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25313845
1,《宋朝果然很有料》系列,通俗白话点评北宋王朝167年大历史,有品、有趣、有料。
2,一卷宋太祖;第二卷宋太宗前期;第三卷宋太宗后期;第四卷宋真宗;第五卷宋仁宗前期;第六卷宋仁宗后期、宋神宗;第七卷宋哲宗、宋徽宗、宋钦宗。
3,高晓松《鱼羊野史》范儿、当年明月《名称那些事儿》严谨、雾满拦江《清朝其实很有趣儿》幽默。
4,读历史就是读人心,作者写宋朝,也点评了一些人性。历史在变,人性不变。
5,本书可作为学生了解宋朝历史的课外读物,青年人聊天谈资的资料来源,也可作为中老年读者的休闲作品。
《宋朝果然很有料(*卷)》(神奇婚姻缔造帝国基业,黄袍加身成就一代枭雄,神秘离世遗留诸多疑点。赵匡胤现代视角书写宋代历史的扛鼎之作,全景再现从宋太祖赵匡胤充满传奇和争议的一生。)
《宋朝果然很有料(第二卷)》(“烛影斧声”“金匮之盟”质疑连连,定南方、战契丹战火不断。第二代领导人赵光义上台后如何掌舵大宋王朝?在和平曙光即将露出时,帝国内部出现一场惊天动乱……)
《宋朝果然很有料(第三卷)》(通俗白话讲述大宋历史,揭秘宋太宗执政后期的帝国政事。战契丹、斗西夏;除政敌、平叛乱。赵普、杨业、潘美退去,吕端、寇准崛起。宋太宗驾崩后,大宋王朝何去何从?)
《宋朝果然很有料(第四卷)》(原来你是这样的宋朝!通俗白话、生动有趣,与教科书不一样的大宋历史!本卷讲述宋真宗执政那段历史。澶渊之盟、封禅泰山、溜须拍马、狸猫换太子、寇准斗奸臣、刘娥乱后宫……宋朝果然很有料!)
《宋朝果然很有料(第五卷)》(讲述你不了解的宋朝那些事儿!通俗白话、生动有趣,宋朝果然很有料! 本卷讲述宋仁宗执政那段历史,范仲淹、欧阳修、苏轼、包拯陆续登上历史舞台,共同谱写帝国璀璨的史诗。)
《宋朝果然很有料(第六卷)》(易中天式考据、当年明月式严谨、雾满拦江式幽默。本卷讲述宋仁宗、宋神宗执政那段历史。司马光、包拯、文彦博、欧阳修、苏轼光荣与落寞;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失败与新生……一套书了解宋朝那些事儿!)
《宋朝果然很有料(第七卷)》(北宋卷终结版:高晓松《鱼羊野史》范儿、当年明月《名称那些事儿》严谨、雾满拦江《清朝其实很有趣儿》幽默。本卷讲述宋哲宗、宋徽宗、宋钦宗执政那段历史。王安石、苏轼等贤良相继陨落,章淳、蔡京、童贯、童贯等奸臣相继登台。此时金军南下,靖康之变,北宋王朝危矣!)
