播,我希望用它们作例子来说明一个学术诠释典范形成的历程。而在当时的学术界, 有许许多多这种新诠释典范出现。此外,这两篇文字也可以看出现代思想中讲求多元、强调变化的观念如何体现在学术研究上。《思想史与生活史有交集吗?》一文,则以身为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傅斯年为例,说明他成学的经过、他的志业以及当时学术界“新”、“旧”、“公”、“私”之间的纠缠与冲突。《什么可以成为历史证据》一文, 则以一件个案来说明学术上从旧到新的转变,以及牵涉其中的社会政治因素。上述各文直接或间接说明了现代知识分子在建立一个新“学术社会”上的努力。
《“主义崇拜”与近代中国学术社会的命运》则指出近代中国有两种力量:一种是要求学术独立,免于政治及道德教条之干扰;一种是愈来愈强的“主义崇拜”,希望以“主义”来指导一切。这两股力量的冲突表现在许多事物中,本文则是以陈寅恪为例,考察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在学、仕分途以后,这个新“学术社会”的命运。
同时,在本书的一些文章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一个始终不曾消失的紧张性。道咸以来,传统学术极力挣扎着改变自己,以求扣联政治、社会,而在民国新学术运动开展之后,我们也可以发现学术的社会性与平民性始终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是想步趋西学,建立以问题意识为取向的新学术,同时也希望“为学术而学术”, 将政治与道德教条对学问的干扰减到。但人们很快发现:追求学术独立王国的同时也带来了学术研究与现实致用之间的紧张,及学术社群的自我异化的问题。而把所研究的事物彻底“对象化”、把“价值”与“事实”分离之后,也使许多学者产生了生命意义的危机感。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