宋朝果然很有料(卷)
章 天降大任 / 1
第二章 事业的开始 / 11
第三章 后周的建立 / 28
第四章 霸业的开始 / 43
第五章 后周战士 / 52
第六章 南唐臣服 / 69
第七章 英雄陨落 / 79
第八章 一个新的时代 / 94
第九章 帝国的恩怨 / 113
第十章 杯酒释兵权 / 134
第十一章 通天大计 / 153
第十二章 兵发两川 / 169
第十三章 平定蜀乱 / 183
第十四章 南征北战 / 193
第十五章 兵发南汉 / 210
第十六章 诗词国主 / 222
第十七章 统一天下 / 238
第十八章 后的谜团 / 248
宋朝果然很有料(第二卷)
章 赵匡胤的死亡之谜 / 1
第二章 赵光义“简历”的秘密 / 19
第三章 “无所不能”的皇帝 / 40
第四章 帝王的手段 / 57
第五章 大宋宰相——赵普 / 72
第六章 赵普罢相 / 91
第七章 南方未了情 / 109
第八章 平定南方 / 129
第九章 统一天下 / 143
第十章 收复北汉 / 163
第十一章 契丹的前世情怀 / 181
第十二章 辽国的今生恩怨 / 200
第十三章 辽宋之战 / 217
第十四章 帝国的未来 / 238
第十五章 百年恩怨 / 259
宋朝果然很有料(第三卷)
章 巩固大权 / 1
第二章 赵普出山 / 11
第三章 诛杀政敌 / 20
第四章 西夏那些事儿 / 39
第五章 皇子之死 / 51
第六章 讨伐辽国 / 62
第七章 雍熙北伐 / 72
第八章 战后总结 / 84
第九章 宋辽重新开战 / 95
第十章 李继迁的奋斗史 / 103
第十一章 重振朝纲 / 112
第十二章 一条缺心眼的计谋 / 121
第十三章 西夏博弈录 / 130
第十四章 大宋相 / 140
第十五章 政坛沉浮 / 155
第十六章 帝国悲事 / 168
第十七章 川蜀动乱 / 179
第十八章 平定蜀乱 / 190
第十九章 临终托孤 / 207
第二十章 后的遗憾 / 219
第二十一章 新的时代 / 227
尾 声 帝国的未来 / 242
宋朝果然很有料(第四卷)
章 真宗时代 / 1
第二章 还是西夏那些事儿 / 14
第三章 宋辽继续开战 / 27
第四章 四川再次叛乱 / 40
第五章 蝴蝶效应 / 55
第六章 王者回归 / 69
第七章 辽国南征 / 86
第八章 澶渊之盟 / 107
第九章 敌国灭,谋臣亡 / 125
寇准第三次下岗 / 136
第十一章 论如何找回颜面 / 150
第十二章 封禅大典 / 166
第十三章 泰山封禅 / 179
第十四章 天下大乱 / 190
第十五章 朝廷剧变 / 205
第十六章 天降之物 / 220
第十七章 后朝廷时代 / 231
第十八章 中国版“灰姑娘” / 248
第十九章 母仪天下 / 265
第二十章 殊死交战 / 285
第二十一章 无奈的结局 / 303
第二十二章 新的时代 / 316
尾声 后的故事 / 329
宋朝果然很有料(第五卷)
章 女主天下 / 1
第二章 宫廷斗争 / 16
第三章 改朝换代进行时 / 31
第四章 功亏一篑 / 45
第五章 烟消云散 / 61
第六章 千古仁宗的那些事 / 80
第七章 后宫恩怨录 / 97
第八章 另类皇后 / 114
第九章 宋朝争议的宰相 / 135
第十章 宋朝伟大的宰相 / 148
第十一章 建功立业 / 158
第十二章 两起两落 / 172
第十三章 以天下为己任 / 186
第十四章 六一居士的那些事 / 199
第十五章 被罢黜的岁月 / 214
第十六章 继续说西夏 / 227
第十七章 宋夏之战 / 253
第十八章 书生秋点兵 / 266
第十九章 宋辽博弈录 / 283
第二十章 天下太平 / 297
第二十一章 重塑国家 / 309
尾声 庆历新政 / 318
宋朝果然很有料(第六卷)
章 推行庆历新政 / 1
第二章 水洛城事件 / 22
第三章 “朋党之争” / 39
第四章 新政完结 / 55
第五章 “砸缸少年”的那些事 / 75
第六章 步入宦海,守护爱情 / 87
第七章 大放异彩 / 101
第八章 宋朝“著名”的文臣 / 119
第九章 北宋神探 / 133
第十章 重回中央 / 144
第十一章 包拯的“真正”本事 / 162
第十二章 宋朝“惨”的武将 / 175
第十三章 皇帝的女儿也愁嫁 / 193
第十四章 奈何生在帝王家 / 208
第十五章 宋英宗的这四年 / 223
第十六章 新的时代 / 239
第十七章 “积贫积弱”的大宋王朝 / 253
第十八章 中国历具争议的宰相 / 265
第十九章 拒绝升迁的岁月 / 281
第二十章 王者归来 / 298
第二十一章 开始变法 / 315
尾声 “大分裂的时代” / 338
宋朝果然很有料(第七卷)
章 王安石罢相 / 1
第二章 后王安石时代 / 13
第三章 王者回归 / 29
第四章 下岗的真正原因 / 40
第五章 瑰宝登场 / 58
第六章 千古一坡仙 / 74
第七章 浪漫的实干家 / 89
第八章 乌台诗案 / 97
第九章 继续西夏那些事 / 111
第十章 西夏新的局面 / 124
第十一章 宋夏之战 / 136
第十二章 新的形势 / 150
第十三章 废除新法 / 166
第十四章 后党争时代 / 179
第十五章 宋哲宗的那些事 / 191
第十六章 开始“清算” / 206
第十七章 东坡居士后的岁月 / 219
第十八章 后的时代 / 229
第十九章 昏君炼成记 / 239
第二十章 摧毁大宋王朝的“一号奸臣” / 253
第二十一章 帝国之悲 / 267
第二十二章 摧毁大宋王朝的“二号奸臣” / 279
第二十三章 天下大乱 / 292
第二十四章 猪一样的队友 / 303
第二十五章 一错再错 / 315
第二十六章 宋金开战 / 327
余晖 短暂的“续命” / 343
序 言
了解北宋历史的人,一般都了解一幅旷世名画。这幅画,就是大名鼎鼎的《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属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属国宝级文物。这里有一个问题,这幅画为什么叫《清明上河图》呢?
根据明代李东阳在《清明上河图》的题跋记载:“上河者云,盖其世俗所尚,若今之上冢然,故其如此也。”
这里的“上河”二字,就是“上坟”的意思。再配上“清明”两个字,大家很容易理解了,这就是一幅宋朝百姓“清明节去上坟”的图。
虽然这种说法在明、清两朝很盛行,也得到了很多史学家的认同,但若细细考究,“清明上河”这四个字的意义,好像另有他意。
如今,一些史学家们在考证后,得到这么一个结论——所谓的“清明上河图”,应该不是一幅“大家一起去上坟”的图。你想,张择端再傻,他也不能呈献一幅“上坟图”。毕竟,就在不久前,宋徽宗刚刚画了一幅《梦游化城图》,描绘天上的美景,你就来了一幅《清明上坟图》,画了一幅全民上坟图。这什么意思呀?寓意皇帝赶紧去天宫吗?这不是找死吗?
所以说,除非是个疯子,才会画这么一幅上坟图。此外,“清明上河”这四个字,是皇帝自己命名的。作为宋朝有文采的皇帝,宋徽宗总得显摆一下自己的文采,起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名字,他怎么能起一个“上坟”的名字呢?
鉴于此,部分史学家们认为,清明上河图的“清明”二字,不是“清明节”的意思,而是出自《后汉书·班彪传》。
班彪是班固的父亲,虽然没有儿子出名,但也是东汉著名的历史学家,写过《史记·后传》,虽然这本书已经失传,但大部分的内容都被班固写入了《汉书》里,也算是保留了下来。
在《后汉书·班彪传》中,班彪在给儿子讲课时,说了这么一句话:“固幸得生于清明之世。”
这个意思是说,我生活的时代,王莽篡汉、天下大乱,太苦了。你小子生活的时代,天下平定,光武中兴,真是生活在了一个好时代,堪称“清明之世”。
要知道,宋徽宗是一个博学多才的天子,他肯定读过这段历史,所以他把这幅画取名“清明”了。意思是自己统治的国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就是一个光武中兴的太平盛世,也算是一种自我表扬吧。
因此,“清明”二字,应该是太平盛世的意思,跟清明节没什么关系。那么,“上河”二字又是什么意思呢?
苏升乾教授认为,“上”是一种方位词,指的是汴梁以北,那里有一条大河,叫汴河。汴河在京城的北部,居上位,故称上河。这条上河是宋朝赖以生存的漕运河道,每天光送进开封城的粮食,就有一百万斤。所以说,《清明上河图》的真正意思,是一幅描写宋朝太平盛世时漕运码头繁华的画卷。当然了,这种说法只是苏升乾教授和部分史学家的意思,本书仅仅是附载于此,供读者参阅。
然而,有一点却毋庸置疑——这幅《清明上河图》描写的画面,是北宋王朝繁华的时代,也是即将亡国的时代!
因为,史学家们已经推算出来,《清明上河图》问世后,仅仅过了20 余年的时间,北宋就遭遇了靖康之耻,彻底灭亡了。而这幅《清明上河图》上面描绘的繁荣盛世,也成了北宋王朝后的画面……
那么,一个繁华无比的北宋王朝,为什么仅仅持续了20 余年就灭亡了呢?
在北宋王朝后的时代里,宋神宗赵顼、王安石、司马光、宋哲宗赵煦、苏轼、章惇、宋徽宗赵佶、蔡京、童贯这些人,又将何去何从呢?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人又上演了哪些波澜壮阔的故事呢?
这一卷,主要是讲述他们的故事。
杨六郎——杨延昭
在影视作品《杨家将》中,杨业一共有七个儿子,外加一个义子,有八个儿子,号称“七郎八虎”。这一点,倒与真实历史一样,杨业确实有七个儿子,只是没有义子。
《宋史• 杨业传》中,记载了杨业儿子们的情况:
业既殁,朝廷录其子供奉官,延朗为崇议副使,次子殿直延浦、延训并为
供奉官,延瑰、延贵、延彬为殿直。
这段文字清楚地记载了,除了随杨业战死陈家谷的杨延玉外,他还有六个儿子,分别叫杨延昭、杨延浦、杨延训、杨延瑰、杨延贵、杨延彬。在这六个儿子中,杨延昭为著名,其余五子,都是恩荫的小官,一生碌碌无为。
杨延昭,原名杨延朗,他之所以改名,跟自己的父祖一样,也是出于避讳。
不管这个人叫杨延昭,还是叫杨延朗,他都是杨业的儿子,这点毋庸置疑。只是,这里有一个问题:
这个赫赫有名的杨延昭,他到底是杨业的第几个孩子?
换句话说,这个杨延昭,真如影视作品《杨家将》中描述的那样,是杨业的第六子“杨六郎”吗?
这个问题,真不好说。
从杨业战死后,他的子嗣受封情况看,杨延昭应该是长子。因为我国古代宗法制度等级森严,嫡庶长幼分得非常细,父亲的爵位和恩荫,应该由长子继承。所以在封官时,才会个提到杨延昭。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战死的杨延玉,他应该是杨业的第几个孩子?我认为,杨延玉应该是杨业的长子。因为在中国古代,上阵父子兵,带的几乎都是长子,很少有带幼子出征的情况。从这点上讲,杨延玉应该是长子,杨延昭应该排行老二。老大杨延玉战死后,老二杨延昭就晋级成了老大。还是那个问题,不管杨延昭是老大,还是老二,为什么他变成了“老六”,
成了“杨六郎”呢?
在历史的记录中,早称杨延昭为“杨六郎”的书籍,始见于宋朝曾巩的《隆平集》。这本书中这样记载道:“(杨延昭)威震异域,守边二十余年,虏情畏服,上呼曰:‘杨六郎’。”后来,这种说法延续到了南宋。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八二》记载:“杨延昭在边防二十余年,敌惮之,目为杨六郎。”再后来,元朝在编写《宋史》时,就采用了李焘的说法,就认为杨延昭排行“老六”了。
再再后来,随着影视作品《杨家将》的推波助澜,百姓不知实情,大家就人云亦云,认定杨延昭排行老六,是一个“杨六郎”了。
后,这种还需辨正的历史,竟然变成了正史记录。在《中国历史大辞典• 宋史》分册中,也认定杨延昭是“杨业第六子”了。
那么,为什么百姓称杨延昭为“第六子”呢?
这个问题,还得从源头看起,在宋朝《隆平集》中,曾巩告诉我们,杨延昭镇守边关二十余年,彻底把契丹人打服了,所以他们称杨延昭为“杨六郎”。
那么,契丹人为什么称其为“杨六郎”呢?
对于这个问题,史学界有两种解释。
种解释,“六郎”一词,应该是契丹语的汉语转音。
有的学者认为,在契丹的文化中,“六郎”一词应该是形容威武、凶猛的夸奖词语,契丹人用这个词语来尊敬、敬佩这个敌国的战士。但是,根据现存的契丹史料查询,没有一个与“六郎”一词语音相近的契丹语。所以,这种解释还有待商榷。
第二种解释,“六郎”一词,应该是来源于北斗七星。
根据史料《太平预览• 卷六• 大象列星图》记载:南斗六星主兵机,北斗中第六星主燕地。
古代的燕地,就是辽国燕云十六州所在,所以迷信的辽国人相信,这个让他们畏惧的杨延昭,就是那颗震慑本国大星的人间化身,所以称他为“北斗六星杨延昭”,简称“杨六郎”。
这种说法,得到了很多史学家们的认同,也是“杨六郎”之说权威的解释。
除了这两种解释外,如今的史学界,还兴起了一种新的解释。
的一种解释是,《隆平集》记载的“虏情畏服,上呼曰”的“上”,不是代表契丹人的意思。这个“上”,应该是代表着宋朝皇帝、也就是那个“宋真宗”的意思。
也就是说,是宋真宗在称呼这位大将为“杨六郎”。
那么,宋真宗为什么这样称呼杨延昭呢?
百家讲坛的学者梅毅认为,宋朝人,特别是宋朝上层皇族人,喜欢玩一种文字游戏,他们称“大郎”,不叫“大郎”,而叫“六郎”。
根据史料笔记集《铁围山丛谈》记载:
政和初,至尊始踵唐德宗呼陆贽为陆九故事,目伯氏曰蔡六,至于嫔嫱宦寺亦,从天子称之。目仲兄则曰“十哥”,季兄则曰“十一”,吾亦荷上圣呼之为“十三”。而内人又皆见谓“蔡家读书底”。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
宋徽宗年间,赵佶百无聊赖,就玩了一次“唐德宗呼陆贽”的故事,称蔡京的大儿子(伯氏)蔡攸为“蔡六”,即老六。称蔡京的次子(仲兄)为“老十”,老四(季兄)称为“十一”,以此类推。
这种说法,可信吗?
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目录学家、古文献学家余嘉锡先生,在他的《四库提要辨证》中,对《铁围山丛谈》做了详尽的考证,称这本书的内容“言之凿,足资参考”。
所以说,宋朝人确实喜欢称“老大”为“老六”,所以他们称杨延昭这个“大郎”,就叫“六郎”,也就是“杨六郎”了。
综上所述,在宋朝上层人士的文字游戏中,大郎就叫六郎,杨延昭这个大郎,也就顺理成章地变成“杨六郎”了。后来,这种说法传到了辽国,辽国也
跟着宋朝人这样称呼,就把杨延昭叫成“杨六郎”了。
评论
还没有评论。